word完整版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及章节练习题推荐文档_第1页
word完整版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及章节练习题推荐文档_第2页
word完整版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及章节练习题推荐文档_第3页
word完整版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及章节练习题推荐文档_第4页
word完整版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及章节练习题推荐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与磁章节知识汇总、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钻、镍 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L,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4、磁化: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

2、,磁性能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根据磁体的 吸铁性 判断。根据磁体的 指向性 判断。根据磁体 相互作用规律 判断。根据 磁极的磁性最强 判断。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旷。通过电流的方法。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4、磁感应线: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

3、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 出来,回到磁体的 南极。说明: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磁感线 立体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磁感线不相交。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 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 所受磁力的6、分类:(1 )地磁场:定义:在地球 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 受到地磁场的作用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磁偏角:首先

4、由我国宋代的沈括 发现。(2)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 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 条形磁铁 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 电流方 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应用:电磁铁A定义:内部 插入铁芯 的通电螺线管。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C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 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 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来控制。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电磁继电器: 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 应用: 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

5、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电话: 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1、标出N、S极。2、标出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3、绕导线:练习题A厶1 Q、磁现象1、磁铁能吸引铁、钻、镍 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永磁体分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体上磁性_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南极(S)和北极(N)o.磁极相互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2、磁场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3、磁场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 N

6、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 N极所受磁力的方 4、磁感应线:在磁场中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形象描述磁场。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 _N极所指的方向一致。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_N_极出来,回到磁体的_S_极。 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假想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在磁场中的某点,N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s_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4、地磁场: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5、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三、电生磁:磁场。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1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

7、的周围存在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 条形 磁铁的磁场一样。电流方向与磁极间方向的关系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 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3、电磁铁:内部插入 电磁铁 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数、是否插入铁芯来控制。应用: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电磁起重机、电铃等。4、扬声器、音响就是一种电生磁的电子元件。四、磁生电:1电磁感应现象:英国的 法拉第 发现:闭合 电路的 一部分 导体在 磁场 中做切割磁感感应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实现了机械能向能的转化。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2、发电机:利用 电磁感应 现象的

8、原理,将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能的机器。由转子和 定子组成。产 电的频率f是50 Hz、周期T是0.02 s 。3、话筒就是一种磁生电的电子元件。五、其它: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 产生 磁场力 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场有方向,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_方向一致。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跟磁场 的方向和 电流 的方向有关系,它们之 间的关系可以用左手定则定则来判定。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造岀的机械。3、电流通过小灯泡时,灯丝变热而发光,这是电流的效应,而电流表、电铃则是根据电流的4、法拉第在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启示下,利用

9、逆向思维提出了假设 磁生电,并经过十年5、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必须满足(C )A. 导体在磁场中做相对运动B.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平行于磁感线运动 6、关于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下面连线错误的是( D)A.阿基米德浮力的大小B.牛顿惯性定律C托里拆利一一测定大气压的数值D.奥斯特一一电磁感应7. 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装置是( D )A.电吹风 B.电磁继电器C.电动机D 发电机电与磁章节测试【思考训练】、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几种物质,能够被磁化的是()A.

10、石墨 B.铁、钻、镍的合金C.紫铜D. 氧化铝下列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相同的是: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研究电流时把它比做水识磁场;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A.和 B. 和C. 和D. 和3.下列关于磁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磁针在某一空间不转动,说明小磁针存在的空间无磁场B. 磁感线密的地方磁性强,稀疏的地方磁性弱C. 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磁针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反方向D. 磁感线的方向就是从南极指向北极4.电磁铁通常弯成U形,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用方便B.形状美观 C. 加强磁性D .便于操作5. 使用电磁铁的优点是(A.它可永保磁性B.它不需消耗电能C.它的磁极磁性可确定D.它

11、磁性有无、强弱、磁极可以控制6.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磁场的是A.电铃 B. 电烙铁 C.绕线电阻D.电炉子7.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用一铁棒的一端去靠近条形磁铁的中间,两者相吸,则(岂,气=话一Ct气A.铁棒一定具有磁性B.铁棒一定不具有磁性C可能有磁性,可能没有磁性D.无法判断8. 如图所示,当磁体水平向右移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VrvF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9. 如图所示,标出了通电螺线管的 N S极和电流方向,其中错误的是()10.关于地磁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地磁南北极就是地理的南北极B. 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C.

12、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端是小磁针的北极D. 地磁的南极就是地理的北极把乙棒的一端垂直放在甲棒的中央,如图11. 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要判断它们是否有磁性,A. 如有吸引作用,贝U乙有磁性,甲没有磁性B. 如有吸引作用,贝U乙没有磁性,甲有磁性C. 如有吸引作用,则甲、乙都有磁性D. 如无吸引作用,则甲有磁性,乙没有磁性12. 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 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 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和重力C的大小关系是()A. FvG B.F=G C.GVFV2G D.F=2G13. 如图所示,L是电磁铁,在L上

13、方用弹簧悬挂一条形磁铁,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待磁铁由上向下缓慢地滑动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将(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D.14.如图所示的是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的电路,若开关先变短后变长SD.两灯都不亮A.红灯亮 B. 绿灯亮C.两灯都亮15.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磁感线,现将小磁针放在图示的位置,它将(A.顺时针转动 B.逆时针转动 C.不动 D. N极向纸里,S极向纸外转动16.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A.不发生力的作用,因为是磁铁吸引大头针,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B. 不发生力的作用,因为大头针不是磁铁,不能吸引别的物体C. 不发生力的作用,因为大头针质量很小D.

14、 发生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17与电流的磁场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但磁场的方向不能确定B. 电流只有经过铜导线时,才会产生磁场C. 电流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一致D. 电流的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其磁场方向还可以用小磁针来判定18.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吊一根条形磁铁,当 S闭合时,弹簧伸长,则电源的()A.a端为正极B.b端为正极C.两端都可能为正极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9.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叫磁化,被磁化的物体具有个磁极。20 磁场存在于,磁场的基本性质是21.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都跟放在该点

15、的磁针北极所。磁体周围的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极。22.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M N处,当开关S闭合且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 电磁铁 的接线柱和接入电路, 这时小磁针的右端是23奥斯特实验表明:周围存在着磁场,有极强的,眼科医生就用它来消除落在眼里的铁屑。24如图所示,AP是一段钢锯条,C是条形磁铁,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反复摩擦数次,则钢锯A2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线管旁的小磁针 NS沿如图所示方向转动,则通电螺线管的极.当图中滑动片向左滑动时,小磁针受到的磁场力。(填“变大”、“变小”或26.在电话工作过程中,话筒是把转化为,听筒是把转化为27.如图所示

16、,将电磁铁做成圆柱形将它的磁极做成锥形,那么磁极A就具有的磁性(填“彳I28.如图所示,将一根导线平行地拉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流的现象。的来认识它;磁29观察下图,回答问题,电流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电流所产生根据磁场对物体所产生的来认识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30.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就是利用通电产生磁性来吸引,断电时磁性消失而释的.作图题(31-32题各5分,33题4分,共14分)32.33.根据图中所示的要求绕制线圈.根据图中所示的磁场情况,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法.请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S和电源正极.四、实验题(10

17、分)34.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实验原理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步骤1. 断开s,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滑片移到电路中 处。2. 不接通开关s,用电磁铁A去接触大头针。3. 闭合开关S,调整滑片位置,使电流为11 ,用电磁铁A 去 针,数出被吸的大头针的根数叫n1。4. 调整滑片P的位置,使电流2 I 1 ,用电磁铁A去吸引大 出被吸的大头针的根数n2。5. 断开S,用电磁铁B代替电磁铁A(B的线圈匝数比A多) 关S,读出电流12 ,数出被B吸引的大头针的根数n3。实验记录实验次数流过电磁铁电流电磁铁A10211电磁铁B32114I2实验讨论略本实验报告的内容不完整,应添上的基本项目是a 从实验

18、步骤来看,主要缺陷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有两点:a.。b.KHJUe4VIMA电鼎ft.小明实验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是大头针被吸引的根数的多少反映了 五、问答题(10分)(选择其中任意四个35.观察图中各物体或现象,指出你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填入下表的空格中.物体或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示例人压跳板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1234参考答案:、1.B 2.B 3.B 4.C 5.D 6.A 7.A 8.A 9.A 10.B 11.B 12.D 13.C14. B 15.A 16.D 17.D 18.A19.得到磁性的过程,两20. 磁体周围,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