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_第1页
2020年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_第2页
2020年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_第3页
2020年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_第4页
2020年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单元备课一、 教材简析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 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先学 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 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整理 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 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 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是非

2、常有益的。因此, 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 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基于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例题, 并配备了必要的练习。教学时,我要善于就题论理、论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比较 一般的解题策略,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还应该通过多种途 径,如课内学生的发言、小组讨论、课后的作业批改、个别交谈等,了解学生的 学习体会,发现他们的学习经验,在班上介绍或交流。经验表明,六年级的整理 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帮助学 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本单元的教

3、 学成效。重点训练项目: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二、 三维目标1 1 、知识与技能:(1 1) 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 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 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 2) 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 改写。(3 3) 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 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 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4、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 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4 4) 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 均数的实际问题。2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 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 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2) 结合复习内容,向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每一事物都

5、 有其规律性”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三、教学重点:(1 1) 知识的回忆与梳理,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把一条条的知识线串成知 识网,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2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难点: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比较一般的解题策略,以 促进学习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五、教学措施:1 1、 复习前,应全面调查了解每个学生对各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 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的指导。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精心组 织复习内容和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都得到发展。2 2、 在加强基础和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注重沟通各部分知识之

6、间的联系,使 学生掌握知识规律。3 3、 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提高复习效益。六、课时安排:2727课时1 1、数与代数-1111课时2 2、图形与几何 -6 6课时3 3、统计与概率-3 3课时4 4、数学思考 -3 3课时5 5、综合与实践-4 4课时个人调整意见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1 1课时时间:教学课题: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272页、第7373页的例1 1、2 2、3 3题,练习十四第1-31-3题 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 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 行估计。2

7、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学习过程,系统地掌握整数、 小数、分数、百分数有关知识。3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整理和复习,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 别,初步学会知识的整理。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 识。教学难点: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一)回顾知识1.1.课件教材出示第7272页情境图时过哪竖敷? ieirn旌is轴rw您应刑? MUST面的骸耳仁 你總畑1彳1名?中国煙込竝儿伦敦IKJ4K第30屈灵左型林帙克远初刍J 212曲孑月27 H 1 8 12 II花厩西 怆it举

8、和 霞门卜同家利K的比观畝的膝十I- d Q5OO名运功風巻抑了 26(许302个小顶)的叱赚 耙踏4 9(5亿忻儘够护的I枷冇橢忙町容纳好万现婕 川同代我团建有390桝猛动品(M 171桝、女) 事 M 比员人3.77 Kur 36 +fc金評、27fn 23列盘和酸牌厠的第二忡*比屮债牌敢吗占腿敷302段鮒人甘之一*皿然金胖匕在北京半和的箱左0屈聲运自出腿了立臥D轟的殊堆氏, 01训热眼闵广中国休內此出团爭加fl:蠅却片办的M與加仝的蹴打应绩学生提取信息:总计人数1050010500名运动员花费4.964.96亿英镑约占总人数的3.773.77 %金牌数约占总数302302枚的八分之一第2

9、929届奥运会出现了 25.525.5 %的负增长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数?每个数有什么含义?完成的7373页做一做。2.2.同学们课下都收集了一些数据,请你汇报生活中用这些数的 例子,并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提问:有什么感受?3.3.请你给这些数进行分类。好,我们来看这些数,如果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学生按照整、小、分、百、分类。 w w W W w w .X.X k k b b 1.1.这些数叫整数还可以叫什么?(自然数)什么叫自然数?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小学阶段我们研究的自然数就是整数,但以我们现在学习 的知识来看整数还不只这些,我们还研究了负整数。想一想,整

10、数和自然数的范围哪个更大?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数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二、小组合作,整理概念(一)小组合作,进行数的整理出示例1 1出示整理提示:1.1.根据数的特点找到数之间的联系,并用树形图的形式进行整 理。2.2.先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工合作,汇报时要说清 整理的理由。3.3.如果不能够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部分数进行整理。(二)汇报整理:1.1.汇报,说说自己的理由。2.2.边回顾整理过程,边完善知识整 理的步骤。(1 1)回忆知识点(2)熟悉这些知识的概念(3) 抓住知识点间的关系。(将黑板上的知识进行分类)(4) ( 4 4)整理知识(将每一大类进行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

11、 图)(板书)(三)分块复习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应用冈財同学们通过找到知识间的包含关系,将知识整理成网络 图,其实,这些知识之间还存在着共同之处。1.1.正数、0 0、负数、小数、分数都可以用数轴清楚地表示出来, 出示例题2 2:.我ff学过的数还可以在宜线上表示请你在直线上表示几个亂1(1) 请在数轴上把蓝点的位置表示的数写出来11(2) 你在数轴上表示出 -、2.52.5、- - -、-2.5-2.5 X X k k B B 1 1 . . c c22(3) 观察数轴你发现了什么?数轴上的点都以0 0为对称点是相互对应的没有最大的整数也没有最小的整数,也就是说整数个数是无限 的正数和负数中

12、都存在着整数、分数、小数2.2.小数和整数是十进制计数。而分数是计数单位。出示例3 3(1)数位顺序表:什么是十进制计数医?数位和i|i|数单位们f f么区别?费;下乩 條能搬从数为顺序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能将小数与整数联系在一起的是数位顺序表。 请你在表中写出 3030、3 3和3.33.3这两个数,根据数位顺序表说出“ 3 3”的不同含义。同样是“ 3 3”,为什么含义不同?整数与小数有哪些联系与区 别?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 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各个计数 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口答:27038=22703

13、8=2X( ) +7+7X( ) +0+0X( ) +3+3X() +8+8X()(2)提问:分数单位指的是什么?和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1.1.根据a a* b=c(ab=c(a、b b、c c均为整数,且0)0)说明因数与倍数 的含义?4.4.分数和百分数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 联系:都能表示率,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是百分之几, 是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分数和百分数可以互相转化!新| |课| |标 | |第| | 一| |网(2) 区别: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分数既可以表示 率,也可以表示量,但百分数只可以表示率;分数可以约成最简 分数,可是百分数不能进行

14、约分。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而百 分数的分子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四第1-31-3题。四、课堂总结:- -出示课题,梳理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五、作业教学反思:教学课题:数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教材第7373页例4 4、例5 5、例6 6, “做一做”,练习十四第4-94-9题。 三维目标:1 1、 知识与技能: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进行系统整理,能区分易混易错(奇数、 偶数、质数、合数、因数、倍数、倒数、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形 成认知结构。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2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学习过程,加强知识的灵活性、

15、综合性的运用,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3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体会转化、函数、极限等数学 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灵活运用。 通过对易混知识的系统整理,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教学难点:对数整除的相关概念的区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调整意见一、创设情境,系统整理形成认知结构。(一)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整除、因数、倍数的概1.1.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明确研究范围。(1 1) 学生自主报出自己出生年月。(2 2) 问:你们刚才说的数都是什么数?研究数的整除时,是在什么数的范围内研究的?(3 3) 师:

16、“0 0”是自然数,因为它也表示物体的个数,0 0个, 因此,它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但我们在研究数的 整除时,- 般不包括0 0。22借助算式,整理因数、倍数的概念。(1 1) 出示算式: 1818- 2=92=92.42.4 - 6=0.46=0.43030- 8=8=3030- 5=65=68 8- 16=0.516=0.5 1212-0.3=400.3=40(2 2) 提出要求:把算式填在集合图中。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rzW c )田口斗n执教:第2 2课时时间:(3) 提问:结合算式说一说因数、倍数的概念(出示例 4 4)(4) 小结: 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结合集合图

17、,说一说整除与除尽的关系33借助算式整理能被2 2、3 3、5 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 概念。(1 1)借助算式整理特征 结合“ 3030- 5=65=6”说一说能被2 2、3 3、5 5整除,能被2 2和5 5 整除,能被2 2和3 3整除,能被3 3和5 5整除的特征。 练习:用0 0、1 1、8 8三个数组成数新课标 第一网a.a. 能同时被2 2、5 5、3 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b.b. 能同时被2 2、5 5、3 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c.c. 从这三个数中任选数组成新数,看看这个数还能同时被谁整除(2 2)回忆奇数、偶数的概念。 问:能被2 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不能被2 2整除

18、的数又叫什么数? 练习:读出黑板上算式中的奇数、偶数。4.4. 借助情境,整理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1 1)提出要求:用黑板上算式中的数,按要求填图。提问:两幅图中的数各有什么特点?叫什么数?(3)强化练习: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请起立;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请起立;问:同学们都站起来了,说明什么?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问:你怎么还站着?(1 1号)说明什么?(4)利用选择整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出示:下面四个答案中,哪个是把 3030分解质因数?1 1 ) 30=230=2X 3 3X 5 5X 1 12 2) 30=630=6X 5 53 3 ) 2 2

19、X 3 3X 5=305=304 4) 30=230=2X 3 3X 5 5 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问:其它为什么不是分解质因数?问:2 2、3 3、5 5是3030的什么数?5.5.利用填图整理公倍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互质。(1 1) 出示:1 1 , 2 2, 4 44 424242424, 4848, 72728的倍数12的倍数(2 2)按要求填(3 3)问:重叠部分应填什么数?你选哪个?(4 4)问:2424是8 8和1212的什么? 4 4呢?(5 5)第组后面为什么有省略号?第组后面为什么没有?(6 6)问: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1,这两个数就叫做?(7 7)

20、举例:什么是互质数?(二)结合板书,整理概念,形成网络图。(完成板书)二、分层练习,巩固知识。(投影出示)1 1 判断:(1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 2)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2. 填空三个连续的奇数和是183183,其中最小的一个奇数是()两个质数的乘积是9494,这两个质数的和是()在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合数的个数最少有()3.3.解决实际问题鱼岳三小五年级有100100人,今年4 4月3030日体育节,要选部分 学生参加队列表演,要求分4 4人一组,6 6人一组或者8 8人一组,都 能恰好分完。参加队列表演的学生最多能选多少人?三、小组讨论例5 5、例6 6。四、

21、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X|kX|k | | B|B| 1 1 . . c|0c|0 |m|m1.1.练习引入在1、3.33.3、33.3%33.3%、0.0.3四个数中,最大的是();0.0.54、30.50.5 4、5.4%5.4%、11、0.540.5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0提问:如何进行大小比较?2.2. 学生汇报方法,并引入:分数、小数、百分数间可以进行互 相转化。转化方法是什么?(请自己试着总结)3.3. 总结:板书五、巩固练习1 1、 填空:(1 1) 把3535%的“”去掉,原数就()。(2 2)在五折,0.560.56 , 0.550.55 , 5这几个数中,最大

22、的是(),9最小的是()。(3 3) 如果4 7 1 , ,那么在()()内可以填的自然数有52( )。(4 4) 小数2.9952.995精确到0.010.01,正确的答案是()。(5 5) 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 8.308.30,这个三位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教材第7373页“做一做”。2 2、 完成练习十四第4-94-9题。六、课堂总结本节课是对数的认识部分知识的应用,通过系统地整理, 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知识解 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触类旁通。七、作业教学反思: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3 3课时时间:教学课题:数的运算(一)教学

23、内容:教材第7676页例1-51-5题、“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 1、2 2题。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四则运算意义的深入理解,归纳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 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2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练习-概括-练习第学习过程,系统地理解加、减、乘、 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经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形成 知识结构。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认识事物本质。教学重点: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 决有关

24、数学冋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每一种运 算都有其自己的含义,也有其自己的计算法则。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整理这一部分的知识。- -出示课题二、四则运算的意义(教材第7676页例1 1)。1 1、阅读以下信息:A A、我们折了 3636颗红星,还折了 2828颗蓝星。B B我们买了 4040瓶矿泉水,每瓶0.90.9元。C C我们有24m24m彩带,用1做蝴蝶结,用丄做中国结。3 32 2(1 1) 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2 2) 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 2、口答: 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

25、同吗? 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意义相同吗? 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 的意义相同吗? 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个人调整意见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 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 1 1时)是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三、四则运算的方法(教材第7676页例2 2)。1 1、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2 2、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3 3、有什么相同点?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通分。)4 4、分数、小

26、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 什么不同之处?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再看乘数中有 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而分数乘法是。5 5、说一说分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6 6、 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教材第 7676页例3 3)。(1) 做一做,议一议:a+0=(a+0=() )a ax 0=(0=() )0 0宁a=(a=() )a-0=(a-0=() )a ax 仁() )a a宁 a=()a=()a-a=(a-a=() )a a宁 1=(1=() )1 1宁 a=(a=() )注意:当a a作除数时不能为0 0。(2)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完

27、成下表: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意义计算方法加 法特殊情况意义计算方法减 法特殊情况意义乘法计算方法特殊情况意义计算方法除 法特殊情况四、四则运算的关系(教材第7676页例4 4、5 5)。1 1、加法: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和;和-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2 2、减法: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 -减数= =差; 被减数- -差= =减数; 减数+ +差= =被减数。3 3、乘法:求相同加数和的算便运算。一个因数X另一个因数二积;积十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4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28、 的运算。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X除数二被除数。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 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乘法又是加法的 发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 乘法的还原。五、巩固练习:1 1 、完成教材第7676页“做一做”。2 2、完成P83P83练习十五第1 1、2 2题。六、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七、作业教学反思: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4 4课时时间:教学课题:数的运算(二)教学内容:教材第7676页例6 6、“做一做”,第7777页例7 7、8 8题、“做一做”,练习 十

29、五第3 3-7 7题。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 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 行运算的能力。2 2、过程与方法:经历概括、计算、比较等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定 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与及自觉验算的好 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疋律。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5 5课时时间:教学过程:一、运算顺序(教材

30、第7676页例6 6)。1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710-18:(710-18 X4)4) -2=2=2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3 3、算一算:8 X - ( ( - -1)9416 4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 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 面的4 4、组内交流算法:5451211(1 1)( - - -4 )宁(-X 4242 )(2 2)1 宁(-+1 ) X657535135 5 、完成教材第7676页“做一做”。二、运算定律(教

31、材第7777页例7 7)。个人调整意见1 1根据表格,填一填。名称用子母表示举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 2算一算,学生说说简算过程及应用的运算定律。2.52.5 X 12.512.5 X4 4X8=(2.5=(2.5 X 4)4) X (12.5(12.5 X 8)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 1010X 100100=1000=10007 71 13( 21-21- )X1 5.03-2.14-1.865.03-2.14-1.868 87 73 3、完成教材第7777页例7 7下面“做一做”。三、出示例8 8估算的应用1 1、 学生交流、讨论。2 2、 完成

32、例8 8下面“做一做”。四、巩固应用:完成练习十五第3 3-7 7题。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教学反思: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5 5课时时间:教学课题: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878页例9 9、例1010、“做一做”,练习十五第8 8、9 9题。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方法。2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 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愿 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33、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6 6课时时间: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通过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头际冋题,这节课我们一 起复习解决问题。- - 出示课题二、解决问题1 1、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1) 出示例9 9(2) 学生交流、讨论。(3) 汇报: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计算; 验算。2 2、出示例1010(1)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2) 分析数量关系。这里的丄表示什么?4 41 1(- -表示把六(

34、1 1)班作品平均分成4 4份,六(2 2)班的作品比4 4个人调整意见六(1 1班多其中的1 1份) 看懂线段图,并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六(2 2)班作品是六(1 1)班的几分之几?(六(2 2)班的作品是六(1 1班的“ 1+1 ”)4 4求六(2 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1 1(实际是求六(1 1)班的“ 1+1+丄”是多少,也就是求3232件作品4 4的“ 1 1 + + 1 1 ”是多少。4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 式,并计算结果。三、巩固练习1 1、 完成教材第7878页“做一做”。2 2、练习十五第& & 9 9题。四、课堂总结教学

35、反思: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6 6课时时间:教学课题: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相应的补充题,练习十五的10-1410-14题。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第类型及解题步骤和方 法,提高解决冋题的策略和方法。2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 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愿 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鱼

36、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7 7课时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1.说说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2.2.我们学过的解决问题有哪些类型?- -出示课题二、解决问题类型1.1. 简单应用题的类型简单应用题:指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2.2.复合应用题的类型:板书复合应用题: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1 1) “归一”问题:此类应用题中暗含着单一量不变,文字叙述中多带有类似“照 这样计算”的字样,其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 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例如:一台拖拉机2.52.5小时耕地2 2公顷,照这样,这台拖拉机 耕完4.84.8公顷的地需多少

37、小时?学生独立元成后交流。(2 2) “归总”问题:此类题中暗含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其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 总数(即归总),再根据总数算出所求量。例如:一批货物,每箱装3636件,需要40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个人调整意见装9 9件,可以节省几只箱子?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3 3) 行程问题:根据速度、时间和路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相背或同向运动 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为:速度x时间二路 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相遇问题,即同时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时背向而行):速 度和x(相遇)时间=总路程。 追及问题,即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 速度X追

38、及时间二路程差例如: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54.5 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65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60千米。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4 4) 工程问题: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 1 1”,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时间的 “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其中两种 量求出第三种量。数量关系式为: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十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十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例如:一个工程计划生产570570个零件,已经做了 1010天,平均 每天生产2121个,剩下的要在181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

39、后交流。(5 5) 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准标准量,即单位“ 1 1”。若单位“ 1 1”已知,用乘法 计算;若单位“1 1”未知,用除法计算。求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解题规律:甲乙 差十乙已知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甲的解题规 律:乙X( 1 1土几/ /几)已知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乙的解题规 律:甲宁(1 1土几/ /几)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税后利息二本金X利率X时间x( 1-51-5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新| |课| |标| |第| | 一I I网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第二次取出的比总51数的丄少1212袋

40、,这时仓库里还剩下24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3学生独立元成后交流。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的10-1410-14题。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教学反思: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7 7课时时间:教学课题:式和方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8181页例1 1、例2 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 1、2 2、3 3、4 4题。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1 1) 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 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2 2) 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

41、习过程,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 数的意义及其作用,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3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 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8 8课时时间: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一、用字母表示数1 1、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 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2 2、 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举例说明。出示例 1 13 3、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

42、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 书与时应注意什么?出示例2 2女口:a a乘4.54.5应该写作4.5a4.5a; s s乘h h应该写作shsh;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s=vt4 4、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学生交流、展示。如(1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个人调整意见乘法分配律: _(2)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_正方形面积公式:_长方体体积公式:_正方体体积公式:_圆的周长:_圆的面积:_圆柱体积:_圆锥体积:_(3) 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 总价= =单价x数量单价= =总价墩量二、知识应用:独

43、立完成P81P81 “做一做”比日多3的数冋少3的it 3个门相巾啲和展示连线作业。(1)师:你觉得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中,我们曾经出现 过哪些问题?提醒学生注意a3a3、3a3a、a3三、巩固训练:完成练习十六第1 1、2 2、3 3、4 4题。四、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教学反思: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8 8课时时间:教学课题:式和方程(二)教学内容:教材第8181页例3 3、例4 4,练习十六第5 5、6 6 7 7、8 8题。三维目标:1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解方程。2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交

44、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解方程。3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调整意见一、明确学习任务,出示课题二、简易方程1 1、什么叫做方程?(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2 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 3、出示例3 3学生交流。4 4、出示例4 4学生交流。15 5、解方程:-X 6.

45、24.82厶交流、讨论,上台板演,注意书与格式。三、巩固应用1 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8.5+65%x=158.5+65%x=154545 x x - - 3434 x=34x=341.25x1.25x- 0.25=40.25=42 2、练习十六第5 5、6 6、7 7、8 8题。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9 9课时时间:教学反思:教学过程: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9 9课时时间:教学课题:式与方程(三)教学内容:教材第8383页练习十六第9-149-14题 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1 1)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

46、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 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2 2) 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 能力,发展思维。2 2、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3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整体认识知识的能力,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找出等量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个人调整意见一、创设情境,引出知识出示:学校组

47、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 3.8km3.8km,3 3小时 到达目的地。实际2.5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 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过程:解:设现在平均每小时走了 x x千米。2.5x=3.82.5x=3.8 X 3 32.5x2.5x - 2.5=11.42.5=11.4 - 2.52.5x=4.56x=4.56答:平均每小时走了 4.564.56千米?二、提出问题1.1. 这是我们熟悉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 解题的一种方法。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 识。2.2. 小组进行讨论三、分析知识建立联系(一)学生汇报各类知识1方程的意义方

48、程解方程厂和倍关系小组汇报知识,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汇报,边汇报教师 边完善,同时进行板书。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式与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二)解方程的方法1.1.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重点是让我们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方 法,其它都是根基。通过这道例题的解题过程,你觉得解题的过程 应该分哪几步?(学生总结,教师板书)(1 1)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 x x表示。(2 2) 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 方程;(3 3)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4 4) 检验并写出答语2.2. 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出示练习) 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1 1) 养禽场一共养

49、鸡鸭600600只。(2 2) 红花比黄花少2525朵。(3 3) 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 3 3倍。(4 4) 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1.2倍还多8 8条。(5 5) 单价、数量、总价。(6 6) 速度、时间、路程。(7 7)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提问:通过练习,请你说一说是如何找等量关系的? 总结:(1 1) 充分利用表示等量关系的关键性词语;(2 2) 利用常见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数量关系;(3 3) 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式;(4 4) 利用计算公式出示例题: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参加书法组的有 1818人,比美术组的 2525%少6 6人,参加美术组的有几人?学生按照解题

50、过程进行解决:(需要线段图进行辅助)总结:在解决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线段图的辅助,帮我们找到 等量关系。三、应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1.1. 用字母表示数(1) 甲数是a a,比乙数少2 2,甲、乙两数的和是()(2) 一个边长是a a分米的正方形,边长增加1 1分米后,面积可以增加()平方分米。2.2. 练习十六第9-149-14题。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教学反思:个人调整意见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执教:第1010课时时间:教学课题:比和比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8484页例1-31-3题,练习十七第1 1、3 3题 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1)(1

51、) 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2)(2)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3)(3)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2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交流、讨论、概括归纳、练习等学习过程,培养 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创新的意识。3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 活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三、明确学习任务,出示课题- -比和比例(一)一、教学例1 1:先在下表中写比和比例的一些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