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公园设计_以京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为例_第1页
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公园设计_以京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为例_第2页
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公园设计_以京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为例_第3页
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公园设计_以京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为例_第4页
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公园设计_以京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特别关注CHINAWATERRESOURCES2012.21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公园设计以京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为例万金红,谭徐明,李云鹏,王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100048,北京)摘 要:随着京杭运河漕运的中断,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规划、水工建筑与水利工程管理的最高技术成就的南旺枢纽逐渐湮灭 。以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设计为例,探讨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方案提岀一河三区”园区空间布局,旨在揭示南旺枢纽的科技价值,全面保护运河遗产,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遗址公园旅游,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关键词:古代水利工程;水利遗产;考古遗址公园;南旺枢纽

2、Design of relic garden of ancient hydroprojectsCase study of Nanwang archaeological site/Wan Jinhong,Tan Xuming, Li Yunpeng, Wang LiAbstract : Nanwang Water Complex that representsthe excellent achievementsin water structure planning, civil engin eeri ng and water complex operati on in China has bee

3、 n gradually aba ndon ed,as it was no Ion ger used for gra in transformationfor military purposesas in ancient times. Taking the Nanwangarchaeologicalsite gradenasan example, issues related to protection of hydroproject heritage are discussed. With a layout of &ne river and three areas” the designin

4、gof Nanwangarchaeologicalsite graden aims at reflecting its scientific value, protecting the Grand Canal and local ecosystem develop in g tourism and realiz ing a harm oni ousdevelopme ntof local econo mya nd society.Key words: ancient hydroproject; water conservancy heritage; archaeological site gr

5、aden; Nanwang Complex 中图分类号:TU986+TV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123 2012)21-0018-02水18特别关注水#特别关注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水 利建设,水利发展伴随中华文明发展 的全过程,并形成众多不同类型、不 同时期的水利遗产,部分古代水利工 程至今沿用。水利遗产是中华文化起 源、兴盛、交融的实物见证。水利工程 及其附属管理设施,连同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蕴涵着各时期各地区工 程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地 方文化特色、宗教信仰与世界观等,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珍贵的文化遗 产。然而,快速的现代化建设使水利 遗产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随着近年

6、水 文化建设的兴起,水利遗产逐渐进入 人们视野,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成 为摆在水利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 课题。考古遗址公园概念的岀现为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指引了新方向。考古遗址公园是当前经济社会 高速发展条件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新创举,它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遗产保护与永续利用的双赢,进而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响应 ,尤其得到了各级地 方政府支持,多个省市相继启动考古 遗址公园建设计划。按照国家文物局 颁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啲界定,考古遗址公园是指 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 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 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 性示范

7、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设立考古遗址公园是为了促进考古遗址的 保护、展示与利用,有效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问题的提出南旺枢纽是京杭运河的关键工 程,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规划、水工建筑与水利工程管理的最高技 术成就,是中国运河发展史上的标志 性工程之一。2006年,在国家文物局 主持下,大运河保护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国家考 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其中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获得立项。在运河 申遗”工作的推动下,大运河遗 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2011 2030)将南旺枢纽保护与利用纳入 优先行动项目,并指岀调整区域社会 经济产业结构以适应运河遗产保护水#特

8、别关注水19特别关注收稿日期:2012-10-11作者简介:万金红,工程师。基金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资助项目史集0805 )水#特别关注2012.21 中国水利19水特别关注19水特别关注和申遗”工作的实际需求。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旨 在揭示南旺枢纽的科技价值 ,全面保 护运河遗产,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 境,发展遗址公园旅游,推动区域经 济发展。1. 全方位记录南旺枢纽的科技 价值南旺枢纽工程作为京杭运河科 技价值的代表,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建 立为阐释南旺枢纽科技价值提供了良 好的平台,是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落在 实处的最好表现。同时公园的建立,便 于南旺枢纽考古工作的顺利开展

9、,有助 于运河科技价值的深入挖掘 。2. 全面实现南旺运河遗产的 保护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的建立,为进一步推动南旺地区运河遗产的保 护与利用提供新的契机。一方面,以往 的南旺枢纽遗址考古挖掘工作中发掘 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 物,遗址公园的建立为这些遗产的展 陈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在遗址公园里开展各种 类型的社会教育活动,培养南旺地区 民众文物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推动当 地文物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3. 通过遗址公园水环境适度修 复,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目前,南旺枢纽遗址地区的自然 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能令 人满意。河道损毁、被废弃,生产生活 垃圾堆积,违章建筑侵

10、占蚕食运河遗 产。通过遗址公园的建立,适度恢复 南旺水柜,修复南旺区域历史环境,种草植树,将有助于改善自然生态环 境,提升当地的环境品质。4. 发展园区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 兴产业之一。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社会综合效益48元,甚至更 多。旅游业吸纳的劳动力,已占世界 就业人口的10.7%。南旺枢纽遗址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遗产,将其合理地保护起来,多形式、多方面、多角 度地阐述中国运河文化,将成为汶上重要的旅游产品,进而带动南旺周边 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二、设计原则与主题定位1. 设计原则1)遗产保护优先原则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

11、 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 进行规划建设。依据中国文物考古与 保护准则进行考古、保护、展示及建 设。按照考古工作优先的原则安排规 划建设程序。保护遗址及其环境的真 实性及完整性,保护遗址永续存在。按 照世界遗产的标准保护和管理文物。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护前提下,在科学论证基础 上,做好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工 作。运河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应与区域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促进社会发展 相适应。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促进区 域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改 善,让运河文化遗产在区域发展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 。3)分步实施原则南旺枢纽遗产的保护与遗址公 园的建设工作应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2、及时启动和实施先 期项目,满足 申遗”工作和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好运河遗产资源 的保护与永续利用。2. 主题定位通过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 设,实现遗址的长效保护,全面展示 南旺枢纽的科技、历史、文化价值及 其在运河中的重要地位,阐释 漕路 三千里,南旺居其高;会通黄淮海,掣 汶水分道南北;六百年运河路,于斯 寻沧桑”的园区主题,通过园区水工 建筑遗址保护,园区历史环境的适度 修复,展示京杭运河的历史文化,使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遗址公园。三、空间布局根据园区的现状和资源特色,可以形成运河、城镇、水柜3个景观层 次:运河是园区的核心要素,各类遗 址沿河点缀;城镇是园区的支撑要 素,提供各类

13、服务设施;水柜是园区 的发展腹地,生态观光区域振兴。不 同的片区将分别延展岀文化休闲、生态休闲、田园休闲等核心休闲度假功 能。根据南旺枢纽遗址资源的分布情 况和周边环境的特点,考虑大运河 申遗”的需要,结合汶上县近期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整个南旺枢纽考古 遗址公园形成 一河三区”空间布局。一河”是指京杭运河故道。以水 为纽带,串联南旺镇内河流及沿线广 大乡村地区的重要运河遗产资源,形成贯通南旺南北的水路观光和陆路 游赏的运河绿道 。同时,京杭运河故 道还具有靓水蓝带、生态绿带和文化 紫带的三大功能。三区”是指遗址公园核心区、公 众考古体验区和南旺水柜历史环境 修复区。其中,遗址公园核心区主要

14、包括中国大运河科技馆、分水口遗 址、龙王庙建筑群遗址、十里闸和柳 林闸遗址、徐建口斗门和邢通斗门等 核心旅游资源。公众考古体验区主要 包括京杭运河故道沿线主要考古挖掘 现场及典型的河道断面等,并设置考 古挖掘现场观摩与参与性考古体验、自行车观光绿道、运河浅铺生活体验 、 运河集市驿站体验等参与性项目。南旺水柜历史环境修复区以园区内南旺水柜”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为 主要区域,适度恢复南旺水柜水文环 境,改善园区内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观 光农业、生态农业,通过农艺体验、田 园采摘、农家乐等形式提升旅游产品 质量,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四、设计启示通过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 计,笔者有以

15、下几点体会:下转第4页)19水特别关注CHINAWATERRESOURCES2012.21环境的影响。环境价值是工程的环境 与景观效应,如与渠系关联的田园景 观;引水蓄水工程产生的河湖景观、山林景观等。4.真实性与完整性这是指水文化遗产的存续现状。 在我国水文化遗产中有相当部分是 仍在发挥效益的古代水利工程或 称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古代水利工程为适应江河演变,而不断地得 到改造与完善,工程的延续性是水 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但是,作为一 类文化遗产,水文化遗产真实性、完 整性的认定,仍然须以具有代表性 的工程建筑群、建筑型式及与工程 相应的历史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存 在为原则。古代水利工程或水利

16、活动的影 响可能是负面的,如运河的开凿对区 域自然水系的干扰加重了区间洪涝 灾害。水利工程的兴建可能对社会经 济造成极大冲击,即以民间沉重的劳 役和极度赋税为代价。这是价值客观 评价的应有之义,而不是褒或贬道德 或理念标准。四、结语根据水文化遗产特点和遗存现 状,水文化遗产应以工程遗产和非工 程遗产划分为两大类,每大类遗产物质与非物质性态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其科学、技术、文化价值。参照1972 年公约文化遗产类型,水文化遗产的 工程遗产和非工程遗产以三种类型 存在,即工程、水利文物、遗址(遗 迹)。每一类型遗存列举如下 :1. 古代水利工程按工程效益分为运河工程、灌溉工程、防洪工程、水力工程等。

17、按 水河)工建筑群分为枢纽工程、渠首 工程、渠系工程、引水 水源)工程等。 按存续现状分为在用古代水利工 程、水 河)工建筑遗址、坝工遗址、江 河大决口或故道等。按单体建筑分 为闸、坝、埭、堰、涵、龙口等。2. 水利文物水利设施,包括水文设施江 河水位题刻、水则)、水管理设施 冰 志桩或水则)提水机具 龙骨水车、 辘轳等)水力机械 水磨、水碾、水轮 水车)。工程管理设施,即用于控制 疏浚工程量或质量的标识,如题刻或标识卧铁。工程档案及文书如水册)、纪事碑工程建设、重大水利事 件等)。水神及其崇拜建筑,如水神 石刻、画像等。3水文化建筑、遗址(或遗迹)水行政管理机构建筑或遗址。水神供奉建筑及遗址

18、 。其他 限 于普查时间和范围,可能还有其他的 水文化遗产种类存在,如类似历代治 水功臣墓、丰满电站劳工墓等 )。近10年,文化遗产与保护的理 论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即从文物”向 文化遗产”的改变。这也是水文化遗 产不等同于水利文物的理论支撑。水文化遗产具有工程和非工程性态 ,具 有相应的技术与文化架构和时空尺 度,以及自然与人文景观,这是水文 化遗产价值评价要素,也是实施水文 化遗产保护的技术准则。参考文献: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 研究所.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 调查报告R.201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 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 M.北 京:文物出版社,2007.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公约R.2003.4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大运河清口 枢纽工程遗产调查与研究一一运河遗 产的工程性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 社,2012.5 殷瑞玉,等.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7.6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转型过程中的城市文化问题 J.建筑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