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宛平人》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张俭,宛平人》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张俭,宛平人》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张俭,宛平人》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车驾 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 愿以为献。”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 世务,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开泰中,累迁同知枢密院事。 太平五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移镇大同。六年,入为南院枢密使。帝方眷倚,参知政事吴 叔达与俭不相能,帝怒,出叔达为康州刺史,拜俭左丞相,圭寸韩王。帝不豫,受遗诏辅立太 子,是为兴宗,赐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太师、中书令,加尚父,徙王陈。重熙(辽兴宗年号)五年,

2、帝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唯?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赒给亲旧。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 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只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 益见奖重。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 固辞。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家人诉冤,俭三乞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偿 命耶! ”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乃从之。俭在相位 二十余年,裨益为多。致政归第,会宋书辞不如礼,上将亲征。幸俭第,尚食先往具馔,却 之;进葵羹干饭,帝食之美。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 复即其第

3、赐宴器玩悉与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宛平县。42.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 玩悉与之。B. 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 悉与之。C. 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 悉与之。D. 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 玩悉与之。4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车驾,即马驾的车,古代又以帝王所乘的车代

4、指帝王,颜师古说:“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面行,不敢指斥也。”故称节度使。C. 不豫,“豫”有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古代常用于天子或尊长生病的讳称。D. 致政,意思是官更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自己退休。常用来指官吏受到了惩罚而被 罢免官职。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据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俭才干出众。他曾考中进土第一名,被地方官作为财宝进献给圣宗皇帝;初次被召见 就显露出智慧和谋略,因此有了明智干练的名声。B. 张俭深受器重,皇帝对他宠爱倚重,给他加爵封王,而贬黜与他合不来的参知政事吴叔 达;皇帝病逝前,还喝赐遗诏安排他辅佐太子登基。C. 张俭生活俭朴。平时只穿普通的绸缎;破旧

5、的袍子穿三十年也不更换;吃饭不吃两样以 上的菜肴;每月节余下来的俸禄,都用以周济亲戚朋友。D. 张俭关爱百姓。有八个人被官府当作强盗而错误地杀死,无辜被害者的家人申诉冤屈、 张俭再三向皇帝请求为冤案昭雪,直到皇帝答应。45把文中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俭对曰: “臣服此袍已三十年。 ”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2) 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答案】42B43D44A45(1) 张俭回答说 : “我穿着这件袍子已经三十年了。”当时风气崇尚奢侈浪费 .所以用这话暗中委婉地劝喻皇帝。(2) 八户人家老人、小孩孤苦无处投诉,稍微给他们一些慰问抚恤,使那些人能得以安

6、葬, 这才足够安慰这些活下来的和死去的人啊。【解析】 4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 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 句首标志性的词语, 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这段话是且曰: 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 ?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 说“皇帝慢慢地向张俭询问征讨大宋的策略,张俭极力陈述伐宋的好处与危害,并且说 : 只 须派一个使者质问大宋, 有什么必要让您长途奔波劳累 ?皇帝很高兴, 就停止了伐宋的行动, 又回到张俭的宅第,赐予宴席,赏给他很多可供

7、玩赏的器物”,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 如“策 ”“俭”“之”“上”“其第”“器玩”等, 然后根据句意、 语法、 虚词等进行排除, “徐问以策”是状语后置句, “以策”是后置状语, 不能断开, 排除 CD 两项; “遣一使” 和“问之”是连动结构, 二者不能断开, “远劳”的宾语应是“车驾”, 故应在“车驾”后 断开,排除 A 项,故选 B 项。43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 相关内

8、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 D 项,“指官吏受到了惩罚而 被罢免官职”错误,没有惩罚的意思。故选 D 项。4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 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 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 A 项,“初次被召见就显露出智慧 和谋略因此有了明智干练的名声”中的“因此”错误。从文中来看,“有了明智干练的名 声”是在他“践历清华”之后。故选 A 项。4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拿到句子之后, 应先回归文本,

9、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短语, 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 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对”,回答;“服”, 动词,穿着;“尚”,崇尚;“以此”,用这句话,“以”,介词,用;“微”,暗中,委 婉地;“讽喻”,劝喻。第二句中,“稚”,小孩;“告”,投诉;“少”,稍微;“存”, 慰问;“使”,让;“没”同“殁”,死去的人。【点睛】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 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 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

10、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 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 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 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 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 长和完整的句子时, “而”字前面要断开) 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 这 些

11、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 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女口 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 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 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 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 句。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

12、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 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 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 析;所谓读准, 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 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 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

13、对原文的词句,全面 理解, 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 保留、 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 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 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 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 : 张俭,宛平人,性格中正谨慎,不喜欢打扮自己。统和十四年,中进士第一名,被委派到云

14、 州做幕僚。 按照旧规矩, 皇上的车队经过某处,那些当地的官员小吏们都应该有所供献。圣 宗在云中打猎,有节度使就对皇上说 : “我管辖的境内没有什么特产,只有一个幕僚张俭, 是这个时代的宝贝, 愿将他献给皇上。”这以前, 皇上梦见四个人在身边侍候,给其中两个 人赐食,到現在听到张俭的名字,这才明白了 ( 这个梦,对应的正是张俭的“俭”字,繁体 字的写法是“俭”。这个字由四个“人”两个“口”构成 )! 召见张俭,见他容貌举止朴质 不羁。 问到国家大事,口头奏对三十多件大事。从此他的待遇便与众不同,仕宦所经历清高显贵,以明智干练著称。开泰年间,多次升迁,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出京担任为 武定

15、军节度使, 又被调任镇守大同。 太平六年,入京任南院枢密使。皇上正是很依赖他的时 候,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和睦。 皇上很是生气,贬吴叔达为康州刺史, 任命张俭为左丞 相. 封为韩王。皇帝生病,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子,这也就是后来的兴宗皇帝,于是张俭又 被封为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被任命为太师、中书令,加尚父,改封为陈王。重熙五 年,皇帝到礼部贡院亲自主持进士考试, 事务都是张俭办理。 他觐见皇上不用通报姓名,皇 帝赐诗来夸赞他。张俭穿衣服只穿绸帛,吃饭也不吃两种以上的味道 . 每月的俸禄要是有剩 余,都用来周济亲戚或者旧友。这年冬天,张俭在殿上奏事,皇帝见他衣袍很旧很烂,悄悄 地命令身边侍

16、卫用火夹子烧一个洞作上记号, 但是却多次见他穿着同一件衣服。 皇上就问他 为什么,张俭回答说 : “我穿着这件袍子已经三十年了。”当时风气崇尚奢侈浪费,所以用 这话暗中委婉地劝喻皇帝。 皇帝怜悯他的清贫, 命令他随便在皇宫内府取些物品, 张俭奉命 拿了三匹布就走了。 这以后他日渐受到赏识重用。 张俭有五个弟弟, 皇上想要赐予他们五个 人进士的身份, 张俭坚决拒绝。 有官员捕获了八个盗贼, 将他们处死了之后,才抓到那几个 真正的盗贼。被杀家属来申诉冤屈,张俭多次请求处理此案。皇上勃然大怒,说道 : “你想 要我为他们八个人偿命吗 !”张俭说 : “八户人家老人、 小孩孤苦无处投诉, 稍微给他们一些 慰问抚恤, 使那些人能得以安葬, 这才足够安慰这些活下来的和死去的人啊。 ”皇上才听从 了他的话。张俭在相位二十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