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缺血性脑中风分析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
2、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
3、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
4、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2.1阳亢血菀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2.2痰瘀阻脑
5、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2.3气虚血瘀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2.4肝肾阴虚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认识上已趋于统一,“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实者风阳上扰,血瘀痰阻。脑藏元神,脑为元神之腑,有赖于气血之濡养
6、,才能支配人的思维、肢体、语言等等,一旦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脑络闭阻,气血流通受阻,脑部持续缺血,元神失于气血津液之濡养,也就因之失于所主,无以支配肢体甚至丧失支配(简称元神失于支配),相应部位也就不利,根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上有轻重之别,轻者突发头痛头晕乏力,或半身不利,口眼歪僻,语言不利。重则损害元神,神明失主,则会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燥动不安,肢体不遂,甚者息微肢冷,阴阳离决(元神与肉体分离)而死亡。 3辨证论治 3.1辨轻重传统上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原因在于对脑中风的病位不明,也不利于临床医生掌握,现代中医认识上与时俱进,既已明
7、确病位在脑,则不应再沿用传统分法。病情之轻重与缺血部位和缺血大小有重要关系,亦直接关系到预后,故建议采用轻、中、重、极重四型分法,十分直观易于掌握,现代医学对此已分得十分详尽。轻度:神志清楚,肌力3级以上。中度:神志清楚,肌力23级。重度:神志模糊,肌力02级。极重度:昏迷,肌力01级。 3.2辨虚实本病可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凡面赤面垢,气粗躁动,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为实;而面色无华,舌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弱,甚至气微息弱,汗出肢冷者为虚,初发者常以标实为先为急,后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 3.3分型论治 3.3.1阳亢血菀(肝阳化风)症见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头
8、痛,重则昏仆不省,或躁动,口臭气粗,或有鼾声,面垢或暗红或浊,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数或弦滑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杜仲10g、山栀子12g、生地20g、桑寄生15g、川断15g、大黄10g、枳实10g、水蛭10g、地龙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当归12g、石菖蒲10g、郁金15g、夏枯草10g等,大黄视病情可后下。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重者合安宫牛黄丸或新雪丹服之,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3.2痰瘀阻脑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昏迷不醒,或偏重于痰或偏重于瘀。痰热
9、重者舌红苔黄厚甚至厚腻,脉滑数;痰热不重而偏于痰湿者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细滑。是痰是瘀看舌象,舌苔厚腻必为痰,舌有瘀斑必是瘀。治以涤痰化浊,活血通脉。轻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气虚血瘀症见歪僻不遂,
10、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气血两虚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
11、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肝肾阴虚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
12、2g等。 3.3.6气虚阳脱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
13、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辨通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4结语 缺血性脑中风的立论无论是从病机还是病位上,都比传统认识更为清晰,彻底废弃了传统的中经络中脏腑的模糊理论,也利于与外界进行交流。缺血性脑中风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变之部位、缺血范围之大小、人生之态度、个人之信心等,并非完全取决于医疗之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现场管理员劳务合同4篇
- 瓶中吹气球原理课件
- 理疗仪器的应用课件
- 吊装方案是什么工程(3篇)
- 废弃工程头盔利用方案(3篇)
- 广西桂平市凯信新型建材环境影响报告表
- 聚焦群文浸润德育
- 农业无人机租赁服务平台运营模式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报告
- 隔断房建设工程方案(3篇)
- 电力电站工程维护方案(3篇)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2024年3dmax模型制作与精修培训课件
- 咨询类合同合同范例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作业指导书
-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1.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教案
- 3.2 摩擦力 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4年指标房转让买卖合同范本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2024年海南省中职教师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 赛项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