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花一叶第一节 家长角色定位【教学目标】了解家长角色定位的重要性与家长角色 的内涵。本章有一个关键词叫“角色” 。角色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它是从戏 剧、影视剧里面来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演员叫李幼斌,这个 演员大家都很喜欢他, 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演了很多的角色, 其中 有一个角色非常出名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一身正气加 一身“痞气”。他后来又演过另外一部电视剧江山 ,他在剧中又塑 造了一个儒雅的军代表,这个军代表的角色和李云龙的角色判若两 人。这前后他还塑造过东北老汉、 企业家的角色, 等等。我们喜欢他, 是因为他这个人戏演得好,就是因为他演什么角色像什么角色。那么“角色”这个词是不是
2、只和戏剧、舞台有关系呢? 不,其实它和我们整个人生都有关系。有句话叫“人生如戏” ,每 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从第一天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结, 不管喜欢还是 不喜欢、愿意或者不愿意, 每天面对不同的人,要在不同的场合里扮 演不同的角色。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角色定位准确并且转换自 如。能够明确自己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 又规规矩矩地扮演好了这个角色,人生就成功了一半。作为警察,要 为人民服务;作为医生,要尽职尽责治疗病人。如果警察玩忽职守, 医生对病人呼来喝去, 这就是角色定位的错误。 但当换一个场合的时 候,面对不同的人时,角色就要发生转变。人生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 角
3、色定位失误或者不能自如地转换角色。 试想一个下级居然翘着二郎1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腿跟领导拍桌子, 那么可能第二天就要被炒鱿鱼了, 因为角色定位错 了。角色定位最常出现的误区就是用“本我”来演绎角色。假如一个 演员演什么角色都是在演绎自己,可能他的演员生涯也即将结束。 一、 家长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家长”也是一个角色, 而且是成年人一生中最难扮演的一个重要角 色。(一)家长责任重大,终身上岗 我们在做家长教育时,提出了一个理念:人都有两个孩子,一个 是夫妻两人养育的孩子,还有一个就是含辛茹苦打造出的事业或企 业,这是一个打了引号的“孩子” 。我们怎样评价一个人的成功?社 会上世俗的标准就是官场上
4、位高权重或者商场上财源滚滚。 但其实我 们深思一下,这样的评价并不全面, 这只是其中一个 “孩子”的成功。 如果我们家里的孩子教育不成功的话, 有朝一日, 当家长把事业和企 业要交给自己养育的孩子手中的时候就要吃大亏了, 这就谈到了中国 现在说的“富不过二代” 的问题等。 还有一点, 我想每个人都有体会, 即使家长在外面风光八面, 回到家里之后孩子跟家长拍桌子、 瞪眼睛, 我想家长的成功感立刻就会荡然无存。 还有的孩子从海外归来依然在 家待业、啃老,家长会觉得前途渺茫、 没有明天, 幸福感也遥遥无期。 至于说家长角色属于 “终身上岗”,是因为我们一旦上岗就终身在岗, 永远无法逃避。家长把孩子带
5、到这个世界上,不管家长满意不满意, 孩子再怎么糟糕,家长都不可能换掉。 演员面对角色可以辞演、 罢演,2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但是家长这个角色终身不能辞职, 甚至当家长不在人世, 家长对孩子 的影响依然还在。夫妻可以离婚,但是家长永远无法和孩子“离异”(二)家长角色影响家庭和谐 一对男女鸽子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进入社会,又走到了一起组成家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人生阅历, 自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就 不同。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因为教育孩子的理念不同而争论不休。 如果孩子是和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对于孩子如何教育,老一辈和年轻一辈“各执一词” ,问题接踵而来。 反过来
6、说, 孩子是否健康成长、 成绩优异也成了目前家庭和谐的重要 因素。如果家长角色定位准确, 对孩子施以科学的教育和潜力的开发, 孩子就会全面发展,父母每天看到孩子每天健康成长,蒸蒸日上,自 然对未来也充满了希冀,认为未来“风光无限好” 。但是如果孩子成 绩差、叛逆不听话、多动,家长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挨批,这个家 庭可能就会“鸡鸣狗跳”了。所以家长如果做得好,孩子优异也会带 来家庭的和谐。(三)家长角色称职与否决定孩子的未来 世界上大多数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 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 “分离” 为目的。几十年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 目的并不是为了把孩子留在身 边“据为己有”,而是让孩子进入社会独立生
7、存,如雄鹰翱翔在天际。 很多家长鞍前马后,甘当孩子的“拐杖” 。但是这些家长更应该担心 的是,当自己不再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还能走多远。家庭教育占据 整个教育系统的比重不到 20%,但是对孩子的一生的影响达到 80%。3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孩子接受的教育决定着他有怎样的发展,家庭教育首当其冲。(四)家长角色称职与否,关系到民族的兴衰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 若干个家庭组成一个社会, 而这个社会就是 我们的民族。 民族兴旺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和奉献。 今天各位家 长在社会上担任不同的至于角色,有的是教师,教书育人;有的是医 生,救死扶伤;有的是军人保卫家国。但是 20 年后,今天的孩子已 经成
8、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兴 旺。教育才是最廉价的国防,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保障。如何把今天的 孩子变成明日保卫家国的人才,家长任重而道远。可见,家长是一个 重要、对孩子人生有长远规划和指导意义的角色。二、 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家长角色 的定位家长角色如何定位, 关键看家长的培养目标。 我们把目标分为三 个级别:(一)孩子平安最大,自食其力 不管家长是富翁还是平民,只要生下孩子,起码要让孩子平安 长大,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如果这两条都做不好,家长就当得很 失败。那么这样一个最低标准是不是家长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呢? 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没有平安地长大就中
9、途夭 折?我去年在南昌讲课的时候, 得知在当地一个很有名的中学里, 一 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起跳楼自杀了。 自杀的女孩曾是独生女, 后来家 里添了一个弟弟后, 全家上下便把所以的爱都倾注到了这个男孩的身4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上,对这个女孩就漠视了。如果这是一个粗心或者坚强的女孩也好, 但她偏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 每天都沉浸在失落和痛苦中。 刚开始女 孩还不断的抗议,可是父母总是拿“我对你和弟弟是一样”的话来搪 塞,女孩发现抗议无效,开始绝望,在学校里面也是一塌糊涂,学习 成绩不好, 跟同学关系也不怎么样。 最后这个女孩不断地表达了厌世 的想法,在 QQ空间和 QQ签名都有显露, 很多同班同学都看
10、出了端倪, 唯独女孩家长不知道。 终于有一天, 女孩在网上发了类似遗书的日志 被同学看见了, 同学打电话到女孩的家里, 告诉女孩的家长要注意女 孩肯能会自杀。没想到女孩的父母说, “别听她说,她老说要死,你 们看她会不会死?” 结果女孩直至深夜也没有回家, 在焦急寻找女孩 下落的时候,孩子的父母就接到了警察的电话得知女儿和一个男孩跳 楼自杀。另外一个男孩为什么也自杀呢?原来这个男孩是女孩在班上唯 一的好朋友。男孩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也承 载了母亲过重的压力。 男孩本来想劝女孩不要轻生的, 但不知道为什 么他们两个人一起跳了下去。 有的人说是女孩的性格决定了她最后不 堪重负,
11、选择逃生。 但是女孩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只得我们深 思。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北京。 曾经有一个太原的孩子成绩优异, 被 所在高中的校长举荐, 来到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上学, 可谓羡煞旁人。 没想到上学之后一个多月,孩子就说上不下去了,想要回家。父母不 同意,便来北京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结果没有做通。在爸妈离开后,5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孩子自己用一根腰带上吊了。 在被同学发现的时候他还有一口气, 但 送到医院之后就变成了植物人, 后来孩子就死了。 好不容易养育了一 个能保送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夭折了。在一次全国的教育论坛上,武汉一个小学校长的发言震惊了全 场,他说:“在座的各位,你们
12、不要把教育的目的说得多么崇高和了 不得,其实我就说两句话, 如今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今晚 睡得着,明天不跳楼! ”这是送人听闻吗?我们分析一下, 这话是有道理的。 让孩子今晚 睡得着就是让孩子没有焦虑, 能够平静地入睡, 这就是做家长应该做 到的地方。 可是现在有的家长自己就焦虑得不行, 而且生怕孩子不焦 虑,于是就说这个孩子“没心没肺的” ,“你怎么还睡得着” ,认为孩 子眉头紧锁紧迫感十足才是正常的,其实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让 孩子睡得着”,就是不如孩子背负太重的负担和压力,能够心情愉悦 地学习生活,快乐的成长。 这是家长应该做到的基本一点,但是很多 的家长都做不到。“明天不跳
13、楼” 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抗打击能力, 不要成为付 不起的阿斗。现在孩子的物质条件非常丰厚,孩子也不再挨饿,不再 受冻,每天都接受父母的精心呵护。 但这就给家长提出了一个新的挑 战,我们孩子的心灵足够强大吗?家长要时刻提醒我们饿孩子: 月有 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大江里行船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有逆风 溺水的时候;人生也有高潮和低潮的时候, 不管你遇到多么大的挫折, 哪怕刀架在脖子上,只要它没砍下去,你就要相信生活、相信明天,6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就要勇敢地往前冲。 不要因为碰到一点挫折之后就 “跳楼” 了,当然, “跳楼”只是一个说法。有的孩子不会想“跳楼”这个极端的行为, 但一遇到挫折就
14、整个人都垮下去了, 认为没有前途和希望了, 这也是 很可怕的。挫折教育很重要,让孩子平安长大不容易,不是每个家长 都能够解开孩子的心结,帮孩子解压的。再者,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 上,首先要把自己那份“粮食”弄到,不吃别人的、不喝别人的,不 占别人便宜,但是这一条做到了吗?也没有。最近这些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啃老族” 。一 些孩子明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已经可以自食其力,学历也不低,有 能力养活自己了,偏偏自己不去劳动和付出, “宅”在家里,衣食住 行全靠父母。 有人说你说的这个情况还是不是太多, 我原来也以为只 是极少数,后来我做了研究之后就发现, “
15、啃老族”有两种表现,一 种叫“显性啃老族”,一种叫“隐性啃老族” 。“显性啃老族”很好解释,就是指那些完全不去上班, 吃喝全靠 父母的群体。那么,什么是“隐性啃老族”呢?我举一个例子来进行 说明。 2012 年夏天我去青岛讲课,接待单位派一个小伙子开车来接 我,因为我做记者很多年, 每到一个地方就愿意和人聊天,在聊的过 程中会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所以,坐车后我就问小伙子说, “这个 车挺好的,是单位的车吗?” 小伙子回答说是单位的车, 用按揭买的, 每个月的月供要一千多元。然后我就问他“有没有老婆”?他说,谈 好了,结婚证都拿了, ,马上就准备婚礼了。我再问, “你老婆是做什7 一叶一世界一花
16、一叶么工作的?”他说,是在一家商场里当收银员,但是太辛苦了,每天 要站十几个小时,又不能坐,家里人已经商量好了,等婚礼办过之后 就不让她上班了, 就在家里做全职太太。 我于是问他有没有房子?他 说有,是父母给的,家里有一套 80多平方米的房子,还有一套 40 多 平方米的房子,原来全家都住在 80 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把这个大 一点的房子给了小两口做婚房,他的父母就搬到了 40 平方米的房子 去了。最后我问他“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他告诉我是两千元 大家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啃老族”?他一共就两千元的收入, 付完汽车的月供和邮费、 停车费之后就没有钱吃饭了, 还要养一个不 上班的老婆,还要住一套
17、80多平方米的房子。 这就是“隐性啃老族”。 如果这样算的话,我们身边的“啃老族”比比皆是,该有很多年轻人 多多少少还要“啃”一点。而且“啃老族”不会永远是一个人, 因为“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一个“啃老族”一定会带来两个“啃老族” 。有人也许会说,老师你 说话是不是太刻薄了, 难道他们就这么倒霉吗?他们的儿子啃老, 去 一个老婆也一定会啃老吗?这不是我刻薄, 而是事实, 中国有一句话 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人家孩子如果勤劳、能干得不得了, 为什么要嫁给你们家一个 “啃老”的孩子呢?而且一个家庭里两个 “啃 老族”也是打不住的,还要带来第三个“啃老族” ,那就是他们结婚 之后生的
18、孩子,孩子父母都是“啃老”的,那襁褓中的孩子肯定也要 啃,两代人啃一代人,这就是很多中国家长所面临的严酷现实。作为家庭教育最起码的目标, 有多少中国的家庭能够让孩子自食8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其力呢?(二)中级目标。我们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有 用、有贡献的人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伟大,他一辈子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剩余价 值。他研究出资本家为什么那么有钱, 就是因为他剥削了工人的剩余 价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发展也需要每个公民创造剩余价 值,也就是说,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后,出了码子自己的衣食住行 等基本开销之外, 一定要创造多余的价值, 每个人创造的多余的价值 累积起来就是公共积
19、累,有了公共积累之后,我们才能修桥、铺路、 建设机场等,才能杨军队保卫家国。和初级目标相比,实现这个中级 目标的难度会更大。(三)高级目标。让孩子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者 所以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幸福,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 福。有的人认为钱给的多,让孩子书读得好,让孩子读名校、去留学 就是幸福,其实不然。我们想告诉大家,幸福是一个主观感受,这个 感受的最高境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 最高层次的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终梦想成真。 家长知道孩子 的梦想是什么吗?孩子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想过什么样的生 活?很多家长不知道, 更多家长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
20、孩子, 认为这样 做孩子会幸福,其实孩子并不幸福。只有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并且 在奋斗的路上取得成就的人,他们梦想成真后才有法子内心的快乐。 但是很多人都是为了生计而努力, 梦想的动力最终在碌碌无为中消耗9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殆尽,这类人群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 为了让孩子们不重蹈覆辙,让孩子真正的幸福,就要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真正的梦想是什么, 这是我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家长的角色 定位。三、 家长角色的内涵家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简单的说有两个定位:(一)家长式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法律赋予家长重要的 责任西方观点和我们的不同, 西方认为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 孩子是上帝派到每个家庭
21、的天使,上帝信得过这个家庭,才派一 个天使降临,带给这个家庭欢乐和惊喜的同时,也需要家庭付出 一分责任和义务让这个“天使”平安顺利长大。按照圣经 里面讲的,人最终都要去见上帝,当你见到上帝的时候,你会无 愧地对上帝说,你交给我的任务我已圆满完成了 中国是一个世俗的国家, 我们有自己不同于西方的表达方式: 当两个人领了结婚证、准生证,并生下一个孩子之后,法律就赋 予父母一份责任父母必须做到这几点:首先,要保护孩子平安顺利的长大,前面我们讲到了,这不 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做得到;(二)一定要教会孩子“生”和“活”的本领 生就是生下来并生存下去; 活就是活着、 成长和发展。教 会“生
22、”和“活”的本领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很多10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动物也有这样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 母鸡孵出一窝小鸡之 后,一定要带着小鸡觅食, 告诉小鸡什么可以吃,什么东 西不可以吃。 狼这么凶残的动物, 它生下小狼过了哺乳期 后,也一定要交给它必要的捕食本领, 然后才把它赶出家 门去,让它自己到荒原去生存、求发展。大家反思一下, 这些连动物都做得到的事情, 为什么 中国当代的家长却都做不到?他们不教给孩子基本的生 活本领, 只是一味的单向付出和贡献。 很多人在认识上有 一个误区,认为只要会读书、会考试,孩子将来就一定能 够成功。恰恰相反,很多孩子正是因为没有生活的本领, 没有和人交往的
23、本领, 没有自己料理自己的本领, 最后才 沦为了“啃老族” 。包括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把自己吊死在 大学寝室的孩子,就是除了会读书、 考试, 什么事情都不 会做,他每天换下来的脏衣服、臭袜子丢得满、满地,寝 室里面就因为这个孩子被弄得臭气熏天, 所以大家都对他 很反感排斥, 最后这个孩子就成了万人嫌的对象, 他就非 常失落,所以他呆不下去了,选择逃避,想退学,最后酿 成了惨剧。现在有很多人从工作岗位回到了家庭的全职妈妈, 对 孩子生活、 学习样样包办, 这样做到底是培养了孩子的独 立能力还是削弱了下一代的生存意识?这种代替成长是 非常可怕的事情。11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三)法定监护人的角色不因为
24、夫妻分离、家庭破裂而解约现在中国的离婚涉及了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往往会出现两种 情况,一种是夫妻两人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斗得一塌糊涂,还 有一种是离异后双方都放弃孩子的监护权,都把原来家庭的孩子 当成定时炸弹,都认为这个孩子会成为他们家庭的不安定因素。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都是姑妈、姨妈、 舅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有被抛弃 的感觉,寄人篱下,是有父母的孤儿,他们是很难形成健康的人 格的。家长角色的第二个定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 师。“一任老师”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就是 一张白纸,第一笔谁给他画的,留下什么烙印就是什么烙
25、印,中 国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的时候就能预见到孩 子长大了什么样子,七岁之后就能遇见到孩子的人生是怎样的格 局。无论是三岁还是七岁,孩子都没有完全进入学校生活,更没 有进入社会,注意对其形成影响的就是家长。所以家长的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 家长饿言谈举止、 一颦一笑都会深刻的影响孩子。另外,家长还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这句话并不适用与每一个 国家,而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中西方家庭教育文化差别较大,有 人把西方的家庭教育文化比喻成 “狼文化”。狼这个动物在荒原上12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求生存、求发展很艰难,得到食物不容易,今天吃饱一顿之后下 一顿都不知道是何时何日。 所以狼是不能
26、拖家带口、 四世同堂的。 狼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一个法则,生下小狼,过了哺乳期并交给 小狼一定的捕食本领后,就把小狼赶出家门。西方的家庭秉承这 样的“狼文化”,他们有一个理念, 认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而是上帝派到家里的天使, 父母是受委托帮助上帝培养这个孩子, 这个委托也是有期限的,就是 18 岁, 18 岁之后孩子必须自己出 去闯荡,回到家里坐夫妻的汽车,是要付油钱的,和父母吃饭采 用 AA 制,这在西方很多国家是天经地义的事。中国的家长不是这样的,中国的孩子 18 岁的时候刚刚高中 毕业,正是家长大把花钱、大把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前途 命运的时候,此时此刻家长舍得把自己的孩子推出
27、门吗?与西方 的“狼文化”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是“母鸡文化” ,家长像 母鸡一样伸开翅膀,把孩子护在双翼之下,让孩子风吹不着雨淋 不得,太阳晒不着,不吃亏,不上当,甚至不走弯路,家长恨不 得倾其所有呵护孩子一辈子。因为中国式一个非常在乎家庭稳固 的国家,在家庭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境界叫做“四世同堂” 。我们遥 想一下,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里面,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 她已经风烛残年、满头白发,要扶着墙才能走路,她自己的生活 都不能自理了,但是只要他的头脑是清醒的,她一定要操心,她 要操心她 60岁的儿子、 40岁的孙子、 20 岁的曾孙,这是中国传 统家长的伟大之处也是可悲之处。他们一生都在为儿女操心,生13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命不息,操心不止,一旦上岗终身不得下岗。但是不是只要家长操心了就一定对孩子有好处了呢?不是 的,如果家长不学习,不能够与时俱进,就意味着落伍了,如果 你坚持不下岗,你就会坑害你的孩子,不仅无功,甚至有过。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这个角色是不是与身俱来的?是不是你 生下孩子之后就一定能够当好这个老师的角色呢?不是这样的。 每年六七月份,被考生称为“黑色六七月” 、“纠结六七月”,因为 在这两个月份,很多家庭经历中考、高考。中考、高考之后有一 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早晚读管理办法
- 旧物资定价管理办法
- 散装水泥车管理办法
- 取水证转让管理办法
- 哈尔滨皮肤管理办法
- 工艺改良将管理办法
- 英语介绍人物的课件
- 城区化粪池管理办法
- 医院充电桩管理办法
- 南阳市垃圾管理办法
- 电力设备安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分享
- 教育金保险理念
- 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5年校长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答案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中国思想史 马工程329P
- DB65T 2887-2008林业用保水剂应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41813.1-2022信息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测试方法第1部分:语音识别
- SB/T 10569-2010冷藏库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