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精品文档_第1页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精品文档_第2页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精品文档_第3页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精品文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 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 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 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智统一, 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 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 化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 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 的的一种伦理型文化,在历史上,它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久远而又 深刻的,对当今人的思想同样影响至深,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 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积极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

2、是青少年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 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 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 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 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 荣八耻”荣辱观,言简意赅,概括精辟,论述深刻,寓意丰富, 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 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 范的要求。“八荣八耻”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对于进 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 加

3、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供丰富而优秀的精神内容 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 化,它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就是“仁”。 所谓“仁”,就是“博 施于民而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说: “仁者,爱人”,对人要有仁爱之心,又说:“仁者,义之本也。” 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道德修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 神。“仁”、“义”思想本身就体现了人、我、群之间的和谐发 展观念。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这些话适于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中,强

4、调“天人合一”,与当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不谋而合,中国集体主义的思想渊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 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尚同”及阴阳学说, 道家之道等。 为人正直、修身养性的自省精神。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 家思想的重染,中华民族具有“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 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成为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民族。修身养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提高人的基本素养,必须以修身养性 开始。中庸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的就是修身养性的准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爱 国主义像一条红线,贯穿

5、于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史,宋代陆游 “位卑不敢忘国忧”,范仲淹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文天祥慨然而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这些仁人志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他们心中的信念及名句 构成了一股流淌不息的爱国热流,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呼吁奔走,直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 惜。由爱国主义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形成不可分 割的共同体,使祖国统一始终成为各民族、各时代的最强音。 团结友爱,宽容大度的“厚德载物”的包容胸怀。孔子主张 “礼之用,和为贵”,“仁者爱人”。注意尊重别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至今对人们的交往实

6、践仍 有启示意义。 用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注重基础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仁爱意识。大学生开始走向 自立,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由于他们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 社会的关系体验不深,在基础文化修养方面,常常出现困惑,不 能正确把握自己。对此,我们应当吸收“爱人”“和合”之道, 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吸收尚公精神,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重视主体的责任意 识,重群体是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主张“公而忘 私、国而忘家”。当代大学生理应承继传统,学会关心社会,热 爱祖国,把自己的命运同社会、民族、国家结合起来,树立对自 己负责,报答父母、人民养育之恩,为集体、为事业奋斗献身的 责任

7、意识,进而确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义务感。 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中国古人特别重视知与行的统一。 - 个人仅懂得应当怎样做人还远远不够。 更要身体力行,才算有了 道德。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刘备临终托孤时的名言:“勿以恶 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 成长乃至命运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诚信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中占有重 要位置,是人的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 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 标准尺度。诚信就是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说实话,办实事, 做老实人,其本质是一个人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 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用这些基本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 行,落实、内化、贯穿到每天的生活、学习和衣食住行之中,做 一个有道德的人。 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融会贯穿于中华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