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及现实价值1.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 民族文化,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趋势 与动向,是民族优秀品质的内在表现。2.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茶文化 饮食文化 酒文化正文:3. 传统文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
2、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其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 文明的魅力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 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 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 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 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外, 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如茶文化、饮食文化、 酒文化等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3.1 茶文化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 如今饮茶更成为世
3、界性的风尚。 茶,作为世界 三大健康饮品之一, 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 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 文化又有着 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 文化取向。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然而, 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 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 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 茶文化。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 以致遍及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 16 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中国茶叶、茶树、饮茶 风俗及制茶技术, 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 最早 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
4、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 16 世纪 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 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 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 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 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 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茶以人兴,人伴茶名。现在五大洲有 50 多个 国家种茶,有 120 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世界 70 多亿人口中大多数人喜欢 饮茶,茶和茶文化覆盖了全球。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
5、优劣情况, 最终认为: 茶为中老年人的 最佳饮料。据科学测定, 茶叶含有蛋白质、 脂肪、10 多种维生素, 还有茶多酚、 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 300种成分, 具有调节生理功能, 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 理作用。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 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 茶多酚还能 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 菌等作用。3.2 美食文化饮食是人类生存与 发展的第一需要, 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 然而不 同的文化背景, 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 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 国饮食文化的 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 已
6、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发展、 演变和积累过程中, 中国人从 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饮食民俗, 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 成为世界饮食文化 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 深受各国饮食文 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 文明。3.2.1 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 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 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 使得我国的
7、食物来源异常广博。 从先秦 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 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 主、 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 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 200 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 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 41 道,有 42道果品和蜜饯, 有 20 道多类蔬菜, 有 29 道各 类鱼干,有 17 种饮料,还有 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 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 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 可见,在南 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 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 600 多种,比西方 多六倍。实际上,在
8、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 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荞麦、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 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 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西方人传承着游牧民族、 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 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 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 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 饮食结构上, 也以动物类菜品居 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 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3.2.2
9、食物制作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 常见的方法有: 煮、蒸、烧、炖、烤、 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 产和风俗的差异, 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 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 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 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 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 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 而美味的产生, 主要在于五味调和。 同时
10、,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 在色的配制上, 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 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 强调香气,突出主味, 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 艺术 ,运用点缀、嵌酿等 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 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 中国饮食将色, 形,香,味, 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 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 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3.2.3 食物器皿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
11、一大特色。 特别用竹筷进食, 运用自 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 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 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或木制品等等;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 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 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 在民间, 陶瓷用具大量使用, 到了 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 现代 ,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成为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3.3 酒文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
12、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 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有关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 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 都属于酒 文化及其相关的范畴。就某一个具体国家酒文化而言,其中的“文化”实际上指 的就是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酒文化”也就是酒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相结合的产物。 所以,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 具有对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发生影响、 与其它文化现象紧密结合并发挥作用的强烈的渗透性。 中国酒文 化就是在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和发展的酒文化是中
13、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 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自从酒出现之后, 作为一种物质 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 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 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 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之所以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而不衰, 并在当今世界酒林中独领风骚, 就是因为它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因而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料, 而且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不仅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人其中,而且与国家的政治、 经济、军事、 文化活动息息相关, 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对这一特 殊饮料的需求, 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的、 精神的物品。 正是在传统文化 所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哺育下, 中国酒的工艺不断改进, 质量不断提高, 品种不断增加,自身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知识付费培训平台课件
- 物流企业营销考试模拟题+答案
- 2025年炼钢厂连铸操作工岗位技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公考时政常考题50道及答案
- 中级钳工应知试题及答案
- 音乐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海姆立克急救法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班组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筹建职工食堂方案
- YY 0128-2023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装置及用具
- 下颌骨骨折护理查房
- 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
-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 0.4kV不停电作业资质认证练习试题及答案
- 高一离子方程式书写专题训练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 新媒体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渝20TJ11 浮筑楼板隔声保温系统构造 难燃型改性聚乙烯复合卷材(蜂窝型)DJBT 50-143
- 节日期间纪检监督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