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论学期论文简求计算机专业求职简历国内外外语教育政策对比外语系英语专业2012618国内外外语教育政策对比摘 要:外语教育政策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领域,一个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总是与其 外交政策、经贸往来、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 民族团结和国际地位, 也会决定一个国家外语教育的情 况。因此 ,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思考 ,结合我国的外 语教育政策现状加以分析 ,以期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语教育政策 ; 对比分析;社会进步;国际地位 目录:II III IVVI 语言教学中存在冲突 国
2、内外语教育政策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 中外外语教育对比 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密切 ,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 国内外的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 ,吸取其成功的经验 ,为我国引言: 应该制定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外语教育政策。有所长 ,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之处 制定出科学的外语教育政策提供参考。语言政策一般是政府行为且通常是长期的决 策。外语教育政策是个敏感的领域 ,正体A. 语言教学中存在冲突外族文化 ,一旦作为教学的目的语之后 ,会与本 ,也可能损 “双刃剑 ”而加以论证 ,希望有 外语教育政策关系到一个国 ,制定科学适宜的外语教育政我国是举世无双的英语教学
3、大国 ,所教学的英语是外语。对于外语的界定有多种 说法,但大都忽略了外语因负载着外国、 族语/母语所负载的文化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既可能丰富本族语及其文化 伤以至毁灭本族语及其文化。所以本文把外语看作一把 助于在制订中国外语教育政策中给外语作出妥善的定位。 家的国际地位、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 策至关重要。B. 国内外语教育政策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亟待确立一个大国应有的外语教育发展战略 ,建构外语教育 政策研究体系。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指出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是 制约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教育政策学理论 ,本文将语言政策和外语教育整合在一个理论框
4、架内进行考察 ,从 教育政策研究的过程、内容和价值三个维度探讨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 ,并就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 政策问题不仅关系着我国教育工作的全局 ,更事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在立足国家安 全、返观 1950 年代以来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基础上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应以提升母语 意识、拓宽外语语种、推进英语教育的通识化与精英化进程等为主旨进行制定 ,以期 中国外语教育的突破性发展。 “教育政策研究正成为国际教育研究中最突出的内容和 最令人关注的焦点。 ”然而 ,中国的教育政策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仍是一门亟待发展的新学科 ,而语言政 策
5、研究隶属于语言规划,其研究一直是语言学中的薄弱环节。1996年OECD教育部长 会议将全民“终身学习”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设为一项政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 人都能获得学习机会。 迄今只有很少国家清晰的界定了整个终身学习体系的特征, 或 者试图贯彻实施其中一些方面。在这里,我们提出终身学习体系的五个关键特征。a. 我们应认同所有形式的学习,而不仅仅是正规课程教育。学分转换机制正在改善, 但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承认非正规学习方面。为学习者(特别是成人)提 供信息与指导的良好体系仍然没有形成。b. 终身学习需要年轻人及成人,尤其是那些初始教育 (init
6、ial education) 较差的人具有 良好的基础技能。 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是首要的。 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课程与教学法, 关注内容掌握的同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c. 我们需要从终身角度来看学习机会与公平问题。这需要优先考虑学前儿童和成人 这两个特殊群体。 教育机会的质量问题同样重要, 需采用各种学习方法, 课程和情境 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d. 国家需要依据终身需求来评估资源,并进行有效配置。除需要补充公共资源外, 还需要采取新的激励措施来吸引私人资源。e. 终身学习不只是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进行政策协调,以使社会各方参与其中。C.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政策作为国家在一定时期为
7、实现外语教育目标所制定的准则 ,对外语 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崇尚人文精神和学术自由的西方社会,在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 ,从个人需要向社会需要倾斜 ,其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 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启发作用。a. 积极的语言教育政策在国外,无论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 并把统一 连贯的外语教育政策看作是外语课程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语言教育政策涉及到诸多 方面,如经费的投入、语言地位、语种的选择和在课程中的比例等等。1987年颁布的国家语言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s简称NPL)是澳大利亚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语
8、言教育政策。 该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澳大利亚向多元化社会 发展,积极支持各种有创建性的语言教学。 同时,它还帮助建立了澳大利亚国家语言 机构这一联结澳大利亚大学和教育学院语言教育的组织。在国家语言政策的影响下, 各州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并用于指导广泛的教学实践。 澳大利亚另外一个重要的语言教 育政策是澳大利亚学校策略亚洲语言研究 (The National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in Australian Schools Strategies简称 NALSAS,) 它为各州实行亚洲主要语言- 中文、日语、印尼语和韩国语教学的州立教育机构提供各种资助, 使得澳洲学 生的
9、外语学习扩展到除欧洲语言的多种亚洲语言。 这些积极的语言政策极其有效地提 升了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和国民对语言的意识和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国外语言教育政策非常重视提升外语的地位, 许多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不但把外语作 为必修课程, 而且大多数还把其列为核心课程, 学习者年龄也不断地前移, 语种的选 择也极为多样化。b. 完整的课程指导框架除了重视制定外语教育政策之外, 国外外语界还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课程指导框架, 以 利于促进和指导外语教育朝着计划、 统一、明晰的体系方向发展。 完整课程框架既有 国际化的 ( 如欧盟教育委员会 ) ,也有国家的。为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而由欧洲语言政策委员会制定的欧洲共
10、同课程指南框架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1996) 出台后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 应,各国纷纷据其制定各自的国家标准, 如意大利为此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期望, 引 发了教育部、工商界、家长和媒体对外语教育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欧委会还出台 一系列现代外语改革框架,如现代外语:学习、教学、评价 - 欧洲共同课种指南框 架 (Modern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A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1996) 等,提出外语教学共同目标,它不但
11、有助于各国制定 具体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同时对大纲设计、考试、教材、教师培训等也产生了影响。 为使该框架得以落实,欧委会还编制了一般指南和使用手册,供教育政 策制定者、课程开发人员、教材编写者、考试委员、教师、教师培训人员、学生( 含成人教育 ) 等参考。多语和多元文化的欧洲 (1997-2000) 是欧委会最新出台的语言 政策,并为此制定欧洲语言档案手册 (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 ,用于: (1) 让学生自我了解各阶段学习情况; (2) 记录学生语言技能发展, 供下一阶段学习或 到国外就业参考。c. 成功的教学策略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指导框架为各国外语课程的改革
12、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有力地促进了外语教学改革、外语课程实践,其成功的教学策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a) 推动双语教育发展 虽然传统的外语学科教学仍占主流地位, 但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教其他学科, 融学科 与外语为一体的双语教育在各国得到广泛的实践。初创于加拿大的浸入式是双语教育较为成功的一种模式, 它还被推广到世界上的一些 国家并发展了多种模式,如半浸入式、全浸入式、双向浸入式等等。德国的一些学校 从一年级开始实行双向浸入式即进行混合编班, 讲德语和操外语的学生各一半, 柏林 现有 14 所这类学校,教学用语除德语外,既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 波兰语,还有俄语,现代希腊语和土耳其语
13、等。在美国,类似的学校已经发展到 254 个。以移民为主的澳大利亚情况也极为相似。芬兰目前也有 4000 多名学生用这一模 式习得第二语言。传统的浸入式大部分是在低年级进行的, 随着对外语要求的不断提高, 现已不断上移。 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等国一些学校的高中阶段的一些学科如:地理、历史、音 乐、体育及职业技术课程都用英语讲授。荷兰的一些大型职业学校如酒店管理学校, 部分课程是用法语或西班牙语讲授的。卢森堡的许多学科都是用德语或法语教授的。 1996年芬兰的一些调查表明, 33以上的职业学校, 15的初中 (7-9) 年级, 25的 高中采用了双语教育。b) 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14、既是教学目的,又是重要的教学策略。荷、法、英、美等国对学生交际 能力的培养各具特色。 荷兰外语课程设计以 单元 组成,每单元由一些由交流情景话 题或主题构成, 鼓励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进行广泛的实践。 法国强调情景教学法 ,为 学生营造学生敢于开口、 善于开口的机会和良好的语言气氛, 小学外语教学通过儿歌、 童谣、短故事、游戏等,培养儿童对语言的敏感性。在英国,5、6 年级外语虽是选修课,但其教学目标仍强调初步的交际能力的获得,教学以听、说为重点,教材、练 习以对话为主, 课堂活动灵活多样, 3/4 的时间用于各种听说活动。 更让人称道的是,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 英、法、美等国利用其
15、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经 济优势,纷纷与国外的学校建立联系,利用假期,两国学生互相 串串门 ,各自住在 对方的家中,让他们在地地道道的外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文化熏陶。由此,学生 的交际能力获得了全面提长,根据欧委会的最新报告,有70的年轻人认为能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c) 重视学习策略和原有语言基础第一在多元文化社会进行外语教学应重视第一语言的作用已成为国外外语界的共识, 语言可以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背景知识, 使其产生安全感, 同时它还有助于提高 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和 高级 语言能力。卢森堡在此方面进行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实 验,如: DECOLAP(D?veloppemendt es com
16、p?tences langagi?res dans 1? education pr?scolaire),DECOPRIM(D?veloppement des communications orales et ?crites ? l? ecole primaire) 等充分证明了第一语言的作用。摩洛哥的调查也发现,成功的英 语学习得益于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至少 2门其他语言 - 标准阿拉伯语和法语 (同属摩 洛哥幼儿园 -9 年级语言 )。 国外外语教学的重要策略还包括: 1)用外语教外语。摩 洛哥外语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用外语教授外语, 其 10-12 年级学生经过 3年的外语学 习,口语和书面语
17、均已达到中等甚至中等以上水平。 2) 模块教学。 意大利最近在第二 语言选修课推行模块教学, 改变过去以年龄或学年分班的做法, 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 编班。 3) 项目学习 (Project Oriented Learning) 。丹麦使用项目学习外语的年级, 尤其是高年级 (8-10 年级)增加,这不但强调用电脑技术获得真实的语言材料,而且 更强调的是语言与内容学习的融合:深入到英语国家 (不仅仅是英美 )去学习其文化, 如在澳大利亚学习土著文化,在加拿大学习环保等等。d. 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国外外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经验之一。 它使外语学习者更充分 自由地接触到所学的语言
18、, 极大地激发了外语学习者的动机, 使外语学习更具交际性、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a) 教学软件开发。荷兰的 英语 I 与 II 教学软件重点突出了学习英语常见难题等。 美国开发更有创意的交互式模拟教学软件, 如蓝狮公司的 车票 教学软件,在保留计 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重视语法点操练特点的同时,强调把学生置于真实语言世 界,通过亲身感受体会,在文化熏陶中掌握语法。b)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卢森堡教育部开发一种全能口语文字处理器-TEO(TextEditor Oral),鼓励学生用外语编故事,开发口头表达技巧,TEC现主要用于小学, 尤其是多元文化背景的学校。 此外,卢森堡开展 欧洲语言教学
19、创新品牌 ,通过计算 机技术把新技术融会到语言学习中去,培养学龄前和小学学生的口笔头交际能力。c)教育网络的建构与运用。 国外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接触外语, 许多学校建立专供外 语学习的网站,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如上网、订阅电子杂志、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等 形式,进行更广泛真实的交流。西班牙卡塔卢尼亚有 250多所学校的 100,000 多名 学生( 占这一地区的 12) 参加了由欧盟发起的,旨在促进跨文化意识和语言学习的 COMENIU计划。该计划支持各校开展语言教学各种活动,培训教师,帮助建立校园 网等。e. 严格的教师教育国外外语教学极其重视教师教育, 不断对教师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
20、改 革创新,使其与外语课程改革同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外语课程的顺利实施。a) 职前教育 国外教师职前教育一般由学科教学、 教学法和教育实习等部分组成。 摩洛哥外语教师 在大学或师范院校接受高水平的职前教育, 其英文系教师大部分拥有英美国家大学硕 士或博士学位,学生通常学习 4 年英语,其中 1 年专修文学或语言学, 1年学习教学 法和在教育学院进行教育实习。德国外语教师培养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外语教师必须先获得大学学位 ( 相当于双专 业双学位硕士 ) 。语言学习分两部分,一半是专业学科,一半是与应用语言学或教学 法有关的课程。 此外,双专业学生各有 6 周实习课。第二阶段的见习时间长达一年半
21、, 由专家教师指导, 每周参加教材教法研讨会, 见习结束时必须参加州组织的 第二次 统考。这种考试相当严格:考生上两节公开课,撰写一篇与应用研究有关的论文,参 加长达 2 小时的口语考试。荷兰和英国的外语教师通过在国外进修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荷兰外语教师获 得第一个学科学位课程时还必须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 在英国, 几乎所有专攻语言学 位课程的全日制学生都要求在国外学习或工作一年 ( 属学位课程的一部分内容 ) 。欧洲 国家另一成功的做法是把外语教师教育扩大到所有高等教育机构, 如今,德国教师教 育的一个趋势是:各大学都可参与教师教育,为 专家教师 提供新的学位课程。b) 在职教育外语
22、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西班牙从1990 年起要求所有小学的语言教师都要成为语言专家, 不合要求的教师要接受培训或申请作非专家 教师。传统的继续教育渠道不断得到扩展,网络、教师职业发展学校(P DS)、外语教师协会及其他相关机构等也加入到外语教师教育的行列, 与此同时, 教育内容也进一 步扩展。外语教师教育从教学理论的构建和教学技巧的训练转向对教师已有知识结 构、思维方式以及教学能力的习得, 如欧洲一些应用语言学家、 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为 提高外语教师语言习得理论知识, 合作编写了以小学教师为对象的外语专著; 美国外 语教师的教育, 特别强调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23、德国详尽的外语教师继续教 育课程随处可见,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挑选地方或州的课程进修。 每个教师每 年享有州提供的一周的课程。 捷克外语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越来越多的教师 到国外学习或参加国外有较好声誉的国际课程的学习。f. 科学的评估体系国外大部分外语测试都由科任教师完成,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要求和对象, 设计不 同的评量模式,并使其尽量生活化、多元化。与此同时,建立个人档案 (Portfolio) 通过 Portfolio 获得学生信息和对学生作出评价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 教师通过观察 学生学习过程,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习风格及其策略和方法等情况, 不断调 整教
24、学方法。同时,学生在其档案 (Portfolio) 中可以进行比较,了解自身发展的进 程。全国性或区域性大规模语言能力测试一般在学生中学毕业时才举行。 荷兰的中学毕业 生要参加由荷兰国家考试局(CITO)组织的全国性考试。约有30%的荷兰学生(将要加 入大学预科学习的 )在12年级(18 岁)时参加统一考试,这种学业成绩考试包括 3门 外语:英语(听、说、读、写 ) 、法语(阅读)和德语(阅读) 。约40 %学生(将参加多科 技术学院学习 )在 10年级(16 岁)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包括英语水平测试、法 语或德语的听力 / 口语测试。这些考试成绩占学生学科最后成绩 50%。这与欧洲框架
25、是相吻合的,与课程也具有连贯性。此外,欧洲语言手册和入门水平也正在 设计其他各种语言水平测试。国外外语课程评价总趋势是: 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 从强调书面 转向口头;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等等。在具体操作上,听说能 力的检查以课堂口语练习、角色扮演、配对、小组互动等为依据;小学以口语为主, 尽量少做书面测验; 中学则以口笔头相结合, 书面测验以自由表达为主。 评估方式并 不是完全以考试、 测验成绩为依据, 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发展和变 化,讲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近十几年来,国外外语课程在教育政策、指导框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 行的大胆实
26、践和创新, 为外语课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对我国新世纪外语课程改 革极具借鉴意义。D. 中外外语教育对比a. 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课堂上必须遵守的规则, 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的确,进行课 堂教学没有一定的纪律是不行的。试想,如果在课堂上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岂不 乱了方寸。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怎样看待课堂纪律 ?什么样的课堂纪律是好的,什么 样的是不好的。有一位教师曾经形象地比喻某班级课堂纪律好: “我上课时,掉一根 针都能听见” 。此言虽然有些夸张, 却足以证明其课堂上相当安静, 如果教师不讲课, 就没有别的声音了。对比中国与美国、日本的教育,中国教育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培养。在
27、中国,课堂 纪律井然有序,保持安静。上课坐要身直、双手要平放在课桌上,两眼要盯着老师, 规规矩矩, 学生的行为受到严格的控制, 学生的任务是听和记。 中国的教师认为这是 良好的课堂纪律。 在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现象比比皆是, 如回答问题要异口同声, 答案 要标准, 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考试前应考作文, 以达到思路统一。 即使学生偶有独 特的见解,教师往往以教材作为评判标准,循循善诱,于是学生只能循规蹈矩,不敢 越雷池一步。 的确, 这种令人沉闷僵化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 抑 制了学生进行创造的内在动机。b. 课堂教学形式中国的课堂以班级为一个集体,以组为一个单元,固定不变。并且集中
28、、统一授课, 时间限定,整个形式过于单调、沉闷,对于中学或许可以,但对于小学就不大合适。 孩子们天真烂漫、 活泼好动、个性四射的特点, 多少会被这冷冰冰的课堂组织形式所 压抑,在课堂上,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安静得如同公堂,上课坐要身直、手平放,两 眼直视,学生言行受到严格控制。一位美国教师曾评价中国幼儿园: “过分严密的管 理,使得东方幼儿园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 , 如此过分地强调纪律秩序和行为规范, 以致不惜以摧毁孩子们的创造性为代价。” 国外的课堂以班为集体, 但每个组都不是固定的, 可以随着授课内容的不同而经常改 变,并且不一定是集中统一授课, 而是有序地轮流完成课堂任务。 这种授课形式活泼
29、 有趣,趣味性、艺术性强,形式多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课堂教 学中来。不仅如此,国外课堂的实践课程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譬如上厨艺课,课堂 就设在厨房中; 汽车修理课就在汽车旁进行, 鲜有先讲书本理论而不实践的课程。 这 与国内的课堂组织刚好相反, 先在课堂上理论课, 而鲜有实践课。 国外课堂教育组织 形式灵活、新颖,注重个性与人格培养,善于将课堂教育与实际创造相结合,挖掘孩 子们的创造力,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c. 考试制度我国是世界考试的故乡, 也是考试制度的发祥地。 在古代中国, 以科举制为代表的考 试制度在选贤用能、 兴教育才等方面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0、。 自明清以来, 我国的考 试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逐步僵化, 成为禁锢教育、 束缚人才的枷锁。 考试的评价标准 其实是由教育观决定的。 即要强调哪些教学内容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决定了我 们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去衡量。 在国外, 考试只是一个学习效果的检验工具。 然而 在中国, 考试主要是作为筛选工具, 分数不上录取线, 就意味着被现行教育体制所淘 汰。中外学生都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 但方法却不一样。 国外的学校考试多采用 等级制, 而中国学校的考试则习惯于用百分制, 认为百分制的区分度高, 一分之差也 能看得一清二楚, 学生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升学就业。 而在国外, 考试的意图是鼓励 创新
31、思维, 除数学外是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的, 只要你给出合理的解释, 取得某个答 案的合理理由, 即便答案不正确或不完善, 一样可以拿高分, 考核学生的能力素质和 创新水平是外国教育的唯一目的。 例如,国外的作文考题一般不定有关自己生活的题 目,因为小孩子的阅历本来就简单,写这种文章只会让学生“捏造事实”。题目一般 都是有知识性的,而且能激起学生对这方面学问的兴趣,这些题目把作文的知识性、 趣味性全部体现出来, 还能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 而国内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有关自 己生活的题目,还要训练学生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学生一写作文就觉 得愁眉苦脸,毫无兴趣。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我国的教育
32、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它重视的是应付考试, 是以 考试得分为手段, 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 片面追求升 学的教育。 而国外的教育重视的则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 以提高国民思想道 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以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 育为主, 重视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生活、 学习与工作中。 由于这种差 别,使得各自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大不相同: 国外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动 手能力远强于中国同龄学生,中国学生的考试分数和记忆能力远远高于外国学生。E. 结语在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之际,我国又掀起了比以往任何时
33、候 都要高涨的外语学习热潮, 外语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 在全面推进我国外 语课程改革之际,极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我所用。a. 积极推进双语教育近十年来, 中国发达地区如北京、 西安、上海、深圳等地进行了一些双语教育实验 ( 主 要是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 ) ,现已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 关注。实践证明, 它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缺乏语言环境的状况, 为培 养外语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积极推进双语教育, 关键是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加强对国外双语教育理论的研究, 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指导实践, 并逐步形成具 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理论; 二是加
34、强宏观指导, 解决目标定位、 评估标准以及后续 性等问题; 三是进一步扩大双语教育的范围, 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的高中部分科目 实施双语教育;四是汇集各类专家、教师编写高质量的、适合各种层次的教材。b. 提升外语教师素质国外外语教师教育采取开放模式, 重视知识扩展和能力, 尤其是教育教学科研的培养, 培养了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外语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外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就学历 而言属所有学科中最低的, 小学外语教师素质尤其令人担忧。 提升外语教师素质, 一 是开放师范教育体系, 让更多的学校参与教师教育行列, 以竞争促质量; 二是改革教 育模式, 双语教育的发展对传统的外语教师教育模式提出的
35、挑战, 学科加外语的教育 应成为今后外语教师的一种新的模式; 同时传统的培养模式应设置更多的以培养能力 为主的课程; 三是要抓好外语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建立各级外语骨干教师培训 基地,培养骨干教师;四是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成为专家型教师。通过教师 教育,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c. 大力营造外语氛围 缺乏外语学习氛围是目前我国外语 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 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不改 变这一状况,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外语人才将是一句空话。 国外 学生虽然学习外语时间远远不如中国学生, 但其语言能力和掌握的外语数量远胜我国 学生, 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教育机构礼仪培训
- 2026届商丘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基层管理角色认知培训
- 创意妆容设计及讲解
- 2026届江苏省江阴南闸实验学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司培训小组展示
- 招生顾问工作总结
-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空港经济区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NB-T31053-2014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建模及验证方法
- 《参与民主生活》参考教案
-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一着惊海天》学案
- 【妊娠高血压临床护理探究进展综述6000字】
- 2024年贵州贵阳市矿能集团矿产贸易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压灭菌器安全培训
- 体育教材-跳皮筋
-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 名词专项练习-集体名词
- 粉尘清扫清洁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