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_第1页
八年级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_第2页
八年级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_第3页
八年级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_第4页
八年级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一文是对故宫 j 进行的具体描写,以下 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阅读!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 特风格和伟大成就。3、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以太和殿 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 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 9 8 7年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

2、界遗产名录”。今天, 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 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课堂实录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读通课文。 】 识记字音、字形矗立(ch u ) 鳌头(d o) 湛蓝(zh a n) 琉璃(li u ) 殿檐(y d n) 藻井(z a o)蟠龙(p d n)轴线(zh o u)金銮殿(l u d n)击磬(q i ng) 檀木(t d n)攒(cu d n)乾清宫(qi d n)坤宁宫(k u n)肃穆(mu )奏报(z o u) 慈禧(x i )额枋(f a ng)妃嫔(p i n) 翊坤宫(y i)二、整体感知,理清路线。【设计

3、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理清游览路线。 】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 面图。(1)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 就到”( 2)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 面”“往北”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设计意图: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故宫博物院。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 ?请迅速从课文 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明确:A、规模宏大壮丽: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 72 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 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十宽的护城河。

4、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 28 米,面积 2380 多平方米,是 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 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B、建筑精美: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 刻着龙风流云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 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 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

5、鎏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c、布局统一:紫禁城 ( 东西南北各 )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T端门T午门T汉白玉桥T太和门T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T小广场T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T御花园T顺贞门T神武门T景山课后小结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向我们 介绍了故宫博物院, 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的了解。 一般而言, 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明文,大抵都按照空间顺序,即 参观游览的

6、方位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 明事物的方法;3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认识古 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 明事物的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 中来进行导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 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 最完整的

7、古代宫殿建筑群, 1987 年 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呢。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 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 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 局。(二)展示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 明事物的方法;3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认识古 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过渡语:有了目标就好像航船有了航向,接下来我们就 依据我们的航向,开始我们学习之旅吧!二、先学环节(

8、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黄传惕 (1934-) 湖南省平江县人,主要作 品故宫博物院 、天安门颂 、北京,我心中的城 、绿 色的希望等2跳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快速跳读课文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包括课 后读一读写一写) ,读完后查字典解决生字并标记在书上 (注: 跳读课文是指快速浏览扫描课文,或者省略跳跃阅读,原则 是集中精力,迅速扫视,跳读的目的是快速锁定生字词) 。3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记段落,勾画出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课后练习一的故宫 平面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2)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 征,那么作

9、者抓住了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在课文 中找到相应的顺子并勾画出来。(3)故宫的整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从哪个段落可以 看出来?每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各宫殿的功用是什 么?过渡语:刚才我们同学自学地快速而认真,到底效果怎 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吧!(二)自学检测反馈1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鸣钟击磬(q i ng)独占鳌(a o )头 琉璃(li u l i) 藻(z a o)井蟠(pan )龙金銮(lu a n)殿 鎏(li u)金 檀(t a n)香御(y u)花园妃嫔(pi n) 湛(zh a n)蓝修缮(shan)要求:先自己完成,同桌互换批阅,用红笔改正错误, 齐读

10、两遍,巩固 2 分钟。2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记段落,勾画出交代作者 行踪变化的词语,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课后练习一的故宫 平面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教师点拨:故宫平面图参考教学参考,采用了由南向北 的空间顺序。(2)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 征,那么作者抓住了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在课文 中找到相应的顺子并勾画出来。教师点拨: 第二段最后一句“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方法点拨: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说明。(3)故宫的整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从哪个段落可以 看出来?每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各宫殿的功用是什 么?教师点拨:从

11、 11 自然段可以看出来,分为“前朝”和 “内廷”,前朝主要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东西两 侧的文华殿、 武英殿, 是皇帝实行封建统治治理国事的地方; “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 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方法点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 合的特点。(三)我的疑惑 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请同学或者老师帮你解答。过渡语:这篇文章,运用先总后分的文章结构,采用由 南向北的空间说明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结 构和特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数量巨大,作 者有没有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呢?是没有的,文章中介绍最

12、 全面最详细的是太和殿。三、后教环节要求:1. 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提示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 组内交流时,按照组长指定顺序逐个发言,推选出本 组最优秀的发言修改完善后在班里展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58 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 的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点拨: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 ,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 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 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 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

13、,红色大圆柱,金琐窗, 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 (金銮宝座、 雕龙屏、 金柱、 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 ;最后从它的位 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 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的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2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作为重 点来介绍?教师点拨: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 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3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教师总

14、结:在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 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 作实践中, 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 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四、训练环节(一)总结提升,归纳方法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介绍一栋建筑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教师点拨:1、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内容。2、以空间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注意使用准确明白的 方位词。3、注意处理详略,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4、总写结合着分写,既展示总体特征,又突出局部特 点。(二)学以致用,小试牛刀你的家人和好友想要了解咱们的学校,而又没时间来校 参观,请同学们以空间变化为顺序,为他们写一篇咱们的学 校解说词。(要求总说分说结合,

15、采用空间顺序,正确运用 方位名词,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后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黄传惕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群 故宫博物院去游览了一番,虽然建筑繁多规模宏大,但 仍觉得条理清晰分明,这得益于作者条理的说明顺序和恰当 的详略安排,学习这节课,我们不但要领略故宫博物院的美 丽,更要领略作者行文思路的美丽啊!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 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 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2.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 积累“磬、攒、鳌头、琉

16、璃、藻井、蟠龙、中轴线、 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2.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 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 存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故宫博物院,去见识一下它的壮观。二、课前热身1. 简介故宫2. 正音练习矗立(ch u) 鳌头(a o) 湛蓝(zh a n) 琉璃(li u)蟠龙(p a n)中轴线(zh o u)金銮殿(lu a n)击磬(q i ng)檀木( t a n)攒( cua n) 乾清宫( qi a n)坤宁宫(k u n)肃

17、穆(mu) 奏极(zb n)额枋(f a ng) 藻井(z a o)矫健(ji a o)妃嫔(pi n) 翊坤宫(y i) 迥然不同(ji o ng)三、合作探究1. 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提示给每 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标明作者参观路线途中的各景点。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学生思考给全文分段, 明确: 总说 第 1、2 段,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 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分说 中间(315)。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 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 58)、中和殿(

18、 9)、保和殿( 10) 。内廷主要 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 12)、交泰殿、坤宁宫( 13), 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 15)。总说 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 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 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 使读者获得明确、 完整的印象。3. 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 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 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神武门、景山。四、赏析重点段落( 58 段)1 、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

19、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 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 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外观气势雄伟、 色彩壮丽, 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 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 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说明顺序是怎样 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内 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 、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3、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 运用空间进行说明,方位词的准确使用很关键,所谓方 位词就是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 南、西、北、中等,然而确定方位词是有标准的,我们把这 个标准叫做“立足点”或“观察点”,离开了立足点就无所 谓上下左右。由此可见,研究方位词,便可以确定立足点。五、拓展延伸1. 你知道吗,皇宫为什么叫“紫禁城”?2. 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你能体会作者写本 文的感情吗?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 ; 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