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_第1页
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_第2页
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_第3页
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_第4页
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第一章【重点难点】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类;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内容】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 例:1、对外贸易额可以真实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2、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3、由于各国(地区)一般都是按FOB计算出口额,以CIF计算进口额,故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四、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

2、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或GNP)100%。 五、贸易差额(顺差、黑字、入超/逆差、赤字、出超) 贸易顺差越多越好吗? 六、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七、贸易条件 又称交换比价,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贸易条件系数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系数1,表明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相对上涨,意味着每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比以往增加,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系数1,则意味着贸易条件恶化。 八、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 一、出口贸易、进口贸易

3、和过境贸易(以货物的移动方向或商品流向的不同来划分) 二、总贸易和专门贸易(以进出口统计标准的不同来划分)例: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总贸易。 三、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以商品的形态为划分标准) 例:一国的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金额都反映在该国的海关统计上。 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以有无第三方实际介入交易为标准来划分) 五、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以国际收支清偿工具不同为标准来划分) 六、单证贸易和无纸贸易(有证贸易和无证贸易)(以交易手段不同来划分) 七、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以贸易参与国数目的多少为划分标准) 八、水

4、平贸易和垂直贸易(以参与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划分标准) 第二章 【重点难点】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即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模型分析方法;机会成本递增下的国际贸易。 【内容】 第一节 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 一、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 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2、国际分工、其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3、在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对于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恩格斯写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的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4、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的

5、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论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3、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第二节 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理论 一、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基本假设、贸易模式、例外情况) 第三节 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 一、对古典理论假设的修正 二、古典比较成本模型的数量分析 第四节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 一、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国际贸易 四、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章 【重点

6、难点】 掌握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 【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第一节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生产要素、要素价格、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型 产品、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度)定理;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H-O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本假设条件; 均衡框架;进一步说明)俄林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 要素价格存在着均等化趋势。贸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使 雷布钦斯基定理第二节 一、资源赋予的变动P69 二、雷布钦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

7、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 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三、技术进步 里昂惕夫之谜第三节 一、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差异1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贸易壁垒的存在 4、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 三、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 特定要素模型第四节 第四章 国际贸易标准模型 【重点难点】 供应条件曲线的推导;国际贸易标准模型的建立。 【内容】第一节 相互需求原理 P90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约翰?穆勒在相互需求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互惠贸易的范围,用贸易条件说明贸易所得的分配,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1、比较成本确定

8、互惠贸易的范围; 2、贸易条件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 3、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 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P91 1、互惠贸易条件的范围; 2、商品相对价格的决定与贸易均衡、贸易条件 第二节 供应条件曲线 一、供应条件曲线的性质和形式 供应条件曲线的性质P91 二、以供应条件曲线表示的市场均衡 三、需求变动与供应条件曲线的移动 第五章 垄断竞争和产业内贸易 【重点难点】 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动因;产业内贸易评价指标及产业内贸易模型。 【内容】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产生和发展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产生原因的考察 第二节

9、 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 一、需求方面的解释 二、供给方面的解释 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P111 从需求方面看,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说”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居民收入水平、需求结构相似,居民多样化需求对同类产品中的差异产品产生不同的需求,同类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易于产生。从供给角度看,可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出发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三、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机制与收益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 二、产业内贸易的收益 三、产业内贸易指标 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模型 一、水平分工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二、垂直分工产

10、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第五节 产品内分工与贸易 一、中间产品 二、产品内贸易的度量 竞争优势理论第六节 一、国家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 二、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三、竞争优势理论的政策含义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重点难点】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有关概念;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效应分析;国际产业分工理论。 【内容】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有关概念 第二节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 一、国际资本输出动因分析 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一般效应分析 第四节 贸易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贸易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之间的替代效

11、应 二、贸易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之间的互补效应 三、贸易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转移成本效应分析 四、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的化解关税效应分析 第五节 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二、垄断竞争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交易费用和内部化理论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六节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第七节 国际资本流动和跨期贸易 1、卖方信贷的实质是出口商向外国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一种形式 。 2、 3、论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1)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 (3)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

12、和管理经验。 (4)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 (5)对社会经济体制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七章 贸易和经济增长 【重点难点】 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动因及其对贸易条件的作用;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 【内容】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贸易效应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二、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三、经济增长中的贸易倾向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动因、类型及其对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影响 一、生产要素增长 二、增长类型对一国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影响 三、贫困化的增长P207 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1)增长导致出口的急剧增加;(2)当

13、事国是一个相当大的国家;(3)外部世界对该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当小;(4)该国对贸易的依赖十分强烈。 第三节 技术进步类型及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一、中立型的技术进步 二、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 三、节约资本型的技术进步 四、要素扩大型的技术进步 第四节 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 一、作为外生变量的技术与贸易理论 二、技术外溢与贸易及增长 三、作为内生变量的技术与贸易理论 第五节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认为,现代工业部门的任务就是运用再生产资本,雇用工资劳动力,进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积累,并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以“经济增长引

14、擎”论为理论基础,论述一国出口贸易扩大对该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外贸易与本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既带来静态利益,即各国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而后开展贸易,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动态利益,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即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规模扩大而取得规模经济利益,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如科登的供给启动论),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的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具体而言,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 (6

15、)在世界市场进行激烈的竞争会促进国内出口产业及相关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第六节 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指标 一、对外贸易乘数 二、贸易依存度 三、要素密集度 四、贸易条件 如果以1995年为基期(即1995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1996年和1997年美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05与9902,美国1996年和1997年的出口额分别为625074亿美元和688697美元,通过计算贸易量求美国1997年相对于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的变动幅度。 美国1996年的贸易量1996年贸易额(基期价格指数计算期价格指数) 625074(10010005) 624762(亿美

16、元) 美国1997年的贸易量1997年贸易额(基期价格指数计算期价格指数) 688697(1009902) 695513(亿美元) 1997年比1996年出口规模实际变动幅度(695513624762)624762 1132% 答:美国1997年比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增加了1132%。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理论及政策第八章 【重点难点】 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本质。 【内容】 保护贸易理论第一节 一、重商主义学说 二、古典贸易保护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P231-233 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要内容:)生产力理21)对古典贸易理论与政策进行批评;(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

17、要内容有:()保护关税政策的福6)保护工具选择论;(4)产业保护区别论;(5)经济发展五阶段论;论;(3 )正常国家理论。(8利分析;(7)国家干预理论; 三、新贸易保护理论 四、古典贸易保护贸易理论与新贸易保护理论的比较 发展经济学对传统理论的挑战第二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第三节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特征 二、战略出口政策 二、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因 三、战略性出口补贴模型 四、战略性进口政策 五、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应性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第四节 一、扭曲理论 二、寻利理论 三、寻租理论 四、利益集团和游说模型 第九章 国际贸易壁垒和管制措施 【重点难点】 贸易壁垒和管制措施的性质和种

18、类;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措施。 【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壁垒的含义与性质 第二节 国际贸易壁垒措施及其分类 一、按商品的流向分类 二、按征税的计量标准分类 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情况分类四、海关税则 第三节 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非关税壁垒的分类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P272 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的缺点表现为:(1)进口配额等作为一种纯粹行政干预手段,更加同市场价格机制相背离,从而容易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2)其分配机制易于在政府官员中滋长腐败习气,并助长进出商中间的垄断倾向;(3)在通货膨胀时期,它会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4)在需求上升的情况下,与进口关税相比,尽管可以更多地保护本国

19、的进口替代工业,但可能比进口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失。因此,就增进效率和福利而言,进口配额一类的非关税壁垒是一种劣于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三、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新兴的非关税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环境壁垒 三、劳工标准 四、社会责任标准 第五节 贸易救济措施 一、贸易救济及其形式 二、倾销、反倾销与产业损害 三、补贴、反补贴与与产业损害 四、特殊保障措施 第六节 服务贸易政策和壁垒管制措施 第七节 产业安全政策和壁垒措施 第十章 关税壁垒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重点难点】 小国与大国的关税效应分析;关税的扭曲效应、最优关税;关税结构和有效保护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关税和贸易政策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二、超额需求与超额供给分析方法 画图分析小国进口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P305 三、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第二节 一、征收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二、征收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关税结构与有效保护第四节 一、有效保护理论的提出 二、关税的名义保护和有效保护) tERP = (t-a)/(1-a有效保护率的公式为iii 三、关税有效保护的资源配置效应 最优关税、关税报复、关税谈判第五节 一、最优关税的概念 二、最优关税的计算公式 三、大国的最优关税 四、关税报复和关税战 关税谈判和关税减让第六节 一、关税谈判和关税减让谈判 二、关税谈判和关税减让基础与原则 三、关税谈判方式 第十一章 非关税壁垒及其政策效应分析 【重点难点】 非关税壁垒的效应分析;倾销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