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_第1页
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_第2页
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_第3页
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_第4页
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作者:单位:邮编:)【摘要】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ee;IGT)是一种早期的血糖稳态改变,反映了由血糖正常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 DM的过渡阶段,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大多数IGT 和T2DM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遗传特征,是预示 T2DM勺高风险因 素,其患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也大大增高。【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干预 现状IGT的定义及诊断标准:IGT指的是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超过 正常范围,但未达到 DM诊断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是诊 断IGT的

2、金标准。WHO199年对IGT的诊断标准为静脉空腹血糖 6.1 6.9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为7.8mmol/L但是发展为2 型DM 1/3维持在IGT状态,另外1/3转变为正常糖耐量。显然, IGT患者是DMA群的主力后备军;干预IGT就是干预DM1 IGT干预治疗1.1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干预和运动干 预;主要是干预IGT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 改善,尤其是运动干预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脂肪和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加,从而达到更明显的降血糖的作用。 近二 十年来国内外有几个知名相关干预研究,现简略介绍如下:Eriksso n

3、KF : 1等在瑞典马尔摩研究(包括 217例中年男性IGT者,非随机 化分为2组:161例作饮食及运动治疗,56例为对照组)历时6年后 显示干预组较对照组DM发生率下降了 63%,血压及血脂亦有改善, 并对干预组成员进一步随访了12年,观察到其存活曲线与糖耐量正常者相近。Pan 2等的大庆IGT研究共有530例干预对象,按医疗 点随机分为:(1)饮食控制组130例;(2)运动组141例;(3)饮食加 运动组126例; 对照组133例。研究历时6年,结果为DM年发生 率在上述4组分别为10.0 %,8.3 %,9.6 %,15.7 %;发生DM的危 险度在运动组降低47%,饮食控制组降低 33

4、%饮食加运动组降低 38%,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是瑞典马尔摩研究和 大庆IGT研究并非随机化分组而且样本量较小,尤其是马尔摩研究仅 仅全是男性,所以研究设计的严谨性受到质疑。Tuomilehto J 3等人在芬兰的 FDPS研究(Finland Diabetes Provetive Society ) 男性172例,女性350例,BMI值(平均体重指数)在31kg/m2以上, 平均年龄55岁。对照组257人,进行集体DM健康教育,每年一次; 生活干预组265人,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历时 3.2年结果证实, DM积累例数及发生率:对照组为 59例(发生率23%),干预组

5、为27 例(发生率1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危险度降低 58% (P0.005),同 时显示两种干预方式都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DM的发病,但是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则更好。此外 Tuomilehto.J还发现在坚持生活方式干预过程中超过体重降低5%以上可使DM危险性明显减少,即使体重 降低未达到5%或体重未变化也有效果。在 FDPS试验中Christian Herder 4等人发现 RANT(S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 ) 功能增强时或MIF 功能( macrophagemigration inhibitory

6、 factor )降低时均能使 IGT 发展为 T2DM几率 下降;还有学者在FPDS研究中发现IGT患者肝脏中含有LIPC以gene(一种脂肪基因),LIPC拟gene含量高低与发展为DM的关联强度成 正相关5。但是FDPS式验中由于样本量较小且局限在患 DM高分险 的芬兰人群,所以此研究结果有待于在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在美国 DPP研究(Diabetes Provetive Program;是一项大 样本、多中心、随机化的大型IGT干预试验)中发现生活干预组中男 性对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体重降低率(男女都要求5刎上)及ILS(in te nsive lifestyle modificatio

7、 n) 所达目标的数量均超过女性, 但是男女患DM危险度降低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未能阐述其原 因6。后来Leigh Perreault7等人在DPP研究中除认同体重降低对IGT患者有显著意义外,他们还第一次研究男女性别在IGT干 预中的反应与差异;认为尽管男性在生活干预达标率方面远超过女 性,但是男女性别之间发生 DM危险度或返回正常糖耐量机率并没有 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男性患者在干预前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 压、血脂、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及胰岛素分泌等患DM危险指标方面常常高于女性,从而抵消了生活方式干预所带来的更多益处。 此外,在DPF研究中还有人发现了 WFS基因多样性能明显改善胰

8、岛B细胞 功能,并且生活方式干预能增强WFS1S因正常多样性改变8,但是具体机制不明。在日本的 JDPPQapanDiabetes Provetive Program) 研究其中期报告已得出初步结论,在生活习惯介入组中有57%的新发DM导以预防,他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研究的结果9。但是, 美国DPP研究中虽说明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改善血糖是有效的,但同时效果又是有限的,约有一半的患者不能单纯靠生活方式干预而预防 DM勺发生,这可能与干预强度不够、干预对象不能长期配合及患者B 细胞功能受损加重有关。陆菊明等10其研究提示一般生活方式干 预(指非强化性教育指导)总体效果比药物组差,早期进行强化生活

9、方式(尤其体育锻炼)干预有显著的临床效果。Kathryn c.b.tan 11 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体育锻炼能使diponectin(脂联素)含量增加,diponectin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体育锻炼还间接使 C);RP(CaReact Prgtine ; CU.反应蛋白)异常血浆高水平积聚降低或恢 复至正常水平。现证实异常高水平CRP是糖尿病发生的敏感监测指标 之一。在 The Hoorn Study 研究中报道血浆低水平 Adiponectin 与 T2DM发生率成明显负相关,并且认为 Adipo nect in可能是异常糖代 谢的病理基础12。下一步需要研究diponectin 作用的原理及

10、dipo nect in 异构体的分布情况来,同时需阐明 dipo nect in 与性别和 年龄之间的关系。如果能被阐明与证实,我们预防、治疗糖尿病有了 革命性的新靶点。此外,国外有学者报道每天饮用7杯咖啡相比饮用两杯咖啡 能降低DM发病率达50% 13;还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鳕鱼肉中的 蛋白质可能通过改变氨基酸信号通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者中的胰 岛素敏感性,同时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紊乱并发症而预防 2型DM: 14。但是上述二位作者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显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无疑为最基本的干预措施,它能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不利影响,这种符合生理情况的措施不仅

11、 可预防T2DM而且对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也有效,从而减轻 体内大、小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所以,改善生活习惯对IGT患者是必需的。1.2药物干预 近年来,随着对DM及 DM前期发病机制日益深入 的研究以及部分IGT患者不能坚持(或合并其它疾病)生活方式干预; 加之许多药物显示出对预防 DM以及降低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 显著效果,所以药物干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证实能够预防DM有效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metformin )、阿卡波糖(acarbose ;商品 名:拜唐苹)、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商品名:文迪雅)、奥利司他(orlistat )等,笔者现简述如下:1.2.1

12、 (1)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双胍类:二甲双胍用于治疗 DM已有50余年的历史。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糖异生及糖原分解,改善 受体后葡萄糖磷酸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此外还要降血压和独立的 改善粥样硬化作用。笔者发现二甲双胍虽然总体干预效果不如生活方 式干预,但是其具有价格较低和降脂与降低体重的事实,尤其对相对年轻合并肥胖或高BMI值的IGT患者效果更明显而备受青睐 。此外, 我国学者高洪伟15等人在发现国产二甲双胍(卜可)与进口二甲双胍(格华止)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影响以及总体干预 效果几乎相同,而且国产二甲双胍每日服药一次提高患者依从性。这可能对我们是个利好消息,因为符合最佳性价比和中国

13、实际国情的需 求。但是,二甲双胍尽管价格低廉与效果确切,但是仍不能掩盖其对 部分患者有较剧烈的胃肠道副作用,甚至不能坚持服药的事实。122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其主要机制为通过延缓碳水化合 物在肠道的吸收以降低餐后高血糖, 以减轻对B细胞的刺激,使血浆 胰岛素分泌减少及缓解B细胞高负荷的状态。Chiasson JL 16,17等在STOP-NIDD干预试验中一项用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进行的IGT干预试验.由多国(加拿大、欧洲、澳洲)、多中心参与的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且随访期 3年的研究,含1429例IGT者, 年龄在4070岁,97.6 %为白人,随机分为:(1)安慰剂组;(

14、2)阿 卡波糖组(100mg/1/3次);两组具可比性,平均年龄约 54岁,平均 BMI为31kg/m2,平均体重约87kg证实阿卡波糖与对照组相比降低 DM患病率36%、降低新发高血压患病率34%以及49沁血管事件。在 后来我国大庆研究中的部分IGT人群在试验结束后接受了为期3年的 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和拜唐苹分组干预中结果表明:与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相比,拜唐苹干预更有效且可降低IGT个体发生T2DM风险达87.8%。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试验中拜唐苹的剂量为 50mg为 STOP-NIDDM研究的一半,同样取得了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和恢复正常胰岛素峰值。说明拜唐苹更适用于对中国IGT人群的干预

15、,这可能与 中国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相对低的BMI值水平等因素有 关。123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C(PPAR-C激动剂,通过提高组织对胰岛素 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改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分解能力, 间接起到保护B细胞的作用。其中罗格列酮已广泛用于 DM 患者,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一种药物。事由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2007年6月14日发表了 Nissen教授等18(美国前心脏病学会主席)关于文迪 雅对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危险的作用一篇文章,该文荟萃分析结论 是文迪雅显著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心血管所引起

16、的死亡,已接近显著性。此文在世界各界引起巨大震动和反响,甚至引发欧美文迪雅撤市的可能。但是,Philip.D. Home : 19等人在 RECOR研究(Rosiglitaz one evaluated for cordiac outcomes and regulati on of glycemia in diabete ;是专门用来评估文迪雅治疗的心血管风险 的研究)中期结果却没有发现文迪雅显著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及增加 心血管所引起的死亡的结论;但发现文迪雅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干 预者心力衰竭风险的可能,此问题至今仍没有了结。我们期待着 RECOR研究的最后结果(2009年)和10251例患

17、者的控制糖尿病心血 管风险行动(ACCORD研究的结果公布于世,也期待FDA的最终评估结 果。1.2.4快速胰岛素促分泌剂那格列奈(Nateglinid;商品名:唐力):已知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子,餐前口服那 格列奈可刺激餐后血糖快速释放而且作用时间短,分泌方式接近生理曲线。那格列奈在理论上有望成为治疗 IGT、预防DM及心血管疾病 的一种理想药物。125减肥或降脂药物 观察发现有80%的T2DM和IGT患者有超 重或肥胖,现已证实肥胖是 T2DM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加之肥胖 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和促使T2DM大血管并发症形成,所以减肥药物(奥利司他等)在IGT干预

18、上以日渐受到重视。最 近国外有用降脂类药物帕伐他汀(pravastatin) 来干预IGT患者也取 的了一定效果,但是仅仅是初步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2.6降压药(血管紧张素受体吉抗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AT-II类):由于IGT患者常常伴有代谢综合征,不仅 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同时还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紊乱, 所以IGT患者具有心脏大血管病变风险尤其伴有咼血压病的IGT患者。目前此研究较少,ACEI和AT-II类药物如真有降低心血管事件 和T2DM勺发生率的双重作用的话,那它们可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3生活方式联合药物干预单纯生活方式虽然简易、方便而最

19、易让人接受,但是仍有许多IGT患者不能坚持或者同时合并其它疾病 不适宜采用。而药物干预也由于缺乏循证学依据、成本较高和难以避免的副作用等而受限制。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重点在于两者之间 取长补短:适当的生活干预以减少药物成本和副作用和适当的药物以 加强干预效果。1.4 文化干预及心理因素 KAP理论20 (Knowledge拟Attitudes 拟and Practice ; KAP 知识一态度一行为理 论)认为,知识是行为的基础,通过学习知识,进行思考,逐步形成 信念和态度,从而能够去支配人的行为,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 此外冉君花21也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较多, 膳食行

20、为较为规范,可以很好的指导自己的日常饮食。Karen MKeogh :22等发现通过心理干预让患者和患者家属共同熟知并接受自身疾 病的概念来干预T2DM中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 们也可以通过借鉴来干预IGT患者并使其成为可能。可见,文化程度 及心理等因素干预对IGT的影响应引起我们重视。1.5中医治疗1GT的优势及前景IGT是糖尿病发生的前趋阶段, 对于它的治疗,目前还在探索中,报道最多的是饮食控制,餐后运动, 其次是用二甲双胍及拜糖平的干预治疗。 而中医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 治疗报道较多,但对IGT的干预治疗却甚少。仅鬼箭羽、羊角藤有降 血糖、提高糖耐量的作用同时用中药治疗IG

21、T、预防DM的发生,非常符合祖国医学的学术思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 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对IGT的认识已较明确,它是消渴病的前 驱阶段,多有脾虚、肝郁、瘀血、痰阻及脏脆等病因病机,而其中以 脾虚脏脆是其主要因素。故研究开发中药干预IGT是一个广阔的领域。2问题与展望DM是由内分泌代谢障碍引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任何 药物都不能阻止DM的进展。药物干预DM是提前治疗吗?干预DM循 证学价值能被广泛认同或推广吗?这是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两个问 题;目前IGT干预可行性、及成本-效益分析还不完全明确,不能在 全世界按统一模式推广。但早期识别DM前期患者(IFG/IGT),并进行有

22、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辅以一定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地预 防或延缓DM 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已是共识。我们临床医师要 改变以降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将T2DM防治转变到预防或干预IGT的策略上来,同时结合规范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才是出路。【参考文献】1 Eriksson KF, Lindgarde F. Prevention of type2 (non-i nsuli n-depe nden t)diabetesmellitus by diet andphysical exercise:the 6-year Malmo feasibility studyJ. Diabetologia 1991,

23、34:891 8.2 Pan XR Li GW Hu YH et al . Effects of diet and exercise in preventing NIDDM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ee : the DaQing IGT and Diabetes Study J. Diabetes Care, 1997,20: 537544 .3 Jaakko . Tuomilehto . JJaana. Lindstrom,Johan . G Eriksson et al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

24、itus by cha nges in lifestyle among subjects withimpaired glucose toleraneeJ. N Engl J Med , May 3, 2001 ,Volume 344, Number 18 : 1343 1350 .4 Christia nHerder, Markku Pelto nen, Wolfga ngKoenig, et al Systemic Immune Mediators and Lifestyle Chan gesin the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25、the Finnish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 DIABETES,VOLJ. 55, AUGUST006: 23402346.5 Boryana todorova, agata kubaszek, jussi pihlajama et al The G-250A Promoter Polymorphism of the Hepatic Lipase Gene Predicts the Conversion from Impaired Glucose Tolera nee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 The Journal of Cl

26、inicalEn docri no logy Metabolism 89(5):2019 2023.6 Knowler WC, Barrett-Connor E, Fowler SE, et alDM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ee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lifestyle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 . N Engl J Med 2002 , 346:393 403.7 Leigh Perreault,Yong Ma, Sam Dagogo-Jack,et alSex Differe nces in Diabetes Ri

27、sk and the Effect of Inten siveLifestyleModificati onin theDiabetes Care J. 2008 July ,Diabetes Preve ntio nProgram31(7): 14161421.8 J . C. Florez K. A, Jablonski J. McAteer Testingof diabetes-associated WFS1 polymorphisms in the DiabetesPrevention Program Diabetologia J. 2008 March, 51(3):451 457.9

28、川田刚裕.日本医学介绍J. 2007, 28(12):551552.:10陆菊明,潘长玉,田慧,等.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在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 , 1 0 (6):340 343.11 Kathry n c. b. tan, Nels on m s . wat, mbbsSId neythe DeteriorationWith Impairedc . f . tam,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of Glycemia inChin eseSubjectsGlucoseTolera nceDiabetes C

29、areJ . 2003 , 26:2323 2328.12 Marieke B . Snijder, Robert J . Heine, GielNijpels,et,alAssociations of Adiponectin Levels With Incident Impaired Glucose Metabolism and Type 2 Diabetes in Older Men and Women The Hoorn Study Diabetes Care J. 2006 Volume 29, Number 11: 24982503.13 Muhammad SabahOscar Mi

30、nuchin , Pnina Vardi etal Primary Preve nti on of Type 2 Diabetes: How Do We Do It:J. IMAJ 2004 , 6:305 307.14 Ve ronique Ouellet, BSC1,2, Julie Marois et alDietary Cod Protein Improves In suli n Sen sitivity in In suli n-Resista nt Menand Wome n Aan domized con trolled trialDiabetes Care J . 2007 Volume 30, Number 11, November 30:28162821.:15高洪伟,洪天配,杨文英,等.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降糖 效能及其对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中国糖尿病杂 志,2007 , 15(12):711 713.16 Chiass on JL, Josse RG, Gomis R et al . (2002)Acarbose f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