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平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3月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_,万钟于我何加焉。 (2)轻拢慢捻抹复挑,_。 (3)王国维借用_(人名)写的凤栖梧中的两句“_,_”,道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二境。 【答案】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初为霓裳后六幺 (3). 柳永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5). 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2、,重点注意:辩、霓裳、幺、憔悴的写法。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期沪上连日阴雨,蔬菜价格持续走高,一时间洛阳纸贵。 B.建平中学国庆通宵的学生自创节目,构思精妙,美轮美奂。 C.英国电信获得了在华经营的牌照,进入中国市场指日可待。 D.对于你参加创新设计大赛一事,我一定尽我所能鼎力相助。 (2)下列中的词语,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 甲:来访未晤,因需要您签字确认,故明早十时再趋拜,务请_为幸。 乙:近自黄山旅游归来,特选购当地名茶一盒,敬希_。 丙:兹订于三月二十五日(周一)晚六时,敬备_,恭候光临。 A.恭候/惠存/华筵 B.赐见/笑纳/菲
3、酌 C.赐见/惠存/华筵 D.恭候/笑纳/菲酌 【答案】(1)C (2)B - 1 - 【解析】 【详解】(1)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洛阳纸贵:称誉某种著作流传很广。句中是对象是“蔬菜价格持续走高”,对象错配。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句中是“自创节目”,对象错配。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运用正确。鼎力相助:大力相助,用于感谢别人帮助自己,句中是自己帮助别人。故选C。 (2)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
4、,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句中请求别人见自己,用“赐见”;“恭候”用于自己等别人。B项,语境是请求别人收下自己的茶叶,用“笑纳”;“惠存”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C项,语境是请别人到自己家做客,用“菲酌”(谦称以薄酒待客)。“华筵”丰盛的筵席,用于自己不谦虚。故选B。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电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不出意料地占领了春节档票房和话题榜首。这部被称为中国硬科幻开山之作的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最知名的代表,刘慈欣始终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尝试
5、用科幻抒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 有评论家说得颇有见地:刘慈欣的文字体现着“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他的轻往往来自_,他的重则来自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 一方面,作为阿瑟?克拉克的仰慕者,刘慈欣一再追忆着2001:太空漫游曾带给他的灵魂震撼,希望自己也能追随偶像,引领读者去仰望星空,感受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另一方面,作为一名长年生活在基层的火电厂工程师,他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有着深刻的体验,明白在这片土地上,“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出出空灵思想与沉重肉身之间量子纠缠式的戏剧。 比如在中国太阳里,水娃从赤贫的故乡走向
6、大城市,从摩天大楼外的“蜘蛛人”变成“人造太阳”上的镜面清洁员,最终,与霍金的对话激发了他对宇宙的向往。个体的思想蜕变,寓意着古老农耕民族的觉醒,也隐伏着“轻”与“重”之间的对立统一。人类情感在冰冷的宇宙中得以释放温度,卑小的个体与壮阔的时空实现了联结。 【1】 而最能体现刘慈欣对“重量”感受的,莫过于流浪地球。 - 2 - 尽管地球赋予了我们对诸多事物的重量感,但当它被想象无尽星海中的一颗小小行星时,自身却缺少重量感。正是安置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一万两千台行星发动机,让母星59万亿亿吨的质量有了可感性。鲜明的重量感显然能瞬间楔入读者的意识深处。而滔天巨浪漫过城市的废墟,洪水退潮时从摩天大楼的残
7、骸中倾斜而下的道道瀑布,穿越小行星带时流星不断撞击造成的漫天尘埃经年不散这只是一百代人类将要经历的连番劫难的序章。显然,这个关于“逃逸”的故事以不断“叠印”沉重感为乐事。刘慈欣说,在为命运一点点加速直到它逃出死亡的引力前,我们必先付出沉重的代价。【2】 其实,面对命运的“重量”,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了。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拖入了西方主导的民族大竞争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渐成公理。连番的挫败催生了文化革新的诉求,国人对科幻小说的兴趣也从此而来。光绪二十八年,梁启超树起“小说界革命”的大旗,主张通过小说改造民众,包括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在内的科幻小说成为备受青睐的类型之一。光绪二
8、十九年,23岁的周树人为他的科幻译作月界旅行写下一篇序言:“作为一种渴望不断进步的生物,人类通过不懈的奋进,努力摆脱着自然的奴役,逐步走向更高的自由。”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人历经磨难才赢回世界的几分尊重,中国科幻也几经沉浮才终于在新千年里结出硕果。当对怪力乱神无感的理论家们寻找着能让人类彼此和谐共处的新思想时,来自山西娘子关的工程师刘慈欣却只想提醒: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吧!【3】 在华夏文学长河中,伟大而浪漫的心灵虽然一次次奏响过生命的律动,创造了众多不朽的篇章,但如何用汉语去表现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之广袤、探索之艰辛、定律之奥妙、技术之恢弘,抒发现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则是
9、一个多世纪前才出现的全新任务。刘慈欣的写作,正代表了中国作家在尝试承担这一使命时的某种可能性。在这个充满挫折和挑战的过程中,他至少为汉语文学贡献了生猛、奇崛、壮阔的意象,勇毅、果决、进取的气质,崇高、悲怆、庄重的语调,而所有这些共同塑造了他的文学语言质地。【4】 是的,太阳完了,太阳系完了,可是,地球还没完。我们要用笨重可笑、破破烂烂的设备,拖拽着遍体鳞伤的母星,逃向新的家园。请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生存意志的最后表达。 (本文有删改) 3. 根据上下文,在第段横线上仿写一个短语:他的轻往往来自_ 4. 下面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文中,位置合理的一项是 “这种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以及对
10、科学的崇拜,正是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 3 - 度上的再表达。” A. 【1】 B. 【2】 C. 【3】 D. 【4】 5. 下面对文中材料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流浪地球上映的轰动开头吸引读者兴趣,引出本文讨论的话题。 B. 第段举中国太阳的例子是为后文流浪地球的重要性做铺垫。 C. 第段举梁启超等人的例子来构成近代中国科幻探索的实证,确有必要。 D. 文章末段以一种文艺抒情的笔调,再次强化了流浪地球的情感共鸣。 6. 有人认为刘慈欣以一己之力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新局面,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 第段论述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 【答案】3.
11、那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 4. C 5. B 6. 同意 (1)刘慈欣提醒人们“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促使科幻小说产生;(2)把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等科幻题材作为小说的内容(3)形成科幻小说的风格。 不同意 (1)近现代梁启超,周树人等人做过科幻探索;(2)在华夏文学长河中,也有过相关的浪漫的幻想,创造了众多不朽的篇章。 7. 第段,承接上文介绍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对“重量”感受;第段转折,提出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第介绍从鸦片战争国人开始命运的“重量”的探索,但刘慈欣提出“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的问题是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
12、再表达,强调刘慈欣之于科幻小说的重要性;第段结束刘慈欣科幻小说的题材和风格。这四个段落层层推进,论述刘慈欣对中国科幻小说的贡献。 【解析】 【3题详解】 此题考核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主要考核仿写,仿写要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此题仿写的对象是“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内容根据下文的内容“一方面,感受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另一方面,他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有着深刻的体验”,应该填写“那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 【4题详解】 此题
13、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 4 - 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要求填写的句子强调“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以及对科学的崇拜”“近现代中国”文中【3】处的结尾“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吧!”体现“对生存的焦虑”,段落的主体部分写近代探求科幻的历程,故选C。 【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B
14、项“是为后文流浪地球的重要性做铺垫”错误,由文段的开头“比如”可以看出是举例论证前文的观点,即“刘慈欣的文字体现着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就“有人认为刘慈欣以一己之力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新局面”的看法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阐明理由,此题如同意此看法,可结合文中的“刘慈欣却只想提醒: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吧!这种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以及对科学的崇拜,正是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但如何用汉语去表现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之广袤、探索之艰辛、定律之奥妙、技术之恢弘,抒发现代中国人的
15、豪迈和悲悯,则是一个多世纪前才出现的全新任务”“刘慈欣的写作,正代表了中国作家在尝试承担这一使命时的某种可能性”“而所有这些共同塑造了他的文学语言质地”阐明理由。如不同意可结合文中的句子“其实,面对命运的重量,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了”“在华夏文学长河中,伟大而浪漫的心灵虽然一次次奏响过生命的律动,创造了众多不朽的篇章”阐述理由。 【7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概括各层次的内容;然后理清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层进关系还是对比关系等;再看提出或论证观点时运用哪些事例, 答题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连接,尽
16、量使用原句,并把原句用引号引起来。一般的答题方式为“首先借助引出;接着通过,提出;最后指出”。此题注意抓住的文中的重点句子有“但当它被想象无尽星海中的一颗小小行星时,自身却缺少重量感”“面对命运的重量,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了”“但如何用汉语去表现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则是一个多世纪前才出现的全新任务”“他至少为汉语文学贡献了生猛、奇崛、壮阔的意象,勇毅、果决、- 5 - 进取的气质,崇高、悲怆、庄重的语调,而所有这些共同塑造了他的文学语言质地”。 【点睛】文意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探究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明确答题的方向。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
17、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水墨仙境楠溪江 肖复兴 在中国,有名的江很多,比如北方的松花江、黑龙江一听这些名字,就透着豪爽的气派;南方的漓江、邕江这些名字则有着独有的细腻和秀丽。楠溪江,这名字还显得有些稚嫩,不如上面那些江叫得响亮。但它现在有一个最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它的清澈,三百里蜿蜒流淌下来,没有一点污染。 这样清澈
18、的江,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也实在是太少了。原来,我认为中国最美的江要数漓江了。三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漓江,真被它陶醉了,那美丽的江,山在江上映出美丽的倒影,水墨画一样,仙境一般如今已经污染了。原来,我以为世界上多瑙河、莱茵河是蔚蓝无比,清澈透明犹如雪莱的诗句。但几年前真正地走到它们的跟前,看见它们也一样的污染了。 然而,楠溪江,没有污染,举世皆浊唯我独清!这一条,就可以让楠溪江骄傲而独立 于世,让所有那些变得浑浊的江河向它竞折腰。 楠溪江位于浙江永嘉县内,从上游石桅岩流到下游狮子岩,流过三十六湾七十二滩,流过了千年百年,就这样一直没有一点污染地流着,不带一丝杂质地流着,清澈而清白地流着,真
19、是人间的一个奇迹。 我想清澈这个词应该是专为它而设置的,因为水透明得已经没有了深度,水底的鹅卵石、水草和小鱼,仿佛就在眼前,伸手摸它们,其实还在很深的地方。 清白这个词应该也是专因它而有了意义,阳光不仅仅照射在水面上,能一下子照射在水底,反射上来,和阳光逗着玩,闪烁着迷离跳跃的光斑,只有它不为所动,依然是那样透明干净,气定神闲,宁静致远。 最好是乘坐竹排顺江而下,水在脚下,一路迤逦亲近着你,湿润而温馨,最能体味楠 - 6 - 溪江的美妙,处处入画,处处是诗。竹排没有污染,才会和江水那样亲密无间,我们也才会 体会到水如净土、鱼若行空的澄净透明。能见到远处的蚱蜢舟和船头的鱼鹰,如国画中点染出的水渍
20、墨晕,静静的超凡入定一般,方显出江在平缓而幽美地流动。两岸的滩林婆娑摇曳,杨树、枫树、松树、杨梅树,尽情地舒展着腰身,像是一江平静的碧水长出了婀娜多姿的秀发,随风飘逸,显出楠溪江风情万种的一面。在六月杨梅成熟的季节来,是最好不过的了, 滩林中杨梅树红红的,晶莹得一闪一闪,仿佛小小的精灵,更让楠溪江彻底地活了起来。都说女儿是水做的,那得是好水,就像楠溪江的水一样。其实,反过来可以说好水也是女儿做的,楠溪江就是好女儿做成的,是那种藏在深闺的漂亮女儿做的。这一点很重要,藏在深闺的漂亮,是没有污染的漂亮,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漂亮,一派天籁,清新纯真。走出深闺,尤其是走到热闹地方的漂亮,往往是世俗
21、的漂亮,是化妆的漂亮。如果说后者可能比楠溪江有名,那只是明星,楠溪江则是山里的小姑娘。明星可以有人工切割的双 眼皮和粘上的眼睫毛,却永远不会有山里小姑娘如同楠溪江水一样清澈明亮的眼睛。,实在是太漂亮了。那是)过水明梁”还要说一句,楠溪江上那些汲溪碇步(古时称“楠溪江独特的风景,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蝶石垒在楠溪江中,刚刚高过水面,每块石碇间有一段小小的间隔,横躺在水中,像一个美丽的口琴,江水从中潺潺流过,吹响清亮的乐章, 那是只属于楠溪江自己的旋律。汲溪碇步在楠溪江起着桥的作用,却没有桥的高高在上,人们走在石碇上,和水是那样亲近,水可以随时像鱼儿伸出的嘴一样,喁喁地舔着人的脚;人也可以随时弯下腰
22、来,掬 一捧水喝,便把一江湿润而清澈响亮的音符也饮进腹中了。实在要修桥也是没办法避免的事,但千万别在楠溪江上人工修建过多的桥,汲溪碇步?就是楠溪江最好最漂亮的桥。如果说楠溪江是山里小姑娘明亮得不染一点云翳的眼睛,汲溪 碇步就是一道道自然而恰到好处的眉毛。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选) 段的作用。分析第8.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9. 赏析第。试概括作者这样最能体味楠溪江的美妙”“”第段,作者以为“乘坐竹排顺江而下10. 说的原因。 的妙处。水墨仙境楠溪江赏析本文标题“”11. )通过衬(2)第8. (1段写原本清澈的漓江和莱茵河、多瑙河现在也已被污染;【答案】引起下文对楠溪江的进一步描”“3托突出楠溪
23、江的清澈;()承接上文楠溪江没有一点污染- 7 - 写。 9. “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化用屈原的句子,运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楠溪江的清澈,进而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10. (1)水在脚下,一路和水亲近,感受其湿润而温馨;(2)竹排没有污染,才会和江水那样亲密无间,我们也才会体会到水如净土、鱼若行空的澄净透明;(3)一路感受如诗如画的风景。 11. (1)全文围绕“楠溪江”展开,标题点明写作对象,总领全文;(2)突出文章的写作重心,“水墨”概括对楠溪江的直观感受,“仙境”突出楠溪江的气质和神韵;(3)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楠溪江的美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
24、考核分析文章的语段的作用,答题时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分析作用,有时还涉及手法,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此段主要写漓江、多瑙河和莱茵河的被污染,文章主要写楠溪江,写这三条江河是衬托的手法,效果是突出楠溪江的清澈和无污染;从结构看上文有“三百里蜿蜒流淌下来,没有一点污染”“然而,楠溪江,没有污染,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第二段处于二者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9题详解】 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此题注意从句中的“举世
25、”“唯我”分析对比的手法,然后分析化用诗句,借屈原写自己来写江,本身就有一种拟人的效果,再分析效果突出“清澈”,进而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核情节概括,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变换的句子。此题要求概括作者以为“乘坐竹排顺江而下”“最能体味楠溪江的美妙”的原因,答题的区位在第七段,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水在脚下,一路迤逦亲近着你,湿润而温馨”“处处入画,处处是诗”“竹排没有污染,才会和江水那样亲密无间,我们也才会体
26、会到水如净土、鱼若行空的澄净透明”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 8 -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标题的作用的能力,一般从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分析此题注意抓住线索,情感和手法,此题分析其在内容、手法和情感上的作用是难点,注意“水墨”是直观感受,“仙境”突出其气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
27、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宋代词人,一生未第,在外游幕终生。吴见山是其词友,二人常有唱酬之【注】 作。_ 这首词从篇幅而言,属于词中的12.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3. 开首两句写一位比菊花还瘦的女子登高眺望,因观景而心生凄凉。A. 两句是说词人在风中用帽子来遮住白发,以免显出老态。乌帽”B. “ ”更添愁绪。斜阳秋色”“雁声”“C. 末两句是作者的触景生情,“
28、D. 作者借重阳登高这一主题,表现已入暮年又羁旅思亲等复杂情感。 14.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广为词评家所激赏,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 13. A 12. 小令【答案】,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比喻。如“山远翠眉长14. 一句,写菊花清瘦,”“菊花清瘦杜秋娘”“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所见的美景。拟人。作,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杜秋娘”赋予菊花人的特征,“以乐景衬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高处凄“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哀情(借景抒情)。面对“”雁声秋色。触景生情美景更衬词人的
29、愁闷之苦。,凉”使他不忍细睹,(以景结情)“”“- 9 - 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 【解析】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考核词的分类,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此词54字,属于小令。 【13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30、,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写一位比菊花还瘦的女子登高眺望”错误,从词中来看,“菊花清瘦杜秋娘”句用女子比喻菊,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看题干中有无技巧方面的特别指向,如本题中“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本题没有特别的指向,那么考生考虑的角度就比较多。首先从修辞角度来看,“山远翠眉长”,这是写“远山”,而“翠眉”是指青翠的山气,此处把青村的山气比作“翠眉”,这是词
31、人重阳登高远望的美景,以“翠”写其色,以“眉”写其形,非常形象;“菊花清瘦杜秋娘”,这一句是写秋日所见之菊,以“清瘦”一词赋予菊花以人的特点,以人拟菊,而“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这一句是写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然后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来看,“山远翠眉长”本是美景,却引发了词人“高处凄凉”之感,这是以乐景衬哀情;词的结句“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中“秋色”“雁声”与“斜阳”,而在这些景中蕴含了“愁”情,这是以景结情,情在景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之情。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
32、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 10 - 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及父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
33、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34、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 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诸将( )(2)身被七十创(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诏褒之( ) A. 赞美 B. 嘉奖 C. 夸奖 D. 欣赏 17. 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诏以保裔代父职 B. 登东皋以舒啸 C.
35、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D. 引满以射 18.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 11 - 19. 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B. 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C. 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D. 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20. 结合第段,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康保裔奋勇杀敌这一形象特点的。 【答案】15. (1). 率领 (2). 遭受、蒙受 16. (1)B (2)B
36、17. A 18. (保裔)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就有重重地赏赐他。 19. D 20. (1)衬托“左右保裔曰:临难无苟免”用左右衬托保裔,“蹴践尘深二尺”用战后的场面衬托其英勇;(2)语言描写,“临难无苟免”;(3)夸张,“蹴践尘深二尺”夸张战后的场面,写其英勇。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从”,使动用法,使跟随,译为“率领”;“被”译为“遭受
37、”“蒙受”。 【16题详解】 (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核一词多义,结合下文“为高阳关都部署”应该是给予升官,用“嘉奖”最恰当。故选B。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解释
38、“寅”时,古代用十二地支计时,从前日的23点开始为“子”时,每两个小时一个时辰,“寅”是第三个,应为“3点至5点”。故选B。 - 12 -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此题考核“以”的用法,A项,介词,用;其余三项,连词,表承接,不译。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注意句中的关键点:贷:借;钱数十万:定语后置句,数十万钱款;劳:犒劳;没:死;鬻:卖;乃:副词,于是,就;焉:代词,他。 【19
39、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将士功状”是“上”的宾语,不要断开,由此排除A;“曰”后断开,由此排除B;“陷没”共同作“大将”的谓语,不要断开,由此排除C。故选D。 【20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的能力,塑造人物一般通过直接和间接描写塑造,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动作,间接描写一般通过其他人的对比塑造,有时还用特殊的手法,此题要求结合第段,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康保裔奋勇杀敌这一形象特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
40、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分析衬托、语言描写和夸张的手法即可。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作代州,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
41、加奉养,拿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 13 - 就决战。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
42、,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悲伤地说:“你爹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 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
43、有张凝、李重贵分别领兵策应,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被敌人包围,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世称之为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余窃有疑。 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俾读者有所观感戒稗官西游元虚荒渺,论者谓为谈道之书,所云意马心猿,金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三国不尽合正史
44、,而就中魏晋代禅,依样葫芦,公木母,大抵心即是佛之旨,予弗敢知。天道循环,可为篡杀者鉴。其他蜀与吴所以废兴存亡之故,亦具可发人深省,予何敢厚非。至于水浒诲人以盗,久干例禁,乃言者津津夸其章法之奇,用笔之妙,且谓其摹写人物 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画工化工合为一手,从来稗官无有出其右者。 ,”曰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儒林,外史一书乎?夫曰其未见呜呼!儒林外史“”迥异元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而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
45、性情心术,一一活现 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 14 - 传云:“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是书有焉。甚矣!有水浒之笔之才,而非若水浒之致为风俗人心之害也。则与其读水浒,无宁读儒林外史。也夫!”世有善读稗官者,当不河汉予言 乾隆元年春二月,闲斋老人序。 (节选自闲斋老人序,有删改) 【注】稗官:野史小说。河汉予言:把这话看作虚夸迂阔不实的言论,不予重视。 21.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 矣 B. 焉 C. 哉 D. 欤 22. 根据文章第两段,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有虚构历史的成分,但总结的历史规律值得统治者借鉴。 B. 水浒成为第一流
46、小说,是因为其描写人事物和各种生活细节传神。 C. 水浒以细节取胜,故能够让读者忘却了它有诲淫诲盗的负面作用。 D. 儒林外史讽刺了形形色色读书人,比西游记更具有现实意义。 23. 对“画工化工合为一手”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的雕琢和自然的巧妙融合在一人的手笔里。 B. 自然的巧妙和人工的雕琢融合成第一等的作品。 C. 仿佛是心机巧妙的画家将千姿百态都融为一体。 D. 仿佛是高超的画师将各种题材都化在自己笔端。 24. 分析第段所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25. 作者说“与其读水浒,无宁读儒林外史”,你同意吗?请结合本文及个人阅读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1. B 22. C 2
47、3. A 24. 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引用“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并通过儒林外史和水浒传的对比,凸显儒林外史已水平之高。 25. 同意 理由(1)水浒诲人以盗,久干例禁;(2)任何人读儒林外史都可以自照,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可见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影子;(3)儒林外史有水浒之笔之才,不像水浒那样致为风俗人心之害。不不同意 理由 (1)水浒传章法奇特,用笔奇妙;(2)其摹写人物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3)画工化工合为一手,野史没有超过它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刻画可谓奇妙。 【解析】 - 15 - 【2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
48、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矣”“哉”多用于感叹,“欤”多用于反问,不合语境,“焉”可作兼词,句中“余窃有疑”应该译为“我私下对此有疑惑”,用“焉”可以为“于此”。故选B。 【22题详解】 此题考核根据文意推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读清选项内容,看在题中是否找到依据,题中C项“它有诲淫诲盗的负面作用”错误,“诲淫”无中生有,原文只有“至于水浒诲人以盗,久干例禁”的说法。故选C。 【2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和上下文的内容,据此判断,句中“合为一手”强调“合在一人的手笔里”,
49、排除BC;根据前文“其章法之奇,用笔之妙,且谓其摹写人物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D项只强调题材,忽略了是“手法”。故选A。 【24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论证手法的能力,论证手法有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答题时注意指出手法,然后分析作用,题中要求分析第段所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由文中“传云”可知是引用论证,“有水浒之笔之才,而非若水浒之致为风俗人心之害也”是对比论证,效果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目的是写儒林外史的艺术水平高,这两种论证分析法正是突出这点。 【25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就作者说的“与其读水浒,无宁读儒林外史”谈自己的观点,答题时先
50、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和阅读经验分析原因,分析时如同意注意结合文中“至于水浒诲人以盗,久干例禁”“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 “有水浒之笔之才,而非若水浒之致为风俗人心之害也”分析原因,然后结合范进中举分析其对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知识形象的刻画的艺术魅力。如不同意可结合文章第二段“至于水浒诲人以盗,久干例禁,从来稗官无有出其右者”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分析原因。 【点睛】(找不到参考译文) 三、写作(70分) - 16 -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12月7日,董其昌画展在上博举办,前来的观众络绎不绝,甚至达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许多人感慨大开眼界。而在上
51、海文史馆,也有很多有关董其昌这位沪上明代书画家的资料,可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人去借阅和欣赏。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让博物馆热走向深入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参观热潮。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突破10亿人次。参观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 不过,在博物馆热中,还需有些“冷思考”,即不能把热情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集邮式”地比拼谁去过的博物馆多,不能仅仅满足于到热门博物馆和热门展品前拍照打卡。博物馆热应该走向深入。唯有深入,才
52、能使博物馆热走得远,不会在热闹一时之后什么都没留下。 对观众而言,参观博物馆也应回归初心。博物馆是知识宝库,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参观之前做一点功课,充分利用博物馆官网上的相关介绍,对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背景、意义价值等做一些学习,再去参观,感受就会大不一样。但显然有这样良好参观习惯的观众是很少的,大多数人只满足于来过、看过、拍过。借助国家宝藏等成功的电视节目,许多以往罕为人知的国宝变成了大众熟知的明星,各馆的相关藏品观者如堵。今年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院连续多日参观者超过3万人,迫使馆方采取限流措施,而观众主要就是想
53、来看看在国家宝藏里出镜的三件国宝。但实际上,单件器物所能展示的历史是有限的,如果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通过对某一件器物的参观扩展到对某一类器物的历史考察上,收获就要大得多。器物本身固然宝贵,但器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才更加值得体味与追寻。 博物馆的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不应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凑热闹没多大意义。参观博物馆是自我提升,既不应该是附庸风雅地随大流,也不应该是自我炫耀地满足虚荣心。过于注重表象就容易流于肤浅,白白浪费了博物馆这样一座知识宝库提供的机会。 一个成熟的社会需要许多爱好者,他们并不从事某一行业或专精于某一领域,但对相关行业和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在业余的自学中,掌握了丰富的相关知识。这样的爱好者越多,- 17 - 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就越高。在当前的博物馆热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热中,我们最期待参观者回归初心,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做功课,让参观之旅收获满满。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由此首先要明确材料的指向,材料中明显是一种对比:董其昌画展一票难求,上海文史馆,也有很多有关董其昌这位沪上明代书画家的资料,门可罗雀。立意可从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的角度分析,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设备管理办法
- 出外勤管理办法
- 分中队管理办法
- 分拨用工管理办法
- 列车存放管理办法
- 创新劳务管理办法
- 初设概算管理办法
- 制定协会管理办法
- 制止浪费管理办法
- 加钞人员管理办法
- 日本签证个人信息处理同意书
- DB50∕T 632-2015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程
- 2024年湖北襄樊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DB61-T 1248-2019 压裂返排液 回配压裂液用水水质要求
- 井下矿山顶板安全知识培训
- 病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 护理实习生安全教育
-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运营技术手册
- T-CRACM 0005-2024 非医疗生殖健康保健机构服务管理规范
- TCNFIA 212-2024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符合性声明要求
- 采购安装壁挂、柜式空调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