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改革创新论文_第1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改革创新论文_第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改革创新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改革创新论文摘要: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兼顾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必须将德育教育具体化,落实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落实到每个课堂上。论述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德育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既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繁难的教育过程。我国古代的许多教育家早已认识到学与德的统一,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人做人”。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唐朝的韩愈指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他们在教育实践中,也一直把传授知识与进行思品教育结合在一起。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2、规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爱国主义精神”。要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兼顾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必须将德育教育具体化,落实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落实到每个课堂上。 一、紧扣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语文教材中记叙的名人志士大多拥有着传统美德,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那是有所广益的了。比如尊老爱幼的问题,是古今社会共同存在的。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章节中,讲尊老爱幼的问题极为明确,也为人们所熟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讲到“为长者折枝”,“老者衣帛食

3、肉”的问题。这都反应了孟子尊老爱幼的礼仪道德思想。现代文学中包含这种道德思想上的作品也不少。如散步中,一家三代在散步时,围绕“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争论就体现了新时代温馨家庭中的那种尊老爱幼的道德思想:妈妈腿脚不好却提议走小路,是为了让孙子多接触大自然;我提议走大路,是为了照顾年迈的妈妈。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如能把古代与当今、传统和现实、书本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贯穿到这篇文章的讲解中去,那么学生一定会感受甚深,自然也就可以受到熏陶和教育了 二、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也成了历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了,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古代作家写下的许许多多的诗、词,描写、歌颂爱国热情。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诗中强调的是“不知”二字,然而却是“早知”,借亡国之音“后庭花”寓托对晚唐统治者淫逸放荡、政治局势,岌岌可危的兴亡之感,充满忧国忧民之情,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感人肺腑。还有李白的“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贾岛的“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诗或旁敲,或侧击,或写对面,或作反语,欲说还休,委惋入情,无不洋溢着一种爱国热情。特别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歌十一月风雨大作,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诗歌的典范,诗人写作

5、此诗时已68岁,又值卧病在床,但他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还在想着为国戍守边疆。听着夜深之时的风雨之声,他又回想起当年前线跃马持枪作战的情景。这种将抗金复国大业为已任的精神,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还有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的屈原,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郩之战中的用牛酒假意犒劳秦师,以迟缓秦师行动的爱国商人弦高等等,他们都是古贤的爱国主义者,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范例。 三、围绕教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的人生观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人生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培养学生的忧国忧民思想又是一大主题。大思想家孟子是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人,在孟子-告子中就有一段后人题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

6、精彩论述,文中孟子列举了舜、傅说、胶隔、管仲、孙叔敖、百里溪等人在忧患中崛起的例子,说明人要担当大任总要先经历一番磨砺和考验,最后的结论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足以说明忧患意识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宋代的范仲淹的诗、词、文中总是蕴含着一种担忧国事、关心民病的忧患意识。他的岳阳楼记更是渗透了作者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他虽被贬邓州,却以一种豁达的情怀劝慰贬官岳阳的滕子京,要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并抒发了闻名古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种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的崇高精神,是真正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哟。 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报效祖国的大志。“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豪言壮语。这位爱国词人“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劳自许”。他积极投身于抗金复国大业,他既盼望自己生前赢得名声,也希望身后青史留名。还有宋末抗元的爱国志士文天祥则是更以其生命谱写了一曲“正气歌”,抗元未果,反被元军所俘,但他至死不降,并在过零丁洋里唱出了震撼人心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颂歌。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为国家、为民族去建功立业,不管是在多么的艰苦环境中,都能够以死报国。这正是我们新一代青少年发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