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玻璃配方知识(最新整理)_第1页
各种玻璃配方知识(最新整理)_第2页
各种玻璃配方知识(最新整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各种玻璃配方知识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08-02 14:02 - 阅读:734 - 评论:0第一节概述1. 物质的玻璃态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着三种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物质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即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态)。玻璃态属于无定形态,其机械性质类似于固体,是具有一定透明度的脆性材料,破碎时往往有贝壳状断面。但从微观结构看,玻璃态物质中的质点呈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因而又有些象液体。从状态的角度理解,玻璃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聚集状态。对于“玻璃”的定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曾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1945 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将玻璃定义为“熔化后,冷却

2、到固化状态而没有析晶的无机 产物”。也有将玻璃定义扩展为“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经过熔融, 在降温冷却过程中因粘度增加而形成的具有固体机械性质的无定形物体”。我国的技术词 典中把“玻璃态”定义为;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提出上述定义是多余的限制。因为,无机物 可以形成玻璃,有机物也可以形成玻璃,显然早期的表述并不合适。另外,经过熔融可以形成玻璃,不经过熔融也可以形成玻璃,例如,经过气相沉积,溅射可得到 非晶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也可以得到非晶态材料,可见后期的表述也并不妥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玻璃的含义有了很大的扩展。因此,有人把

3、具有下述 四个通性的物质不论其化学性质如何,均称为玻璃。这四个通性是;(1) 各相同性。玻璃的物理性质,如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导电性,折射率等在各个方向都是一致的。表明物质内部质点的随机分布和宏观的均匀状态。文档(2) 介稳性。熔体冷却成玻璃体时并没有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仍然有自发转变为晶体的倾向,因而,从热力学的观点看,处于介稳状态。但常温下玻璃的粘度非常大,自发转变为晶体的速度非常慢,所以,从动力学的观点看,它又是非常稳定的。(3) 固态和熔融态间转化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玻璃态物质由熔体转变为固体是在一定温度区间(转化温度范围)进行的,性质变化过程是连续的和可逆的, 它与结晶态物质不同,

4、没有固定的熔点。(4) 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和渐变性。在玻璃形成范围内,玻璃的性质随成分发生连续的逐渐的变化。例如,在 r2o-sio2 系统中,玻璃的弹性模量随na2o 或 k2o 含量的上升而下降,随 li2o 含量的上升而上升。2. 玻璃的分类玻璃的分类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按组成分,按应用分及按性能分等。2.1 按组成分类这是一种较严密的分类方法,其特点是从名称上直接反映了玻璃的主要和大概的结构,性质范围。按组成可将玻璃分为元素玻璃,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三大类;元素玻璃 指由单一元素构成的玻璃,如硫玻璃,硒玻璃等。氧化物玻璃 指借助氧桥形成聚合结构的玻璃,如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

5、酸盐玻璃等。它包含了当前已了解的大部分玻璃品种,这类玻璃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上最为重要。非 氧化物玻璃 当前这类玻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卤化物玻璃,玻璃结构中连接桥是卤族元素。研究较多的是氟化物玻璃(如 bef2 玻璃,naf-bef2 玻璃)和氯化物玻璃 (如 zncl2 玻璃,thcl4-nacl-kcl 玻璃);另一类是硫族化合物玻璃, 玻璃结构中的连接桥是第六族元素中除氧以外的其它各元素。例如,硫化 物玻璃,硒化物玻璃等。对于氧化物玻璃中的硅酸盐玻璃,可按化学组成再进一步细分;(1) 钠玻璃(又名钠钙玻璃或普通玻璃)钠钙硅酸盐玻璃是生产历史最悠久的玻璃系统,也是当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的一

6、类玻璃。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玻璃制品。如建筑装饰用的窗玻璃, 板玻璃, 玻璃纤维制品乃至食品药物包装用的瓶罐和日用器皿,绝大部分都是钠钙硅酸盐玻璃。它的产量估计占玻璃总产量的 90%以上。这类玻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活动 中认识,创造,发展出来的。早在其基本理论开始发展之前,在制造技术上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产钠钙硅酸盐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硅砂,石灰石,纯 碱。由于古代化学知识不足而且只有天然原料,单凭经验选取原料和配料,难免带入各种天然杂质, 如 al2o3,fe2o3,mgo,k2o 等。欧洲工业革命 以后,由于化学知识的积累,曾一度追求使用高纯原料,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定量的杂质,特别是al2

7、o3,mgo,k2o,b2o3 等不但对生产无害,反而 能改善玻璃的许多生产工艺性质和实用性质。在钠钙硅酸盐玻璃成分的变化上经历了由复杂到简单,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典型的钠钙硅玻璃的化学成分见下表;a. 名称sio2al2o3fe2o3caomg o(kna)2ob. 平板玻璃72.0-72.21.3-1.50.178.2-8.92.9-4.013.4-14.6c.器皿玻璃72.01.99.61.514.6d.瓶罐玻璃70.0-74.01.5-2.51.0-1.310.0-13.013.0-16.0(2) 钾玻璃(又名硬玻璃)以 k2o 代替钠玻璃中的部分 na2o,适当提高 sio2

8、含量,玻璃质硬且有光泽,其他性能也比钠玻璃好。多用于制造化学仪器,用具和一些高级玻璃制品。(3) 钙镁铝硅玻璃以mgo 代替钠玻璃中的部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以al2o3 代替部分 sio2 而制成,组成为 sio2 60.5( wt %),al2o3 21.4,cao 8.7,mgo 5.8,f 1.5 和 na2o 0.6 的耐热玻璃,热膨胀系数为 410 7/,由于其优良的热稳定性,在工业上可用以制造耐热与耐侵蚀的管子,玻璃纤维, 以及电气上用的制品。(4) 铅玻璃(又名铅钾玻璃,重玻璃,或晶质玻璃)由 pbo,k2o 和少量 sio2 组成,由于 pbo 的特殊性质,通过合理的组分

9、调节,可以使玻璃具有折射率高,色散高,比重大,透明度好,光泽好, 硬度低等特性,可大量应用于光学玻璃,电真空玻璃及铅晶质玻璃等方面。燧石光学玻璃 pbo2 含量达 4079wt%,是光学玻璃的重要分支之一, 具有高折射率(nd 为 1。61。9),高色散( 为 2236)的特性。铅玻璃 pbo 含量为 530%,料性长,不易析晶,适合于各种成型方法,电绝缘性好,化学稳定性高,是一类优良的电真空玻璃。铅晶质玻璃 比一般器皿玻璃含有较多的 pbo,透明度高,光泽好,硬度低,易于磨,刻,适宜于制造高级艺术品和餐具等。按含量不同,分为低铅晶质玻璃,中铅晶质玻璃和高铅晶质玻璃,其成分如下;(5) 硼硅玻

10、璃(又名耐热玻璃)由 b2o3,sio2 及少量 mgo 组成,具有较好的光泽和透明度,较高的耐热性, 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可用于制造高级化学仪器和绝缘材料。(6) 石英玻璃由纯 sio2 制成,具有优良的热学性能,光学性能 和化学稳定性,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并能透过紫外线,可用于制造耐高温仪器及杀菌灯等特殊用途的仪器和设备。2.2 按应用分类按玻璃用途分类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通常可分为如下几类; 建筑玻璃: 包括平板玻璃,磨光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日用玻璃:包括瓶罐玻璃,器皿玻璃,药用玻璃,工艺美术玻璃等。仪器玻璃:包括高铝玻璃(al2o3 的质量分数为 20%-

11、35%,用于燃烧管,高压水银灯,锅炉水表等),高硅氧玻璃(sio2 质量分数大于 96%,用以代替石英玻璃制作玻璃仪器),高硼硅玻璃(用于耐热玻璃仪器,化工反应器,管道,泵等距离等)。光学玻璃:包括无色光学玻璃,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电视机及各种光学仪器;有色光学玻璃,用于各种滤光片,信号灯,彩色摄影机及各种仪器显示器。也还包括眼镜玻璃,变色玻璃等。电真空玻璃:包括石英玻璃,钨组玻璃,钼组玻璃,铂组玻璃,中间玻璃,焊接玻璃等,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制造玻壳,芯柱,排气管,或作为玻璃封接材料。对于建筑玻璃,按其用途可细分为以下五类;(1) 平板玻璃主要利用其透光性和透视性,用作建筑物的门窗,橱

12、窗及屏风等。这一类玻璃包括普通平板玻璃,磨砂玻璃,磨光玻璃,浮法平板玻璃和花纹平板玻璃。(2) 饰面玻璃主要利用其表面色彩图案花纹及光学效果等特性,用于建筑物的立面装饰和地坪装饰。这一类玻璃有;辐射玻璃,釉面玻璃,镜面玻璃,拼花玻璃,水晶玻璃,彩色玻璃和矿渣微晶玻璃等。(3) 安全玻璃主要利用其高强度,抗冲击及破碎后无伤人危险等特性,用于装饰建筑物安全门窗,阳台走廓,采光天棚,玻璃幕墙等。主要种类为;钢化玻璃,夹丝玻璃, 夹层玻璃等。(4) 功能玻璃具有吸热或反射热,吸收或反射紫外线,光控或电控变色等特性,多用于高级建筑物的门窗,橱窗等,也用于玻璃幕墙。主要品种有;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

13、玻璃,选择吸收玻璃,防紫外线玻璃,光致变色玻璃,中空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等。(5) 玻璃砖主要用于屋面和墙面装饰,该类产品包括;特厚玻璃,玻璃空心砖,玻璃锦砖,泡沫砖等。2.3 按性能分类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一些专门用途的玻璃,其名称反映了玻璃所具有的特性。例如;按光学特性:光敏玻璃,声光玻璃,光色玻璃,高折射率玻璃,低色散玻璃, 反射玻璃,半透过玻璃。按热学特性:热敏玻璃,隔热玻璃,耐高温玻璃,低膨胀玻璃。按电学特性:高绝缘玻璃,导电玻璃,半导体玻璃,高介电性玻璃,超导玻璃。力学性能:高强度玻璃,耐磨玻璃。化学稳定性:耐酸玻璃,耐碱玻璃。3. 玻璃的形成方法为了把物质转变为玻璃态,无论起始状态是

14、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最关键的一点是原子在低温时难以运动,从而使它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规则排列。从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向玻璃转变的角度来分类,玻璃的形成方法有;3.1 熔体冷却法用熔体冷却法制作玻璃态物质其远程无序结构是用加热熔化的方法获得的。至于能否保持其远程无序结构,取决于熔体达到过冷状态的倾向大小,即取决于熔点以下熔体过冷而不致引起成核和结晶的能力。显然,只有那些过冷程度很大而不析晶的液体才可能成为玻璃。传统熔体冷却方法是将玻璃原料加热,熔融,澄清,均化,透明均质的熔体, 然后在常规条件下冷却面成固态玻璃物质,由于不需要复杂的制冷设备。世界上极大部分玻璃产品都是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某些金属,合

15、金及一些离子化合物,虽在高温下能形成熔体,但用常规方法冷却时,很容易析晶而不能制成玻璃。但随着熔体冷却技术的进步,已有可能使它们在 快速冷却过程中因来不及析晶而成为玻璃体。例如,利用离心力将熔融金属液喷射到冷却的金属板面上,其冷却速度为传统熔体冷却速度的 20-30 倍; 如将金属 液滴放入快速运动的活塞与铜垫之间,被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因铜的快速传热而成为玻璃体,其冷却速度为传统熔体冷却速度的 2 到 3 个数量级倍;如将金属液 滴甩到两个转鼓之间,冷却速度可达 105-107/秒,可轧制成厚度为 20-1 微米的非晶态金属带,这种方法称之为非晶态合金薄膜离心急冷法。玻璃态金 属具有很高的

16、强度,硬度,电阻,磁性和比热。其性能指标比现有的优质牌号钢要高得多。这些材料在仪器仪表制造,无线电工程及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3.2 气相沉积法无机玻璃和金属玻璃主要是通过熔冷却来制取的,但无机玻璃也可以通过气相来制造。例如,可以应用内部气相沉积法制造光通讯用的石英玻璃纤维,将sicl4 和 gecl4 的混合气体通入石英玻璃管内,使它们在气相状态下氧化并分解, 形成非晶态 sio2.geo2 后凝聚在玻璃管的内壁。又例如,制造反 射望远镜镜头时所使用的 tio2-sio2 系低膨胀玻璃,也是通过气相反应的方法制造的,用火焰将 ticl4-sicl4 的混合气体加热到 1800左 右,使之氧化并

17、分解,形成的 tio2-sio2 微细粒子粘附到接收台架上,经收集并加热烧结成玻璃。通过气相制作玻璃态的方法有:真空蒸发法 少量样品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加热或电子束轰击,蒸发成气相,然后使之在冷却的衬底上冷凝成无定形玻璃态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污染,可用以制取 as2s3 膜,si3n4 膜等。阴极溅射法 金属或氧化物靶受阴极电子或惰性气体原子或离子束的轰击后,溅射到衬底上,经冷却而成无定形材料。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一种反应溅射法,即使溅射到基板上的材料与氧化进行反应形成氧化物无定形薄膜(如 pbo- teo2 膜,pbo-sio2 膜等)。溅射法粒子的能量(10ev)比真空蒸发法的能量(0

18、。1ev)高,故膜层附着力强,致密度高,适用于不易蒸发的材料,其缺点效率不够高。化 学气相沉积法 (cvd)气态物质在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后,仍然以远程无序的状态凝结在固体材料的表面,当然,反应必须发生在固体表面或表面附近。应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 反应剂在室温下或不太高的温度下呈气态或蒸汽压较高,且纯度较高,能形成所需要的沉积层而其他反应产物易于挥发。在工艺上,要求重现性好,成本低。用 cvd 法制备的涂层粘附性好,内应力小,均匀性好。已用于制备多种玻璃态材料,如;半导体工业用的 si3n4 绝缘材料,si3n4-c, si3n4-aln 复合导电材料,用于硼扩散源的 bn 以及具有导电性,化学稳

19、定性,且质地坚硬的玻璃态硼化物(如 ti-b,al-b,zr-b 等)。3.3 晶体能量泵入法辐照法 是利用高速中子束或粒子束轰击晶体材料表面而使其无定形化的一种方法。其过程为 sio2(晶体)中子轰击sio2(玻璃).由于中子或粒子把很大的能量传递给晶体中的原子,使原子离开它在晶格中的平衡位置进入空隙,或因发生碰撞而形成缺陷,导致晶格中原子间距和化学键角均发生变化,造成向结构远程无序的转化而形成玻璃态。冲击波法 用爆炸法或夹板对晶体物质施以冲击波,在极大的压力和随之而来的高温作用下,转变成玻璃态。例如,石英晶体在压强大于 3。61010pa 的冲击波作用成了玻璃态;又如晶态白磷在 250下,

20、压力大于 7108pa 时形成玻璃态磷.离 子注入法 用高能量的离子束(几十电子伏到几十万电子伏)轰击晶体表面, 当注入离子达到一定剂量时(一般不小于 10%),可使基体表面非晶体化。这是由于离子注入时 产生的热峰作用和轰击时产生的极高压力密度和位错密度,使基体表面呈远程无序状态。用这种方法可制备多种玻璃态合金系统,如fe ,co ,ni 系统,b,p 系统等。3.4 固相热分解法用固相热分解也可制得非晶态材料,但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只有玻璃碳,它是由酚醛树脂和糠醇经加热碳化而成的。加热至 400-800时,气孔表面积增大,质量,体积减小,在 800-1200时,气孔相继消失,变成有玻

21、璃状外观的无气孔玻璃碳。3.5 溶胶-凝胶法(s-g)溶胶-凝胶法也称溶液低温合成法,用于制备玻璃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其原理是将有适当组成的液态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通过化学反应和缩聚作用生成凝胶,经加热脱水后烧结形成玻璃材料。目前已能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块状,薄膜状,纤维状以及中空球状玻璃材料。与熔体冷却法相比,溶胶-凝胶法的优点是:(1) 作为原料的醇盐易于提纯,产品纯度高。(2) 原料可在分子级水平上加以混合,均匀性高。(3) 热处理温度低,节省能源,减少了挥发损失和污染。(4) 能制取高粘度,易分相,易析晶的玻璃材料。 溶胶-凝胶法的缺点是原料成本高,干燥和烧结时易开裂。综上所述

22、,虽然玻璃形成的方法很多,新的方法不断产生,但熔体冷却中的传统熔体冷却工艺仍然是大量生产玻璃的主要工艺。附:平板玻璃发展简史大型平板玻璃的生产始于明清之际,生产技术是由西欧传入的,最早在广州, 以后在四川,北京生产。1922 年,比利时在秦皇岛建设耀华玻璃厂,于 1924 年建成投产,日产约 400-500 标箱。同年,日本在大连建设玻璃厂,于第二年投产。之后,日本又扩建沈阳玻璃厂。1945 年,苏联红军进入大连后,大连玻璃厂于 1947 年恢复了生产。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和沈阳玻璃厂于 1949 年 3 月相继恢复了生产。1949 年,我国 平板玻璃产量不足 100 万重(?)箱,远远满足不了需

23、要。经过 10 年的努力,1960 年我国平板玻璃的产量达 500 多万重箱。改革开放以后,平板玻璃产量 更快地得到了增长,见下表;平板玻璃产量增长表a. 年代1949196019771978198019901994b. 产量(万重箱)1005001480178424668066115001990 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 8066 万重箱(约 400 万吨),已跃居世界首位。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平板玻璃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玻璃品种不断增加,一大批玻璃专业技术人员迅速成长.第二节 玻璃原料组成玻璃的各种氧化物,在配料时所使用的不是纯氧化物,而多半使用含有这些氧化物成分的天然矿物原料。根据各种原

24、料在玻璃中的作用,将它们分成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两大类。一 主要原料根据引入氧化物性质的不同,将主要原料分为酸性氧化物原料,碱金属氧化物原料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原料三类。1 酸性氧化物原料1.1 引入 sio2 的原料sio2 在玻璃中的含量很高,一般为 50-80%,在普通瓶罐,器皿玻璃,平板玻璃中,含量在 70-75%;在石英玻璃中高达 98%以上。sio2 在玻璃 中构成骨架, 赋予玻璃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透明性,较高的软化温度,硬度和机械强度。但含量增大时,熔融温度升高,玻璃液粘度增大。含 sio2 的原料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但适用于玻璃工业生产的并不多。常用的有优质硅砂,砂岩,石英岩

25、等。硅砂,又称石英砂,主要由石英颗粒组成,质地纯净的硅砂为白色,一般硅砂因含有铁的氧化物和有机质,多呈淡黄色,浅灰色或红褐色。硅砂的主要成分是 sio2,并含少量 al2o3, k2o, na2o, cao, mgo,以及fe2o3,cr2o3,tio2 等着色氧化物。fe2o3 是有害成分,使玻璃着色而影响透明度。熔制瓶罐,器皿玻璃时,硅砂中 fe2o3 含 量不允许超过 0.120.15%;熔制光学玻璃时,不允许超过 0.012-0.016%。cr2o3 的着色能力比 fe2o3 强 3050 倍, 使玻璃呈绿 色。tio2 使玻璃着成黄色,与 fe2o3 同时存在时,玻璃呈黄褐色。在生产

26、无色玻璃制品时,要严格控制着色氧化物的含量。硅砂的颗粒组成对原料制备,玻璃熔制,蓄热室的正常工作有重要影响,是评价硅砂质量的重要指标。硅砂粒径应在 0.150.8 毫米之间,其中 0.25 0.50 毫米的颗粒应不少于 90%,0.1 毫米以下的不超过 5%。颗粒太大,会使熔化困难, 甚至产生末熔的结石;颗粒太小,会在配合料投入熔窑时被烟气带 进蓄热室, 堵塞格子砖通道,而且由于细小砂粒的损失(其铁铝含量相对较高),造成配合料组成不匀,导致玻璃缺陷的产生。硅砂的矿物组成:硅砂 中伴生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对确定矿源和选择原料的精选方式有直接关系。常见伴生矿物如长石,高岭土,白云石,方解石等对玻璃无害

27、。但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2o3feo),钛铁矿(fe2o3tio2)等使玻璃着色。有些重矿物如铬铁矿(fe2o3cr2o30),铬锌尖晶石 (feocr2o3mgo),锆英石(zro2sio2),角闪石,电气石等,由于它们的熔点高,常在玻璃中形成黑点和疙瘩。砂岩 是由石英颗粒和粘性物质在高压下胶结而成的坚实致密的岩石。可分为粘土质砂岩(含 al2o3 较多),长石质砂岩(含 k2o 较多)和钙质砂岩(含 ca o 较多)。砂岩多呈淡黄色,淡红色,铁染严重时呈红色。石英岩 又称硅质砂岩。它所含的铁,铝氧化物比砂岩少,硬度大,不易粉碎。只有生产高级玻璃制品时才采用石英岩。水晶 在制

28、造石英玻璃时才使用。硅质原料的成分范围见下表:硅质原料成分范围表a.名o称mg osio2r2oal2o3fe2o3cab.硅1砂0-0.290-981-31-50.1-0.20.1-c. 砂岩95-990.3-0.50.1-0.30.05-0.10.1-0.150.2-1.5d. 石英98-990.18-1.0?0.03-0.10.24-0.50-0.05e. 水晶99.9痕量0.0130.0250.0020.0031.2 引入 b2o3 的原料氧化硼在玻璃中也起 玻璃骨架的作用,能降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b2o3 在玻璃中的含量,一般不大于 14%。当玻璃成分中引入 0.

29、6%- 1.5%的氧化硼 时,即能加速玻璃的熔化和澄清,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氧化硼还能改善玻璃的成型性能。引入氧化硼的原料有硼酸,硼砂和含硼矿物。硼酸 (h3bo3)是比重为 1.435 的白色鳞片状晶体,微有光泽,触之有脂肪感,易溶于水,加热时易随水分的蒸发面挥发。温度高于 70时部分失水而转为偏 硼酸(hbo2)。对硼酸的质量要求(wt %)是;h3bo399, fe2o30.01,so-24 35, fe2o30.01, so-2416, fe2o3 12.高岭土 又称粘土(al2o3 2sio2 2h2o),其组成范围为(%);sio2 40- 60 , al2o3 30-40, fe

30、2o3 0.15-0.45 ,ca o 0.15-0.8 ,mg o0.05-0.5 ,r2o 0.1-1.35高岭土中所含的 sio2 和 al2o3 均为难熔氧化物,使用前应进行细磨,高岭土往往含铁较高,制造无碱玻璃和仪器玻璃时,必须选用较纯的高岭土。对高岭土的质量要求是(%);al2o3 30,fe2o3 98,nacl1, na2so4 0.1,fe2o3 85,nacl2, caso44, fe2o30.3,h2o50 ,fe2o320, ca o32 fe2o30.15。菱镁矿(mgco3)又称菱苦土,外观为白色,淡红色,肉红色。虽 fe2o3 含量较高,但用量少,对玻璃着色影响不

31、大。其成分为(%);sio2 1,al2o3 0.3, fe2o3 0.3,ca o 1.5,mg o 46.5。3.3 引入 bao 的原料bao 在玻璃中的作用与 cao,mgo 相似,能增大玻璃的强度,光泽及化学稳定性。一般用量在 8%-9%。含量过高,会使玻璃的熔制非常困难。在瓶罐玻 璃与平板玻璃中,常以 baso4 引入 0.5%-1%的 bao,作为助熔剂和澄清剂。bao 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较为严重。引入 bao 的原料有碳酸钡,硫酸钡, 硝酸钡等。碳酸钡(baco3),又称毒晶石,是黄色或绿色的矿物,比重为 4.2-4.3。天然矿物含杂质较多,所以常采用工业碳酸钡作原料 (外观呈白

32、色)。高温下 baco3 分解激烈,放出 co2,使玻璃液迅速澄清。对碳酸钡的质量要求是(%);baco3 97,fe2o30.1, 酸不溶物3。硫酸钡(baso4)又称重晶石,是比重为 4.5 的白色晶体,其分解温度较高(1580),应加入煤粉以加速其分解,所以 用量不宜超过5%。不足部分bao 可由baco3引入。天然重晶石常含石英,粘土,铁的氧化物等杂质,不能用作优质玻璃制品的原料。对重晶石的质量要求是 (%);baso495,sio21.5,fe2o396, 不含铅,铜,铁的氧化物,水溶性盐1.5,水分0.1,酸不溶物0.25。菱锌矿 是比重为 4.4,硬度为 5 的矿物原料,价格便宜

33、,选矿后即可使用。3.5 引入 pbo 的原料pbo 能降低玻璃液粘度,利于玻璃熔化,并使玻璃料性增长。熔制时,易受还原气氛影响,对耐火材料侵蚀较大。pbo 使玻璃质软而易于冷加工,并使玻璃折射率增大,光泽度提高。主要用以生产光学玻璃,晶质玻璃和人造宝石。引入 pbo 的原料有铅丹和密陀僧。铅丹(pb3o4),是明亮的黄色到红色的粉末状料,故又称之为红丹。加热时,颜色变深,当温度高于 600时,红丹释出氧气,在还原气氛下易被还原成金属铅。密陀僧(pbo),是黄色粉末,又称黄丹,由于它的含氧量少,易被还原,故一般不用。红丹与黄丹是有毒原料,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二辅助原料在玻璃生产中,起加速玻璃熔制

34、,改善玻璃某种性能的原料,称为玻璃的辅助原料,根据它们在玻璃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助熔剂,澄清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着色剂,脱色剂和乳浊剂。1. 助熔剂凡在玻璃配方中加入量不多,而能大大加快熔制速度的原料,称为助熔剂, 如硝酸钠,硝酸钾,萤石等。1.1 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钠(nano3)又称智利硝,硝酸钾(kno3)又称硝石,它们的融化温度为310-336,加热到 400就分解,在较低的温度下与 sio2 发 生作用,从而加快了玻璃的熔制过程。在高温下,硝酸钠,硝酸钾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比较严重, 所以用量不能太多,一般引入相当于玻璃中的 na2o(k2o)含 量的 10%-15%。nano3,kno3

35、 同时又是一种澄清剂,在熔制过程中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并能降低玻璃液的粘度,促进了玻璃的澄清和均化。这两种原料都是强氧化剂,受热能放出氧气,所以最好用密闭容器装,存放在干燥,阴凉之处,不要和易燃物放在一起。1.2 萤石这是一种天然矿物,比重 2.9-3.2,具有白,绿,蓝紫多色透明的特征, 主要成分为 caf2,能显著地加速玻璃熔制。加入 1%萤石,能使玻璃的熔化温 度下降 50-60,而在保持熔制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使熔化率提高 10%-15%。但萤石又是一种乳浊剂,并会严重侵蚀耐火材料,因而加入量应控制在 0.5%-1%。2澄清剂在玻璃熔制过程中受热分解放出气体,促进玻璃液的澄清和均化的原料

36、,叫做澄清剂。2.1 氧化砷 ,氧化锑氧化砷(as2o3)又称白砒,比重 3.7-4,一般为白色结晶粉末或无定形的玻璃状物质,是最常用的澄清剂。单独使用时将升华挥发,仅起鼓泡作用。它常与硝酸盐配合使用,其原因是;2nano3=2nano2+o2 as2o3+o2=as2o5当熔制温度不高时,白砒与硝酸盐分解放出的氧气反应生成 as2o5,当温度高于 1200 时,as2o5 分解放出氧气,产生澄清作用。氧化砷的用量一般为配合料量的 0。2%-0。6%,硝酸盐的用量为氧化砷量的 4-8 倍。氧化砷作澄清剂时,将会有部分转入玻璃液内,在灯工加工时的还原气氛中它易被还原成砷 而使玻璃变黑。粉状或蒸汽

37、状的氧化砷都是有毒物质,因此,在保存和使用中要严防中毒。氧化锑(sb2o3)是比重为 5。1 的白色结晶粉末,其澄清机理与氧化砷相同, 也必须与硝酸盐配合使用,但其挥发较小.由于其比重大,对铅玻璃的澄清尤为有效。2.2 硫酸盐钾,钠,钙,镁,钡,铅的硫酸盐都可作为澄清剂,其中以硫酸钠应用最广泛。硫酸钠(na2so4)高温时分解,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起高温澄清的作用,其用量为配合料的 0.7%-1.2%为宜。2.3 氟化物主要有萤石(caf2)和氟硅酸钠(na3sif6)。氟硅酸钠是化工产品,系黄色有毒粉末。萤石与 sio2 反应生成 sif4 气体,产生澄清作用,引入 量一般为 cao 的

38、 2%-4%。在熔制过程中,部分氟将成为 hf,sif4,naf,它们的毒性比 so2 大, 氟化物能在人体中富集,使用时必须注意对大气的 污染。3氧化剂和还原剂在玻璃熔制时,能释放出氧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反之,称为还原剂。属于氧化剂的原料主要有硝酸盐(硝酸钾, 硝酸钠,硝酸钡),氧化铈,五氧化二砷, 五氧化二锑。属于还原剂的有碳(煤粉,焦炭粉,木屑),酒石酸钾(khc4h4o6), 氧化锡(sno2),二氯 化锡(sncl2.2h2o),金属锑粉,酒石酸(c4h6o6)等。4着色剂加入配合料中经过熔制后能使玻璃呈现一定颜色的物 质,称为着色剂。玻璃中的着色剂能对投射到玻璃上的白光进行选择性的

39、吸收,从而改变了透过玻璃光线的光谱组成,使玻璃显示出各种颜色。显色的强弱,与着色 剂的种类及数量有关,也与工艺制度有关。根据着色剂在玻璃中的状态,可把着色剂分为离子着色剂和胶体着色剂两类。4.1 离子着色剂铁化合 物 常用原料有红粉(fe2o3)以及硫酸工业的副产品 fe2(so4)3,还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天然矿物。铁在玻璃中可以不同价态存在,一般认为, fe+2 使玻璃呈兰绿色,fe+3 使玻璃呈黄绿色,当 fe+2 ,fe+3 同时存在时,因 fe+2/fe+3 比例不同而使玻璃呈兰绿到黄绿的不同颜色。钴 化合物 是着色能力最强,性能最稳定的化合物,其着色不受熔制条件的影响, 氧化

40、钴的引入量为玻璃量的 0.001%-0.01%。当玻璃中含有万分之二的钴化合物时,就使玻璃呈深兰色。常用的钴化合物有绿色的氧化亚钴,黑色的氧化钴和灰色的四氧化三钴,以及碳酸钴,硝酸钴等。用氧化钴着色时,在配合料中同时引入适 量的氧化硼,氧化钾,氧化铅时,玻璃呈色更纯正。镍化合物 常用的化合物有比重为 7。5 的灰绿色氧化亚镍(nio),比重为 4。8 的黑色三氧化二镍(ni2o3),绿色粉末状的氢氧化镍ni(oh)2。nio 的引入量为玻璃量的 0.003%-0.03%。镍化合物使玻璃呈棕色至紫色,因玻璃组成变化而不同。铜化合物 常用原料有红色结晶粉末氧化亚铜(cu2o),黑色粉末氧化铜(cu

41、 o)和蓝绿色晶体的硫酸铜(cuso4)。铜在玻璃中因含量和价态不同而使玻璃呈现从蓝到绿的不同颜色。cu o 的引入量为玻璃量的 1%-2%。锰 化合物 常用的原料有氧化锰(mn2o3),软锰矿(mno2)和高锰酸钾(kmno4)。mn+4 使玻璃着成紫色,用量过多时呈黑色,以 mn+2 存在时,玻璃呈 淡灰色。mno2 常用量为配合料量的 3%-5%。用高锰酸钾作着色剂的优点是;质纯,能溶于水, 可采用水溶液配料,易于混合均匀,kmno4 在高温下能放 出氧气,能保证呈色稳定。用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可使玻璃着成深红褐色。铬化合物常用的化合物有钾或钠的重铬酸盐或铬酸盐,而很少用氧化铬。重铬酸钾(k

42、2cr2o7)是一种比重为2。7 的黄绿色结晶体,铬酸钾(k2cuo4)是比重为2。5 的橙红色晶体。cr+3 着色能力极强,含量为玻璃的千分之一时,即能使玻璃呈嫩绿色.铀化合物 常用的化合物有氧化亚铀(uo2,比重为 10.5-10.9),三氧化铀(uo3, 比重 5-5.9)和铀酸钠(na2u2o5.3h2o),均为棕黄色粉末。uo3 引入量为配合料的 0.5%-2%,u+6 使玻璃呈萤光黄绿色。4.2 胶体着色剂主要的胶体着色剂有金,银,铜,镉,硒,碲等的化合物。胶体着色对熔制条件要求较严,玻璃一般都须经过热处理才能呈色。金的化合物 常用的原料为三氯化金(aucl3)和硝酸金au(no3

43、)3。金的引入量一般为玻璃量的 0.001%-0.1%。胶体金使玻璃着成强紫红色,为使呈色稳定,应在配合料中引入 0.5%-1.5%的二氧化锡。银的化合物 常用的原料有 agno3,ag2co3,agcl,ag2o。银的加入量为玻璃量的0.05%-0.25%,胶体银使玻璃呈金黄色,以 agno3 着色时色泽最为均匀。银化合物在高温时分解,放出氧气,析出细分散的金属银,配料时加入二氧化锡,能使色调更纯正。铜的化合物 常用的原料有氧化亚铜和硫酸铜,氧化亚铜的引入量为玻璃量的0.15%-5%。胶体铜使玻璃着成红色,配合料中加二氧化锡能改善呈色效果。硒 的化合物 常用的原料有金属硒粉(比重为 4.26

44、 的高温型红色粉末或比重为4.8 的低温型黑色粉末)和白色的硒酸钠(na2seo3)粉。硒使玻璃着成玫瑰色至黄红 色。熔制时,温度不能太高,氧化气氛不能太强,否则会造成硒的挥发与氧化。硒酸钠易溶于水,易潮解,有毒性,触及皮肤能引起灼伤,保存时应注意干燥,使用 时应注意安全。镉的化合物 常用的原料有硫化镉(cds)和氧化镉(cdo),硫化镉使玻璃呈黄色(金丝雀色)。在熔制时,会发生下述反应;2 cds +3o22 cdo +2so2为防止 cds 全部被氧化成 cdo,配料时应加入一些硫。当硒和硫化镉同时引入时,会因 cdse/cds 比例的不同而使玻璃呈色从红至黄产生一系列变化。锑的化合物 在制取锑红玻璃时,常在配合料中同时引入 sb2o3(0.1%- 3%),s(0.15%-1.5%),c(0.5%-1.5%)三种原料。5 脱色剂玻璃的脱色主要是指减弱铁化合物对玻璃着色的影响,以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在玻璃中,fe+2 使玻璃着成蓝绿色,fe+3 使玻璃着成黄绿色。从可见光谱范 围内(400-700 毫微米)单位吸收指数看,fe+2 为 0.079,fe+3 为 0.007,氧化亚铁的着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