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奶酪》读后感_第1页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_第2页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_第3页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_第4页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霉的奶酪读后感-6-23 字数:8119最近看了一些由三先生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而引发的有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和新课程改革论战的文章,不禁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终于又响起了不同 声音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尤其读了全球教育展望年第10期发表的批驳三先生的文章发霉的奶酪后,在高兴之余也不免生出 许多感慨。本文试结合发霉的奶酪一文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谈几 点看法。一、也谈教育价值观通读发霉的奶酪一文后感觉到,作 者似乎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教育价值观,即被政策化了的教育 价值观,而只有这种被政策化了的教育价值观才有存在的正当性,其他的价值观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尽管该

2、文多次拿出“后现代理论”唬人,但是,就其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义或解释 来看,却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无所知晓的, 最多也是一种片面的 理解。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些外行人看起来是内行,内行人看起来是 外行的东西。谈价值观离不开谈价值主体,不首先弄清价值主体而谈 价值观,就是一种客观主义的价值观,而客观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一 元的、抽象的价值观。现实的教育价值主体是多元的,教育价值观也 必然是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存在,并不否认主导的或者主 流的教育价值观的存在。每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都有一个相对占主流 的教育价值观,在民主社会里,这种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大众的教 育价值观,也可以叫做社会的教育价值观

3、;而在国家意志与民众意志 不统一的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国家主义的教育价值 观。在主导的教育价值观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层次主体或同一层次的 不同主体的多种教育价值观。各种教育价值观的存在都可能有其合理 性,判断一种教育价值观好坏的标准,不在于理论上提出的早晚,也 不在于是否符合“国际大势”,而是要看这种教育价值观能否实现、 其实现能否满足主体(相应层次的主体)发展的需要。具体地说,我 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反映我国国情,有利发展我国教 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而不应该是站在日本、美国等“国际大势”的角度以日、美等国家的 标准来确定我国的

4、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自然不是现实教育的反 映,自然要指向于未来,自然要以理想的形式存在,但是,如果不从 我国的现实出发来确定教育价值观,对中国的现实而言只是一种幻想 而不是理想,这种价值观越是具有前瞻性,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破坏 也就越大;越是把这种教育价值观加以政策化以加大排斥异己的力 度,其给教育实践带来的破坏越深广。发霉的奶酪一文中大谈“大 众主义教育”,好像一提到大众就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代名词。难道大众就不需要重视知识?教育面向大众, 教育关注民生,正是需 要结合现实民众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传授必要的知识, 而决不是以牺牲 知识为代价的。就发霉的奶酪一文的描述而言,其理想的教育就 是:

5、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同”世界?对知识而 言,追求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育平等?就是要培养无知而 有完善个性的人。教育有层次性不可避免,导致教育层次的因素很多, 不只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差异问题,更有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求所 有的人都达到一样的教育层次,这也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 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发霉的奶酪作者把选拔、考试、升学归咎于“理论假设是受教育者在发展潜力上有三六九等之别”,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在文中作者写道:“诵渎全文始终有这样一种感觉: 作者自己首先拟造了一个假想的敌人,然后急风暴雨般地发起进 攻,但直至读完最后一段(如果没有看到引注的话)都不知这个敌

6、 人究竟是谁?他在哪里?显然,这是一种自说自话的逻辑,不是严 谨的治学逻辑。”我倒是觉得,这段话也可以反过来问问发霉的奶 酪一文的作者,你们所谓的“大众主义教育”的“敌人”是谁?你 们说是“精英主义教育”,但是,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从未说 过我国的教育是要搞“精英主义教育”、“应试教育”,我们的政策和 理论历来都是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中国的“精英主义教育”何来?在把“应试教育” 转换成“精英主义教育”之后,发霉的奶酪作者又说了一句似是 而非的话:“其现实依据是精英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民 众。”这句话怎么理解?是在说把一个人培养成精英

7、与平养成一般民 众等值呢?还是在说培养一个精英人才不如培养一群普通民众?如 果是前者,显然这种对“精英主义教育”的批反是苍白乏力的,谁能 否认一个精英人才比着一个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小?如果是后者,其批判就根本不成立,因为在我国“应试教育”压根就不 是什么“精英主义教育”。如果说三先生的“治学逻辑不严谨”的话,那么,中国教育界也难有有几个治学严谨的专家和学者了。二、 也谈知识教育发霉的奶酪所推崇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 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 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会其含义,好像说素 养都应该通过实践获得,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

8、不能获得“素养”。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都要以知识为基础,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的,包括情感、态度、道德观、 审美观等等,没有认知的基础,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即使是各种实践 课,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要以知识的形 式进行传授。那种认为只要开一些实践课就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 质的理论假设是:学校能够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其实,我们应该认识 到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和学校培养出来,学校并不能 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基础教育和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教育者指导下学生 利用最少的时间掌握人类社会创造的适合现代生产和生活的文明成 果,为将来自己的人生打下基

9、础,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本义。基础教育 和教学不是“制造素质”的工厂,它也不可能全部承担起培养人的全 部素质的任务。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多地是依靠实践, 而 这种实践主要的不是那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实践课”,而应该是真 正的生活中的实践。因为囿于学校的环境中的“实践课”可控的因素很多,而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实 践”则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一大失 误,就是貌似重视了实践,其实却丢弃了实践,结果是抛弃了知识传授,也抛弃了真正的实践,很有凭空通过学校中的“师生交往”、“积 极参与”、“动起来”、“积极探究”来制造“素质”的味道。经常有人 说最理想的教育是“中国的基础教

10、育加美国的高等教育”,这种说法 虽不见得很正确,但也决不是空穴来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 国的基础教育是相对成功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基础教育的优势的 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修正,而发霉的奶酪一文的“课改”理念 中,却要“大破大立”、“重起炉灶”,彻底推翻中小学的基础教育, 显然是要义无反顾地重蹈别人基础教育的覆辙。 在借鉴别国时,借鉴 的应该是经验,吸取的是教训。但是,现在的许多学者却把别人的教 训当作经验或“救命草”来加以吹捧恭维,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的 实际。为什么要全面否定呢?难道果真如发霉的奶酪一文所说得 那样,只有大破大立才是真正的改革?如今的中小学生中间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

11、的知识面广,而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浮躁。江 西省作了一个调查: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为一组,没有参加新课改的学 生为一组。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相 当。第一组的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问题回答得较好, 但是基础知识部 分失分严重;另一组学生虽然需要奇技异巧的问题答得不够好,但是基础知识学习得很扎实,很少失分,结果就使得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 相当。 这一点说明了一个道理:改革不应该把原来的优势也改掉, 而应该在保持原来的优势的基础上,改革原来的薄弱环节。另外,由 于论文写作的需要,本人在今年8月份对一些中学做了调查,在调查 的过程中发现,确实有许多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存在轻视知识的现

12、象。他们把自己的学校在上一级的各种歌咏、运动会活动中获得了多 少名次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唱歌跳舞, 把 取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到处宣传,并且认让学生少学知识多玩 就是“减负”。三、也谈继承与借鉴毛泽东说过:我们要建设科学的、 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那么,当我们在谈大众的时候,至U底还要不要 民族的东西。我们建国50年来,培养了包括发霉的奶酪的作者 在内的一大批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的人,那么发霉的奶酪的作者 在否定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把自己否定了?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 首要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还需不需要理论的积淀?中国的教育存在的 一个大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理论积淀。教育学这门学科是从国外引入 的,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当把其引入我国后,就应该着手建 立自己的教育学基础理论。而纵观近年来的课改和教育改革, 几乎都 是以外国的,尤其是美、日等国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根本就没有自己 的理论基础,即使有时候提到中国的也大多是把中国古代的一些教育 思想拿出来与国外的理论进行比附,目的也就是为了说明,这种理论 在中国的古代早已经有了思想的火花。但是,教育学引进中国百年来, 我们自己创建的理论在哪里?中国没有自己的教育学理论,因此就只好把国外的理论搬来。而在进行理论选择时,我们的专家学者不是看 哪种理论真正的是中国所需要的, 而是盯准哪个国家最发达。他们大 多为留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