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_第1页
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_第2页
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按照“预测预报、 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 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 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防治水 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 理制度。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二条 组织机构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长:韩志明常务副组长:高俊峰副 组 长:马洪兴 李 俊 徐 起 马 玉成 员: 孙 涛 苏 儒 高等瑞 薛斌亮 李树 国 尹良斌 杨育懋 张 彪 王者荣2、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

2、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主任:孙 涛副 主 任:苏 儒成员:高等瑞孟廷国 曹海银 李 强 李树国杨育懋 张 彪 刘汉庚 朱俊宝 王者 荣第三条 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针、 政 策、法规等精神。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3、负责矿井重大水灾事故的抢险、指挥、协调。第四条 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 贯彻落实矿井防治水工 作领导组的决定、决议,制定并落实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和 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3、负责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时的技术工作。第五条 地质测量组职

3、责1、履行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 负责全矿的防治水技术业务 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每年初编制下发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 计划,修编完善 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 等有关防治水规章制度。2、负责日常水文地质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报工作, 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资料。3、编制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参与灾害预防和 事故处理计划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订工作,矿井发生水灾事故 时协助制定抢险方案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4、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 30000m3 以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 实施; 30000m3以上设计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上报集团公司资 源环境局审批后实施。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督促施工队组施工, 并根

4、据队组提供的钻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5、负责编制掘进工作面超前钻探设计, 督促并落实掘进队组 编制措施实施超前钻探。6、负责编制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 参与防治水工程设计及 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工作。7、掌握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检查、落实防治水安全技术措 施的执行情况。8、建立并完善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并按规定进行观测9、对探明的导水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依据煤矿安全 规程第 265 条的规定,设计防水煤柱或岩柱。10、负责因受采动影响引起的地表裂隙、塌陷调查和治理工 作。11、负责开展防治水科技研究工作,内容包括:(1)研究井田地质构造导水规律,探讨、摸索、制定和落实 矿井防治水的可行措施;(2

5、)探讨各类防治水措施实施效果,包括探、放、疏、排、 截措施实施效果;(3)研究总结矿井排水经验,对排水系统及时了解情况,发 现、解决问题,达到设计最合理、选型最配套,从而优化矿井防 排水系统;(4)针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明导水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赋 水性,研究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措施;(5)探讨带压开采区防治水科技攻关工作。第六条 调度室职责1、负责防治水相关工作的协调、指挥。2、每年雨季前编制、下发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并牵头落实。3、负责在矿井发生突发性涌水事故或淹泵、淹巷、淹工作面 事故时,统一组织协调抢险工作,保证抢险物资、人员等及时到 位。根据矿抢险救灾指挥指示启动 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6、组织抢险救灾。4、根据地面防排水要求,协调落实防水、疏水和排水系统工 程,确保地面防洪安全,防止地表水流入、渗入井下。5、负责组织水灾事故抢险救灾队伍并进行抢险救灾演习。6、负责在发生水灾事故时向集团公司矿山救护队申请救助。7、负责在水灾事故中抢险救灾的其他协调工作。第七条 生产技术科职责1、负责采掘开工作面、 安装或回收工作面、 井底车场、 大巷、 盘区巷道等排水责任区的划分、移交、管理、考核工作。2、负责井下各盘区、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工程设计,并组织 审批、实施和验收工作。3、负责督促各施工队组制定本队组防排水措施,监督检查防排水情况及措施的执行情况,并纳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考 核中。

7、4、负责安排施工队组在雨季前完成对中央水仓、盘区水仓的清挖煤泥工作, 负责安排施工队组根据实际情况对井底车场水沟、 盘区大巷水沟、综采工作面临时水仓定期进行煤泥清挖。5、负责临时、突发性的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 第八条 安全科职责1、负责参与、监督水灾事故抢救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组织和协调对事故的调查工作。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3、负责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防治水措施执行情况。 第九条 机电管理科职责1、负责督促、协调和落实各施工队组探放水、抢险救灾排水 设备的储备和发放工作。2、在每年雨季前牵头组织对中央水泵、 盘区水泵进行一次联 合排水试运转,发现问题及时

8、处理。3、根据盘区、 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及预测涌水量进行 水泵管路的配套选型、安装协调、调试运行、工程验收移交工作。4、负责每月更新井下排水系统图, 并及时发放相关领导及单 位。5、负责排水设备的能力测试工作。6、负责对机电队所辖区域排水系统的监督、 管理、 考核工作。7、配合调度室做好水害事故抢险工作。第十条 通风科职责1、负责防治水日常工作及水灾事故抢险的通风管理工作。2、负责按照盘区、 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要求在横川密 闭时留设泄水孔和返水沟等泄水设施。第十一条 物资供应部职责 负责探放水、排水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发放工作。 第十二条 工程部职责 负责矿井基建工程的防治水

9、监督、管理工作。第十三条 井下机电队职责1、负责分管范围排水系统、 设备包括管路和电气设施的日常 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2、在水灾事故发生后,负责排水系统安装及排水工作。3、负责中央水仓、盘区水仓、综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统的管 理工作,并对中央水仓、盘区水仓排水系统每年进行一次联合试 运转,验证排水能力。4、负责对分管范围的供、 排水管路的巡回检查, 防止管路跑、 漏水淹没巷道。5、负责水灾事故中抢险救灾的通信和监测工作。 第十四条 井下采掘队组职责1、负责编制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组织实施探放水及资料收 集工作,配合实施水文物探工作。2、负责将本单位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纳入到作业规程,并报地质

10、测量部备案。如因工作面变更或水文条件变化,应及时修 改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3、负责按照作业规程要求及时掘挖水仓、安装排水系统,保 证工作面正常排水。4、负责所辖范围内排水系统的检修、排水工作。5、负责执行本队施工巷道“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工作,并在工作面悬挂超前钻探管理牌板,配合做好其它临时钻探工作第三章 技术管理规定第十五条 防治水相关规定1、各业务科室、井下队组指派专人负责防治水工作,并将负 责人名单、联系方式报地质测量组备案。如因工作需要发生人事 变动,必须及时将变更情况上报地质测量组。2、生产技术科负责防治水工程设计, 主要包括盘区永久水仓、 综采工作面水仓、掘进巷道临时水仓、泄水巷、

11、大巷水沟等。在 盘区及综采工作面设计时必须把防治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考 虑。3、地质测量组按要求在设计前为生产技术部提供相关水文地 质等地测资料。4、工作面圈出后, 由地测组采用坑透技术对工作面内构造及 富水区域进行探查,并根据探查情况安排队组制定相应的安全技 术措施。5、根据矿井衔接计划开展地面三维勘探、 瞬变电磁或电法勘 探,查清开采区域内的构造及富水性,保证矿井安全开采。6、机电科要根据提供的最大涌水量进行设备选型、 管路的配 套。合理科学地布置各接力排水点的排水系统,必须在考虑排水 距离、扬程、排水效率等情况下配泵及管路。第十六条 探放水规定(一) 探放水范围1、在掘进过程中,执行“有

12、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2、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巷道接近勘探钻孔时必须超前钻探,根据钻探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3、掘进工作面在顶板富水区掘进时应钻探疏放水后再掘进。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 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应超前探 放水。5、综采工作面回采前,根据顶、底板赋水情况有针对性探放 水。6、掘进巷道接近采空区时必须超前探放水。7、其它如老空区、积水巷道、强含水层、相邻生产矿井开采 区、导水构造、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水地点,接近上述地点必须 进行探放水。(二) 探放水要求1、地质测量组负责确定钻探设计,设计中明确孔数、孔深、 角度(方位角、 倾角)、终孔孔径、 超前探距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2、采掘队

13、组根据钻探设计编制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瓦斯突然涌出和涌水突然增大时的应急措施,并 组织钻探施工资料收集工作,每月月底将全部原始记录报地质测 量部。3、探放水前, 工作面必须安装满足最大排水能力要求的排水 系统。4、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距离,保证足够的钻探超前距离, 现场悬挂钻探施工牌板, 严格管理, 地质测量部要加强督促检查。5、采掘工作面淋水、涌水增大影响生产需要探放水时,超前 探放水量不得超过巷道内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6、对采空区、积水巷道、导水构造、强含水层、封闭不良钻 孔等需探放水的地点,地测组都必须准确地绘制在矿井充水性图 上,要求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外缘标高

14、等,并外推60 米用红色圈出积水区的警戒线第十七条 防隔水煤柱留设规定(一) 受水害威胁的下列区域之一, 必须留设防水保安煤柱1、受保护的通水钻孔。2、在地表水体、含水冲积层下和水淹临近地带。3、与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4、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5、导水、充水的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二)留设防水保安煤柱的要求1、地质测量组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防隔水 煤(岩)柱的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2、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严禁布设巷道及工作面。第四章 井下排水管理规定第十八条 井下排水管理1、中央水泵房水泵必须保证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 作水泵的能力可以在

15、20 h 排出矿井 24h 的正常涌水量。目前中央水泵房有三台D85 45 5 型水泵,额定流量为85m3/h,额定扬程为 225m。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必 须经常保证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完好。2、中央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8 小时的矿井正常涌水量。 盘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4h 的盘区正常涌水量。 水仓的空仓 容量必须经常保持总容量的 50%。中央水仓有效长度 213.28m,净 断面 6.2m2,有效容量 1300 m3。3、井下所有各排水点必须安排专人开泵、排水、清煤泥,保 持管辖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4、各排水点必须悬挂水仓警示牌及排水设备管理牌,管理牌内容包

16、括水仓编号、队组名称、水泵编号、型号、排水量。5、中央水泵、 盘区水泵及综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统必须建立 水泵运行日志,并要求存档 1 年。6、地质测量组必须加强对井下各采掘开生产头面的排水管 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第十九条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管理1、各掘进队组按本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要求, 在工作面安装排 水系统,配足水泵及管路,加强排水设备、管路、供电的日常检 修、维护,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保持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 位处于最低位,定期安排人员对水仓或水沟进行清淤。排水系统 随工作面掘进必须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大于30 米。2、地质测量组对可能与采空区或密闭巷道贯通的掘进头面必 须提前 50 米

17、下发贯通通知书, 生产技术部根据预报通知书提前安 排施工队组制定专门的防治水措施,如巷道密闭拆开排水前,通 风管理部要预先安排瓦斯排放工作。3、在巷道工程移交时,由机电科牵头,有关单位配合将排水 系统做为一项主要工作进行移交,无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完善 无法正常排水的巷道严禁移交,必须限期整改完后方可移交。4、各开掘队组在巷道掘进期间, 根据地质测量组提供的预测 最大涌水量,必须安装排水系统,包括配备水泵及排水管路,及 时在低洼处掘打标准水仓。标准水仓的规格设计和施工由生产部 具体负责。5、各掘进队组根据水文地质预报,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 探后掘”原则,杜绝冒险蛮干的行为。对过地质构造可能造

18、成的 涌水异常应超前备足水泵及管路,做到早准备、早预防。6、掘进巷道顶板淋水、 涌水影响人员通行和正常施工作业时, 要采用雨布遮挡、接水器导流、挖沟引流等方式,加强水害治理, 并严禁将淋、涌水引入皮带或刮板输送机,造成煤质水分超标或 煤仓跑水煤等事故的发生。第二十条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1、生产技术科做好防治水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及验收工作, 机电科做好水泵、管路选型及组织安装和业务管理工作。各有关 单位按照综采工作面防排水方案,完成分管范围内防治水工程, 并在工程完成后严格履行移交验收手续,相关业务部室及队组要 在移交单上签字。综采队组要根据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及顺槽巷道 实际底板起伏情况,再掘打

19、临时水仓并安泵接管进行动态排水, 随时将工作面及顺槽低洼处积水排出。2、综采队在回采过程中必须注意观测老塘出水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3、综采工作面的开工验收也必须将工作面的排水系统作为一 项主要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限期整改后方可验收移 交。4、综采工作面回采开始后两侧顺槽内排水工作归综采队管 理。包括巷道文明生产及排水点清挖煤泥工作。5、地质测量组必须加强由于受采动影响发生综采工作面顺槽 煤柱底鼓裂隙渗漏水治理工作。第五章 地表水防治第二十一条 地质测量组在每年 5 月底前调查矿区及附近地 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情况,疏水能力等,掌握当地历年降雨量和最 高洪水位的资料,为完善矿井

20、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提供详实的 水文地质资料。第二十二条 矿井改扩建的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 标高,必须高出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对于低于当地历年的最 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或采 取其它有效措施。第二十三条 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流入 井下时, 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并符合下列要求: 1、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修筑沟渠时应避 开露头、裂缝和透水岩层。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时,应填 平压实;如果范围太大无法填平时,可用水泵排水,防止水渗、 灌入井下。2、矿井受河流、山洪威胁时,修筑堤坝和排泄洪渠防止洪水 侵入。3、排

21、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倒渗井下。4、漏水的沟渠或河床应及时堵漏或改道, 地面裂缝和塌陷地 点必须填塞。填塞要有安全措施,有记录(包括充填量、充填时 间)及图纸资料。5、在雨季,每次降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 附近的地面有无裂缝和老窑陷落等现象,发现涌水情况,必须及 时处理。第二十四条 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 可能冲刷到的地方。第二十五条 对使用中的钻孔, 必须加盖封好。 报废的钻孔必 须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层的水通过钻孔流、灌入井下。第六章 煤层顶板水防治第二十六条 地质测量组要查明 9#煤层上部各砂岩裂隙含水 层、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的赋存情况

22、,富水性、边界条件以及可 能的补给水源、补给水量等,查清各个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查清矿井范围内地质构造及其含水特征,掘进开采前对顶板及上 部含水层的最大水量提出预测或估算,对采( 掘) 工作面进行水情水害预测,以便指导生产。第二十七条 地质测量组要研究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与开采 煤层之间的空间关系,岩性组合特征,采后冒落带发育高度与充水含水层在空间上的变化等第二十八条 地质测量组积极利用物探手段探查煤层顶板富 水性,有针对性对富水区进行探放水。对煤层上部含水量较大的 含水层,采用向 9#煤层顶板打探眼(或锚索孔等)疏放水方法, 采取疏导、排放、配备合理排水设备等措施。第七章 煤层底板水害防治

23、第二十九条 生产技术科依据矿井防治水规划要求逐步实施 各项防治水工程。第三十条 地质测量组负责指导采掘队组编制工作面防治水 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组织实施。第三十一条 地质测量组采用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手段, 查明地 质构造,并采用地面瞬变电磁等物探手段,查明地质构造的含水 性及导水性。同时依据威胁程度,对查明的导水构造进行井下探 放。第三十二条 地质测量组应采用直流电法等井下物探方法, 查 明施工地点四周构造及其富水情况。按规程要求留足探放水超前 距离。对于有突水危险的地段要制定详细的探、放、防措施,确 保人身安全,进行探放水作业时必须采用专用探放水设备。第三十三条 地质测量组牵头, 积极开展矿井水文观测, 逐步 建立、完善矿井水文长观孔动态监测系统及井下水位、水压自动 观测系统。第三十四条 地质测量组在构造发育地段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