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赴港买保险风潮未止90后业务员年薪过百万港币_第1页
内地赴港买保险风潮未止90后业务员年薪过百万港币_第2页
内地赴港买保险风潮未止90后业务员年薪过百万港币_第3页
内地赴港买保险风潮未止90后业务员年薪过百万港币_第4页
内地赴港买保险风潮未止90后业务员年薪过百万港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叶麦穗 香港、广州报道导读:市场“高烧”不断,不过,香港保险并非有益无弊。如保监会今年年内多次下发风险提示,点名香港保单存在的风险。12月17日, 友邦保险位于香港海港城17楼的验证签单点,早早就挤满了从内地来港买保险的客人。由于楼上场地有限,三楼的电梯口队伍排得一眼看不到队尾。年底将至,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的热潮还在发酵。虽然特区的监管高压管控,但是到香港买保险的热情仍难“降温”,内地投保人士则是这波热潮的推手之一。11月30日,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贡献489亿港元保费,贡献率近四成。赴港投保“一窝蜂”“我今天大概有6个客户过来签单,从早上8点钟就

2、陆续开始接人,早上10点以后过来的客人一般都要等5个小时左右才能进行认证。现在客人对于香港保险的热衷,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近期人民币出现贬值的趋势,买香港保单能够对冲一定的汇率风险;其次则是香港保险由于能够全球配置,收益率和分红率都比内地同类产品偏高。”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90后”保险代理人林明(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加入保险行业两年,他目前年薪已超百万港币。“林明现象”或许只是香港保险业发展的一个映射。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保费总额为3273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其中,出售给内地客户的新单保费为489亿元,远超去年全年316亿港元的业绩,占个人业

3、务新单保费(1323亿港元)的37%。今年上半年内地客户贡献新单保费收入301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815亿港元)的比例也同样为37%。在友邦保险认证中心的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碰到一位从福州赶过来的陈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是给女儿购买分红险,每年大概3万美元,总共缴款期限是5年。“我女儿还不到2岁,明年还准备给她买份重疾险。本来去年就知道这个产品了,但是当时孩子太小,出门不方便,所以今年才来,但是这一年美元又升值不少。”由于购买保险的人趋之若骛,友邦保险已经调整了上下班时间。“其实根本没有可能8点结束营业的,比如12月17日晚上,我们忙到晚上10点,最晚曾经到过凌晨4点,12月以来

4、我没有休息过一天,天天都要带客户来认证。”友邦的一位业务员CAROL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外一家保险巨头英国保诚的情况也如出一辙,排队认证缴款的客人挤得满满登登。“早上刚帮一位客户签了8万美金的隽升。现场去买保险是买不到的,都要预约。”保诚的一位销售代表对记者表示。2017年起公开非保证红利实现率对香港保险出现的火爆现象,华泰证券研究员罗毅表示,从产品价格上来看,内地人身险预定利率普遍在3.5%-4%之间,而香港人身险的预定利率普遍在4%-5%之间,明显高出一个台阶;另外由于监管环境和资本管制差异,香港保险市场配置更加灵活有效,能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率,投资型保险回报率在4%-8%。市场“

5、高烧”不断,不过,香港保险并非有益无弊。如保监会今年年内多次下发风险提示,点名香港保单存在的风险。如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深圳博仕国际收益投资顾问张博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市场确实过于火爆,但这其中真正搞明白香港保险的客户到底有多少,比例应该并不乐观。不少客户甚至都没搞清楚自己买的产品是什么,就一窝蜂地涌到香港买保险,很多只是“从众”心理,最后发现产品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收益效果,如果届时想要退保,特别是前两年(保险的现金价值几乎为零)可能会蒙受较大的损失。另外,对于多数担心的汇率问题,张博也表示多数客户太

6、过短视,保险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一般来说至少持续20到30年,有些甚至是终身。用目前的眼光来预测未来几十年汇率的变化,其实是非常不理性,也是不科学的。此外保单中的预期红利,只是参考,最终能不能实现,要靠公司的投资实力,并不是稳赚不赔。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香港分红型保险的预期收益率最近也出现下调的趋势,如保诚的拳头产品“隽升”今年11月15日下调了预期红利回报,这已经是去年以来,第三次下调预期红利。友邦的同类产品充裕未来也将在年底停售。“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的二代产品出来,但是从我们接受目前产品培训的情况来看,由于资产荒在全球都是个问题,因此相比“充裕未来”第一代,收益下降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是近期香港保险热火朝天的一个原因。”林明表示。香港保险监理处专员梁志仁在内地参加公开活动时曾介绍,鉴于香港保险最受欢迎的分红险产品收益率保证收益较低,而非保证收益较高,容易造成销售误导,导致消费者投诉较多的情况,香港保险监理处已经决定要实施更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自2017年1月1日开始,要求保险公司通过其网站公开它们的分红产品的非保证红利的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