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_第1页
秋兴八首其一_第2页
秋兴八首其一_第3页
秋兴八首其一_第4页
秋兴八首其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律诗关于律诗 律诗,是唐朝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它跟古体律诗,是唐朝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它跟古体诗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以前的诗歌是古体诗。诗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以前的诗歌是古体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共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共4句,每句有句,每句有5言和言和7言两种,称言两种,称“五绝五绝”或或“七绝七绝”,二、四句要求押,二、四句要求押韵。律诗也分为五言和七言,共韵。律诗也分为五言和七言,共8句,分四联,依次句,分四联,依次为为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每联两句,上句为上句为出句出句,下句为,下句为对句对句;每句的平仄都

2、有严格规;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平声韵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对仗。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杜甫杜甫 (712712770770)唐代诗人。)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3、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实,因此被称为“诗史诗史”,他亦被称为,他亦被称为“诗圣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杜”。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三吏三吏”:石壕吏石壕吏潼关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安吏;“三别三别”新新婚别婚别垂老别垂老别无家别无家别。著有:。著有:杜工部集杜工部集 杜甫石像杜甫石像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出生在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 7岁学诗,岁学诗,1515岁扬名。岁扬名。2020岁以后岁以后

4、可分四个时期。可分四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731)至天宝四年()至天宝四年(745745),杜甫),杜甫过着过着“裘马清狂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存20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望岳为代表。为代表。二、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5、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国忧民的诗人。三、肃宗至德元年(三、肃宗至德元年(756756)至乾元二年()至乾元二年(759759),安史之),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

6、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758年年5 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759年,对政治感到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四、肃宗上元元年(四、肃宗上元元年(760760)至代宗大历五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70770)1111年年内

7、,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760年春,他在成都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765年,严武去世,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漂泊西南天地间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770年冬,杜甫死于长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58岁。岁。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公元公元759759年,杜甫为避年,杜甫为避“安史安史之乱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

8、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接济维持生活。765765年四月,剑南节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秋兴既是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

9、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秋兴八首就是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释释 题题 秋兴八首秋兴八首选自选自杜诗详注杜诗详注,是,是秋兴组诗的序曲。秋,秋天、秋景;兴,秋兴组诗的序曲。秋,秋天、秋景;兴,兴起,抒发;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兴起,抒发;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感物抒怀之意。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

10、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玉露凋伤枫树林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巫山山巫巫峡峡气气萧萧森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一系故园心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高急暮砧赏析:(首联)赏析:(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气萧森。白露使枫树林凋谢零落了,巫山巫峡山高林密,白露使枫树林凋谢零落了,巫山巫峡山高林密,一派萧瑟阴森的景象。一派萧瑟阴森的景象。译文:译文:赏析:赏析: “露露”前着一前着一“

11、玉玉”字,极言秋露之字,极言秋露之清寒、凛冽清寒、凛冽;“凋伤凋伤”二字,道出二字,道出“枫树林枫树林”被秋露侵凌衰枯而后纷被秋露侵凌衰枯而后纷纷飘落的情状。首句以沉重的语气,给全诗奠定了纷飘落的情状。首句以沉重的语气,给全诗奠定了悲秋的基调悲秋的基调。“巫山巫峡巫山巫峡”一句自上而下,渲染山巅一句自上而下,渲染山巅深峡的萧杀气氛,深峡的萧杀气氛,“萧森萧森”二字紧扣二字紧扣“凋伤凋伤“,写出萧,写出萧杀阴森之感。首联杀阴森之感。首联境界高远阔大境界高远阔大,气势沉郁悲壮气势沉郁悲壮,为全诗笼上浓重的为全诗笼上浓重的悲凉气氛悲凉气氛。(颔联)(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

12、地阴。塞上风云接地阴。译文:译文:巫峡江中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连巫峡江中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连接天际;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相连。接天际;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相连。赏析:赏析: 波浪汹涌,仿佛天地翻滚,巫山风云,下及波浪汹涌,仿佛天地翻滚,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峡之中。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巫峡之中。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风骇浪,动荡不安,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的优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

13、征着不安,翻腾起的优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着国家局势的危急,诗人用豪迈、宏阔的笔调写出了国家局势的危急,诗人用豪迈、宏阔的笔调写出了哀愁,把感情融入了景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哀愁,把感情融入了景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深。(颈联)(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一系故园心。译文:译文: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禁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禁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诗人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诗人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园之情便油然而生。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园之情便油然而生。赏析:

14、赏析: 从情与景的从情与景的 角度赏析,角度赏析,“丛菊两开丛菊两开”言及身世,言及身世,感叹滞留之久;着一感叹滞留之久;着一“泪泪”字,触景伤情,流露出滞字,触景伤情,流露出滞留夔州又无可奈何的无限悲伤。留夔州又无可奈何的无限悲伤。“孤舟孤舟”这一意象说这一意象说明诗人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羁留之苦令人怆然,明诗人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羁留之苦令人怆然,“一系一系”二字表明情有独钟,抒发了对故乡的殷切思二字表明情有独钟,抒发了对故乡的殷切思念。二句因情设景,景随情出。念。二句因情设景,景随情出。(尾联)(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译文:深秋季节

15、,人们在赶制冬衣,傍晚站在白帝城高深秋季节,人们在赶制冬衣,傍晚站在白帝城高处,可以听到急促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处,可以听到急促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急过一阵。赏析:赏析: 每到深秋,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每到深秋,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寒衣,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蕴藉,韵味绵长,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游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杀的秋景和暮色中,会增添游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杀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平添了孤独、忧伤之感。诗人平添了孤独、忧伤之感。意意:诗人

16、主观情感:诗人主观情感象象:诗中客观形象:诗中客观形象人人物物景景意象意象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题型题型意象类意象类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谈谈意境谈谈意境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形象情思意象形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意境意象氛围 意象(诗的基础)意象(诗的基础) 意境(诗的画面)意境(诗

17、的画面) 诗情(诗的内涵)诗情(诗的内涵)找意象找意象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意境:意境:阴沉萧森阴沉萧森诗情(传达诗人感情的诗句)诗情(传达诗人感情的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诗眼扩 展联想孤舟一系故园心。 诗人感物伤怀,诗人感物伤怀,借借玉露、枫树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帝城等意象等意象,组合了一幅组合了一幅巫山巫峡巫山巫峡的秋景的秋景图图,营造了营造了阴沉萧森的阴沉萧森的氛围氛围,抒发了抒发了游子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游子漂泊无依

18、,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 主主 旨旨深读文本杜甫的情怀杜甫的情怀2 2、故园之思、故园之思1 1、羁旅之感羁旅之感3 3、漂泊之愁、漂泊之愁4 4、家国之忧、家国之忧5 5、壮士迟暮之悲、壮士迟暮之悲杜甫的诗风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语壮境阔语壮境阔寄慨遥深寄慨遥深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

19、怀友思乡,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

20、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起伏、反复低回。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袁行霈主编霈主编 1 1、预习后两首诗。、预习后两首诗。2 2、把秋兴改写成一篇小散文。、把秋兴改写成一篇小散文。(400400字左右)字左右)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杜甫杜甫 (712712770770)唐代诗人。)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少陵野老”,后在

21、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实,因此被称为“诗史诗史”,他亦被称为,他亦被称为“诗圣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杜”。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三吏三吏”:石壕吏石壕吏潼关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安吏;“三别三别”新新婚别婚别垂老别垂老别无家别无家别。著有:。著有:杜工部集杜工部集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公元公元759759年,杜甫为避年,杜甫为避“安史安史之乱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接济维持生活。765765年四月,剑南节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住了两年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