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1页
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2页
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 论文 )题目 : 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系 ( 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班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1) 班学 号 0907320105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指导教师职称 工程师2012年5月17 日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摘要酱制品种类越来越多, 其中添加的防腐剂种类也不同, 不同类型的防腐剂对酱制品有不同的影响。 现今酱制品中所使用的防腐剂因为生产者对其的种类、性质和添加剂量的不了解, 从而使酱制品中防腐剂的添加不规范, 进而对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天然防腐剂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今防腐剂的不做,而且天然

2、防腐剂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安全性较高 , 所以天然防腐剂在酱制品中的 Sauce products in the use situation of antiseptic investigation andanalysisAbstract:Sauceproductsmore and more kinds,one kindofaddedpreservativ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reservatives to sauce productsdifferenteffects.Now theuse ofproductsinsauce because ofthepreser

3、vativeproducers of categories,natureand add doses ofdontknow,to make the sauce products in a preservative added is not standard, andthen to the consumer health the influence. Natural preservative in thevery great degree the now make up a preservative not do, and naturalpreservativedevelopment more a

4、nd more quickly,the safetyistaller,sonatural preservative in sauce products used i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o.Key words :Sauce products preservativeNatural antiseptic5 52.152.262.362.47酱制品中天然防腐剂的发展前景7动物源天然防腐剂8植物源天然防腐剂83.3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94、结语10参考文献 11引言酱制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由于各地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的不同,所以各地的酱制品在口味上有很大的差异, 有

5、“南甜北咸”之说。不过目前各地生产的酱菜都是“香、辣、酸、甜、咸”口味俱全。酱制品主要分为酱腌菜、酱及酱油。 蔬菜酱制是一种古老的蔬菜加工贮藏方法, 由于其加工方法与设备简单易行 ,所用原料可就地取材,因此以前多为作坊加工,形成了许多独具风格的名特产品。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大型的酱菜加工企业,但是上规模的企业还是有限的。每次各地质检部门抽查食品质量,酱菜的不合格率总是居高不下,其问题大多是防腐剂使用超标 ,有的甚至超量使用达8 12 倍之多。有报道合资企业和大型企业酱菜的合格率很高,在 80% 100% 之间 ,但是中小企业、私营及个体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要低很多,在 25% 50% 之间 1 。这表

6、明 ,我国酱腌菜产品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的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我国酱制品中传统的防腐剂我国酱制品中现阶段使用的防腐剂为化学防腐剂 , 主要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硝酸及亚硝酸盐类。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 GB2760 - 2007 中只规定了以下几种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以用于酱腌菜中 :苯甲酸及其钠盐 ,在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g /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稳定剂、凝固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在酱渍的蔬菜和盐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5g /kg,山梨酸及其钾盐作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在酱渍的蔬菜和盐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是0.5g /kg,脱氢乙酸及其

7、钠盐在酱渍的蔬菜和盐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3g /kg。SB /T10439-2007中规定的酱渍菜是指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 ,用酱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而盐渍菜是指以蔬菜为原料,用食盐盐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1 。由此可见,很多常见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在使用范围中均不涉及酱腌菜,这是因为酱菜以前多为高盐渗透而成,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使用比较少;另一个原因是许多酱菜企业多为小型作坊 ,更没有这方面的意识。2.1苯甲酸及其盐类目前 , 我国用于食品防腐的添加剂主要有苯甲酸及其盐类 , 它也是我国酱制品行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防腐剂。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甲

8、酸钠又名安息香酸钠,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 ,味微甜有收敛性 ,易溶于水 ,在空气中稳定。苯甲酸及苯甲酸钠是酸性防腐剂 ,有效成分为苯甲酸 ,作用机理是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和阻碍乙酰辅酶A 的缩合反应 ,使三羟酸循环受阻 ,代谢受到影响 ,还阻碍细胞膜的通透性。其作用效果与pH 值有很大关系 ,在低 pH 条件下对微生物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但对产酸酶作用很弱 ,在 pH 值 5.5 以上时 ,对很多霉菌没有抑制效果 ,最适 pH 值为 2.5 4.0,适用于酸性食品和饲料。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在体内参与代谢 ,不蓄积 ,是安全的防腐剂 , 在我国食品工业中使用广泛。目前 ,防腐剂的安全性是采

9、用ADI 值和最大添加量来衡量国际卫生和粮农组织对每个食品添加剂都提出一个对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可以摄入的毫克值即为ADI 值。最大添加量即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 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防腐剂的毒性是通过LD50来衡量 LD50即半数致死量 , 为单位体重注射防腐剂后 , 导致实验动物死亡所需最小剂量的一半2 。目前国标GB2760.86 中规定 , 苯甲酸类防腐剂在酱油中最大添加量为0.1%,FAO/WHO1984年规定 ,ADI 值为 Omg/kg?d-5 nag/kg?d 苯甲酸及其盐的总量以苯甲酸计。苯甲酸的杀菌能力与pH 值相关 , 在 pH 值 4

10、 时抑菌活性高 , 当 pH值6 时 , 抑菌活性显著降低 2 。2.2山梨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被公认为是高效、 安全的食品防腐剂 ,与其它食品防腐剂相比 , 其毒性极低。山梨酸为2,4- 己二烯酸 ,亦称花楸酸 , 分子式 C6H8O2,相对分子量 112.13 。山梨酸 ( 山梨酸钾 ) 是使用最多的防腐剂 , 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山梨酸属于不饱和脂肪酸, 其抑菌机理是利用自身的双键与微生物细胞中的酶的巯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使细菌丧失活性 , 破坏酶系。此外山梨酸还能干扰传递机能 ,如细胞色素C 对氧的传递 , 以及细胞膜能量传递的功能, 抑制微生物的增殖 , 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山梨

11、酸及其钾盐能有效的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腐败菌 , 但对厌氧性细菌和乳酸菌几乎无效。山梨酸的防腐作用随pH 值的升高而降低 ,但其适宜的 pH值范围比苯甲酸广 , 在 pH 值为 56 以下为宜 , 也属于酸性防腐剂。山梨酸可以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 并最终被氧化成CO2和水 , 对人体基本无害 , 且对食品风味无不良影响,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的食品化学防腐剂之一。但是由于山梨酸的价格比苯甲酸高,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仅在高端食品中应用。山梨酸及山梨酸钾能抑制微生物尤其是霉菌细胞内脱氢酶活性 ,并与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 从而破坏多种重要的酶系统,达到抑菌防腐的目的 3。山梨酸钾对酶菌、

12、 酵母菌和好氧性微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能形成芽孢的厌氧性微生物和嗜酸乳酸杆菌抑制作用甚微,而且受酸碱度的严格控制 , pH值低于 5.0 6.0时其抑菌效果最佳。在微生物严重污染的食品中没有抑菌效果。山梨酸钾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盐,可以在机体内被同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它的抑菌效果比传统的苯甲酸钠高5 10 倍 ,毒性仅为苯甲酸钠的五分之一 ,而且不会破坏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3 。2.3 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名尼泊金Nipagin 酯 , 商品名对羟基安息香酸 , 分子式为 C7H6O3, 无臭无味 , 有麻舌感 ,易溶于热水和醇、醚、丙酮 , 微溶于冷水、苯 , 不溶于 C

13、S2。对羟基苯甲酸酯能够使微生物细胞呼吸系统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并且能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 , 从而起到防腐的作用。其抑菌作用受pH 值影响较小 , 适用 pH 值范围为 4.0 8.0, pH 5.5时, 抗菌能力最强 ,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对霉菌、酵母菌作用较强 ,对细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乳酸菌作用较弱。林日高等实验 5 报道 ,对羟基苯甲酸酯比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更强。动物毒理试验结果表明, 其毒性低于苯甲酸 , 是较为安全的防腐剂 3。2.4硝酸及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生长, 防止肉类中毒 , 且能保持肉类颜色 , 主要作为护色剂使用。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能与腌肉

14、中的其他物质起反应 , 产生硝胺这种可能会令人类致癌的物质。酱制品中亚硝酸盐一般存在于酱腌菜种。食物中硝酸盐的含量一般很少 , 不会令人中毒 , 但人体肠道的细菌可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 而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 以上为大部分酱制品公司生产时所添加的防腐剂, 其中以苯甲酸及其盐类为主。但是我们通过比较以上四种防腐剂的性能, 我们发现 , 在经济上苯甲酸及其盐类是最经济的,而安全性上对羟基苯甲酸脂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而, 对于企业和公司而言 , 其经济效益是最大的考量 , 所以市面上的酱制品中和大一部分产品的防腐剂使用的是苯甲酸及其盐类。因此 , 酱制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是广大消费者所

15、关心的主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 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多种对人体安全的食品防腐剂, 就是天然防腐剂。化学防腐剂是使用最广泛的食品防腐剂, 但由于生产者对食品防腐剂的种类、添加剂量的不了解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 导致酱制品中食品防腐剂的使用不规范 , 所以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毒害, 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要求严格限制其在食品中的用量。 为此人们开始寻求更加高效、安全、无毒的食品防腐剂 , 而代表食品防腐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进入人们的生活。酱制品中天然防腐剂的发展前景天然食品防腐剂一般是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直接分离提取的, 具有防腐作用的一类物质, 也称作生物防腐剂

16、, 是食品防腐剂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3 种类型 ;(1) 动物源天然防腐剂 ,指从与动物相关的物质中提取得到的防腐剂, 如溶菌酶、昆虫抗菌肽、蜂胶、鱼精蛋白等 ;(2)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 , 指天然存在于植物体内 , 通过人工修饰、分解、蒸馏等方法制得的具有防腐作用产品, 如果胶分解物、香料提取物、茶多酚、海藻提取物等 ;(3)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 指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抗菌、抑菌物质,是近年来食品防腐剂开发的一个热点, 如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曲酸等5 。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作用范围广等优点 , 在人体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 不影响消

17、化道菌群 , 不影响药用抗菌素的使用 ,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如抗菌肽可在机体内降解为各种氨基酸 , 纳他霉素则作为生物体内有抗菌作用的活性物质 , 早已随食品为人们食用 , 而被证实无任何毒副作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同一般食品防腐剂相似。它可以通过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系统 , 直接迅速地破坏依赖于膜结构完整性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细胞及细胞器 , 并可导致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诱导微生物自溶 ; 也可以通过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的改变引起抑菌作用 ; 还有一些是通过作用于酶或功能蛋白 , 使他们功能的变化发挥灭菌防腐作用。现在研究发现 , 防腐剂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 而

18、各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对微生物的呼吸过程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导致能量物质 ATP 和还原物质NADH亏缺 , 合成代谢受阻 , 活性的动态膜结构不能维持, 代谢方向趋于水解 , 最后产生细胞自溶 , 不同的抗菌剂的抗菌谱与抗菌效力存在差异。由于天然食品防腐剂是生物体提取物 , 这些物质更容易进入微生物细, 导致膜通透性增加和能量代谢系统破坏 , 因而能迅速抑制微生物的活动、繁殖和生长。3.1动物源天然防腐剂动物源天然防腐剂主要有:溶菌酶、昆虫抗菌肽、蜂胶、鱼精蛋白。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 ,1937 年从卵蛋白中最先分离出晶体溶菌酶, 广泛存在于鸟类、家禽的蛋清中和哺乳动

19、物的泪液、唾液、血浆、乳汁、胎盘以及体液和组织细胞内,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也含有溶菌酶。它是一种碱性球蛋白, 易溶于水 , 不溶于乙醚和丙酮 , 它能切断细胞壁中 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1,4糖苷键 , 水解细菌细胞壁 , 起到溶菌的作用 , 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很好5 。经研究发现 , 溶菌酶是婴儿生长和发育的一种必需蛋白( 非特异免疫因子 ), 还可以杀死肠道腐败菌,增强抗感染能力 , 促进婴儿肠道双歧乳酸杆菌的增殖和乳酪蛋白的凝乳, 有利于消化 , 很适合作为婴儿食品和饮料的添加剂, 现在作为优良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广泛用于清酒、干酪、香肠、奶油、糕点和肉食等

20、食品的防腐保鲜。蜂胶是蜜蜂从植物上采集的树脂, 加入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及蜂蜡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不透明胶状固体, 味微苦 , 不溶于水 , 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 其成分复杂。蜂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 对病毒、病菌、霉菌作用较强, 但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蜂胶中还含有丰富的药效成分 , 有消炎、镇痛、促进组织再生、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素有“完美的天然广谱抗菌物质”之称 5 。由于蜂胶的广谱抗菌作用, 现已编入中国药典 , 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 国外已将蜂胶用于果冻、 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防腐保鲜, 还可用作食品天然添加剂和功能增强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味和色泽,

21、 增强食品的保健作用。3.2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植物源天然防腐剂中主要有: 果胶分解物、香料提取物、茶多酚、海藻提取物。果胶是一种水溶性天然聚合物, 一般从水果、蔬菜中提取 , 主要存在于柠檬、橙、柚、柑桔、葡萄等中, 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增稠剂和凝胶剂等食品添加剂。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研究发现 , 果胶的酶分解物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特别是对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 其抗菌性在 pH6.0 时最强 , 主要抗菌物质是聚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5 。目前国际上已成功将果胶分解物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使用, 配合其它天然食品防腐剂效果更好 , 广泛应用于腌菜、鱼制品、肉制品的防腐中

22、。竹叶、苦瓜、荷叶、辣椒、芦荟等植物提取物具备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特点 , 应用前景广阔。 竹叶提取物活性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 , 有杀菌、抗氧化、抗肿瘤作用 , 对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防腐剂 , 可广泛用于鱼、肉类加工品、腌制品、粮谷类等 ; 苦瓜提取物对细菌和部分酵母菌有良好抑制生长作用 , 且抑菌浓度低、 pH 作用范围广、热稳定性强 , 可作为肉类食品防腐剂 ; 辣椒所含的辣椒素对蜡样芽孢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 作为天然防腐剂 , 比化学防腐剂更安全 , 并有营养作用 ; 芦荟中芦荟

23、素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主要有: 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曲酸。乳酸乳球菌素是世界公认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1951 年首先将乳酸链球菌素用作食品防腐剂, 成功控制了由肉毒梭菌引起的奶酪膨胀腐败。目前世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其应用在食品加工业, 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批准使用。乳酸链球菌素是由乳酸乳球菌产生的多肽类化合物, 可作为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 , 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效 , 尤其是对梭状菌和芽孢杆菌的抑制。 近年来发现乳酸链球菌素与EDTA及柠檬酸等络合剂共同使用时, 对革兰

24、氏阴性细菌也有效 , 扩大了抗菌谱。乳酸链球菌素通过干扰细胞膜的正常功能 , 造成细胞膜的渗漏、养分流失和膜电位下降 , 导致致病菌和腐败菌细胞死亡 ; 乳酸链球菌素与溶菌酶一起使用 , 有协同作用 , 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 , 对食品的色、香、味、口感等无不良影响。许多国家对其添加数量不作限制 , 己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罐头制品、鱼类制品和酒精饮料中。 曲酸是某些微生物生产过程中不经过糖代谢产生的一种弱酸性化合物 , 无色晶体 , 易溶于水、丙酮、醇类中 , 热稳定性高 , 不为细菌利用 , 抗菌谱广 , 且 pH 值对其抗菌效果影响小 , 对人体无毒。曲酸及其衍生物通过影响多酚氧化酶的活

25、性, 对许多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 曲酸还有抗氧化作用、 抑制酶促褐变、 护色作用 , 可广泛应用于肉制食品的护色、防止熏制品致癌物的形成, 以及果蔬保鲜和生食品杀菌防腐等,在抑制食品的酶褐变方面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日本己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批准作为增白剂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天然食品防腐剂作为一类新型安全高效的防腐剂, 已经成为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等为原料 , 经提取、酶法转化或者发酵等技术生产的天然抗菌物质会越来越多。天然食品防腐剂也是今后防腐剂市场的主要方向。但天然食品防腐剂在实

26、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 如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抗菌谱研究不够深刻 ,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明确, 天然食品防腐剂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 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功效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 同时如何将不同来源的天然食品防腐剂配合使用 , 协同作用 , 达到互补或协同增效作用 , 也得深入探讨 , 这些问题会制约和影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利用。 但是 , 尽管天然食品防腐剂由于众多原因还不能完全取代化学防腐剂 , 但是天然食品防腐剂正在以它抗菌性强、 安全无毒、 热稳定性好、 作用范围广等优点在食品工业上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4 结语综上所述 ,

27、 我们可以比较得出, 最适合在酱制品中使用的防腐剂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但是, 现在的研究表明 , 天然防腐剂的提取要花很大的成本。要在企业或者工厂中大量使用天然防腐剂是不现实的, 小型企业和作坊就更不可能使用天然防腐剂了。因此, 现在的市场上酱制品中的防腐剂还是以化学防腐剂为主。我们现阶段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控制酱制品中化学防腐剂的使用量。虽然 , 现在天然防腐剂还无法在酱制品中大量使用, 但是 , 我们可以预测到在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 研究的深入 , 最终天然防腐剂会在酱制品中大量使用。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堂春红 , 孙瑾 .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在酱菜行业的使用技术及

28、法规标准. 中国食品添加剂 . 1006- 2513 2010 04- 0213- 05张丽华 , 何余堂 . 不同防腐剂在酱油保鲜中应用的.中国酿造 2008 年第 5 期总第 182 期 ?67?罗傲霜 , 淳泽 , 罗傲雪 , 范益军 , 葛绍荣 . 食品防腐剂的概况中国食品添加剂?1006- 2513 2005 04- 0055- 04林日高 ,林捷 ,周爱梅等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钠盐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 3 : 19- 24肖素荣 , 李京东 . 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发展前景.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07年第 6 期. No.6,2007毕业设计 ( 论

29、文 ) 任务书设计 ( 论文 ) 题目 : 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系院、专业 :工程技术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学号: 0907320105学生姓名 :程玮指导教师姓名李小华 下达任务日期 :2011 年 11月 20日任务起止日期 :2011 年 11 月 4 日 至 2012 年 5月 20日设计 ( 论文 ) 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主要内容 :通过查阅文献 , 更有效的学习和了解酱制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和使用状况, 也了解天然防腐剂的发展状况。基本要求 :1 、认真阅读、严格遵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管理办法。2、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所学知识 ,

30、 能深入分析 , 并有独到见解 ; 要观点明确、 材料详实、结构合理严谨、 语言通顺 , 参考文献规范且不少于 5 种。3、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 研究内容科学合理 , 研究计划方案可行 ; 理论联系实际 , 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字数要求不少于 6000 字。 4、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 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堂春红 , 孙瑾 .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在酱菜行业的使用技术及法规标准. 中国食品添加剂 . 1006- 2513 2010 04- 0213- 05张丽华 , 何余堂 . 不同防腐剂在酱油保鲜中应用的 . 中国酿造 2008 年第 5 期

31、总第 182 期 ?67?罗傲霜 , 淳泽 , 罗傲雪 , 范益军 , 葛绍荣 . 食品防腐剂的概况中国食品添加剂 ?1006- 2513 2005 04- 0055- 04林日高 , 林捷 , 周爱梅等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钠盐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2, 3 : 19- 24肖素荣 , 李京东 . 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发展前景 .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07 年第 6 期. No.6,2007进度安排序号设计 ( 论文 ) 工作任务日期 ( 起止周数 )1下达任务书2调研、拟定提纲、完成开题报告3完成初稿4中期检查5完成定稿6正式交稿、指导教师初评成绩2012.

32、5.5-2012.5.187答辩、成绩评定、归档2012.5.20-2012.5.30任务下达人 ( 签字 ) 教研室主任 ( 签字 ):年月日系主任 (签章 ):年月日任务接受人 ( 签字 ) 程玮附件二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程玮学 号 0907320105系院工程技术学院班 级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1) 班设计论文题目酱制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指导教师姓名李小华职称教授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研究方向设计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参考文献等通过对酱制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状况的研究, 探讨酱制品的使用安全问题寻找最适合于酱制品的防腐剂研究天然防腐剂在酱制品中的使用效果和前景参考文献堂

33、春红 , 孙瑾 .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在酱菜行业的使用技术及法规标准张丽华 , 何余堂 . 不同防腐剂在酱油保鲜中应用的罗傲霜 , 淳泽 , 罗傲雪 , 范益军 , 葛绍荣 . 食品防腐剂的概况 林日高 , 林捷 , 周爱梅等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钠盐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肖素荣 , 李京东 . 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发展前景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 酱制品中防腐剂现存的状况 酱制品中现在使用的防腐剂的类型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天然防腐剂的类型及其性质 酱制品中可以使用的天然防腐剂 简单的总结现今酱制品中的防腐剂状况和对天然防腐剂的展望设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酱制品中化学防腐剂的类型和使用状况 酱制品中天然防腐剂的类型和使用状况 天然防腐剂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设计论文的提纲一、绪论简述了酱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二、我国酱制品中传统的防腐剂1、苯甲酸及其盐类2、山梨酸及其盐类3、对羟基苯甲酸酯4、硝酸及亚硝酸盐三、酱制品中天然防腐剂的发展前景1 、动物源天然防腐剂2、植物源天然防腐剂3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四、结语简单的总结了酱制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