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的感悟_第1页
读老子的感悟_第2页
读老子的感悟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老子的感悟读老子感悟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 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苦县因为老子被皇帝先后更 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 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 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 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相信这些内容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 就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字句。 多次拜读,感悟颇深。下面就浅谈一 下我自己对道德经的些许理解吧!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灵,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许是 为了掩饰心理上的自卑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己攫取更多的东 西:房子、车子、票子,似乎只有从别人仰视的目光中才能得到 些许安慰与满足。随之而来的则是人性中种种丑恶现象的出现和泛 滥;自私、贪婪、虚伪于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一些日,共沐皎皎月辉,但人与间人之似乎除了漠不关心以外,就只剩下日益激烈的尔虞我诈。我也不例外“ 一方面.虽然我一直坚守与人为善的

3、信念,可 严酷的现实却常提醒我不要丢了篁防人之心”;另一方面沪作为一名 当代大学生,激烈的竞爭逼得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永 无休止的课本,参考书和作业。为此,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我想改 变现状,可又不知从何入手,彷徨、困惑,使我的神经逐渐变得麻木 起来,昔日的快乐,梦想已被封存在遥远的记忆中,以冷漠的心态对 待周围的人与事成了我自然的选择。这种冷漠逐渐形成一层厚厚的 “壳,将我与外界隔绝开来,而壳中的我也只能望歸壳兴叹。理 智告诉我,这种近乎封闭的生活并不是我需要的,但我却没有勇气也 没有能力去打破它。在我接触到老子道德经后,我的思想终于开始转变。我接触到道德经完全是偶然的。开始是在

4、中央电视台看百家 讲坛的时候看到一位教授在讲解老子,出于好奇对老子的好奇,就暂 停了看了一会儿,老师生动的讲解和对“大道的执着信念很快激起 了我的好奇心,我急切地想知道疲乏家始祖老子的这本箸作究竟讲述 了怎样的道理,竟使这么多人对其奉若神明。在因特网上我很快就找到了道德经的原文,配合注释,我很快读通了全文,知道了道 德经主要讲述的就是“大道”的性质、由来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也 许是时间太匆忙,也许是原文过于晦涩,通读之后,我对道德经 的含义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为了弄懂道德经的深刻含义, 我每周按时去课堂听老师讲解。渐渐地,“大道”这个原先看起来虚无缥渺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实实在在理解并感

5、受到的力量。大道,先于天地而生,存在于万物之中,它蕴含着宇宙万物 诞生、发展、演变衰亡的一般规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就是这个意思。大道是比水还柔的至柔之物。因此,大于 宇宙,小至原子,它可以无所不至,作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它 是一种力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虽然它并不是我们平时想象中的 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它诠释着世界运行的最基本的规律。 大疲乏又是永恒的,纵然是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它也不会有所变更, 在漫漫长河中,它所作用的事物有兴有衰,有生有死,但它绝不会随 之减弱、衰亡,因为一切的变化都是在它的作用之下,由它控制着。道德经还有许多关于人应修道修德的阐述

6、。老子强调人要努力排除贪欲。的确,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从 一出世开始,生存的本能便指挥我们不断为自己索取各种的生存必需 品。特别是步入社会后,有太多的事使我们对现状不满,我们总是想 得到更多的东西,得到了第一件又想要第二件,旧的欲望刚满足,新的、更大的欲望又产生了,这无疑是与大道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想想自己从小到大, 似乎都在不停地与别人争:争分数、争名次、争奖励我太在乎结果了。因为好胜心不允许我失败,我只有通过不断地与人竞争才能满 足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竞争的结果,是我常常感到自己活得太累了, 其实,我们应该将胜败荣辱置于脑后,凡事看淡一些,做事只求

7、尽心 尽力,问心无愧,根本不必太在意结果,一切随缘就行了。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轻松平静的心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人要善于“处弱”和“处下”,这是我从道德经中得 到的另一个启示。且不说历史上众多以柔弱胜刚强的事例, 路边的野 草,以其细小柔弱之身躯,竟能顶开压在其上的硕石,顽强地生长, 即使被大火烧尽,来年春天,又是一片生机盎然,做人处世的道理其 实一样。“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木秀于林,风于摧之,人高于行, 众必诽之”。“示强”的结果只能是受到众的围攻。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喜欢处处夸耀表现自己,总要显得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筹,实际 上,这种炫耀除了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心理上的

8、满足以外,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好处。对于那些既没有真才实学而又喜欢到处夸耀自己的人, 人们会嗤之为“半瓶子醋”;对于那些确有过人之处但喜欢到处表现 的人,则往往会因为过于出风头而遭到大家的不满甚至妒忌,其结果往往也不会很好。所以明智的人在各种场合非常谦虚, 对任何人都不 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正如老子所说“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 善处下也”。只有善于处下的人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道德经提倡对待他人应该采取一种容忍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争论不休。如果置身事外,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争论只会破坏人 际关系,徒增烦恼。而在当事人看来,大动肝火的原因

9、不外乎是认为 对方占了自己的便宜。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只要将得 失看得淡一些,不要将“我的”分得那么明确,不要将自己摆在一个 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位置,遇事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 现,很多事情都不必在乎。洒脱一点既可以融洽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关 系,又可以使我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从另一个 角度看,无“容人之量”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因为一个卓越的领导 者必须能容忍下属的过失和偶尔的 “恃才傲物”,而一个杰出的下属 则必须忍受上级的苛求和有时的“无理指责”。真理是要通过时间检验的。同样,老子伟不伟大也要通过时间检 验的。老子和其他名人不同的地方,没有创立任何的宗教

10、去教人如何, 道教也应该是后人所为。老子所教人的实际是一种认识世界的世界观 和思考方法。通过这种思维方法,真正了解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 这 种思维不带任何神化色彩。是真正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天人合一, 就是这种思维的立足点,只有站在这个立场,才能看清事物本身的真 相。个人认为。这就是古人所体现的科学态度。这种思维,是绝对经 得住时间检验的。实际上,老子理解的道,就是真相,真理。个人以 为,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生活必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将来科学观 念必定成为人生活的主导。实际上人类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科学。 所 以一些宗教最终将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科学必定能解释人类不解的 困惑。各类宗教意识,意识形态的理论著作最终都将被证明是不科学 的。它们将随世界发展成为历史。它们只属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宗 教从一定角度而言就是科学的前身,只不过加上神化色彩,而且也不 想通过科学理论验证。所以造成人们偖多误解。本身又不求改进。也 成为一定历史阶段意识形态统治工具。宗教与现代科学的斗争的交 点: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只的。只要是运动。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