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疼痛酸麻胀痛_第1页
中医谈疼痛酸麻胀痛_第2页
中医谈疼痛酸麻胀痛_第3页
中医谈疼痛酸麻胀痛_第4页
中医谈疼痛酸麻胀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 不同.(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 下身肿胀等症状。2、肺区诊断(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 备注:胖人多痰,

2、瘦人多火。3、心区诊断(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2 )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 备注: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4、肝区诊断(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5、脾区诊断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2)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6、肾区诊断(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7、生

3、殖区诊断 (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谈谈疼痛痒酸胀麻疲乏之病症一、疼 t eng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 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 “痛” 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是如何解释的?我们先来看看结构。疼,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怎么理解呢? 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 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黄帝内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 则骨疼肉枯。 灵枢经刺节真邪”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寒超过了热,而导致 了骨头疼肉紧枯。这种感觉可以用“寒

4、风刺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此,可以理 解为,由过寒引起的身体不适之感觉。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法。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 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要用热来解决。通常,引起疼的 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大都与寒冷有关。二、痛 t eng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字形结构。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一个甬字,“甬”, 什么意思呢,路也。我们这样可以理解痛这个字,它是由于路被堵住了引起的。 那这个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经络, 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血管、 淋巴等各 种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经的问题,那这部分,大都是由于受寒凉,导致经 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那解决的

5、方法,就是要通把路打通。中医认为, “通则 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三、痒y dig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 得阳者生, 失阳者亡。那阳在病里旁里, 说明什么呢?阳气病了, 受阻了。因此, 我理解,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 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还 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 也就有人发明了痒痒挠这种工具。 那这种痒, 又是怎么 回事呢?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 在顶的过程中, 由于人体的经络 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

6、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对于皮肤痒,很多人都爱用激素,其实,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对 人体有危害。其实,人体很有意思,当你面对痒的时候, 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挠, 而这个挠的过程,其实也是疏通经络的过程。只不过,这是在表皮。而更深层、 更好的办法,就是刮痧,让更深层的寒湿出来。如果原来痛,现在变成痒了,其 实,说明你的身体在向好的方向转换。反之,原来痒,后来变成痛了,那就说明 向坏的方向转换。四、酸su 01酸字的左边是一个酉,右侧是“夋” qm。酉,在天干地支中,对应的是 1719 点,刚好是肾经当值。而“夋”字, 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所以, 在人体上,基本可以理解为肾虚了。我们身体最

7、容易酸的地方是哪, 是腰对吧?在中医里, 腰为肾之府。所以, 腰酸,大体上可以找到的原因就是肾虚了, 我们身体代谢缓慢了。 还有一种状况, 就是我们爬山之后, 腿很容易酸, 其实,这也是身体血液中乳酸堆积不易代谢的 结果。而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造血,所以,还是和肾虚有关。我觉得,酸其实和痒一样,也是一种身体的临界状态,往好的方向,就 是健康;往坏的方面, 可能就是疼痛了。 对于酸, 解决的方案, 就是加温和加速, 热敷和按摩,对缓解酸有很大的效果。同时,枸杞也是强肾的佳品。总之,强壮 你的肾,才是解决酸的根本之道。因为,你很少听小孩说他腰酸的。因为他们一 个个都是肾气十足。五、胀zh dig胀

8、是肉月旁一个长字。 如何理解呢?主要是指肌肉组织不正常的扩大。 它和肿基本上是同意。肿,主要是表现在外观;而胀,经常会是外观看不到的情 况。造成胀的原因很多,外在的,可能是外伤引起的发炎,或者捆绑造成气血不 畅。其实大都也是由于管道受阻,造成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所致。要做的工作, 也是疏通经络,解决淤堵。六、麻ma麻,也是一种病态,病字旁里一个林。怎么解释这个词呢?我们什么情 况下会感觉麻了?是不是肢体被压的时间过长以后, 导致气血供应不上而使肌体 产生不适之感。那和“林”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这样理解了, “林”字为会意字。从二 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 : 丛聚的树木或

9、竹子。那在中医里,什么主木呢?肝藏 血主木,因此,如果肝血正常汇聚,那到好。关键是加了一个“病”字旁,说明 是不正常的汇聚。解决麻的方法也很简单,解除这种不正常的压力。这种压力, 有可能是外在的,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产生肢体麻木, 也主要是肝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不正常汇聚引起的。七、疲pi疲,也是病字旁里一个皮字。疲字的主义:懈怠,不起劲。皮在中医里是由肺主管的。而肺在中医里是管疏布血的,是相傅之官。疲多从外在表现出来, 比如疲软等,是看得见和摸的着的。八、乏 f a乏字的主要意思是缺少和无能。 缺少什么?当然是缺少气血啊。 与疲不同, 乏,多为身体内在的感觉。比如我们可以说

10、: “我今天很乏”,这是一种内心的 感受,而不能说, “我今天很疲”。如果说我很疲乏,则是指身体由外到内都打 不起精神来。疲和乏都与我们气血不足有关。解决的方法,需要综合调理了。这 与我们前面说的各种症状相比,相对严重些。总之,人体和各种不适症状,从汉字的构成上大体可略见一斑。基本都与病字 旁相关联。而且多与寒、外伤造成的经络不通有关。所以, 黄帝内经之所以 强调经络,也就不言而喻了。谈谈饥、饿、劳、累、聪、明等病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面这些词,我们在小时候学语文时, 都没有深刻理解过,如今,上了点岁数,生活阅历也丰富了,慢慢地,对中华文 明的理解也越发的深刻。汉字,不仅每个词有特定

11、的含意,每个字也有,甚至, 偏傍部首也都能说明问题。 曲黎敏对中医的深刻和独特的理解, 很大一部分源自 于她对汉字的理解。因此,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喜欢中国文化的人,每一 个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我们都要认真研究我们的文字,以便做到去粗取精, 取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理的过程。好了,闲话少说,我们继续研究字与病 症的关系。一、饥 j 1饥,一个食字旁,加一个几。什么意思呢?肯定和食物有关。“几”像 什么,是不是像蚕在蠕动。因此,理解饥,可以想像为,因食物而产生的生理反 应,产生的肠胃的蠕动。因此会有“饥肠辘辘”这么一个词组出来,从这个意义 上说,饥更代表着人体那种条件反射式的肠胃蠕动。二

12、、饿P什么是“饿”呢?一个食字旁,加一个我字。官方解释是更严重的饥。 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 , “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 般的肚子饿 ; “饿”是严重的饥饿。我个人理解,饥与饿最大的区别在于,饥主 要是因食物产生的生理反应; 而饿,则是因食物产生的精神层面的反应。 换言之, 饿就是“我想吃”的意思。我在做健康咨询时, 非常强调饥饿感。 实际上, 我更在强调的是 “饿”字。 直白的理解,就是“吃饭香不香?”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很多人在亚健康时,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了饭点,吃也行,不吃也行。甚至肠胃都咕咕响了,而自 己却并没有一点食欲。没有“饿”的感觉,说明身体已经出现很

13、大的问题。主要 是体内的垃圾排不出去。 如果从西医角度来说, 很可能是尿酸和肌酐过高。 因此, 要想解决饥饿感的问题, 一定要先解决排毒的问题。 很多人都只顾上面, 只顾进 补,而不顾下面,不顾排出,这是对养生的一大错误理解。如果你没有强烈的饥 饿感,你吃再多的东西,也不会被人体吸收。只有当你饥饿感很强时,你即使吃 非常普通的饭菜,也能吸收到大自然给予的食物之精华。因此,人要量出为入, 具体地说,说是根据你的大便情况,大便是否成形,来考虑你吃什么和吃多少。 不信你就试试,凡是大便不成形的人, 如果你减少进食量, 尤其是晚餐的进食量, 多数情况下,大便会变的成形,这点,我们以后再详说。饥和饿,在

14、英文中,都用“ hungry ”来表示,但在中文里,还是有不少区 别的,这就是中国文化,可以非常精准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意思。三、劳I do“勞”,是劳的繁体字。而“劳”字的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en),即“焰” 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 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 :努力劳动 ; 使受辛苦。你可以理解为用力过火了。毕竟三个火, 更能代表劳的本意。在中医里,如何理解“劳”字呢?最好的解释就是“五劳七伤”。四、累I百累字的结构是,上边一个“田”,下边一个“糸”mi (音“密”)。那“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基本字义 1. 细丝。 2. 幺。 3. 微小。 4. 量词

15、,丝 的二分之一。详细字义名 1. ( 象形。甲骨文字形,一端象丝束的绪,一端象 丝束的头,中间是丝绞。本义:细丝 ) 同本义 fine siIk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说文。当我们知道了“糸”的意思,也就能很好地理解累了。这就好比,我们 用一根很细的丝, 来顶着一大块田地, 这悬殊的力量对比, 本身就说明一个不协 调。因此,累,可以被理解为身体无法承受的压力。从官方辞典中,我们可以看 到:累的基本字义:1.疲乏,过劳:劳。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 着。和“劳”那种“久”引起的身体不适不同,“累”其实是一种短期形成 的身体不适。 比如说, 我今天走了一天的路, 你可以说,“我累了”, 而不

16、能说, “我劳了”。累可以睡完一觉,马上恢复过来,但劳却不行。比如,如果你是天 天用电脑,最后导致颈椎病,那就不是“累”造成的了,而是“劳”。积劳,一 定会成疾。你可以这样理解, 持续的“累”,最后就会变成“劳”。换句话说,“劳” 是由持续的“累”引起的。五、聪cmg聪,左边是一个耳,右边是一个总。在中医里,什么开窍于耳呢?对, 肾开窍于耳。 因此,官网解释为: 基本字义: 1. 听觉:失。 2. 听觉灵敏:耳 目明。3.心思灵敏:明。睿。慧。颖。可以看出,“聪”确实和听力 有关。左边耳,右边总,你可以理解“聪”这种状态为人肾气最足时。为什么 大家都说这孩子聪明,而很少有人岁数大的人说这句话,

17、而改用“智慧”了呢? 实际上,“聪”多来自于先天的,也就是从父母的精血那继承过来的,而智慧, 则多来自于后天努力形成的。 为什么人老了, 听力就慢慢下降了, 那是和肾气衰 竭有关。原来这种老年人得的疾病, 也就是功能退化,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也有了, 这就是未老先衰的结果。这和现代人不注重养生,过度消耗自己的肾气有关。曲黎敏经常把人体先天得来的那点肾气,比喻成煤气罐。有的人大火猛 烧,到不了老,就挂了;而有些人,小火慢烧,可以烧很长的时间。因此,当你 未到岁数就开始失聪的时候,你就知道,你肾气已经衰竭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除了正常的肾气衰竭以外,还有很多的小孩子也会 “失聪”,为什么呢?那就是乱

18、用药的结果。比如庆大霉素,很多小孩在感冒, 或者拉肚子时都打过, 如果剂量不大还行; 如何长期打, 最后一定是会把耳朵打 聋了,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其实,耳朵聋受伤害的并非只是耳朵本身,寻根溯源 是肾。所以,很多药物的说明书上都写有:肝肾不好的人慎用。因为,所有的药 物毒素,都要通过肝肾代谢掉的。这就是“是药三分毒”的道理。有的药还不只 是三分毒,甚至是五分或者七分毒。六、明ming明是什么?日和月, 加在一起就是明。 我们都说耳聪目明, 那在中医里, 谁和明有关?对,肝!因为“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视”。什么日和月加在一起就是明呢?我们都知道,中医的精髓是什么?对, 阴、阳。日和月,就是宇宙间最

19、大的阳和阴。人生活在地球上,就要顺应这个阴 阳。可是,我们很多人偏偏不这么做。古人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 我们现在很多人,是晚上不睡觉,白天没精神。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它的 工作时间是在凌晨的 13 点,它主要的工作是处理体内的垃圾, 可我们很多人, 偏偏在这个时间大吃大喝, 偏偏在这个时间 K 歌,偏偏在这个时间打游戏, 结果 把肝脏处理垃圾的时间给错过了,时间长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就被完全打乱了, 血液里的垃圾一多,人所有的病全来了。一直强调人体肝最重要,看来,也就是 因为肝是调节人体阴阳最大和最重要的器官吧。有一句话,叫“花不花四十八”,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人体到了 48

20、岁,眼睛开始花了,也就是看东西不清楚了,聚焦不准了。那我们追根溯源,就 追到了肝上了。因为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视嘛。其实,眼睛花,代表着你身体 的阴阳已经逐渐被打乱了。 还有很多人没到老年就有白内障了, 这是为什么?同 样也是肝受损了。 人体的眼睛就相当于一架相机, 白内障,其实就是眼部的垃圾, 换到照相机上,就是镜头脏了。这个还好办,做个小手术,换个镜头就解决了。 还有很多人,是眼底出问题了,也就是底片的成相系统坏了,这个就不好办了。 因此,所有人体肢体末端出的问题,你最后都可以归纳到肝肾上。总之,肝肾同源,当我们阴阳失衡之时,当我们肾气衰竭之时,我们必 然就会耳不聪, 目不明了。人要明白这

21、样一个道理, 当你得病的时候, 你要想到, 你今天的病,不是你今天才得的,而是你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有原因, 才会有结果,这就是因果关系。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心),久卧伤气(肺),久坐伤 肉(脾),久立伤骨(肾),久行伤筋(肝),是谓五劳所伤。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 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因此,“劳”这个字,和“久”是有关系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 如果持续过了,就是劳。比如“过劳死”,就最能形象地理解劳这个字了。还有 我们现代人得的颈椎病、腰椎病,都是和持续地坐着用电脑、开车等有关系,这 些病,都是积劳成

22、疾的结果。水停津阻:一般认为,水液代谢失调,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故有“虚损之痰,总不离脾肺肾三经之不足也”(不居集痰证扼要) 之说,较少涉及于心。实际上心亦参加水液代谢的过程。心主血脉,血中含有大 量津液,心阳推动血液运行全身时, 亦将津液洒布全身。 如心阳不振, 温运失职, 在伴随气血失运的同时,亦常发生水津失布,水停津阻,生饮化痰,蓄积为患的 病机。或脾肾阳虚,水湿泛溢,水气上逆,凌侮心阳,此时正值心阳已衰不能 布散阴弥,又可发生水气凌心的病机。常见心悸,气短,眩晕,心下逆满,小便 不利等症状。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说:“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又如伤寒明理论悸说:“其停饮

23、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 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心下停饮,虽有水气凌心,但心脏自身阳虚 是其根本,否则水气不会停留心下而致心悸。若心阳虚弱,不能充分化气行水, 水停胸中, 化生痰浊,发生寒痰血瘀互结的病机, 引起胸痹, 可见心胸憋闷胀痛、 胸背引痛、喘息咳唾、心悸气短、舌淡胖、苔厚腻、脉弦滑等症。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 痛,短气。”医宗金鉴注解其义时说:“阳气一虚,诸寒阴邪得以乘之,则胸背 之气痹而不通, 轻则病满,重者病痛,理之必然也。喘息咳唾,短气证之必有也。 ” 在胸痹胸痛的同时,见喘息咳唾之症,是心阳虚、寒痰与血瘀共存所致。手少阴 经脉

24、,循喉咙,挟舌本,若心阳虚衰,不能温通少阴经脉,津血运行不利,寒凝 咽喉,津停血瘀,或心阳素虚又外感寒邪,寒凝津血于咽喉,均可见咽喉疼痛、 喉间暗红、咳吐痰涎、声音嘶哑、舌淡苔白等症。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伤寒贯珠集在阐述其义时说:“少阴咽痛,盖少阴寒邪郁聚咽 嗌之间,既不得出,复不得入。”用半夏散及汤治疗,方中半夏化痰散结,可知 此咽痛的病机为寒郁咽喉, 津血凝滞。 并从使用桂枝温通心阳而推测, 此类咽喉 疼痛,既可由外寒进犯,亦可由心阳虚衰,气不化津,水津停阻所致。心阳虚衰的发展趋势比较复杂,常可引起心的阴阳两虚、心脾阳虚、心 肺阳虚、心肾阳虚、心阳暴

25、脱等病机变化。心的阴阳两虚:心阳不足,阳虚则阴无以化,继而阳损及阴,可至心阴 不足,形成心的阴阳两虚的病机。既有胸闷心痛,形寒肢冷,又有五心烦热,舌 红光滑之症。心脾阳虚:心属火,脾胃属土,按照五行相生规律,心火有助脾暖土的功 能。心阳虚,火不暖土,可引起脾胃虚寒。既可见胸痛胸闷,面舌晦黯,又可见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等症。心肺阳虚:心肺同居上焦,宗气贯心脉行血气。心阳虚衰,久之必导致肺 的阳气亏损,引起心肺阳虚的病机。既见心悸胸痛,形寒肢冷,又见喘息咳唾等 症。黄帝内经素问心肾阳虚: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阳虚衰,不能下温肾阳,可致肾水 寒凝和水气凌心,引起心肾阳虚的病机。病人先有心悸气短,而后

26、出现水肿,下 肢尤甚,腰膝酸冷等症。心阳虚反复发作,逐渐加剧,或心阳受到严重损伤,阳虚至极,宗气大 泄,可形成心阳暴脱的病机。心血虚:黄帝内经只有血虚的笼统论述,尚未提到心血虚的名称。 诸病源候论、 千金要方、 圣济总录讨论脏腑病机,提到心的虚证时, 往往多是“血气衰少”并提。济生方中开始有“心血不足”的提法,如该书 惊悸怔忡健忘门指出: “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盖心主于血,血乃心之 主,心乃形之君,血富则心君自安矣。多因汲汲富贵,戚戚贫贱,又思所爱,触 事不意,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这是对心血虚病因病机最早、最精 辟的论述。其后医学入门、 杂病源流犀烛、 证治准绳、 证治汇补 则

27、采用“心血一虚”等提法。直到症因脉治才最准确地使用“心血虚”的名 称。是书内伤不得卧中说:“心血虚不得卧之症,心烦躁乱,夜卧惊起,口 燥舌干。五心烦热,此心血不足,心火太旺之症也。”至此之后,有关心血虚病 机的论述更加完善,广泛用于阐述各种病证。引起心血虚的病因,多由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脾胃失运,生化不足; 或失血过多,心血减少;或温热久恋,伤津耗血;或心气先伤,由气及血;或久 病体弱,失治误治所致。由于血液是心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故心血虚的 .肺阳“肺阳”的概念历来讨论也很少。从古籍中看,直接用“肺阳”一词的 基本未见。所以现行教科书也不涉及它。 但近年来,讨论肺阳虚的文章屡有发表, 论述亦

28、较有深度,现摘其要简介如下。1) 肺阳虚证是客观存在的:肺阳虚证是否存在 ?不少作者从研究文献入手,证明 它自古就已被认识到了,只是表达方式不甚明确而已。朱广仁等指出: 阴阳是互根的,既然承认有肺阴,就不能否认有肺阳。五脏皆有阴虚阳虚,何 独肺无阳虚呢?若无肺阳,肺阴从何而化生?素问汤液醪醴论云:“其有不 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五阳以布,疏涤五脏,”,明确指出了五脏 皆有阳气,自然寓肺阳在内。 金匮要略论肺痿时提出“肺中冷”的病机概念,并说明是“上虚不能制下” 既冷且虚,自是肺阳虚证。肺阳虚,津液不化,留伏于肺而作饮,故吐涎沫而不 咳不渴。 明清以后,一些医家逐步认识到“上焦虚寒”证的存在,

29、如喻嘉言医门法律咳 嗽门、林珮琴类证治裁咳嗽门都提出对“上焦虚寒”和“肺胃虚寒”用 温肺汤治疗。至近代名医蒲辅周则直接提出“肺阳虚,则易感冒”。2)肺阳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肺阳不仅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过去有人认为肺阳的概念已包含在肺气之中,但肺阳的功能与肺气还是有区别 的。归纳起来,肺阳有如下主要功能: 温化蒸腾:因阳性温暖,固主气化。气化之对象,包括肺阴和津液。王德春认 为,肺阳能蒸化肺阴为气,然后推动呼吸运动。津液经肺阳温化蒸腾,则如雾露 一样灌溉一身,然后由上而下,通调三焦水道而令下行。津液的代谢,在下靠肾 阳,在中靠脾阳,在上靠肺阳。当然,推动津液代谢的不独肺阳

30、,还有肺气,但 两者作用有所不同。柯新桥指出:“在宣降水液过程中,肺气以宣降敷布为主, 肺阳则以温煦津液为主。” 宣发输布:上文已述,肺有宣发肃降的功能,以输布水谷精微,这主要是依赖 肺气的作用。 然在此处, 论肺气而忽略了肺阳, 实际上肺气的功能中已包含了肺 阳的作用在内。从“气一元论”观点看,人身之中,无非气而已。但从“阴阳二 元论”观点看,气之中又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肺气之中,应包含肺阴、肺阳, 而只有肺阳,才真正具有宣散的功能。因阴阳特性相反,阴主敛降,阳主升散, 而肺气既能宣发升散, 又能肃降收敛, 其阴阳的分判应是明确的。 在肺阳的宣发 鼓舞下,津液卫气上行至头面,外达于肌表。 暖

31、身卫外:阳主温煦,在内温养脏腑,在外温养形体。王德春认为,人体五脏 的温煦作用,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内温煦本脏及其邻近组织器官, 二是对 外温煦本脏所属组织器官。如脾阳,在内温暖脾胃,在外温煦肌肉;肾阳在内温 暖肾肝,在外暖及骨髓。同理,肺阳的温煦作用,在内主要是温养肺心胸膈,在 外则温养鼻窍皮毛。 皮毛围护人体外表, 直接与环境接触, 故皮毛能否得到温养, 关系到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肺阳温养皮毛, 则皮毛功能健全, 使具有抗御外 邪的能力。但是肺阳主温暖,故主要是抗御外来寒邪,若要抗御温热之邪,还得 有肺阴的协调。肺阳抗御外邪的作用,与卫气有些类似。但卫气不专属于肺,而 是整体气

32、的一部分。柯新桥指出,卫气的功能主要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且又 是通过肺的宣发到达肌表的,因此很容易与肺阳温暖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相混。 但卫气由水谷精气所化, 除抗御外邪外, 并能司汗孔开合 (调节体温) ,润泽皮毛, 而肺阳乃系本脏之阳, 主要只能抗御外来寒邪。 我们认为主要区别在于: 卫气是 靠其自身的生理作用, 在肌表直接抗御外邪的, 而肺阳则是通过温养皮毛后, 使 皮毛功能健全而具有抗邪作用, 二者有明显不同的含义。 然而二者也有相互作用 关系,肺阳能使肺的宣发功能正常, 故肺阳虚而宣发无力时, 卫气也不能温养皮 毛,此时肺阳与卫气皆不足以抗御外邪,而其临床表现就相互混合在一块了。3)

33、肺阳虚证病因病机:王德春归纳出了肺阳亏虚证的病因病机,可资参考。 肺阳亏虚证的病因: 过劳伤气, 久损及阳。 此说明肺阳虚可在肺气虚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形寒饮冷,损伤肺阳。此说明寒邪外袭,阳受阴制,使肺阳受伤;它 脏阳虚,波及于肺。如心阳、脾阳及肾阳之不足,皆可导致肺阳虚。 肺阳亏虚证的病机:温煦不足,肺系虚冷。致使气行受阻则咳嗽、哮喘,不能 暖外则畏寒、鼻流清涕等;化气无权,大气衰少。表现为少气乏力,声低语怯, 脉搏空虚等;津液不化,聚而为水。或咳吐清稀痰液,或发为水肿等。从上述讨 论可以看出,肺阳虚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证候,因而“肺阳”乃是一个不可忽 略的重要概念。长期以来人们较少提及“肺

34、阳”,只不过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肺 阳虚证描写为“上焦虚寒”或“肺虚寒”而已。经云“阳虚则寒”,故肺之虚寒 证实质就是肺阳虚证。人到中年补肺气 不少人一步入中年,就常感到气短乏力,尤其是患有老慢支、哮喘的人,就 更为此苦恼了。其实,这都是肺气不足惹的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35 岁以后,人体肺活量开始下降,并出现肺虚的情况。 “肺气健旺,则五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故中年人保健应先补肺,才 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而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除了季节原因,多由肺气衰弱 引起。一般而言,肺气虚的人会出现咳嗽乏力、畏风自汗、气短、容易感冒等症 状。如果被医生诊断为肺气不足, 除了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外,

35、还有一些小方法值 得一试。“呬”字功补肺气 做法是两唇微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 下之缝,微出。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与胸同平, 然后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分别向左右两边推掌,就像鸟翼一样。呼 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深呼吸 深呼吸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每天以太阳刚出来之时为最佳时 间,到户外做做深呼吸,有利于锻炼呼吸机能,从而达到补肺气的作用。一般来 说,每天做2030次即可。朗读和唱歌也能补肺气 唱歌、朗读可以起到扩胸作用, 通过对横膈肌的运 动,将气吸入肺部,气息冲击声带,产生的声音经过共鸣腔体,进行综合调节。 无论是唱歌还是朗读,呼

36、吸量的大小、节奏快慢,都是根据曲调和情感需要,进 行高低、大小等变化来调整呼吸, 这就能让肺气得到调养。 这个方法须使用适度, 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锻炼,而不是乱喊,否则会适得其反。除了以上这几种做法外, 还有一些食疗方法可以帮助补肺气。 在平时饮食中, 可以选择百合、花生、桔梗、黄芪、党参等放入食材内,帮助润肺补气。但是, 黄芪吃多了容易上火,需掌握用量。肺主皮毛,肺气足脸色才美肺主皮毛,肺气足脸色才美“气色”这个词都应该听说过,那么, “气色”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能用 来衡量人的身体状况,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搞清楚。其实,气色这个词得拆开来看, “气”,在中医学中指的就是先天的元气和 脏腑经络之气, 由肾中精气、 脾胃水谷之气和肺中清气等组成, 分布在全身各处; 而“色”,指的就是人的外表相貌,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内在的气与外 在的色是存在联系的, 因此曾国藩才在他的相面书 冰鉴中说:“人以气为主, 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一个人的身体好坏、体内气足与不足,能从外表的 脸色中一窥即知;而一个人的脸色要红润好看,最根本的也就在于要补气。而说到补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补肺气。 因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也就是说, 肺脏通过它的宣发作用把水谷精微输布于皮毛, 以滋养周身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