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_第1页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_第2页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_第3页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_第4页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2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2、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究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东方人民创建文明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教学要点】重点:四大文明古国及其重要文明成果。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导入新课】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常识导入。【新课探究】一、

2、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学生阅读教材地图,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见板书)二、古埃及金字塔的国度1、古埃及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文明古国(前3100年)。2、学生阅读课文,从数据方面对金字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讨论:为什么古埃及人要修筑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里边存放着国王的尸体木乃伊(干尸)。古埃及统治者所以费尽心力建造它们,而且越造越大,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宗教原因。古埃及人对“死亡”有独到看法,认为世界以南北走向的尼罗河为界,河东是生者世界,河西是死者世界,就像太阳在早晨从富有生机的河东升起,傍晚落到河西黄沙之中一样。因此,人死了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埋,要

3、埋到西岸。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只不过到另一个世界去活罢了。为此,要保存好尸首,要有专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要准备死者在冥世生活的住所即坟墓,还要在住所内放上食品与奢侈品,供死后消费。其次是政治原因。古埃及人无论国王还是平民生前都营造坟墓,只是国王的陵墓要比平民规模大得多。这不止因国王富有财力,更重要的是死去的国王希望用巨大的陵墓表明他不仅在世时享有无比的威严和压倒一切的专制力量,而且死后也同样享有这一切。他们的金字塔具有君临一切的威严,使人们永远感到他们的存在,永远向他们顶礼膜拜。而且,那些活着的国王也希望利用死人的伟大来衬托自己统治的不可动摇。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学生讨论教

4、材上有关汉谟拉比法典图片与文字材料,回答联系中的一些问题。 【总结巩固】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埃及国家的出现、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大河流域被认为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主要是()A、生长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B、产生了人类生存的条件C、孕育了四大上古文明 D、给了人类充足的水资源2、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

5、)A、法老B、胡夫 C、维尔西 D、汉谟拉比3、以“金字塔”为象征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 B、古中国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4、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二、读图识图5、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 图A (教材P10下图) 图B(教材P12)回答问题: 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 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 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一、1、C 2、A 3、A 4、C二、5、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古埃及国王修

6、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板书设计】第2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东亚黄河、长江流域 中国二、古埃及金字塔的国度1、古埃及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文明古国(前3100年)。 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2、古埃及金字塔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是古埃及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是古埃及

7、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体现 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1、作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私有制)2、地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部较完备的成文【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2、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究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东方人民创建文明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教学要点】重点:四大文明古国及其重要文明成果。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

8、识。【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新课探究】四、古印度 1、种姓制度 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种姓制度的相关内容。(见板书)讨论: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佛教产生了。2、佛教的诞生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佛教产生的时间、背景、创始人、教义与传播情况。(见板书)五、古代中国回忆中国历史内容,教师归纳两点:1、中国是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前475年),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2、中国是文化传统惟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六、古代东方四大文明古国的

9、共同特点引导学生从位置、性质、政治等方面讨论并归纳东方文明的共同特征。(见板书)讨论:(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 提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古代东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A、古埃及的金字塔 B、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总结巩固】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埃及国家的出现

10、、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古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也走过一条从小国到统一的道路,其中雅利安人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中形成的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佛教的兴起适应了印度半岛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它既有反对婆罗门特权的一面,也有维护奴隶主统治,麻痹群众的一面。【板书设计】第2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二) 四、古印度 1、种姓制度 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四大 刹帝利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世俗统治) 实质 古印度的社种姓 吠 舍自由民 (平民) 会等级制度 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 2、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1)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释迦牟尼(乔答摩悉达多) (3)早期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