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时训练(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时训练(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时训练(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时训练(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时训练(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一种群的特征()1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某一种群密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d生物入侵的种群最终将呈“s”型曲线增长解析: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并且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比如马和驴能够交配,但是后代骡子不可育,说明马和驴就是两个物种。答案:c2(2017南师大附中联考)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

2、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解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种群的数量变化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等的制约,b错误.答案:b3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解析: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a项错误。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所以调查

3、马尾松,小样方划分应为100 m2左右,b项错误。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c项错误.答案:d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4(2017内蒙古赤峰高三一模)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最大容纳量一半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增长越来越慢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种内斗争越来越弱解析:依题意,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最大容纳量一半,即超过k/2时,受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环境阻力会越来越大,种内斗争会越来越激烈,致使种群的出生率逐渐降低,死亡率逐渐升高,但

4、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所以种群密度增长越来越慢.答案:a5(2017安徽合肥质检)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解析:在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该鲫鱼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注意在调查期间研究对象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脱落、不能影响到标志对象的正常活动,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做到随机捕鱼,只有这样才能减小估算值与实际值的误差

5、,使调查结果准确,具有代表性。答案:d6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a种群密度最大 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增长速率大于零解析: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老年个体数量最多,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等于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答案:a7(2017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月考)右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

6、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解析:e点为环境容纳量(k值),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a项正确;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b点之后,b、c项错误;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即k/2100,则种群数的k值为200,d项错误。答案:a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8下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会存在类似曲线的种群增长形式b在曲线中的b点,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人口发展处于cd段d酿酒过程中,将酵

7、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解析:外来物种入侵时,由于在当地食物充足、没有天敌,在刚开始时其种群增长形式与曲线相似,a正确;在曲线中的b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错误;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只是老年人的比例增加,c错误;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保持在b点时,产生的酒精较多且较快,可获得最大效益,d错误。答案:a9(高考改编)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

8、不符合逻辑斯蒂(“s”型曲线)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从图示分析,该坐标图为某种群的季相图,纵坐标为种群个体数量变化.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数量将增加,但应该也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与食物、天敌等因素相关,所以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组成变动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也应该在k值附近波动;若a点时环境因素变化,食物量不变,增长的

9、过程可能会有所波动,但仍按“s形增长,只是增长速率有所增加或减少而已。答案:a10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解析: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a正确;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正确;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c正确;锥形瓶中的起始酵

10、母菌数和培养液体积都不一样,因此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和k值相同,和k值相同,d错误.答案:d11(2017济南模拟)资源的合理使用既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n(kn)/ks1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3点即k/2之后;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

11、量最少即s1点时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即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为k/2即s3点,(kn)/k值为0。50时。答案:c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2(2017安徽六校联考)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_,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k1或者k2)(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5)在d

12、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会变小。解析:(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中的曲线图。(2)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理想状态(食物充足、无天敌、气候适宜等)下的j型增长曲线.(3)该种群数量在k1上下波动,故k值为k1。(4)c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气候恶劣或者传染病流行导致大量个体死亡,食物和天敌会导致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不会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5)k值大小受环境影响.答案:(1)曲线图(2)j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3)k1(4)b(5)k值(或环境容纳量)13(2017海南海口中学高三月考)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

13、杂草、田螺等生物。(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只/m2。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2)111111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_(填“”或“”)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点时收益最大.解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活动能力小、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广的动物。(1)采用

14、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掺杂主观因素;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各个样方密度的平均值,因此根据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151815191514)616只/m2。(2)分析题图曲线可知,曲线随害虫密度升高成本价值降低,因此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是不同害虫密度下农作物的价值,分析题图可知,b点农作物的价值和成本价值之差最大,该点的效益最大。答案:(1)随机取样16(2)b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