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教材第48页探索思考(1)回忆录中描述的是我国东北地区.(2)20年前该地区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山坡地,四周是成片的树林。到20年后的今天,山坡全被开垦成耕地,当年肥沃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沙石地。(3)这充分反映了黑土地开发利用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2题。1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b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d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2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

2、大,但分布分散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c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条件.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东北地区黑土肥沃,耕地面积大且集中,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答案:1.c2.d2014年5月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据此回答34题。3此时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是()a延缓播种时间b有利于牧草生长c不利于农作物成熟d对水稻生长有利4关于东北三省的土壤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b冬季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

3、春播c以沙质土壤为主,有利于土豆的生长d土壤湿度较大,对农作物生长有利解析:第3题,注意此时正值农作物播种季节,低温可延缓农作物的播种时间.第4题,东北地区冻土层较厚,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与生长。答案:3。a4.b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57题。评价类别农作物a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资源利用率光温潜力利用率51。020。229。0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5。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

4、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 d土壤6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气温 b降水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7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作物a b农作物b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从土壤养分满足率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为土壤。从资源利用率可知,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的种植.答案:5.b6.c7.a8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d区为耕作农业区,_区为林业区,_区为畜牧业区。(填字母)(2)a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生态系统,加强该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简要说

5、明d区农业发展的举措。(4)简析图中b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解析:读图可知,a区是三江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d区是松嫩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区是大兴安岭林区。答案:(1)bc(2)湿地(沼泽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已围垦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3)强化商品粮生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建设绿色食品基地。(4)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1读图,该地区目前最具特色的粮食作物是()a高粱

6、 b小麦c玉米 d水稻解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地。答案:c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2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a90天 b115天c130天 d140天3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解析:第2题,图中显示三江平原春小麦播种期在4月1日至4月11日,成熟期在7月21日至8月1日,经计算可知春小麦的生长期为102122天之间,故b项正确。第3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南部比北部播种期

7、和成熟期都要早,故c项正确。东部山地播种期晚于同纬度西部平原区;西部高原区地势高、气温低而播种期和成熟期较晚。答案:2。b3.c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45题.4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光、热、水充足b生长期长,病虫害少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5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

8、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 bc d解析:第4题,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偏低,病虫害少。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条件。第5题,由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小,粮食种植减少;农业生产转向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珠江三角洲水源比较充足,可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全球变暖会使珠江三角洲的气候更适宜水稻生长;珠江三角洲海水倒灌尚不明显。答案:4.b5。d6图甲和图乙分

9、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选择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2)据图甲和图乙,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作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特征、自然灾害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知识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分别比较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差异,描述地区差异及分布规律

10、即可。第(2)题,春季气温回升后区域洪涝灾害主要是积雪融化形成的春汛。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积雪多,地势低平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后易发生洪涝灾害,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为西部平原地区。第(3)题,东北地区纬度高、降水较少,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两图信息显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可从作物生长期与土壤水分方面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1)图甲: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 4 );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图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

11、偏多量最大,达12倍。(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