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工业大学综合检索报告.doc_第1页
2019年辽宁工业大学综合检索报告.doc_第2页
2019年辽宁工业大学综合检索报告.doc_第3页
2019年辽宁工业大学综合检索报告.doc_第4页
2019年辽宁工业大学综合检索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呀Z笊乂尊信息检索作业院(系)名称研究生学院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讲课教师高芷岘年月 日9工程硕士课题综合检索报告课题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一、中英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Mechatr onics二、文献检索范围:(1)校内电子资源 1、超星数字图书馆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3、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4、Springer 数据库5、Emerald数据库(2)网络信息检索1 国内开放存取期刊 4fa5d93b01008cng.html2 国外开放存取期刊数据库大全 4fa5d93b01008cbx.html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检索方式分析课题,确定主题词:

2、主题词1机电一体化主题词2Mechatronics、初级检索1、 比较同一检索词在不同字段(检索项)检索的差别(分别在篇名字段、文摘等字段进行检索)2、检索词检索 年代检索结果(篇数)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机电一体化2000201116466402433591516Mechatronics2000201125530647661513、作者姓名字段检索以作者为检索对象,进行检索。作者姓名检索年代检索结果(篇数)200020112221、高级检索1.两个字段组配检索所选字段年代检索词单独检索 时命中篇 数逻辑 运算符组配检索 时命中篇数Mechatro nics20002011Mechatronics

3、6151并且690机电一体 化20002011机电一体化915162摘抄其中一条的记录:127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机械2010/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三、检索结果:经全面检索,在检索范围内共检索到相关文献_91516_篇。列出15篇相关文 献的题录:(外文文献要列出5篇)匕弧焊机器人视觉传感技术|二2焊接过程熔深控制技术的研究|二3关于我校增设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甘4人工神经网络及在汽车 AMT中的应用弍5高校机电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宵6浅析机电一体化的进程与智能化趋势I 7机电类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匡8车用动力电池组全生命周期一致性(英文)|甘9基于D

4、SP/CPLD的双转子无刷直流电动机仿真 类骨骼肌电磁直线驱动器设计10现代焊接2007/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现代焊接2007/11中国期刊全文三江学院学报2010/02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汽车齿轮2009/02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职教探索与研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究2007/01数据库益阳职业技术中国期刊全文学院学报2008/02数据库温州大学学报中国期刊全文2011/05数据库(自然科学版)汽车安全与节中国期刊全文能学报2011/03数据库微特电机2011/09中国期刊全文微特电机2011/09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all for Papers The 5th IEEE Internatio

5、nal Conference on CyberneticsControl Theory220 and Intelligent Systems(CIS 2011) 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Applications Conference on Robotics,Automation and Mechatronics(RAM 2011)&2011/02中南大学学报2011/01.: Development of CAD/CAM system and profile measuring(英文版)277 device for CNC grinding machine to o

6、btain an optimal grinding speed278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postprocessor for 5-axis machine tool with non-orthogonal rotary axesTorsional vibration analysis of lathe spindle system279280with unbalanced workpieceImplementation of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prediction of tool wear and failure using

7、ART2中南大学学报 (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11/012011/012011/01四、检索结论:(通过阅读相关的图书和论文,写出关于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 现状的综述,综述内容至少1000字。文献综述的撰写 http:/blog.sin .c n/s/blog_4fa5d93b0100mkj5.html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综述摘要: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说 明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 Mechatro nics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

8、等多学科的交叉 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 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1.1数字化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 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 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 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 作、诊断和修复。1.2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

9、能I/O 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 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 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1.3模块化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 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 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 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 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 工作。如 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 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 单元;具有视觉、图像 处理、识 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 体控制单元等。这样, 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 以利用这 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1.4 网络化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 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

10、视 技术方兴未艾。而远 程 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 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 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 用电器网 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 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 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 计算机集 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 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 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 此,机电 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1.5 人性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 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 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 智 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 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 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 还要求在 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 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 ,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 术享受, 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1.6 微型化 微型化是

11、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nic Mecha nical Systems,简称 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 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 控制电路, 直至接口、 通信和电 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自1986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 1988 年美国加州大学 Berkeley 分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来, 国内外在 MEMS 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MEMS器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

12、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 。1.7 集成化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 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 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 化 与复合, 又包含在生产过 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 配、 检测、 管理 等多种 工 序。为 了 实现多品种、 小批量生 产的 自动化与高效率, 应使系统 具有更广泛的 柔性。首 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使系统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 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1.8 带源化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 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 、燃料电池和大容量 电 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 使用电能, 因而对于运 动的 机电一体化

13、产品, 自带动力 源具有独特的好处。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1.9 绿色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巨大变化,在物 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 资 源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的 后果。所以, 人们呼唤 保护环境, 回归自然, 实现可持 续发展, 绿色产品概念在 这种 呼声中应运而生。 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 低材耗、 低污染、 舒适、 协调而可 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 设计、 制 造、 使用和销 毁时应符 合环保和 人类健康的 要求 ,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 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 时不污染 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应用在钢铁企业中,机电一

14、体化 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 心,把微机、工控机 、 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 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方式,为实现 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 创造有力条件,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机 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2.1 智能化控制技术 (IC)由于钢铁工业具有大型化、 高速化和连续化的特点 ,传统的控制技术遇 到 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 非常有必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神 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的产品设 计、生产、控制、设备与 产品质量诊断等各个方面,如高炉控制系统、 电炉和连 铸车间、轧钢系统、炼钢

15、- 连铸 - 轧钢综合调度系统、冷连轧等。2.2 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一台中 央计算机指挥若干台面 向控制的现场测控计 算 机和智能控制单元。分布 式控制系统可以是两级的、三级的或更多级的。利用计 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 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功能越 来越多。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而且还 可以实现 在线最优化、生产过程实 时调度、生产计划统计管理功能,成为一种测、控、管 一体化的综合系统。DCS具有特点控制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系统可以扩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DCS是监视集中控制分散,故障影响面小,而且系统具有连锁

16、保护功能,采用了 系统故障人工手动控制 操作措施,使系统可靠 性高。 分 布式控制系统与集中型控 制系统相比, 其功能更强,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是当前 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潮流。2.3 开放式控制系统 (OCS)开放控制系统 (Open Control System) 是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引出的新的 结构体系概念。 “开放”意味着对一种标准的信息交换规程的共识和支持,按此标 准设计的系统, 可以实现 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和互换, 且资源共享。开放控制系 统通过工业通信网络使各种控制设备、管理计算机互联,实现控制与经营、管理、 决策的集成, 通过现场总 线使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的控制设备互联,

17、 实现测量与控 制一体化。2.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钢铁企业的 CIMS 是将人与生产经营、生产管理以及过程控制连成一体,用 以实现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产品发货的整个生产过程全局和过程一体化控制。 目前钢铁企业已基本实现 了过程自动化, 但这种“自动化孤岛”式的单机自动化 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生 产过程的统一管理,难以适应现代钢铁生产的 要求。 未 来钢铁企业竞争的 焦点是 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 质优价廉, 及时交货。 为了提高 生产率、 节能降耗、 减少 人员及现有库存, 加速资金周转, 实现生产、 经营、 管 理整体优化, 关键就是加 强管理, 获取必须的经济效益, 提高

18、了企业的 竞争力。 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广泛实现 CIMS 化。2.5 现场总线技术 (FBT)现场总线技术 (Fied Bus Technology) 是连接设置在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 制室内的控制设备之间的 数字式、 双向、 多站通信链路。 采用现场总线 技术取代 现行的信号传输技术(如420mA, DC直流传输)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现场仪表装置与更高一级的控 制系统之间在共同的通信媒体上进行双向传送。 通过现 场总线连接可省去66%或更多的现场信号连接导线。现场总线的引入导致DCS的变革和新一代围绕开放自动化系统的现场总线化仪表,如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器、 现场总线化检测仪表、现场总线化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现场 就地控制站等的发展。2.6 交流传动技术传动技术在钢铁工业中起作 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 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 子 技术的发展 ,交流 调速技 术的发展 非常迅速。由 于 交流传 动的优 越性, 电 气传动 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由交流 传动全面取代直流传动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 复杂的矢 量控制技术实用化得以实 现,交流调速系统的调 速性能已达到和超过直 流调速水 平。现在无论大容量电机 或中小容量电机都可以 使用同步电机或异步电 机实现可 逆平滑调速。交流传动系 统在轧钢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