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面的对联写谁?下面的对联写谁?“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郭沫若诗圣诗圣杜甫杜甫杜甫生平经历杜甫生平经历 杜甫(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唐代诗人。字子美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
2、,是著名诗人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岁学诗,15岁扬名。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个时期。 第一时期(第一时期(731-745):漫游生活。):漫游生活。杜甫杜甫2035岁时曾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岁时写成的。写成的。杜甫过着杜甫过着“裘马清狂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结为挚友
3、。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望岳为代表。为代表。 第二时期(第二时期(746-755)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困守长安十年十年,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747)曾)曾应试应试“制举制举”;十载(;十载(751)献)献“大礼赋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755)十月,安史之乱)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右卫率府胄
4、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兵车行、丽人行丽人行、前出塞前出塞、后出后出塞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这样的警世之句。第三时期(第三时期(756-759):战乱为官流离。):战乱为官流离。肃宗至德元载至肃宗
5、至德元载至乾元二年,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乾元二年,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左拾遗。不。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
6、陈陶悲陈陶、春春望望、北征北征、羌村羌村、“三吏三吏”、“三别三别”等传世名等传世名作。作。 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 200多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第四时期(第四时期(760-770):入蜀生活。):入蜀生活。肃宗上元元年至代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宗大历五年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年春,他在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7、,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亡梓、阆二州。 765年,年,严武去世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离开成都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 768年出峡,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名作岁。名作有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
8、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秋兴八首八首、登高登高、又呈吴郎又呈吴郎等。等。杜甫杜甫望岳望岳望 岳杜 甫(736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返回望 岳杜 甫(736年)荡胸生层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决眦入归鸟。荡胸生曾云,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决眦入归鸟。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望岳望岳1.1.读准字音读准字音诗歌朗读诗歌朗读2.2.把握节奏把握节奏 望岳望岳 杜甫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
9、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3.读出情感读出情感岱宗岱宗夫夫如何?如何?齐鲁齐鲁青青未了。未了。造化造化钟钟神秀,神秀,阴阳阴阳割割昏晓。昏晓。荡荡胸胸生生层云,层云,决眦决眦入入归鸟。归鸟。会当会当凌凌绝顶,绝顶,一览一览众山众山小小。泰山泰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样子的?从齐到鲁从齐到鲁都望都望不尽它不尽它青青的山色青青的山色。大自然大自然集中集中了了所有的神奇和灵秀在泰山所有的神奇和灵秀在泰山,高拔的泰山高拔的泰山山南山北山南山北分割分割了明暗了明暗。
10、 望见山中层云望见山中层云迭生迭生,涤荡涤荡了心胸;了心胸;睁睁大眼睛大眼睛,极力,极力注视注视飞鸟归山,;飞鸟归山,;我我终要终要登上登上泰山顶峰泰山顶峰;一眼望去一眼望去,四,四周的山都显得周的山都显得渺小渺小了。了。诗歌释译诗歌释译望岳望岳找找对偶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划分层次n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整体形象。n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诗人的感受。物,但着力表现诗人的感受。细读品味n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开篇以设问
11、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岱宗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到底怎么样呢?“夫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齐鲁”,春秋时两诸,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为鲁。
12、“青未了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n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集在泰山了。泰
13、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造化”,指天地自然。,指天地自然。“钟神钟神秀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钟”,聚集的意思。,聚集的意思。 n3、“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
14、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荡胸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荡胸”,句的意思是,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决眦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眦”,眼框。眼框。“入入”,收入眼里,看到。,收入眼里,看到。 n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
15、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n教师小结:教师小结:n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n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以泰山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奇,
16、以泰山和诗人的志向作对比,以山之雄伟反衬诗人志向和诗人的志向作对比,以山之雄伟反衬诗人志向之远大,表现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之远大,表现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n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n望岳望岳n远望之色,连绵不绝;近望之势,巍峨高大;远望之色,连绵不绝;近望之势,巍峨高大;n细望之景,气象万千;极望之景,放眼四望。细望之景,气象万千;极望之景,放眼四望。n泰山高大雄奇,作者志向高远。泰山高大雄奇,作者志向高远。与与“泰山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有关的成语、俗语人心齐人心齐,泰山移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重如泰山 老泰山老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北斗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返回人心齐人心齐,泰山移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一下《操场上》教学设计
- 眼眶骨折的临床护理
- 体表肿瘤的临床护理
- 做操教学设计
- 2025年合同制度对企业的战略价值
- 生理学第一章试卷及答案
- 上届初三中考试卷及答案
- 山东一年级试卷及答案
- 2025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长治租房合同范本参考
- 四肢与关节检查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低碳生活 主题班会课件-2篇
- 会下金蛋的鹅课件
-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冲刺复习讲义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DL∕T 860.10-2018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10部分:一致性测试
- 2024多级AO工艺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电影鉴赏评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艺术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