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典型危险作业识别与控制_第1页
现场典型危险作业识别与控制_第2页
现场典型危险作业识别与控制_第3页
现场典型危险作业识别与控制_第4页
现场典型危险作业识别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9-26谢谢合作!谢谢合作!2021-9-26现场典型危险作业识别与控制现场典型危险作业识别与控制注册安全主任 *电工作业人员无电工作业证 *电气检修作业不验电;电报线路上带负荷或断电。 *将暖气管,煤气罐,自来水管作为保护线使用。 *随意动用挂有警示牌的电气装置。 *使用手电钻等I类手持电动工具时,没有配备漏电保护器和采取可靠的接地(接零)措施。(1)电气检修危险作业 *直接在门窗上,林板壁房上装线。 *电气装置拆除时,留有可能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 *配电室内作业时,单人操作且不设监护。 *停、送电操作未执行工作票制度。 *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值班人员未判明原因也未向电气负责人报告

2、,擅自进行处理。 *电气设备意外停电后,在拉升刀闸和采取安全措施之前,人员即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内。 特殊危险作业 *发生电气火灾时,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灭火,或者用不适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灭火。 *雷雨天气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未穿绝缘靴或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未切断电源之前直接接触触电人员。 严格遵守电气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组织措施有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结束和送电制度、倒闸操作安全制度等。 *临时用电必须按国家临时用电相关规程执行,严格管理,禁止乱拉乱接电线。 *加强手持、携带式电气设备的管理,接线必须由有作业资格的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应

3、安设漏电保护装置。 *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1)开炉前的危险因素 *无锅炉使用登记证;操作人员无司炉证。 *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等安全附件失灵。 (2)运行中的危险作业 *司炉工没有严密监视锅炉本体上水位表的实际水位,导致锅炉缺水。 *锅炉低水位联锁和超压联锁保护装置没有定期进行信号模拟试验。 *锅米长时间不进行排污或在高负荷下排污。 *锅炉严重缺水,经“叫水”仍见不到水位时,向锅炉内加水。 *超负荷运行;负荷变化的速度过快;供汽时迅速开启主汽阀。 (3)停炉时的危险作业 *因满水事故紧急停炉后继续给水,或没有开启排污阀、主汽管、疏水阀放水。 *正常停炉46小时内,未关闭风门、灰门、或

4、进行上水、放水操作。 (4)控制措施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 *加强班组检修管理,保证检修质量,为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硬件保障。 *严格按章操作,拒绝违章指挥。 *做好锅炉运行检查:密切监视和调整压力、温度、水位和燃烧等情况;经常检查压力表、水位表、排污阀、给水泵、鼓风机等部件和辅机的运行状况。 *发现锅炉异常、危及安全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1)焊割危险作业 *作业前未清除作业环境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未检查地沟、下水道内是否有危险物品。 *对无法移动的易燃物品未采取防护措施。 *未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登高焊接作业时,乱扔焊条头。 *作业完毕后,未

5、查看是否留有火种即行离开。 (2)气焊、气割危险作业 *气瓶泄漏,瓶帽和防震圈未配备齐全。 *乙炔、丙烷、氧气等燃气和助燃气体气瓶使用中与火源的距离在10米以内。 *重瓶空瓶未分开存放。 *气瓶放置没有防倒、防晒、防震动措施。 *敲击、碰撞气瓶;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瓶阀冻结时用火烘烤。 *瓶内气体用尽。 *氧气瓶阀及其他附件沾染上油脂。 *乙炔瓶使用没有安装回火器或使用时倒放。 *电焊机没有良好的接地线。 *在密切容器内进行电焊作业时,没有把能打开的盖全部打开;未设立绝缘保护。 *更换焊条或焊丝时,电焊工未使用干燥、绝缘可靠的手套。 *电焊工在操作时穿有铁钉的鞋或布鞋。 *在改换设备接头

6、、转移工作地点、更换保险丝、检查焊割设备时,未有效切断电源 *在潮湿地点工作,没有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3)控制措施 *进行焊割作业应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焊割作业须经本单位防火安全部门同意办理动火审批证后,方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加强对电、气焊工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增强其工作责任心。 *焊割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电、气焊工进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储存、运输中的危险作业 *禁忌物料混存;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同库储存。 *危险化学品仓库内没有通风或通风不良。 *危险化学品露天或在潮湿处存放。 *装卸和搬运时摔、滚、翻、抛、拖拉、磨擦、撞击。 *禁火禁烟措施落实不到

7、位,消防器材不齐全或失效。 *厂内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不具有防火设施或行驶中未保护安全车速。 (2)使用中的危险作业 *装卸和使用危险化学品时,没有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时临近火源。 *危险化学品使用中发生泄漏。 小贴士 受碱腐蚀致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深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3)正确的急救处理 吸入有毒气体中毒 *将中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让中毒者呼吸新鲜的空气。 *若发生休克昏迷,可给患者吸入氧气或施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 受酸腐蚀致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如果

8、皮肤沾上浓硫酸,切忌直接用水冲洗,应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再用大量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再次清洗。 (4)控制与措施 *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作业人员一定要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确良安全措施。 (1)起重吊运危险作业 *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或没有 穿戴好防护用品。 *吊运前,没有清理作业现场,没有检查起吊工具、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无损。 *工作前,未进行空载试验,未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起重设备

9、运行前,没有先鸣信号。 *吊物从人员头上经过或停留。 *指挥信号不明确、现场光线黯淡看不清信号。 *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 *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楚。 *捆绑有棱角的构件,没有垫以木板、轮胎、麻袋、草袋等物。 *在开动机构控制器时,猛烈扳动其手柄,越挡操作。 (2)使用限位器及联锁开关作为停车手段。 *使用桥式起重机时,在开动大车后,没有先回零位一次;重物向前摇摆时没有顺势跟车。 *指挥物件翻转时,使其重心猛烈变化。 *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 *在6级以上大风、大雾、雨雪等不良天气中进行起重吊运作业。 *非起重指挥人员指挥或无人指挥。 *歪拉斜挂重物;吊运压力不清的埋置物件。 (3)控制措施

10、 *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班组应对起重作业中常见的危险操作进行重点预防教育。 *施工方案经审批后,由技术人员向参加起重吊装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按规定对使用的起重机械进行日检、月检测和年检,对发现问题的起重设备,及时进行报告或检修处理。 *起吊前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规划、标识、障碍)。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高处作业危险操作 *作业人员没有按要求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上下梯子时手中拿物件。 *不用的材料和工具随意向下抛掷。 *在周边临空的、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悬空作业。 *在雪天、大雾、大雨和六

11、级以上大风时进行高处作业。 *在防护栏杆、平台和孔洞边缘坐、靠;在脚手架上或脚手架下方休息。 *站在阳台栏杆、钢筋骨架模板及支撑上作业。 *在未固定或固定不牢靠的构件上行走和作业。 *在阳台间等非规定通道内做登高或跨越,或利用臂架、脚手架杆件或起重设备提升进行攀登。 *在高鉴定会行走时,不系、挂安全带。 *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中间不设隔离设施。 *赤脚、穿拖鞋或硬底鞋作业。 (2)控制措施 *高处作业前高水平逐级进行曲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检查个体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高处作业前以及搭设设高处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12、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作业中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一) 遵守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 (二) 新入厂员工,外单位厂实习人员,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 转岗及重新上岗人员按转岗范围和离岗期限接受相应的三级安全教育。 (四) 工作前,必须正确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工作鞋、安全带等劳动防用品。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上班。 (五) 非本岗位人员严禁进入工作岗位,启动非本岗位的设备、电器。 (六) 严禁机动车辆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七) 按照操作程

13、序操作,村绝“三违”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 (八) 不准在岗位上干私少、打闹、睡觉、不准脱岗、串岗、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九) 手持机具作业前应检查,确保安全牢靠。 (十) 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示牌不得擅自挪支,需要挪动的须经同意后方可挪动,工作完后必须立即恢复。 (十一)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未经允许不得连班和顶岗。 (十二) 班前、班中、班后对机器设备和现场环境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十三) 严禁机器设备“带病”运行。 (十四) 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行。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续) (十五) 严禁使用不牢固的设施或者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严禁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十六) 严禁

14、乱扔烟头,注意防火。 (十七) 严禁私拉乱接电源和违章使用电器。 (十八) 严禁随意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工作场所。 (十九) 严禁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 (二十) 在未输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之前,不准备进行动火、临时用电作业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二十一) 严禁擅自扩大工作范围。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续) (二十二) 严禁客货混装,货车载物严禁超载、超长、超宽。 (二十三) 严禁在不安全地带(如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休息。 (二十四) 严禁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二十五) 严禁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或区域。 (二十六) 严禁随意触碰运转着的机器设备,或跨越运动部位。 (二十七) 工具、材料和生产用品等应按规定合理存放。 (二十八) 严禁在工作区域焚烧废纸及其他废弃物。 (二十九) 认真记录作业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续) (三十) 工作完毕后,及时断电,整理,清扫作业区域。 (三十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