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玻片标本制作染色3_第1页
5.玻片标本制作染色3_第2页
5.玻片标本制作染色3_第3页
5.玻片标本制作染色3_第4页
5.玻片标本制作染色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九、切片的染色九、切片的染色 1 1、染色的目的:、染色的目的:动、植物样品切片后,必须用染色物质将组织或细胞的不同结构染成不同的颜色 ,才能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将不同的结构区分开。 经过染色后的切片,由于各部分吸附(或结合)的染料的种类或多少不同,从而改变了对入射(照明)光线的折射能力,因而就可将细胞的不同结构区分开来。 2 2、染料的种类:、染料的种类: 大家知道,自然界中带有颜色的物质非常多,但并不一定都可以作为生物染料来使用,能作为生物染料的物质的分子中必须具有发色团和助色团,二者缺一都不能作为染料使用。据此,染料可作如下分类: 1)、根据染料的来源分)、根据染料的来源分 可分为两大

2、类 ( 1)、天然染料)、天然染料 它是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属于这类的染料主要有苏木精(hematoxylin),它是从苏木中提取的,苏木精不能直接对生物样品进行染色,必须配成溶液经过氧化变成苏木素(hematein)后才能用于染色,苏木精的氧化过程也叫成熟。成熟后变为苏木素才对生物样品有着色能力,苏木精染色时还必须有媒染剂的参与,否则染色效果不好或着色很慢。常用的媒染剂是矾类(硫酸铝铁、硫酸铝铵、硫酸铝钾)。苏木精染色液主要是对细胞核染色效果较好,它可把细胞核染成很鲜艳的蓝色或深蓝色。 另一种常见的天然染料是洋红(carmine),洋红又叫胭脂红或卡红,它是从雌性的胭脂虫体中提取的。此外

3、还有两种不太常见的就是靛青和俄西印。 (2 2)、人工合成染料(或叫煤焦油染料)、人工合成染料(或叫煤焦油染料) 这类染料是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它们主要是从煤焦油中提炼的,所以多数参考书中都称其为煤焦油染料。这类染料种类多,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主要是发色团)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A A、亚硝基染料:、亚硝基染料:它们的发色团是亚硝基( NO),如萘酚绿B就是这种染料。 B、硝基染料、硝基染料:这类染料的发色团是硝基(NO2),苦味酸就属这种染料。 o C、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它们的发色团是偶氮氧基(N N),这个发色团是在苯环或萘环之间。如甲基橙、桔黄G、刚果红、苏丹 、苏丹IV、苏丹黑和油红

4、O等。 D、醌亚胺类染料:、醌亚胺类染料:它们的发色团有两个,印胺基( N ) 和醌型苯环( )。如甲苯胺蓝、硫堇、美蓝、次甲基紫和中性红等。 E、苯甲烷类染料:、苯甲烷类染料:发色团也是醌型苯环。如亮绿、孔雀绿、酸性复红、碱性复红、甲基紫、甲基绿和苯胺蓝等。 F F、口口山山 口口丁丁类染料类染料: :它们的发色团也是混型苯环。如伊红(署红Y)、派洛宁Y、藻红。一些荧光染料都属于这类,如吖啶橙、荧光素钠和罗达明B。 2)、根据染料的化学反应性质分为)、根据染料的化学反应性质分为 A A、碱性染料:、碱性染料:这类染料一般能溶解于酒精和水中,它们多数都是氯化物或硫酸盐和醋酸盐,分子中有碱性助色

5、团氨基(NH2 2 )或二甲氨基N-(CH3 3)2 2 。碱性染料一般作为细胞核的染料,这类染料主要有苏木精、美蓝和洋红等。 B、酸性染料、酸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通常使钠盐,但也可为钾、钙或铵盐,它们含有酸性助色团羟基(OH)、羧基(COOH)或磺酸基(SO2H )。酸性染料都属于细胞质的染料,如伊红(署红)、亮绿、藻红等。 C、中性染料:、中性染料:这类染料是由酸性和碱性染料混合后中和而成的,也称这类是复合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中,如姬姆萨(Giemsa)、瑞斯(Wrigth)等,它们是血液涂片和活体细胞的常用染料。 3)、根据染色的对象分为)、根据染色的对象分为 A、 细胞核染料细胞核

6、染料:这类染料对细胞核着色能力强。如苏木精、洋红、番红、结晶紫、硫堇、甲苯胺蓝、甲基绿、美蓝、孔雀绿等。 B B、细胞质染料:细胞质染料:这类大都是人工合成染料,如伊红(署红)、固绿、桔黄G、酸性复红、苦味酸、水溶性苯胺蓝等。 C C、脂肪染料:、脂肪染料:都是人工合成的。如苏丹类、油红O等。 3 3、染色的原理、染色的原理 有物理和化学两种原理 1 1)、物理作用原理)、物理作用原理 (1 1)、滲透作用原理:)、滲透作用原理:组织细胞内有许多空隙性毛细管,染色液可通过毛细管的虹吸作用,滲透到各部位,使之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这种作用染色剂与组织没有发生牢固的结合。 (2 2)、吸收作用原理:)

7、、吸收作用原理: 组织吸收染料,并作牢固结合,组织染成的颜色与染色液颜色相同,不与染料的干粉颜色相同(如曙红干燥时呈绿色结晶,而配制成染色液时是红色,染的组织也为红色),所以这一原理又称为溶液作用学说。 3 3)、吸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原理: 吸附作用是固体物理的特性,任何物体都可以从溶液中吸附住一些非常细小的物质微粒,这些微粒可能是溶于溶液中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只可在溶液中单独存在的离子。染色液内就溶解了染料的微粒或离子,当被染色的切片浸泡在染色液中时,分散在溶液中的色素粒子进入被染物质的间隙内,由于分子的引力作用,色素粒子被吸附而使组织着色。 也由于各种蛋白质或胶体的不同吸附面,可吸附不

8、同的离子,即某种蛋白质对某种染料有吸附作用,因而不同的染色剂可使不同的结构着色。 2 2)、化学原理)、化学原理 动、植物细胞一般有酸性和碱性部分的区别,含有酸性物质的部分能与溶液中的阳离子结合,而含有碱性物质的部分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 一般认为细胞核主要是由酸性物质(核酸)组成,所以它和碱性染料亲和力大而易于染色;细胞质内蛋白质含量高而呈碱性,所以易与酸性染料结合而着色。 染色的化学学说还认为蛋白质是两性物质,它在酸性溶液中呈碱性,带有正电荷,能与带负电荷的离子化合;而在碱性溶液中呈酸性,带负电荷可与带正电荷的离子化合。 如果用苏木精和伊红对同一组织细胞进行染色。由于苏木精属碱性染料,因

9、而细胞核内酸性物质对它亲和力大,核就被染成兰色;伊红属酸性染料,细胞质对它的亲和力强,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但是嗜碱性或嗜酸性只是相对的,若将染了苏木精的样品在酸性溶液中留置时间长,颜色也会脱掉;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标本在碱性染色液中停留的时间长了,细胞质也被染上颜色,所以物理和化学的染色理论,若单独用一种学说去解释所有染色现象是有困难的。 染色机理很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比较确定的观点认为染色是物理和化学作用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 4 4、常用染色液的配制、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 1)、细胞核染色液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细胞核染色液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细胞核染料主要有苏木精、洋红、番红和碱性品红

10、等。 (1 1)、埃利希氏()、埃利希氏(EhrlichsEhrlichs)苏木精)苏木精 苏木精 1g 纯酒精或95酒精 50ml 冰醋酸 5ml 钾矾(硫酸铝钾) 5g饱和量) 纯甘油 50ml 蒸馏水 50ml 配制方法:配制方法: 配制时先将苏木精溶解于15ml的酒精中,再加入冰醋酸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甘油混匀后,再加入剩余的酒精;将钾矾研碎并加热溶于水中,将温热的钾矾水溶液逐渐滴加入上染液中,并不断搅拌,混合完后,倒入瓶中用纱布包棉花封住瓶口,放暗而通风处经常摇动,使之成熟34周。若加入0.2g碘酸钠,苏木精会立刻成熟。该液可长期保存使用,主要染细胞核。 (2)(2)、德拉非尔德氏(、

11、德拉非尔德氏(Delafields)Delafields)苏木精苏木精 甲液: 苏木精 1g 纯酒精 6ml 乙液: 铵明矾饱和水溶液 100ml 丙液: 甘油 25ml 甲醇 25ml 配制方法:配制方法:将乙液逐滴加入甲液中,并不断搅拌,然后置阳光下和空气中约一周至10天;再加入丙液混均。 将上述混合液静置12个月至变为深色为止,过滤后将滤液放至阴冷处封好瓶口,可长期使用,用本染色液染色后需用酸酒精分化。 关于苏木精的配方很多,在此不一一举例,有兴趣的可查看有关的参考书。 (3 3)、洋红)、洋红CarmineCarmine(胭脂红)(胭脂红): : 也是天然染料,它是从雌性胭脂虫体中提取

12、的,胭脂红也是优良的细胞核染料,常用的配方有: A A、 酸性洋红酸性洋红 洋红45g 冰醋酸45ml 蒸馏水55ml 将洋红粉加入蒸馏水和冰醋酸混合液中,在火上加温煮沸并不断搅拌,使洋红完全溶解后,冷却过滤,用时再加入99ml蒸馏水稀释即可使用。 本染色液特别适用于新鲜组织细胞核的染色。 B、硼砂洋红的配制、硼砂洋红的配制 4的硼砂水溶液 100ml 洋红 23g 70的酒精 100ml 配制方法:配制方法:将洋红加入到4的硼砂水溶液中,煮沸30分钟,静置3天再加入70的酒精,再静置24小时,过滤即可使用。本染色适用于动、植物细胞核及整体标本的染色。C、番红(番红(safranin O)的配

13、制)的配制番红0.1或1 g ;蒸馏水100ml,溶解过滤即可使用。番红为碱性染料,适用于染木化、角化、栓化的细胞壁,对细胞核中染色质、染色体和花粉外壁等都可染成鲜艳的红色。 2 2)、细胞质染色液的配方及配制方法)、细胞质染色液的配方及配制方法 A A、伊红(署红)染色液、伊红(署红)染色液 伊红(署红Y) 1g蒸馏水 100ml 将伊红加入水中使之完全溶解后,过滤即可使用。本染色液是进行动物细胞质染色的最常用染色液,常和苏木精对细胞进行对染(也称复染),结果很好,细胞核染成深蓝色,胞质染成很鲜艳的红色。B B、固绿染色液、固绿染色液 固绿 1g 95的酒精 100ml 将固绿加到酒精中,使

14、固绿完全溶解后过滤即可使用。它是植物细胞质的最优良的染色液,常与番红对植物细胞进行对染,番红可把细胞核和木质纤维染成深红色,固绿将细胞质染成很鲜艳的绿色。它也可与苏木精对植物细胞作对染,效果也较好。 3)、脂肪染色液)、脂肪染色液 A、苏丹、苏丹 染色液染色液 苏丹 0.5g(饱和量) 70%酒精 200ml (苏丹 在70的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15). B B、苏丹、苏丹IVIV染色液:染色液: 苏丹IV 0.2g 70的酒精 200ml (苏丹IV在70的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09% ) 上述两种苏丹染色液可将脂肪染成很鲜艳的橘黄色。(4)(4)、中性染色液的配制、中性染色液的配制、姬姆萨(

15、Giemsa)染液 )贮存液:)贮存液:称取姬姆萨粉0.5g,甘油33mL,甲醇33mL。先将姬姆萨粉研细,再逐滴加入甘油,继续研磨,最后加入甲醇,在56放置1-24h后即可使用。)应用液)应用液(临用时配制临用时配制):取1mL贮存液加19mLpH7.4磷酸缓冲液即成。也可以贮存液 甲醇=1 4的比例配制成染色液。 、1%瑞氏瑞氏(Wrights)染色液染色液 称取瑞氏染色粉6g,放研钵内磨细,不断滴加甲醇(共600mL)并继续研磨使溶解。经过滤后染液须贮存一年以上才可使用,保存时间愈久,则染色色泽愈佳。5 5、媒染剂及其溶液的配制、媒染剂及其溶液的配制 人工合成的染料在染色时,一般不用媒染

16、液处理样品。但是大多数天然染料(如苏木精、洋红)染色生物样品时,常用媒染剂对切片进行媒染后再用染色液染样品,只有这样染色物质在样品上的着色能力才好。 常用的媒染剂有铝盐、铁盐、明矾、铵矾、铁矾等,根据染色液的配方不同、染色的方法不同,选用的媒染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不同。有些是在染色之前,先用媒染液浸泡切片,再用染色液对切片染色;而有的则是在配制染色液时就加入了媒染剂(如埃里希氏苏木精染色液)。 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强或加快染色剂的着色速度和能力(或叫结合能力),有些参考书上讲媒染剂可为染色剂提供必要的活性离子。 6、染色的方法、染色的方法 1)、染色方法的分类)、染色方法的分类 A、块染法:、块染法

17、:就是将固定、清洗后的组织块进行整块染色后,再进行脱水、透明、透蜡、包埋和切片,最后把切出的片子经脱蜡、透明、即可封片。这种染色方法一般不用,有时进行蚯蚓和蛔虫的横切片时进行块染,效果也较好。 B、单一染色法:、单一染色法:对组织或切片只用一种染色液染样品(如浮尔根反应),特殊需要时用,一般不用。 C、对比染色法:、对比染色法:这种染色法又叫复染法。它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色液对同一块组织或同一个切片进行染色,可以把组织或细胞的不同结构染成不同的颜色,以便进行区分,这也是最常用的染色法。 D、累加染色法:、累加染色法:就是通过用染色液浸泡样品,使样品的着色由浅到深,达到最佳程度时停止染色。 E

18、、退回染色法:、退回染色法:就是先将样品用染色液进行过染(即染得过一些),再经分化或褪色使样品的颜色达到最佳,用苏木精染色时常采用本法。 2)、染色前的准备)、染色前的准备 在对切片进行染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染色缸的准备、各级酒精的准备、纯酒精与二甲苯混合液的配制、染色液的准备、封片剂、盖玻片、镊子、标签纸等的准备。 3)、染色的操作)、染色的操作 (1)、染色缸的排列方法)、染色缸的排列方法 染色缸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不论使用那种染色缸其排列方式相同。 染色时染色缸的排列顺序如下: 除此之外有时还要加上盛放染色液、分色液等液体的染色缸或其他容器(如烧杯等器皿)。但各但各种

19、浓度的酒精和二甲苯一定要放在带盖的染色缸内。种浓度的酒精和二甲苯一定要放在带盖的染色缸内。 (2 2)、染色的基本步骤)、染色的基本步骤 A、将干燥的切片在复水系列中,经二甲苯进行脱蜡, 从高浓度的酒精逐级下降至蒸馏水中。 B、对切片进行染色(包括兰化、分色和复染等)。 C、染色后的样品用脱水系列的酒精进行脱水(从低 浓度的酒精逐级进入纯酒精中)。 D、透明(用脱水系列的二甲苯透明)。 E、逐片进行封片。 F、贴标签。 (3 3)、染色时的注意事项)、染色时的注意事项 A、染色缸中的各种溶液一定要用标签标记清楚, 按染色顺序排好不能乱,染色缸上的标签要对着操作者。 B、每个染色缸的盖子一定要及

20、时盖好,特别是在夏季空气湿度大时更要注意。 C、透明剂和纯脱水剂中千万不能有水分混入。 D、样品染色后进行脱水时,有些染料在一定浓度的脱水剂中很易脱色(如伊红在50的酒精中;固绿在95的酒精中都很易褪色),因此经过相应的步骤时动作要快,否则颜色会退掉。 E、染色需要分色时,在分色的过程中精力要集中,及时观察分色的情况,否则分色过度颜色不鲜艳了或颜色退光。 F、在染色各步骤的操作中,一定要让载玻片上有切片的那面始终对着操作者。 G、每染完一种颜色,玻片从染色液中取出后,一定要用吸水纸将切片周围的多余的染色液擦去,但千万不能伤到样品。 十、封片十、封片 用封片剂和盖玻片将载玻片上经过染色、脱水和透

21、明的样品封固的过程叫封片。 1 1、封片剂及其种类、封片剂及其种类 1 1)、加拿大树胶(中性树胶):)、加拿大树胶(中性树胶):它是从冷杉植物中分泌的一种树脂,经过化学加工后而成的。它可溶于二甲苯、二氧六环、氯仿中,它是永久性制片最常用的封片剂。 2 2)、达马树胶:)、达马树胶:它是从柳桉树分泌的树脂中提炼的,可溶于二甲苯、苯、松节油和氯仿中,不常见。 3 3)、水溶性封片剂:)、水溶性封片剂:这种封片剂只能用于临时性封片使用,不能作长期保存。 如常见的甘油胶(由下列物质配制而成) 明胶 5g 蒸馏水 30ml 甘油 35ml 石碳酸(苯酚) 0.5g 2、封片的方法、封片的方法 1)、将

22、加拿大树胶用二甲苯调成粘稠的胶状,以用玻棒放入胶内提起后玻棒上的胶不间断的向下流为适。 2)、切片经过染色脱水进入纯二甲苯浸泡56分钟后,取出一张玻片,在靠近切片的边缘处滴加一滴封片剂。 3)、用眼科镊子夹一片干净的盖玻片,使一边与载 玻片上的封片剂形成切面,然后用镊子支撑盖玻片的另一边慢慢降低盖片,同时角度也逐渐变小,最终使盖玻片封盖到有切片的区域。 具体可参考下图 3、封片的注意事项封片的注意事项 1)、向切片上滴加封片剂时,千万不能用玻棒触及切片。 2)、加的封片剂不宜过多,太多封出的片子盖玻片外面有封片剂溢出不美观。但也不能过少,这样会造成盖片下面不能被封片剂充满,产生空区切片的颜色不

23、鲜艳了。 3)、封片剂内不能有任何水分混入,否则封出的片子不透明,有浑浊现象的出现。 4)、刚封完的片子一定平放,置无尘处干燥后,再放入切片盒中保存。 十一、贴标签十一、贴标签 内容包括: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染色方法、制片人姓名、时间、单位等。 动物和植物组织石蜡切片常用染色程序 1 1、适用于所有动物样品的染色方法苏木精伊、适用于所有动物样品的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即红染色法(即H.EH.E染色法)染色法) 切片脱蜡逐渐下降至蒸馏水 埃里希氏苏木精染色1015分钟 蓝化(用碱性水或自来水或碱性酒精) 蒸馏水洗5分钟 分化几秒钟(用酸性蒸馏水或酸酒精) 蒸馏水洗5分钟 伊红染色15分钟 从

24、50的酒精逐级脱水至纯酒精 (每级5分钟) 纯酒精和二甲苯等量混合液 5分钟 纯二甲苯中5分钟后开始封片 贴标签 结果:细胞核染成蓝色,细胞质染成鲜红色。结果:细胞核染成蓝色,细胞质染成鲜红色。 碱性水:碱性水:蒸馏水100毫升加氨水1毫升; 碱酒精:碱酒精:50的酒精100毫升加氨水1毫升; 酸性水:酸性水:蒸馏水100毫升加盐酸1毫升; 酸酒精:酸酒精:用50的酒精100毫升加盐酸1毫升。 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动物组织切片 2、适用于所有植物石蜡切片染色的方法番红、适用于所有植物石蜡切片染色的方法番红固绿染的法:固绿染的法: 切片脱蜡逐级下降至蒸馏水 1的番红染色624小时 水洗

25、从50的酒精逐级脱水至95的酒精中 (每级510分钟) 1的酒精固绿染色25分钟 95的酒精中一过 100的酒精1(12分钟 ) 100酒精2 (510分钟) 纯酒精和二甲苯等量混合液中5分钟 纯二甲苯中10分钟后逐片封片 贴标签 结果:结果:细胞核、木质化细胞壁、导管染成紫红色;细 胞质和纤维素染成绿色。 动物和植物材料动物和植物材料 石蜡切片制作步骤方法实例石蜡切片制作步骤方法实例 家兔肝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家兔肝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和方法一、实验材料:一、实验材料:家兔的新鲜肝组织。二、步骤与方法二、步骤与方法1、取材:、取材:将活家兔处死,取其肝组织切成适当大小的块。2、固定

26、:、固定:用新鲜的BouinBouin,s(s(包音氏包音氏) )固定液固定12小时。3、脱苦味酸的黄色:、脱苦味酸的黄色:将固定液倒掉,用50的酒精浸泡样品20分钟,然后经过多次更换70的酒精脱去苦味酸的黄色(为加快脱黄色可在70的酒精中加几滴氨水)。 4 4、样品的脱水:、样品的脱水:在70的的酒精中将苦味酸的黄色基本脱去后,继续用80、90和100(2次)的酒精各脱水20分钟。5 5、透明:、透明:用1:1的纯酒精和二甲苯混合液、纯二甲苯1和纯二甲苯2各浸泡样品20分钟。6 6、透蜡(浸透):、透蜡(浸透):用二甲苯和纯石蜡的饱和液在室温中浸泡样品2小时,再用熔化的纯石蜡1和纯石蜡2浸泡

27、样品各2小时。注:注:环境条件具备时,春、秋季节选用熔点为4852摄氏度的石蜡;冬季选熔点42到48摄氏度的石蜡;夏季选熔点是48到54摄氏度的石蜡较好。7、包埋:、包埋:将在纯石蜡2中浸透到时间的样品,用高于石蜡熔点23摄氏度的熔化的纯石蜡包埋到专用的容器内,并使之快速冷却凝固。8、切片、切片 1)、按要求进行包埋块的修正。 2)、将修好的样品固着到台木上。 3)、切片(切片厚度选择12微米)。9、按要求进行贴片、展片和干燥。、按要求进行贴片、展片和干燥。10、染色:、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进行染色。 1 1)、切片的脱蜡与复水:)、切片的脱蜡与复水:将完全干燥的切片依

28、次放入纯二苯、1:1的纯二甲苯和纯酒精混合液、90、80、70、50的酒精和蒸馏水各浸泡切片10分钟。 2 2)、切片的苏木精染色、蓝化与分化:)、切片的苏木精染色、蓝化与分化:将切片从蒸馏水中取出,放入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液中染色15分钟;然后用碱性酒精或碱性水浸泡12分钟(蓝化),用蒸馏水稍清洗;用酸性酒精或酸性水分化至细胞质内的蓝色刚刚退去(本步骤一定及时对光观察),即刻用蒸馏水快洗停止分化。 3)、切片的复染:将分化清洗的切片放入1的伊红(署红Y)染色液中浸泡1分钟。11、脱水、透明与封片:、脱水、透明与封片:将切片从伊红染色液中取出,用吸水纸擦去载玻片上的过多的染色液(

29、不能触及样品部位),使切片在50的酒精中一过(一定快,否则红色脱掉),依次放入70、80、90和100酒精中各5分钟;1:1的纯酒精和二甲苯混合液、纯二甲苯中各5分钟,即刻进行封片(封片时一定从纯二甲苯中取出一片封好后,再取出一片进行封片)。12、贴标签、贴标签 内容:样品名称 染色方法 制作人 单位 时间 结果:细胞核染成蓝色,细胞质染成红色。结果:细胞核染成蓝色,细胞质染成红色。 南瓜茎的石蜡切片制作步骤与方法南瓜茎的石蜡切片制作步骤与方法一、实验材料:一、实验材料:无髓腔处的嫩南瓜茎。二、步骤与方法二、步骤与方法1、取材:、取材:取新鲜的粗度合适(直径35毫米),结构致密无髓腔区的嫩南瓜茎,用利刀切成0.5厘米长的数段。2、固定:、固定:用FAA固定液对样品固定12小时(如果样品飘在固定液的表面,要用抽气的方法使样品沉到液体的底部)。3、组织的软化处理:、组织的软化处理:将固定到时间的南瓜茎移到塑料瓶中,用蒸馏水洗数次(不少于6小时)。然后用10的氢氟酸水溶液浸泡样品710天(软化)。 再用蒸馏水清洗样品数次,总时间不能少于3小时。 注意:注意:由于软化剂对玻璃和金属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在配制软化液和软化样品时所用的容器一定应是塑料材质的。4、样品的脱水:、样品的脱水:用50、7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