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生命智慧_第1页
禅宗与生命智慧_第2页
禅宗与生命智慧_第3页
禅宗与生命智慧_第4页
禅宗与生命智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龚隽(中山大学哲学系)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 1、禅的精神与传承禅的精神与传承 拈花微笑到西天28祖,东土六祖到一花五叶(临济、曹洞、云门、沩仰、法眼。) 禅的宗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直指心性,见性成佛。 2、禅修与观心禅修与观心 禅即是心法,破除外相:心即是佛,不在心外求(包括不在庙里拜,不在经上找) 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表示到处到外面找佛);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时分。(归来,表示回到自心)”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达摩论禅:“若欲觅佛。须是见

2、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 坐禅的真义“守一不移”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禅师说“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息心铭:多知多事,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一。凡谓之吉,圣谓之咎。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 守一即放空:恰恰无心有心用。流动的水-动禅 修禅与出家无关:“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鬢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 行

3、禅与读经:“看经看教亦是造业”。获得禅的智慧就是做减法,获得知识就是去掉知识,听起来好像矛盾,其实就是这样。般若无知-禅说经中深意观心解死句、活句:禅不主张读经:起疑情:一击忘所知,自己去经历才是真知道,经验而不是知识(“一日(沩山大师)問香嚴。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香嚴被問。直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底文字。從頭要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嘆云。畫餅不可充饑。屢乞師說破。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 師云。我若說似汝。汝已後罵我去。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干汝事。香嚴。遂將平昔所看文字燒却云。此生

4、不學佛法也。且作箇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乃辭師。直過南陽。覩忠國師遺跡。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師云。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頌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時。”)- 慧能:心转法华,心被法华转 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 3、游戏三昧与平常心是道、游戏三昧与平常心是道 源律师的故事日常生活中用功 道不属修、但莫染污(临济大师所谓“设有修得者,皆是生死业”,“皆是造作”) 白居易与鸟巢禅师: 何为佛法大意? 白诗问:“特入宗门问苦空,敢将禅事叩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巢答:“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白居易问作官之险: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鸟巢答:“薪火相交,识性不停,能无险乎”-白遂作礼。禅的风骨:“活计虽无一钱,敢与君王斗富” 一朝风月与万古长空异是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不落实在生活中就有禅病(禅味太重)课文学习课文学习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佛教禅宗与生命智慧 4 4、禅修过程的考验、禅修过程的考验 八风吹不动(八风:利、衰、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