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篇:如何做到见解独特范文_第1页
立意篇:如何做到见解独特范文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意篇:如何做到见解独特亏你想得出来立意篇:如何做到见解独特供稿谭荣生上海师大附中专题解说“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这些论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还得求新。新奇的立意,独到的见解,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高考作文中,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有个性特征”,就一定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赞赏,得高分也就水到渠成了。而做到有个性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有独特的见解。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亏你想得出来。所谓“亏你想得出来”,就是指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反对浅尝辄止,反对千篇一律,提倡看问题有独到的认识。或辩证地看问题,不失深刻全面;或运用逆向思维,道人之所未

2、道;或全方位思考,有所创新;或独辟蹊径,发古今之新声。有深度的文章必定有个性,有新意,有见解。如何做到见解独特呢?一、思想深刻这是指文章所透射出来的深刻思想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而有所顿悟。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思维的深度往往表现在作品的哲学的真理性、历史的纵深性、人文的深刻性、政治的敏感性。写议论文,能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或者易被人们忽视的“边角”问题,激浊扬清,拨乱反正,充满对社会进步的真

3、诚关注,表现出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写记叙文,取材鲜活,小中见大,微中寓著,充满情感,从而催人感奋,使人联想,在关注周围人事上产生共鸣。二 情感真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中生作文最缺乏的就是人性和人情方面的真实性和深度感,行文往往空泛虚假者多。其实,生活实际也好,文学作品也好,真正感人的还是真实的人之性情。真实的外部世界和真实的内心世界总是鲜活多变而又与众不同的,它激发一个人不断发现新事物,产生新感觉,获得新认识。表现在作文上,就会有新颖的构思、独特的思想、别致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文风。然而,在现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假编造的痕迹,表现为无中生有、虚情假意、刻意

4、拔高、套话连篇、联想牵强、照搬照抄等不良为文之道。高考作文中的情感真挚就是要通过作品挖掘出源于实际的真体验、真感受、真性情、真觉悟。茹志鹃说得好,?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唯有真挚的情感深度才能真正感染人。三 思考深入高考作文现场,一般同学在把握题意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求稳、求保险的心理,即顺着题意很“自然”地进入某一惯常的思路中,于是大量立意肤浅的平庸之作出现了。实际上,作文题目的内涵,往往是多层、多义、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开发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梳理,把混沌的、具体的表象加以分解,对构成事物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相互转化作具体剖析。比如蒲松龄促织中

5、所描写的“魂化促织”,历来被认为是批判统治者对劳动人民迫害之深的。而有一篇文章,却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生不可为之事,死以魂魄为之!这是一种执著,奋斗,无畏无惧,山河为动,金石为开的力量。”化同情为赞美,变低沉为悲壮,谱写了一曲为命运而抗争的赞歌。四 学术内涵高考作文长期以来是考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品质、语言能力、表达技巧。新的教学理念提倡考学生的学术深度。这里所说的学术内涵,主要是指作文中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能成一家之言;翔实可靠新颖的材料能使人耳目一新;缜密严谨的推理能自圆其说;表达有理有据,学有所思,学以致用。总之,见解的独特来自真挚的感情,深入的思考,学术的探究,来自思想

6、的深刻。一句话:亏你想得出来。有这样一首写才女变主妇的小诗: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这一变化,有人非常痛心,认为一位清高优雅的女子,最后一头扎进厨房成为世俗之人,如同白天鹅落地化作家鸭,真是人生的悲剧。但也有人说,从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变为踏踏实实的主妇,这一变化值得肯定!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透露个人信息。三“调”人生文袁雨晨上海师大附中高三人生如画,可以写意浪漫,亦可工笔细绘;人生如旅,可看遍美景,亦有路途平淡。由稚嫩走向成熟,再由成熟走向沉静,人的一生就像一瓶气味迷人的香水,味不相

7、同,却优雅始终。变的是生活的气息,不变的是生活的格调。前调,烂漫香甜。少年的时光总是充满了各种美好的向往,洋溢着万般憧憬,于女子则更是如此:正如诗中所写的那样,“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不离。此时的生活主调便是烂漫,而且越美越有味道:秉持自身对于生活本真的向往,拥有自己的清高与优雅。这是女人乃至所有人都应有的态度,有所矜持才能有所秉持,有所清高才能有所不为。此时的诗洒浪漫不仅是为了享受人生而浪漫,更是为了定下人生有所信仰和追随的基调而浪漫。这也将成为人一生的精神基调?中调,香远益清。渐入成熟后的人生少了青涩,多了沉稳。我们逐渐懂得世事,逐渐更多地为了眼前的生活而努力。年少时的浪漫气息少了,人生之

8、味却也在此时越发悠长,耐人寻味。后调,别样“诗意”。当生活归于平淡,我们蓦然发现当初风花雪月,琴声悠悠,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竟已远去:烂漫的香气不再,取而代之的竟是柴米油盐的市井气息。然而,这却也是另一种升华之后的动人。无诗无酒,柴米油盐亦是香:谁说平淡的世俗生活便不写意不浪漫?纳兰容若回忆与卢氏的平淡生活亦有美好的感叹,哪怕只是一幅妻子缝制小衣的场景也让他难以忘怀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诗意。而无数美好浪漫的诗意生活最后也必将落入凡尘。林徽因是如何的才气满身,最终也将满满烂漫化为与梁思成奔波各处,回归平静世俗的婚姻生活;徐志摩吻别康桥,陆小曼几处风华,最终也携手步人凡尘,为平凡生活忧愁,为柴米油

9、盐所念;胡适如何激扬文字,却也只称自己是终将归于平淡之人文人尚且如此,何况一凡尘女子,一世俗凡人?后调香淡,却义更为厚重,看似无味,实则是充满劳绩的诗意柄居。有人说,由浪漫转为平淡,是一种悲剧。诚然,生活的主调变了,但生活的格调是否落人世俗却只在于人本身的心境与追求。倘若始终不弃年少时的清高品性,那么即使劳碌于世俗,内心依旧是优雅的一反之,哪怕尽享诗酒之乐,心中没有优雅的格调,也只能是凡夫俗子?所以,高低之间,只是人心格调的变化罢了。如此一来,平淡世俗不也是一种美吗?平淡才是永恒的动人。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或许很令人向往,但真正的优雅应该是禁得住平淡生活洗礼后依旧高雅的格调, 因为生活的本来面日

10、平淡,它本来就很迷人,只有敢于、乐于以自己的格调生活于平淡的人,才能真正感悟这种别样的升华后的幸福?一个妻子当然最好是“出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才女有才女的“清高优雅”,但失之于“不食人间烟火”;主妇固然“踏踏实实”,但是也未免失去“白天鹅”的空灵炫目。当然,同学们都知道,命题者肯定不是要我们选择女朋友,这个“女子”不妨看作我们人人青年时期都会有的理想、信仰、激情、浪漫等。那么,“主妇”是不是就是等待我们的未来的命运?不。作者辩证思考,以“变的是生活的气息,不变的是生活的格调”为论点统帅全篇,又以“前调,烂漫香甜”“中调,香远益清”“后调,别样诗意”穿起全文,层层递进地得出结论,“高低之间,

11、只是人心格调的变化罢了。如此一来,平淡世俗不也是一种美吗”。跳出来审视,得出的结论自然高人一等。优雅地世俗着文陈依诺上海师大附中高三“琴棋书画诗酒花”于文人骚客而言是日常所需,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则是世俗之人所忧所求。才女流连书香琴音之中是一种优雅,主妇考虑计划着柴米油盐则是每个普通人都不可避免的世俗?才女变主妇,是才女拥有世俗的“人气”,是主妇拥有仙境的洒脱。优雅且世俗地生活着,无疑是一个人物质精神生活双重目标所达到的最佳境界:相声界乃至艺术圈“大俗大雅”的说法,是指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表现形式才是最能反映时代的高雅经典“才女”过分的“清雅”,往往会成为一种清高、白命不凡,与世俗不融,难得知

12、音,又何来美感?何来人欣赏?而“主妇”若仅盯着菜价波动而过分“忘却自我”,其人生价值则难以展现。只有两者结合,达到一种平衡,不断博弈,才会成就真正独立的人格,成为拥有美好人性的人。这就是优雅且世俗地生活着。才女,受文化、艺术熏陶,往往拥有其独特的生活情趣,能够诗意地生活,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优雅地泼墨抚琴是一种风景,是令人向往的高境界。但别忘了丑小鸭虽历经嘲笑却终为天鹅!才女走向主妇,并不意味着其追求就将幻灭,其梦想就不再闪耀,其人生就将陨落,殊不知这正是一种升华。女性最与众不同的魅力即其富有变化的情感和母性的光辉,会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诗意。主妇不止有给家庭生儿育女的功用,

13、更要联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社会的和谐来认识。主妇与才女相比,其价值更有社会意义。才女变为主妇,其原本的灵魂追求会影响整个家庭,她不是生活意义上的主妇,而是优雅灵动的精神“主妇”,她主导着自己的生活并满足他人的需求。因而,才女变主妇,会使主妇以其独具魅力的优雅影响整个家庭,从而催化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这样“飞鸟才能翱翔于天际,鲜花才会盛开于大地”。而对“才女”本身而言,成为主妇会更多角度地接触社会生活,感受柴米油盐的实在,是对其自身境界提升的催化剂。于艺术而言,贾平凹提倡的“大散文”即指要有“大精神”,这必须是来自对物质的充分感知和理解,即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诗意的解读。莫言正是以其来源于生活并指

14、导生活的创作实践,在其生活的田野麦地收获着红高粱的喜悦。如果没有真实生活中世俗的存在。才女也只能是吟诵着靡靡之音的装腔作势。“才女”终成为林海音城南1日事般的最“主妇”,其原因不仅来自“世俗”的生活,更是来自其自身内在的优雅。因而,“主妇”的踏实生活态度使人创造和享受诗意。世俗是优雅的底气和保证,它使“才女”成为有血有肉的“人”;优雅是世俗的补充和装饰,它使“主妇”更有一种成熟的魅力。当一个人“琴棋书画”且“柴米油盐”着,她的生活才丰富,灵魂才丰满。联想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忙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主妇”,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琴棋书画诗酒花”。难怪一代伟人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所幸的是,如今,国家大力强化文化产业的建设,特别是以小长假的形式强化传统节日一系列做法,正是“主妇”拾起“诗书”之机。一个国家能够优雅且世俗着地运转,那么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都将得到满足,有什么能比人民的幸福感更珍贵的呢?优雅且世俗着,“才女”抑或“主妇”的脸上才会绽放出真正的微笑,生活中才会流淌着感情和理性结合的诗意,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生活啊!才女或主妇的矛盾纠结,就是贾宝玉面对林黛玉、薛宝钗时的矛盾纠结。两全其美当然是最理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