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工集团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为了保护企业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突 发性急性职业性中毒发生,以及在急性职业性中毒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和 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急性职业性中毒给企业和从业人员造成的损失,制定集团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预案。第二条集团所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资、控股企业,应遵照此预案编制 本企业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合资或者参股企业应依法参照执行。第三条各企业必须遵照本预案制定、实施本单位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 预案,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和指导。第二
2、章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第四条 集团公司成立“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张文龙副组长:田振郁、刘丽臣、张立元、丁传波、冯跃、石萌。成员:李家魁、唐伟、张显来、李国亮、孔怀、张利、齐志敏、郑玉朋。应急领导小组常务办公室设在安全监管部,由安全监管部部长唐伟兼任常务 办公室主任。各企业也必须建立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织由企业 主要负责人负责主持全面工作,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实施工作,技术部门、生产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行政卫生部门、公关宣传部门、工会和办公室参与应急救援的实施工作及 相关事务。第五条施
3、工现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应设应急救援组织,并指定专、兼 职应急救援人员。其中包括:现场主要负责人、安全专业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 员、生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行政卫生和工会负责人,以及应急救援 所必需的水、电、通风设备、机械设备等专业操作人员。第六条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定期 进行应急救援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 养,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第七条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档案,其中包括: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学习培训活动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和 设备目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4、、 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记录等 (参见附件15)。第三章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程序第八条建筑安装施工现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应根据集团公司安全值 班制度设立值班室,并保证 24小时由管理人员值班。值班室要明示本单位应急 救援组织通讯联系的人员和电话等。第九条 急性职业性中毒现场报告程序:职业病(参见附件 6)危害事故现 场第一发现人员一一现场值班室一一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一一单位急性职业性 中毒应急救援组织。第十条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报告程序:单位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 救援组织一一集团公司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一一区(县) 、市级急性职 业性中毒应急救援体系有关部门。急性职业性中毒报
5、告程序流程图|怎咗职疙=寻衣玖X-第十一条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程序: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一一保护事 故现场控制事态按事故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一一向上级报告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第四章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第十二条生产经营企业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项目进行检查、评估、监控和危险预测,确定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制 定本单位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第十三条 建筑安装施工现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的专、 兼职应急救援人 员,应根据项目工程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的特点进行检查、评估、 监控和危险 预测,确定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防范和应
6、急救援重点, 制定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 救援预案。第十四条 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规定如下内容:(一)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二)生产作业场所和员工宿舍区救援车辆行走和人员疏散路线。 现场应用 相应的安全色标明显标示,并在日常工作中保证路线畅通。(三)受伤人员抢救方案。一旦发现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晕厥、窒息、 昏迷、抽搐等急性中毒症状应即组织现场急救, 在积极抢救的同时, 第一时间向 上级及当地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并根据可能发生的伤情,确定23 个最快捷的相应医院,明确相应的路线。(四)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转移场所,以及转移途中的安全保证措施。(五)事故发生后上报上
7、级单位的联系方式、联系人员和联系电话,确保在 一小时之内上报集团公司。第五章 应急措施第十五条 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时应采取如下措施:(1)立即停止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的作业,疏散人员、控制事故现场,防止 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及时救治。严重的(有条 件的应在安全防护情况下对中毒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 ,立即送往就近 医院治疗并进行医学观察。对管道、地沟、地下可疑毒气中毒救援时,救援人员 一定要佩带防毒面具,缺氧环境一定要有送氧式呼吸面具,以免发生续发中毒。(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危害的材料、设备和工具。(4)配合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8、进行调查,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5)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报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恢复作业。第六章 附则第十六条 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是集团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 工作,也是对所属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文明施工检查的一项重要内 容,各企业应严格遵照执行。第十七条 集团所属生产经营企业凡未制定职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而 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一律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责任。附件: 1. 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机械名单2. 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培训记录3
9、.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目录4.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修保养记录5. 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记录6. 职业病目录附件一: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机构名单单位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岗位证书号职责分工岗位职责:附件二: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培训记录单位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岗位证书号职责分工培训教育内容:培训考核成绩:培训人(签章):被培训人签字:年 月曰附件三: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目录序号器材、设备名称用途负责人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单位负责人:保管人:年 月曰附件四: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单位器材设备名称器材设备用途负责人保养维修人
10、器材设备原始状况:器材设备保养维修项目:器材设备保养维修结论:年 月曰附件五: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记录单位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电话安全员建筑面积工程点事故时间事故位置事故类别起因物致害物伤亡者姓名 1性别年龄籍贯身份证号事故及应急救援简况:应急救援人员签字:单位负责人(签章):制表人:年 月曰附件六:职业病目录一、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 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 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 病、放射性皮肤疾
11、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 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 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三、职业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 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铍病 6. 铊及其化合物中毒、钡及其化合物中毒、钒 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铀中毒、砷化氢中毒、 氯气中毒、二氧化硫中毒、光气中毒、氨中毒、偏二甲基肼中毒、氮氧化合物中 毒、一氧化碳中毒、二硫化碳中毒、 硫化氢中毒、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有机锡中毒、羰基镍中毒、 苯中
12、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汽油中毒、一甲胺中毒、有机氟 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二氯乙烷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氯乙烯中毒、三 氯乙烯中毒、氯丙烯中毒、氯丁二烯中毒、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 基甲苯)中毒、三硝基甲苯中毒、甲醇中毒、酚中毒、五氯酚(钠)中毒、甲醛 中毒、硫酸二甲酯中毒、丙烯酰胺中毒、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杀虫脒中毒、溴甲烷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根 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根据职业性 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六、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座疮、溃疡、化学性皮肤 灼伤、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