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1. 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 2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32.3.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 33.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34.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研究 44.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相关概念 44.3. 配电网用平均电流法计算理论线损分析 74.4. 影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94.5. 本章小结 105.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105.1平均电流法 115.2. 算例分析 125.3. 本章小结 136. 配电网降损措施分析 136.1. 降低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1
2、36.2. 本章小结 14结束语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平均电流法计算 10kV 线损朱军摘要: 线损是供电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率是衡量线损 高低的指标。配电网线损是电力部门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准确合理的配电网线损理论 计算是电力部门分析线损构成、 制定降损措施的有力工具, 对促进供电企业降低能耗, 内部挖潜, 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案,加强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配电网结构的 复杂性、参数多样性和资料不完善以及缺乏实时监控设备,准确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比较困难, 一直是个难题。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电能在输送和分
3、配过程中各元件产生的 电能损耗及各类损耗所占比例的计算,来确定配电网线损的变化规律。关键词 : 理论线损 平均电流法 降压措施1. 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从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在电力网的输送、变压、配电各环节中所造成的损耗。 称为电力网的电能损耗,称为线损。既电力网的线损是发电厂(站)发出来的输入电 网的点能量与电力用户用电时所消耗的电能量之差。线损在理论上的特点,是电能以 热能和电晕的形式散失于电网元件的周围空间, 这就是说电力网的线损是一种自然的 物理现象;也是线损电量中不可避免的部分,因此各个电网的线损大小是有区别的, 管理部门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是可以把它降低到合理值或控制在国家规定值之内。
4、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 研究目的电力网的理论线损计算,是指根据电网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运用一定的方法 把电网元件的理论线损电量以及它在总损耗中所占的比例电网的理论线损率, 经济线 损率等数值计算出来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理论线损计算可以达到一下目的:(1)坚定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的经济性。(2)查明电网中损耗过大的元件及损耗大的原因。(3)考核实际线损是否真实、准确、合理,以及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的差值,确定 不明损耗的程度,来衡量营业管理的好坏。(4)根据理论线损中,各导线损耗和变压器损耗所占的比重,针对性的对电网中损 耗过大环节采取降损措施。(5)为电网发展、
5、改进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6)为合理下达线损考核指标提供科学的理论数字依据。(7)理论线损计算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是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基础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2.2 研究意义 配电网线损是电力部门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准确合理的配电网线损理 论计算是电力部门分析线损构成、制定降损措施的有效工具对促进电力企业降低能 耗,内部挖潜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案,加强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3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由于配电网结构的复杂性、参数多样性和资料不完善以及缺乏实时监控设备,准 确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比较困难,一直是一个难题。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主要目的 是通过对电能在输送和分配过
6、程中各元件产生的电能损耗及各类损耗所占比例的计 算,来确定配电网线损的变化规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 是依据网络主要损耗元件的物理特征建立的各种等值模型算法; 另一类是根据馈线数 据建立的各种统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算法。传统计算方法,如均方根电流法、平 均电流法等,计算结果精度不高,不便于降损分析。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部分 学者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识别等理论应用于配电网理论线损 计算,研究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精度高的数学模型,丰富和发展了理论线损计算方 法,拓宽了研究思路。3.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对于配电网理论线损
7、计算方法,结合配电网实际情况,国内外进行了大量 的理论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部分计算方法已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结 果。因此,研究探讨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 有十分显著的工程实用价值, 这也是推动配电网理论计算方法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的 主要原因。因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a)了解电力线损率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b)分析影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因素;c)对现有常用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特点;d)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算例题分析,确定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技术指标进行 误差分析;e)降损措施方案的探讨与分析。4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研究4
8、.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相关概念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是在已知配电网结构和负荷功率性质等数据条件下,研究或选择一种计算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条件下,计算一段时间内 配电网的理论线损值。4.1.1 线损电量的定义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用户,必须经过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由于这些设 备存在阻抗,因此电能通过时,就会产生电能损耗,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周围介质 中,这个电能损耗称为线损电量,简称线损。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业生产统计规 定,线损电量是用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得到的,它反映了一个电力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4.1.2 线损率电力网中的线损电量对电网购电量
9、(或供电量)之百分比,就是线损率,亦称供 电损失率。即线损率%电网线损电量电网购电量100%式中,电量的单位为 kW/ h、万kW/ h或亿kW/h在实际工作中,线损电量有两个值,即实际线电损电量与理论线损电量,因此, 线损率也有两个对应值,即实际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且实际线损率%实际线损电量电网购(供)电量100%理论线损率%购电量 售电量 电网购(供)电量100%理论线损电量电网购(供)电量100%固定损耗可变损耗电网购(供)电量100%由于线损率不同于线损电量,它是一个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值,因此线损率是表 征电网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运行是否经济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国家考核供电企业 经验管
10、理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否先进,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有效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 指标。4.1.3 电力网线损产生的原因从线损实际组成上分,整个电力网线损电量可分为固定损耗、可变损耗、其他损耗三部分(1)固定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铁损及表计电压线圈损耗。固定损耗功率一般不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有电能损耗。但实际 上固定损耗功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与电压及电网频率有关,而电网电压及电 网频率变动又不大,所以才认为它是固定不变的。其中包括:a)发电厂,变电站变压器及配电变压器的铁损。b)电晕损耗。c)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 损耗。d)电容器和电缆的介
11、质损耗。e)电能表电压线圈损耗。(2)可变损耗只要包括导线损耗、变压器铜损。可变损耗功率是随着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则损耗功率越大其包括:a) 发电厂、变电站变压器及配电变压器的铜损,即电流流经线圈的损耗。b) 输、配电线路的铜损,即电流通过导线的损耗。c) 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d) 接户线的铜损。e) 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铜损。(3) 其他损耗其他损耗是指由于管理工作不善, 以及其他不明因素在供用电过程中造成的各种 损失,因此它也称为管理损耗或不明损耗。其主要包括:a ) 用户窃电及违章用电。b ) 计量装置误差、错误接线、故障等。c
12、) 营业和运行工作中的漏抄、漏计、错算及倍率差错等。d ) 带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泄露电流等。e ) 变电站的支流充电、控制及保护、信号、通风冷却等设备消耗的电量,以及 调相机辅机的耗电量。f ) 供、售电量抄表时间不一致。g ) 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计算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以及理论计算误差等。4.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特点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是根据配电网结构参数和运行数据来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 所以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研究的对象是网络结构基本固定、 负荷实时变化的配电 网,根据配电网的结构和负荷类型需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计算出配电 网理论线损。因此其特点如下:4.2.1 条件性传
13、统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由于配电网网络结构的复杂,各节点没有监测 设备,在计算理论线损过程中,都要假设一定的条件来简化计算,在假设条件的基础 上,确定计算模型。 由于假设条件的存在, 使计算结果误差大, 精度低或高于实际值, 或低于实际值。但这种假设条件并不是没有实际意义、毫无根据的凭空假设,而是建 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必要的。4.2.2 多方案性正是由于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近似性和条件性, 所以在进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 算过程中,结合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和负荷情况以及假设条件,对同一配电网进行理论 线损计算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案,选择不同的计算模型。4.2.3 不准确性由于配电网网络结构的
14、复杂性,负荷功率性质的多样性,负荷功率实时变化性, 外部环境条件不确定性,要完全准确计算出配电网理论线损实际是不可能的,无论采 用哪种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只能是尽力作到理论运行状态尽可能接近实际运行状 态,使计算结果尽可能准确,近似于实际值。4.3 配电网用平均电流法计算理论线损分析电力网电能损耗是指一定时间段内用电网络个元件上的功率损耗对时间积分值的 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准确的线损计算比在电力系统确定的运行方式下稳态潮流计 算还复杂,这是因为表征用户用电特性曲线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各元件上的损耗对时 间的解析函数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因此只能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解决,有些电力网络 由于表计不全,运
15、行数据无法收集,或者网络的元件和节点数太多,譬如 10(6)kV 配 电网和低压电网,运行数据和结构参数的收集整理很困难,无法才用潮流计算,则要 简化计算方法,以便减少人力、物力而又能表达出一定的准确性。均方根电流算法是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方法, 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条件和计算资 料,可以采用平均电流法来计算线损已达到计算目的一下介绍平均电流法的计算方 法。431 平均电流法(形状系数法)平均电流法也称形状系数法,是利用均方根电流法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 能损耗计算的,由均方根电流法派生而来。平均电流法的基本思想是,线路中流过的 平均电流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相当于实际负荷在同一时间内所产生的电能损
16、耗。其计算公式如下:31: K 2Rt10 3(4.1)式中,A为损耗电量(kwh); R为元件电阻(Q) ; t为运行时间(h); lar为平均电流(A); K为形状系数因为用平均电流计算出来的电能损耗是偏小的,因此公式中乘以了大于1的修正系数。令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之间的等效系数为K,称为形状系数,关系式为1 eff1 arK21(1)2(4.3)(4.2)式中,I eff为代表日均方根电流(A) ; I ar为代表日负荷平均电流(A)形状系数K值的大小与直线变化的持续负荷曲线有关,可按下式计算当f 0.5时,计算K2:当f0.5时,计算K2:K2f(1(4.4)式中,为最小负荷率,它等于
17、最小电流与最大电流的比值。由于K不易计算,在实际计算可按推荐的理论计算值选用,推荐值如下:最小负荷率取 0.2、0.3、0.4、0.5、0.6、0.7、0.8、0.9、1.0 时分别对应的 K值为 1.17、 1.09、1.05、1.03、1.02、1.01、1.00、1.00、1.00。若实测为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和电压,平均电流也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Iar(4.5)式中,A为代表日的有功电量(kwh); A为代表日的无功电量(kvarh) ; Uar为代表日的电压平均值。A AU;rk2Rt 10 3(4.6)电能损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为代表日通过元件电阻的总有功电量(kwh) ; A
18、为代表日通过元件电阻 的总无功电量(kvarh) ; Uar为平均线电压(kV) ; R为元件电阻(Q) ; t为运行时间(h)平均电流法的优点是:用实际中较容易得到并且较为精确的电量作为计算参数, 计算结果较为准确,计算出的电能损耗结果精度较高;按照代表日平均电流和计算出 形状系数等数据计算就可以进行电能损耗计算。缺点是 :形状系数K不易计算,在实 际使用中其值存在计算简化,与直线变化的持续负荷曲线有关,对没有实测负荷记录 的配电变压器,不能记录实际负荷曲线;需改进负荷分配因子;配电网电压假设为平 均低压后,计算精度受到了一定影响。4.4.影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开展配电网理论
19、线损计算,可以优化电网结构、调度运行方式和降损分析、提高 经济效益等。在实际工作中,供电企业追求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精度高的配电网理 论线损计算方法,但影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精度的因素较多,比较复杂、多样,例 如原始数据的准确性、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数学方法的精确性等因素,其中原始数据 的准确性占绝对主要地位。但由于配电网实际情况,要准确计算出配电网理论线损, 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当然,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影响较大,有些影响较小。 因此,在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研究中,在保证一定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为使研究问题 的方便,往往只计及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之外,人为差错、采用的测
20、量仪表和计算工具计算精确性 等因素也都对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精度产生影响。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有些在计算 模型中无法考虑其影响,需要制定标准及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总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精度的高低,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正确地分析影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各种因素,才能做到合理、准确、科学。4.5. 本章小结传统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如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形状系数法)、最大电流法(损耗因数法)、等值电阻法、潮流法等计算方法,主要是依靠配电网结构 参数和历史运行数据资料进行计算,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需要的数据资料少,计算 结果基本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缺点是各种方法都是
21、计算结果精度主要 取决于原始运行数据收集是否齐全和准确,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影响计算 精度,计算精度低。对于现代研究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遗传算法(GA)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算法、模糊识别算法等,这一类算法优点是计算 精度有所提高,但这一类计算方法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计算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研究,已研究的计算方法与实际应用还有差距。5. 10 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本章节收集了某10kV配电线路网络参数和运行数据,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 法对算例进行了理论线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技术指标的分析,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如图所示的某10kV线路,其各
22、负荷点配电变压器容量见图 5.1,其线路各段电阻、 电流分布见表5-1,配电变压器参数表如表5-2。10 kV图5.1某10kV线路各负荷点配电变压器容量表5-1某10kV线路电阻、电流分布表R0.0650.220.40.0650.040.130.0650.40.020.065L32.43025.6823.2820.8819.6815.3612.9610.560.72表5-2配电变压器参数表额定容量(KvA)数量空载损耗(Kw)负荷损耗(Kw)额定电流(A)3010.270.851.735010.41.32.8910050.62.55.7718021.13.610.442011.97.724.
23、3线路首端最大电流为Imax 29A,日平均电流为1帘18.7A,日均方根电流为Ieff 19.7A,线路日供电量为 w, 6500kwh,全月供电量为 w2 197220kwh, 1月份实 际线损率为5%计算线路全月(30天)的电能损耗。5.1. 平均电流法a) 线路基本参数日平均电流为:lar 18.7(A)日均方根电流:leff 19.79(A)变压器总容量:SN =1360(kvA)每kvA的平均电流Iav/KVAI aiSn187 =0.014(A/kvA)1360b) 计算负荷率f,形状因数Kar1 max=0.645K 仏 197 =1.05 lar 18.7c)计算线路的等值电
24、阻Rell:R12av-16, =2.05(18.72d) 计算电能损耗1) 计算配电线路损耗223223Al 3IarK Reit 103 18.71.052.05 720 10 =1707.14(kwh)2) 计算配电变压器铁损代F0t (0.6 5 1.1 2 0.4 1.9 0.27) 720 =5594.4(kwh)3) 计算配电变压器铜损AtFk (血)2 K2t =1378.53(kwh)1 N4) 总的电能损耗AAlAtA=8680.07(kwh)5) 线损率A总的线损率A% 100 =4.40w?其中:线路损失 Al% A 100=0.87,占总线损率的20%w2配电变压器铜
25、损 At% -a- 100=0.70,占总线损率的16%w2配电变压器铁损 Ao% A0 100=2.83,占总线损率的64% w25.2. 算例分析本算例通过采用平均电流法对该 10kV配电线路的理论电能损耗、理论线损率及 各部分电能损耗所占比例进行了计算, 从运算结果上可以看出采用平均电流法计算的 配电线路理论总电能损耗、理论线损率及各部分理论电能损耗所占的比例更符合实 际,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比最大电流法提高0.55个百分点,比等值电阻法提高0.44 个百分点。5.3. 本章小结平均电流法计算线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各种计算 方法,着重从预测目标、期限、精确度和预
26、测耗费等方面作出合理选择,在预测成本 允许的范围内,寻求能获取所需精度的降损方法,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使用方法随条件 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不同的条件来用最好的求线损方法来求的最准确的线损数据。线损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 径,线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结合,即在加强线损管理的同时还要根据 本地电网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已取得更合理的降损措施更高的社会和 经济效益。6.配电网降损措施分析6.1. 降低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6.1.1 加强用电营业管理据统计有不少供电企业的线损率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理论值,造成大量的电能 损失。究其原因,除了计量表计的
27、误差外,绝大部分是由于一下三种情况造成的:一 是由用电单位(或用户)的非法窃电和违章用电;二供电企业对用电的监察和检查不 及时、不深入、出发力度不够;三是供电企业营业单位的工作存在较多漏洞,抄表和 核算不准确。甚至有遗漏的, 未能按时把用户所耗用的电量如数全部抄回。 总而言之, 主要是由于营业损失电量过大造成的。因此,加强用电营业管理,是降低农网线损, 特别是降低其管理线损的重要措施。6.1.2 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在电力系统发、供、用电的各个环节中,装设了必不可少的电能计量装置, 它是同各种类型电能表和其配合使用的互感器、电能计量柜(箱) ,以及电能表到互 感器的二次回路等组成;它是用来测量发电
28、厂的发电量及厂用电量、电网的购入电量 和售出电量等这就是发电、供电企业制定的生产计划,搞好经济核算,合理计收电费 提供了依据;同时,在工农业生产用电中,为加强经营管理,考核单位产品耗电量, 制定电力消耗定额,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电能计量装置也是必备的检测,计算 的重要工具。6.1.3 合理安排检修合理安排电网检修计划,推广带电作业当电网检修时,应尽量缩短停电时间,确 保用户用电。一些重要用户为了确保供电,一般采用双回路供电。因此,应合理安排 检修计划缩短检修时间或实行带电作业,减小电网损耗。6.1.4 推广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一样重要,都是保证系统安全、经济、稳定、高效运
29、行 的必备条件。在电力系统中应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否则将会导致系统电压降低、设 备损坏、电能质量下降、电网能耗显著增多, 严重时,还会引起电压崩溃, 系统解裂, 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因此,保持电网无功容量的充足, 对降低系统线损有重要意义。6.2. 本章小结在农电系统中,有不少县级用电地域的线损率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理论值,造成大 量电能损失,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加强用电营业管理,推广无功补偿装置,是降低 农村线损,特别是降低管理线损的重要措施。线损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 径,线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结合,即在加强线损管理的同时还要根据 本地电
30、网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已取得更合理的降损措施更高的社会和 经济效益。结束语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的目的是如何让快速、 精确地计算出配电网理论线 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 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开展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工作, 对于降低电能损耗, 节约资源, 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优化配电网结构,电网规划设计等方 面有着重要意义。 在供电企业配电网理论计算工作中,根据配电网网络结构和运行 参数,建立适当的计算模型,或者对原有计算模型方法进行改进是获得理想的配电网 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对平均电流法计算线损的基础上,通过算例 验证了平均电流法计算线损的可行性。通过对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和降损方案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通对过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出配电网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的净化与组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复习分类汇编
- 第三节 第2课时 精研题型明考向-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Module8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01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理论考试题库
- 酸汤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必修三Unit3 Diverse Cultures单元知识清单(原卷版)
- 热点话题03 DeepSeek(解析版)-2026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热点话题练习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4单元培优(含答案)
- 老干部业务政策培训课件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含解析)
- 非标自动化培训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高桩码头施工培训课件
- 孤独症相关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混合式步进电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大学体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电信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图文快印公司机器操作规程复习课程
- 接警调度面试题及答案
- 课题开题报告: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动态演化、形成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 2025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有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