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系统规划_第1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_第2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_第3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_第4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料推荐一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 园林绿地的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 净化空气2 改善城市气候3 降低噪音4 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5 减灾防灾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 ( 文教与休憩功能 )1 满足日常休息娱乐活动2 观赏及旅游3 修养基地4 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城市绿地景观形象功能1.1 抗性强的树种1 抗 SO2 树种:臭椿、夹竹桃、珊瑚树、紫薇、石榴树、广玉兰2 抗 HF 树种:美人蕉、向日葵、大叶黄杨、蚊母树、海桐、香樟、山茶、石榴、丝棉木3 抗氯气树种:山桃、皂荚、山茶、油菜、黄杨、柳杉、枸骨、构树4 吸滞尘强: 榆树、朴树、梧桐、泡桐、臭椿、龙柏精品资料推荐5 防火的

2、植物:木荷、银杏、珊瑚树、女贞2. 绿地分类及其用地选择。2.1 分类:公园 生产 防护 附属 其他绿地()绿地指标公 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公园2.2 各类绿地的用地选择及特征( P204 胡) 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方法: 主要指标:城市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 率城市绿地面积计算公式: Ag= Ag1 + Ag2 + Ag3 + Ag4Ag 城市绿地面积Ag 1 公园绿地面积Ag 2 生产绿地面积Ag 3 防护绿地面积Ag 4 附属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城市公园绿地面Ag1m= Ag1 / NPAg 1m:

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Ag1:公园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总量精品资料推荐人均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个人均占有城市绿地的面积Ag m =(Ag 1 + Ag2 + Ag3 + Ag4) / NPAgm :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指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比率g = (Ag 1 + Ag2 + Ag3 + Ag4) Ac 100% g 城市绿地率Ac 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绿化种植物垂直投影 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化覆盖面积: 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测算,但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计算。注意: 背过“ P204

4、胡的数据”补:1 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 95%和 98%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道路总用 地面积的 25%2 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3 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60%以上3. 城市绿地系统指标。3.2 指标的作用1 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基本标志,它反映了城市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城市环境质量及 文化生活水平。2 可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查的依据3 可以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3精品资料推荐4 可以统一全国的计算口径,为城市规划学科提供可比的根据,3.3 影响指标的因素1 时代发展(同居民经济水平)2 城

5、市规模3 城市的性质4 自然条件5 国民素质3.4 指标的确定( P57 徐 )影响指标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围绕以下因素综合考虑1 国外城市绿地发展水平2 城市环境保护科学的要求3 我国城市绿地现行标准4 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4. 绿地系统布局4.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目的1 使各类型绿地合理布局,紧密联系,组成城市城市内外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2 满足城市居民文化娱乐,休息要求3 满足城市生产、生活安全的要求4 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5 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精品资料推荐4.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与要求1 城市绿地布局要结合城市其他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2 城市绿

6、地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山水地形,植被,合理确定系统布局形式,反映城市风貌特色 13 绿地布局首先满足居民游息需要,各类公园绿地布局均匀,服务半径合理(保证居民出行 1000m 半径内有一处综合性公园,在 300m 500m 半径内有一处小游园)4 城市防护绿地应满足工业卫生,生态保护,交通地带和城市组团的防护要求(充分利用 夏季盛行风向及自然地形条件,建立楔形绿地)5 带状花园绿地布局应满足道路景观,滨河景观,铁路景观及生态保护布局要求 实际操作可以从以下四结构考虑:1 点线面相结合 点:城市中分布的各类公园绿地,主要指公园、游园、花园线:主要指城市道路绿化带,滨河绿带,工厂及城市

7、防护林带面:指城市中居住区,工厂,机关等单位分布广大的附属绿地2 大中小相结合3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4 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将城市绿地构成一个有机总体4.3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 P67 徐 )1 点状:对城市的艺术风貌作用不大,改善气候也不显著(应用于旧城改建)2 环状3 带状绿地: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带交织的绿地网,带状绿地布局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 (南京、西安、苏州、哈 尔滨4 楔形绿地:从城市外围沿城市辐射线方向插入城市内的由宽到狭的绿地,平面呈楔形的 绿地,城市通风效果好,也便于城市艺术风貌的体现, (合肥市)5 组合式绿地布局: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可以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 方便居民游息, 有利于小气候的改善, 有利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精品资料推荐的改善,有利于丰富的城市总体与部分的艺术面貌。5. 城市绿地的树种选择原则与方法5.1 选择原则1 适地适树的原则2 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原则3 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