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动增益控制(AGC )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姓名:班内序号:学号:学院:班级:1. 课题名称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2. 实验摘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 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 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 电路。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 AGC功能。关键词自动增益 电压跟随器 反馈 联级放大3. 设计任务要求基本要求:设计实现一个 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输入信号0.550mVrms ;输出信号:0.51.5Vrms ;信号带宽:1005KHz ;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
2、不要求实际搭 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提高要求: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 AGC 电路;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Q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3)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范围的 AGC 电路;4)测试 AGC 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 THD )及如何有效的降低 THD 。4. 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AGC 电路的实现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三种,典型的反馈控制AGC 由可变增益放大器( VGA )以及检波整流控制组成,本实验中电路采用了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 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简单而有效的实现 AGC 功能。可变分压器由
3、一个固定电阻 R1 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可变电阻采用 基极 -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 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 Vreg和大阻值电阻 R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为防止R2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 R2 的阻值必须远大于 R1.对于输入 Q1 集电极的正电流的所有可用值, Q1 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小于它的基极 发射极阈值电压,于是晶体管工作在有效状态,其 VI 特性曲线如图 2所示。可以看出, 短路晶体管的微分电阻与流过的直流电流成反比, 即器件的微分电导直接与电流成正比。 在 工作状态下, 共射极连接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放大
4、系数一般在 100或100以上, 在相当大 的电流范围内, 微分电阻都正确地遵守这一规则。 图中所示的晶体管至少可以在五个十倍程 范围内控制微分电阻,即控制幅度超过 100dB。1. 分块电路1) 驱动缓冲级其设计电路图如图4所示,当输入信号Vin驱动缓冲极Qi时,组成基极 集电极输出的共射电路,它的非旁路射极电阻R3有四个作用: 它将Qi的微分输出电阻提高到接近公式(1 )所示的值。该电路中的微分输出电阻增加很多,使 R的阻值几乎可以唯一地确定这个输出电 阻。R)仟 rbe + (1+ B r ce/r be)(R 3/r be)( 1) 由于R3未旁路,使Q1电压增益降低至:A Q1= B
5、 R/ r be+(1+ B )R3 Rt/ R 3(2) 如公式(2)所示,未旁路的R有助于Q1集电极电流一电压驱动的线性 响应。 Q1的基极微分输入电阻升至 RdBASE=rbe+(1+ B )R3,与只有相比,它 远远大于Q1的瞬时工作点,并且对其依赖性较低。实验测试得晶体管Q1放大倍数很小,起到稳定输入的缓冲作用。R4R2VAH3IMOQ1C1-JkH 3uiFR1严軒L创g2N390412R1S2kH-MH2)直流耦合互补级联放大部分电路图如图5所示;图中晶体管Q2为NPN管,Q3为PNP管,将Q2的集电极与Q3的基极相连,两 个管子实现共射一共射放大,利用直流耦合构成互补放大器,为
6、电路提供大部分 电压增益。R10S、-15kOR19 27klR20i3)输出级电路Q3集电极与Q4的基极相连,电流信号从 Q4发射极流出,为共集电路,利 用了共集射极跟随器的特点,。另外,R14将发射极输出跟随器 Q4与信号输出端隔离开来。vcc10uF4)自动增益控制部分电路(AGC电路图如图6所示,其中R4构成可变衰减器的固定电阻,类似于图 2中的 电阻R1,而Q6构成衰减器的可变电阻部分,Q5为Q6提供集电极驱动电流,Q5 的共射极结构只需要很少的基极电流,而射极电流流入Q6集电极,由于可变电阻的阻值与其流过的电流成反比,可改变电阻值。因为电阻R17与C6并联,由于有二极管D1、D2单
7、向导通作用,C6只能通 过R17放电,故R17决定了 AGC勺释放时间。在实际中,R17阻值可以选得大一 的,延长AGC释放时间,方便观察。电阻R19用于限制通过Q5和Q6的最大直流控制电流。D1和D2构成一个倍压整流器,从输出级 Q4提取信号的一部分,为Q5生成 控制电压。这种构置可以容纳非对称信号波形的两极性的大峰值振幅。电阻R15决定了 AGC勺开始时间。若与C6组合的R15过小,贝U使反馈传输 函数产生极点,导致不稳定。反馈原理:反馈电路在Q4发射极进行电压取样,另一端接C3后面,在输入 中电路进行电流相加,由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该反馈类型为电压并联负反馈。即当输入信号增大时,输出电流也增
8、大,Q6的微分电阻就会跟这变小,由于负反馈 的作用,输入信号就会变小,导致输出减小,最终实现了输出信号基本稳定。反 之亦然,从而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能。2. 总体电路用Protel仿真的SCH原理图:6. 所实现功能说明已完成功能:自动增益调节: 按照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在面包板上连接电路,并检查确认无错误。调节函数发生器产生幅度及频率处于实验要求范围内的正弦波并接入电路交流输入端,并接入示波器CH1端检测输入。将电路输出接示波器 CH2端检测并显示输出。各端接地并接入 直流稳压信号,观察实验输出。发现所设计的电路可以实现频率100HZ5KHZ,幅度20mV50mV的正弦信号输入时的信号放大自动增
9、益调节。示波器上显示的输出信号变化规律为先失真后恢复,断电后失真之后逐步变为0。电路测试测试方法:输入端接输入信号,电压有效值0.550mV,频率在100Hz5KHz,为得到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下的增益数据,采取单变量法测试,即保持一个变量不变,改变另一变量, 使其在规定范围内按一定的步长变化,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入输出的信号电压的有效值,计算增益。具体测试过程如下:(1)保持输入电压有效值 025mV,改变信号频率从1KHz变化到5KHz (为取得更多的数据, 可以每次增大1KHz,多测数据;为测试电路的带宽,可以改变频率到更低和更高的值,使 输出信号电压衰减到 3dB
10、处,测出上限截止频率),测量记录如上表格所示;由测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增益,同时可见,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大幅波动时,输出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很小幅度波动,即可认为输入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不变,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3)为了解反馈网络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可以在反馈输出端接示波器通道来观察 测量反馈输出信号,亦可把反馈引回的线去掉,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没有反馈时的输出信号, 记录测量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反馈网络在该电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该电路称为反馈式AGC的原因;经过以上步骤,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测试基本完成,所得部分数据如下表:mVrmsf/Hz10002000300040
11、0050005732732731730727107527517517507471576576476476276020775775774772769257837907807807773079079078878778435796797795793790408028018017997954580780680580380050811811810808805结果分析:观察数据表格,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增大而缓慢增大。当输入信号增大为原来的10倍,输出信号仅仅增大1.1倍左右,符合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原理及要求,且输出信号不受频率的影响,由上表可以看出当频率逐步增大时输出信号基本稳定。7. 故障及问题分析1.
12、 实验电路一直没有输出,经检验电路板部分损坏,换了新的电路板再重新搭建电路后出现 预期波形。2. 开启直流电源的时候出现短路,经检查有导线与电阻短接。3. 在接通电路期间二极管发烫,对照电路是二极管正负极反接,调整后电路恢复正常。4. 调节示波器不出现波形,经验证示波器出现问题。8. 总结和结论1. 这个电路的实践难度较大。在分析电路以及连接电路时均较容易出现错误,由于元件较多, 需要加大量导线甚至出现导线或元件互相叠压在一起的情况。2. 教材上给出的该电路中的电阻阻值大小仅供参考,在实验过程中参考值大小因为元件缺少 和实际调试发现的问题而有所改动。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对 AGC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设计、搭建电路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过 的知识,提高了综合运用的能力,对所学知识又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通过了一段长时间的实验,复习了电子测量和电子电路实验中使用的一些基本元件和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例如面包板、示波器、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还有常用元器件 如电阻、电容、电感的标称值读数,以及电阻,电容,二级管,三极管好坏的检测。总之这 次综合实验让我复习了理论知识,同时也积累的许多实验经验。9.multsim仿真原理图、波形图euriFQ6 300Q2H3SQ4D11右ub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工资提成合同协议
- 武汉市合同房补充协议
- 正规服装合作合同协议
- 2025房产如何撰写买卖合同
- 商品共同经营合同协议
- 樱桃产地采购合同协议
- 2025实习劳动合同模板示例
- 死亡赔偿协议书格式
- 2025签订汽车维修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 员工下班后协议书范本
- 2023年广东省初中生物地理学业考试真题集合试卷及答案高清版
- 静脉输液输液反应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优质课件
-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表
- 醇的性质高中化学一等奖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电厂烟囱外壁防腐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 《教师职业道德》全书word版
- 唯美复古风人间烟火气相册宣传模板课件
- 合同制消防员绩效考核细则详解
- 门禁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