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历史名人_第1页
焦作历史名人_第2页
焦作历史名人_第3页
焦作历史名人_第4页
焦作历史名人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名人焦作市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 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 地之一。怀川大地,山阳之土的富饶宝藏的养料,丰实文化知识的乳汁,膏腴山川 的摇篮,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历史人物 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 及诗人、文豪、画家等。他们在成就国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学艺术业绩的同 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正文、为探索科学艺 术和健身之道的奥秘呕心血,献生命而所不辞的精神,使我们倾心仰慕,世代 相传,永世不忘。卜商 (公元前 507-?年)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 (今温县 )人,为孔子门下七十二 贤之

2、一 ,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天命论的创始人,在治学上提出 “学而优则仕,仕 而优则学 ”等观点。为孔子著作的传世人,他的诗序被后人视为不朽之作。山涛( 205-283 年)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 者,“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推荐人才的 “山公启事 ”被后人赞许。著 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向秀(约 227-272 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 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 “竹林七贤 ”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 有名,作品多散佚。王弼( 226-249)字畏嗣,魏山阳(焦作)人, “正始名士 ”之一,对老 子、易经很有研究。提出了以

3、“贵无 ”为主的玄学体系。其所注的易 经、老子现所盛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氏家庭从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始,祖孙三 代,是我国三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 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重将。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 师、昭相继专权。后追为宣帝。司马师,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嘉平元年废魏帝曹芸, 立曹髦。次年病死,其北司马昭继为大将军。后追为晕帝。司马昭,懿的次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并日谋代魏,魏 帝曹髦曾说: 司马昭之心,路

4、人皆知也。 甘露五年,杀曹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 发兵灭蜀汉,自称晋公,后为晋王。死后数月,其子炎代魏称帝,追昭为文 帝。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咸熙二年继昭为相国、 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规定按官品高低占 田,并准许依官品荫庇亲属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加强了门阀制 度。又大封宗室,种下其后皇室内讧的根源。生活荒淫。死后不久,全国就重 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布衣王子 朱载堉( 1536-1611),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数学家 和天文历算家。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城王宫,是明代郑藩的 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

5、。朱载堉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八岁就 能吟诗。据清代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记载: 朱载堉儿时即悟先天法,稍长,学无师授、辄能累黍辨黄钟。 他年轻时就 立志要 述家学,承父志 ,在他父亲和外舅祖何瑭的影响教育下,精心研究学 问。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 年),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瑟谱;万历九 年(公元 1581 年)律历融通一书问世;时隔三年,也就是公元 1584 年, 他又完成了科学名著律学新说,第一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及计算方 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的创造,比西方人发明此律 要早一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朱载堉不仅是十二平均率理论的提出者,也是这一

6、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 他根据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反复研制、创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发音准确的乐器-弦准,这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现在他的十二平均率的 理论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围绕十二平均率的计算问题,他还首创了用珠算开平方,解决了不同进位 制的换算方法。在天文历法方面,他还精确地计算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值,测定 出了当时北京的地理纬度和地磁偏角,其精确程度和现在用科学仪器测算的基 本相同。在舞蹈艺术方面,他不仅确定了较为完备的 舞学 的理论,而且还规定 了有关舞蹈的内容,描绘出了较为详尽的舞图和舞谱。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乐律全书里的著作之外, 主要的还有:韵学

7、新说、先天图正误、律吕正论、嘉量算经、圆方 勾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国外科学家认为,朱载堉是中国的 文艺复兴 式的伟大科学家。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 )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 一位著名的学者。他鉴于当时干戈扰攘,民生凋敝的势态,一再向元世祖建议 要重视农桑 ,广兴学校,以 行汉法 作为立国规模 。他说: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 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 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从而可知,许衡的政治理

8、想是要实行儒家的仁政以获得 民心。至于获得民心的关键,则在于实行 汉法。由于这一 立国规模 的确定, 中原广大地区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许衡还 与刘秉忠、张文谦等一起定官制、立朝仪,对元初政局稳定、经济生产的恢复 起了积极作用。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 ,承宣教化,不遗余力。许衡以 乐 育英才,面教胄子 为宗旨 ,故其门下不仅有大批汉族学生,还有不少蒙族弟子。 他施教的原则是 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 ,即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至元八年(公元 1271 年),许衡奉元世祖之命,负责培养一批蒙古贵族子弟,在他的辛 勤教育下,这些不懂汉文的青年也都成为 尊师敬业

9、 的优秀儒生。其中有不少 人,后来 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 。许衡对待学生 爱之如子 ,从生活到学习无 不关怀备至。他对待自己则从严要求, 夜思昼涌身体力行,言必揆诸其义而后 发。因此,在许衡的熏陶教育下, 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 其门下矣。 所以,许衡通过传道授业,对于汉、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许衡精通天文、历算。至元十三年(公元 1276 年)元世祖 以海宇 混一,宜协时正日 ,故须摒弃沿用已久舛误甚多的金代(大明历)而创制新 历。于是,遂命许衡 领太史院事 ,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王询、郭守敬为 副,共同研订。经过全们的积极努力,至元十七年(公元 1280

10、年),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 复杂的任务。在此期间,许衡以年届七旬的高龄,辛劳擘划,艰苦备尝。创制 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修建 27 所观测台,进行实 地观测。制订了授时历。他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积年法,并推算出了365. 2425 日为一年,这个结论,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数字只差26 秒,比欧洲著名的格列高利历还要早三百年。授时历使用的时间, 前后达363年(公元1281年1644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 一部历法,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著名学者宋濂赞扬许衡等 的功绩说: 至元十三年,世祖诏前中书左承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

11、 订新历, , 自古及今,其推算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 这是十分中肯、公允 的评价。许衡对程朱理学的造诣也是很深的,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 处,提出了 命 义之说。许衡精研程朱理学而不拘泥,提出了著名的 治生 论。 他说:言为学者,治生最为要务。 许衡是元代儒学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人。元代 有人赞扬他说, 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文公下。 明代大儒薛则称为之 朱之 后一人 。其著述有许文正公遗书八册十二卷传世;元史有传,述其生 平历程,宋元学案有鲁斋学案,记其理学思想。文学家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孟州市)人。其先郡望昌黎, 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

12、,以事贬为 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 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 想上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辈、西汉古 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作 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承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 想;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师说中,却又承认 人非生而 知之者 ,并提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合理见解。其诗力求新 奇,以文入诗,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行世。诗人李商隐,唐代诗人,怀州河内(沁阳市)人。

13、开成进士,曾任县尉、 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 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 等皆著名;所作 咏史 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候 等较突出。 无题 诗也当有所寄寓,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 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而用典太多、意旨隐 晦。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文集已散失,后人辑有樊南文 集、樊南文集补编。郭熙(约 1020-1100)字淳夫,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画家、绘画理 论家。其作品国内外存不足 20 幅,有早春(现存台湾)、溪山秋霁 (现藏华盛顿夫芮耳美术

14、馆)、窠石平远(现存故宫博物院)等。有绘画 理论巨著林泉高致。何塘(14741543)字粹夫,号柏斋,生于武陟县头铺营村(今何营 村)。明学者,世称柏斋先生。著有阴阳律吕、柏斋文集等 12 卷著作 传世。曹瑾( 1876-1849年)字怀璞,号定庵,清河内(今沁阳市)人。 1837 年 任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后世誉其建的渠为 “曹 公圳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率领乡勇抗击英军,使英军屡遭失败,始终没能登 上台湾岛。陈王廷( 16001680 年)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他 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编了太极拳术,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太极拳之源,被中 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陈发科( 18871957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