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蒸啊 一、选择与填空 1、精馅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馄!操作的必要条件 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汽O 2、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相冋,但液相组成小于:汽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a表达的汽液平衡方程可写为n仏。根据川大小, 可用来判定用蒸帼方法分离的难易程度,若a二1则表示不能用普通的蒸馄;方 法分离 该混合液o 4、在精憾操作中,若降低操作压强,贝U溶液的相对挥发度壇加,塔顶温度降 低,塔釜温度降低,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査利。 5、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a二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馄J操作,对第n、n+1两 层理论板,已知y n二0.4,则y旳
2、二0. 182 。全回流通常适用于开工阶段或实验 研究。 6精镭和蒸镭的区别在于精镭必须引入回流;平衡蒸馄;和简单蒸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 者为连续的稳态过程而后者是间歇的非稳态过程o 7、精饰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塔底压强高和塔底难挥发组分含 8、在总压为101. 33kPa温度为85 C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 pf=116. 9kPa, pB=46 kPa,则相对挥发度a二2. 54,平衡时液相组成妒0. 78 ,气 相组成Va= 090 。 9、某精憾塔的精馅段操作线方程为y二072x+0.275,则该精馄!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2. 371,徭出液组成为0. 982
3、o 10、最小回流比的定义是在特定分离任务下理论板数为无限多时的回流比,适 宜回流比通常取1.1 2. 0 Rmin 23 /斗 lL) 注:Q 0.6 11、精馄I塔进料可能有_5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 2:3时,则进料热状况q居为0. 6 o IvIL 12、在塔的精憾段测得XD二0.96、X2二0.45、Xs=o. 40 (均为摩尔分率),已知R二3, a =2.5,则第三层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效率EmJ 4.1%_ 寸注.E 山 匚MV * yn yn 1 13、在精馄I塔设计中,若F、Xf、q、D保持不变,若增加回流比R,则XD增加川,减 小,V增加丄/V增加。
4、 14、在精饰塔设计中,若F、Xp、xn、刈及R 一定,进料由原来的饱和蒸气改为 饱和 液体,则所需理论板数Nt减小。精馄段上升蒸气量V不变、下降液体量L不变:提镭 段上升蒸气量V增加、下降液体量L增加。 15、操作中的精憎塔,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憎段液气比L/V大, 提憾段液气比L /V减小,xn增加,xw减小。 16、操作中的精馄?塔,保持F、xf、q、V不变,增加W,则xd增加川增加,LN_增加 17、在连续精憾塔中,若Xf、Xo、R q、D/F相同,塔釜由直接蒸汽加热改为间接蒸汽 加热,则所需的理论板数Nt减小,XW增加。 18、恒沸精憎与萃取精啊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加入某种
5、添加剂o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恒沸精饰时添加剂需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恒沸物 和恒沸精饰的添加剂气化 后由塔顶排 出,耗能大。 19、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组成Xa为0. 45,相应的泡点温度为匕;汽相组成y为 0. 45,露点温度为匕,则A_。 A. t 1t2 D 不能判断 20、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 Bo A.容易B困难C .完全D.不完全 21、精馅塔的操作线为直线,其原因是D A.理论板假定B 理想物系 C.塔顶泡点回流D 恒摩尔流假定 22、分离某两组分物系,进料量为10kmol/h,组成Xf为0.6,若要求馆出液组 成xn不小于0. 9,则最大馅出液量为_A A. 6
6、. 67kmol/h B 6 kmol/h C 23、精馄I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l、 A. y n+i ynyn-l ; B. y n+l yn X D2; B. X D= X D2; C. X D1Xd2; D.不能判断 25、在精锚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态变化,将使 B A.平衡线发生变化 C平衡线与q线变化D 26、操作中的精憾塔, A.不能操作B . B 操作线与q线发生变化 平衡线与操作线变化 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贝u D XD, X*均增加 27、操作中的精惚塔,若保持F、 D增大、R减小B . D减小、 D减小、R增大DD不变、 A. C. XDs用平衡 A CX
7、d, X *均不变DXd减小,X V不变,减小Xf,则C R不变 R增大28、用某精馅塔分离两组分溶液,规定 产品组成Xd、X.,当进料组成为XF1时,相应的回 流比为R ;进料组成为XF2时,相应的回流比为 增加 q、Xd、Xw Ro A. 若Xf】Xf2,进料热状况不变,则 R R2D 无法判断 29、用精馄!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Nt为8 (包括再沸器)若全塔效率Et 为50%则实际板数为C A. 16 B . 12 C . 14 D .无法确定 30、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 1 C,环己烷的沸点为80.7 C,欲使该两组分混合 物得 到分离宜采用 A.恒沸精馅B 普通精馅C 萃取
8、精憾D 水蒸汽精懈 吸收复习题 一、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一不变,相平衡常数m 将一增大卅将_不变 二、亨利定律表达式Pe EX,若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 气体 三、在吸收过程中,心和ky是以yy*和yy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 2 kmol/(m s y) 1111 四、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的关系可以用一,其中一表示一气膜阻 Kg kG HkLkG 力,当1/ (Hk)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五、在1 atm, 20C时,某浓度气体被清水吸收,若气膜吸收系数kG=O. lkmol/ ( m h atm), 液膜吸
9、收系数kL=o. 25kmol/ ( m2 h kmol / n?),溶质的亨利系数 H二149. 3 kmol /(m3 atm),则该溶质为 易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y二0. 0997 kmol/ (m2 h) 六、一般而言,两组分A , B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精馆单元操作当屮,而组分A 在B中单相扩散体现在喔收 单元操作屮。 七、在吸收过程屮,若降低吸收剂用量,对气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3值将 不变 对液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q值将 减小一 丿八、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通过气、液两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 九、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是通过物料衡算得到的。它们
10、与平衡关系、操 作温度和压强及塔的结构无关。 十、吸收因数A可表示为血,它在Y-X图中的几何意义是 操作线斜率和平衡线斜率 之比 十一、若分别以Si、S2、S3表示难溶、屮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屮的脱吸因数, 吸收过程屮操作条件相同,则 Si大于一 S2大于 S3 十二、 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变尘,吸收推动力变尘 十三、 吸收过程中,物系平衡关系可以用Y*二mX表示,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式一 : min 丫 2 Yi X2 第七章固体物料的干燥 一、选择与填空 1、对流干燥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干燥 过程是传热与传质相结合的过程。
11、2、在101. 33kPa的总压下,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将温度为293K,相对湿度为80% 的湿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下的下列状态参数变化的趋势是:湿度 H不变,相对 湿度 减小,湿球温度tw升高,露点td不变。 3、在101. 33kPa的总压下,将饱和空气的温度一T降到L,该空气下的下列状态参 数变化的趋势是:湿度H减小,相对湿度100%湿球温度tw降低,露点td隆低。 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定空气的湿度。 5、测定空气中水汽分压的实验方法是测量 露点。 6恒定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温度、暹度、流速 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7、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相对湿度较大
12、时,则湿物料 的平衡水分相应较高,其自由水分相应较低。 8、恒速干燥又称 表面汽化 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干燥 介质的状况、流速、与物料的接触方式 ;降速干燥又称 内部迁移 控制阶段, 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物料结构、尺寸、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 物料的温度等。 9、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 空气的湿球温度。 10、在常压和40C下,测得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与空气的相对湿度之间的平衡 关系为:当二100%寸,平衡含水量X*二0.16kg/kg绝干料,当二40%寸,平衡含水 量X*=0. 04kg/kg绝干料。已知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X=0. 23kg/
13、kg绝干料,现让该 物料在40C下与二40%勺空气充分接触,非结合水含量为0. 07 kg/kg 绝干料,自由含水量为0. 19 kg/kg绝干料。 11、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得湿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如图示,其恒速阶段的干燥速 率 为2. 0 kg水击 h,临界含水量为0. 2 kg/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为0. 04 Wkg 绝干料。 12、理想干燥过程(绝热干燥过程)是指 不向干燥器补充热量、忽略热损失、忽 略加热物料所消耗的热量,干燥介质进入和离开干燥器的焙相等 13、写出三种对流干燥器的名称 厢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气流干燥器等o 14、固体颗粒在气流干燥器中经历加速运动和恒速运动两个运
14、动阶段,其中 加速运动是最有效的干燥区域。流化床干燥器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处 理粒径为30卩nT6nin粉状物料最为适宜。 15、若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性质参数,贝U _C_可在H-I图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A. H、 pH、 t dC . H t D . I、 t as 16、当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二60%其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S和露点td之间的关系为 _B_ A t = t w =t a B . t t t a C . t t w t w=t d 17、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D A.恰B相对湿度C 湿球温旷D .露点 18、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 A.结合水B 非结合水C 临界水分D
15、 .自由水分 19、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量为0. 2 (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当干燥至 含水量为0. 05时干燥速率下降,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 004,贝U 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_A_,平衡含水量为_C A. 0.05 B 0.20 C 0.004 D 0. 196 20、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干燥速率加快,则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C A.不变B减少 C 增大D.不一定 21、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 18 (干基,下同),现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 45 干燥至0. 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B为A A0twB. 0 二 twC . 0 二 tdD . 0 二 t 22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预缩短干燥时间, 可米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D 提高空气流速 23、在等速干燥阶段,用同一种热空气以相同的流速吹过不同种类的物料层表面, 对于干燥速率的正确判断是_A_ A随物料种类的不同而有极大差别B 随物料种类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别 C.各种不同种类的物料的干燥速率相同D 不好判断 24、测定物料临界湿含量对固体物料干燥过程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诊医学救护车上急救操作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企业管理模板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公司解除)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国际化经营与技术竞争力提升报告
- 香料合成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效果评估与改进策略报告
- 2025年数据标注员成本优化考核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数据标注员标注质量报告考核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医疗AI研究员伦理合规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环保AI噪声监测(含答案与解析)
- 汽机辅机检修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肿瘤科五年发展规划
- 煤矿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考核题库
- 以工代赈务工协议书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说课
- 2025年三级仓储管理员(图书管理)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和手动工具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条目及释义
-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试题(答案)
- (高清版)DB31∕T 1596-2025 《电子材料共享应用技术规范》
- 初升高家长会课件
- 2025年福建中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解及备考指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