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_第1页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_第2页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_第3页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_第4页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要求:通过精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板书:我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板书:小女孩2、出示第二自然段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摘花很小心(小心地双手捧者)心里急(飞快地穿过跑)师相机指导朗读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

2、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2、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3、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出示410自然段4、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6、指名读,分角色读7、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8、交流(相

3、机指导朗读)9、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10、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1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12、听歌曲妈妈的吻13、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14、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15、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板书:用心、

4、用情16、指名表演17、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板书:孝心四、学习第11自然段1、师范读11自然段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板书:买花3、齐读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五、总结全文1、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闭上眼睛,双手握十靠额头。)板书:小女孩摘花花瓣飘香(孝心)送妈妈“我”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5、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过程和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主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朗读训练。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教法:自主探究教具:课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教学内容:反复朗读这首诗歌。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

6、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板书课题。)2.整体感知范读:由教师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展示课件)理想的意义(1)理想的历史意义(2、3)理想的人格意义(4、5、6、)理想的人生意义(8、9、10、11

7、)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3.研讨与赏析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

8、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作业:背诵这首诗歌,完成研讨与练习二教学设计

9、方案 篇3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出示自学要求。(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三、品读感悟,交流体会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

10、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强调友谊有情。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

11、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3.交流谈体会。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五、延伸拓展,指导生活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六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鼓励学生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认识

12、生字 会写生字,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卡片 图片 相关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有温暖的家。而且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那么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2、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3、揭题,学生齐读二、新课教学, 生字教学(一)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师: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4、师生正音(二) 生字教学1、 出示带拼音词语 ,识记生字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3、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三、写字教学

13、1、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 交流3、练写四、课文教学1、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学习第一句话: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2、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生字二、学习最后一句(一)读全文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 自读全文。2、 指名读句子。(二)学习最后一句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三、写字教学洗 扫 认真1、教师范写2、生描红 交流3、生练写四、朗读课文五、拓展念儿歌教学设计方案

14、篇5教学目标: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4、缩写小英雄雨来。教学重点:阅读、口语交际、缩写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学时间:三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信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背一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二、朗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

15、习方式自学:快速朗读(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2、讨论交流:(1)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借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准备珍珠鸟一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

16、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质疑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出示导读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

17、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交流讨论: 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第三次:

18、重点体会“摸、啄”。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五、作业、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温暖舒适的巢。 可爱的小红嘴。 淘气的小家伙。 人鸟相依图。、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板书】珍珠鸟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

19、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无私奉献默默守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二、揭

20、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三、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四、学生质疑问难。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

21、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

22、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1.课题

23、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8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

24、(蹄)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三、教学准备:冬天大雪场景图片、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彩色笔。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会读并记住生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兴趣;正确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谈论冬天:导语:冬天到了,漫天飘起了雪花,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多美的一幅画呀!谁来和老师一起说说冬天?(引导学生从看到过的场景、儿歌、歌舞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来谈论冬天。让学生有极大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用语言、歌声、舞蹈来抒发

25、对冬天的喜爱之情。)2、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全都白了。早晨天晴了,一群群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多高兴呀!这时候,又来了几个新朋友,也想跟他们一起玩,他们在干什么?引出雪地里的小画家并板书。3、出示冬天雪后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图片。一边放音乐,一边说出自己看到的事物。(让学生能从不同侧面了解冬天,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1、请学生自己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查生字表、问同学、猜一猜等。2、同桌俩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想一想: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参加这次美丽的画

26、展,他们都画了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参加?5、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多美的一幅画呀!赶紧再读课文,找找可爱的青蛙在干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冬眠动物?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再次读课文,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四人小组内认字,看哪个小组记的方法多、方法好:(1)4人一组。由四人小组长负责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读;(2)当小老师教读;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开小火车抽读接读。(三)赏读课文,扩展想象:下雪了,大地像一块白白的、软软的地毯,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参加雪地里的小画家评比活动,他们都画出了非常美丽的图画,一起看看他们都画了什么?学生边说,老师边以简笔画的形式板书。1、为什么称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27、、让学生自主赏读喜欢的地方。、小动物们是小画家,你们也是小画家,快快拿出自己的画笔,发挥你的想象力,把自己想到的用画笔展现给大家。在柔美的音乐声中挥笔作画。(四)作业:完成图画,朗读课文。教学设计方案 篇9【教学目标】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内容;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3、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自主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的挂图(或幻灯片、课件)。2、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录音磁带。3、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歌唱谁的歌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王二小”)二、指导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