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教育券的几点思考 摘 要:教育券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代金币。目前, 世界上大多数的教育券项目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教育资源分 布不均和教育配置方式的缺陷导致公民享受教育的权利不 均衡,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同程度地 受到了剥夺。因此,提升学校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是实 现当今社会和谐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梳理了目前我国实施教育券的意义及阻碍因素,并提出了 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教育券 ;基础教育 ;对策措施 一、引言 教育券(Education Voucher),亦称“教育凭证”、“学券”、 “学票”等
2、,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代金币。 学者们普遍认为, 教育券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 Milton.Friedman ) 最先提出, 1955年其在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ducation 中提出政府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需要改变, 原本要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应该经过换算后直接发给学生, 学生凭教育券可到政府所认可的任一学校(公立或私立学校) 读书,而学校收到教育券后,凭教育券也可以到政府兑换与 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教育券项目主 要针对低收入群体。 国外已有大量学者对教育券进行了深入研究。美国学者 约翰.E丘伯和泰力.M默(199
3、0)运用比较法,实证研究得出 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效率更高,并提出要以私立学校的办学 模式来改革公立学校,推行教育市场化。Edwin West (1991) 从教育券的理论层面和政策执行上进行了关注,他认为政府 对学校财政和奖学金制定干涉过多,且没有充分考虑私立学 校对提升公立学校绩效的作用。Henry Levin ( 1991)则从 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对教育选择的内容和类型进行 了分析,提出教育选择权是基本的人权。 Stephen L.Percy (1996)对教育券制度持有反向观点,他指出学校选择是私 有化的变体,是将公立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送到私立学校去。 Clive R.Belfi
4、eld( 2002)提出了评价教育券制度的总体框架, 即首先是否满足自由选择,其次是否具有生产效率,再次是 否公平,最后是否具有社会凝聚力,并建议给予父母为自己 孩子选择最适合他们教育的权利。除了对美国教育券的研究, 学者们也对日本、智利、哥伦比亚、瑞典等国的教育券政策 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世界各地教育券政策实施的环境和方式 不同,学者们的研究倾向和研究方式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不 尽相同。 我国对教育券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浙江长兴县和 湖北监利县的教育券制度试点才逐步开始。冯晓霞(2002 ) 在国内首先将相关理论模式分为“非排富性” 、“排富性”两 大类。前者提供给所有适龄儿童等面值的教育券
5、,以促成自 由的教育市场 ;后者主张只给弱势群体以教育券补助。 文新华 (2003)等人论述了教育券原创理论的核心观点、产生的背 景,并将教育券理论的产生背景概括为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 贺武华( 2004)认为我国目前在局部地区试行的教育券有悖 原意,基本上是一种“福利性”的教育资助,并质疑教育券 资助民办学校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教育券促进教育均 衡发展的可能性。李志友( 2010)等人关注了教育券对城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适用性。杨民( 2012)探讨了我国流动 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享有平等义务教育权的可行性,以 及用教育券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生活 费的操作策略,发现其
6、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教育券的研究成果众多,研究 方法也比较全面。我国关于教育券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关 注重点主要是教育券制度理论的分析和总结,教育券制度在 中国适用性的研究,教育券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研究等。强国 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 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教育的需求也越发强烈,但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教育配 置方式的缺陷导致公民享受教育的权利不均衡,贫困家庭和 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剥夺。因此, 提升学校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当今社会和谐发展 亟需解
7、决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目前我国实 施教育券的意义及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有 些许借鉴意义。 二、实施教育券的意义及阻碍因素 (一)实施意义 第一,教育券制度能有效促进教育投入的公平与效率。 政府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在教育财政投入的过程中给予贫困 家庭学生特殊资助,从而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受教育者手中掌握择校权,有利于倒逼 学校为吸引生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服务,最终提 升整个教育领域的公平性。 第二,教育券制度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教育 券的设计目的,是为保障家庭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间的选 择权,这既是促进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需要,
8、也是促进公办 民营教育协调发展的出路。发行教育券可以减轻民办大学的 资金压力,进一步降低入学费用,并且通过教育券政策的调 节有利于政府间接对民高校进行有效管理。 第三,教育券制度有利于稳定基础学科的生源。高等教 育领域一些基础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无法在短期内 实现经济效益。为了促进这些基础学科发展,政府可以通过 教育券的形式给予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额外的教育券,引导 和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基础学科研究。 (二)阻碍因素 第一,发放标准与范围还不统一。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 水平不同,家庭间收入存在差距,给什么样的家庭发放、发 放多少额度、以怎样的方式发放、发放到哪些学校,目前还 没有统一的标准。
9、第二,经费保障问题。要实行教育券制度,政府必须设 立充足的专项经费,否则学校接收了政府发放的教育券却不 能兑换成现金,教育券便成了没有价值的废纸。 第三,去行政化是教育券制度推进面临的最大阻力。实 行教育券意味着政府失去财政拨款的主导权,而转变为依据 教育券兑现拨款。前者政府部门拥有行政上的绝对话语权、 主导权,后者则把评价、选择教育、学校的权利交给了受教 育者,政府部门将难以通过拨款等行政性手段干涉学校办学 如何适应和解决这种权力落差及其所带来的各利益集团之 间“规则”的变化,是教育券制度能否实施或者顺利实施的 一个重要方面。三、有效实施教育券的对策 (一)实行差别化教育券制度,加强贫困偏远
10、地区基础 教育投入。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各地区之间存在 巨大差别,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 政实力很难负担起巨额的教育投入。国家层面的教育经费投 入应向贫困地区、偏远地区重点倾斜,保障这些地区受教育 者的权益。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费充足的经济发达地区, 则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抑制“社会集权过度症”,遏制教育 官僚主义的滋长,打破公立学校制度的僵化模式,通过教育 券的流动实现优胜劣汰,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领域。 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稳定,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 入缺乏阻碍了农村教育券计划的推行。但如果只靠政府财政 资金
11、投入,是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应在适当提高政府 投入的同时,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教育投入,进一步降低 准入门槛、扩大准入范围、制定引导政策,通过科学设计教 育券,确保投入的社会资本使用公开透明,最大程度发挥效 、人 益。 (三)开设教育券准备金账户,让更多家长走进学校教 育。我国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总额过低,教育资源的分配透明 公开程度不高,严重影响教育投资效率。通过教育券制度, 设立教育准备金账户,接受社会监督,从而实现教育经费“专 户公开管理、专项透明使用”。同时,教育券制度从本质上 讲是增加家长的教育选择权,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让更多 家长走进学校教育,促使家长深入关注政府的教育制度以及
12、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形成良好的教育治理结构和民主 的教育教学氛围 (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和法 律保障体系。从目前教育券试点的情况看,在范围上仅限于 学前教育领域或中职领域,在资金支持上只占只占生均预算 的 10%-20%,政府部门依然掌握着大部分财权。因此,实行 教育券制度的范围能有多大、资金准备能有多足,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教育放权改革的决心,就必须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 力度,并且确保推行教育券制度各项政策的公平性,不断建 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真正提高教育投资效 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弥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 印书馆
13、, 1986: 87 2 美约翰E丘伯和泰力.M.默(蒋衡译)政治、市场和 学校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中译版序言 . 3 HenryM.Lvin.The Economies of Educational Choice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Journal,1 99 1 ,1 0 ( 2 ) . 4 Percy SL, M aier P ,School Choice in MiwukeeJ.Policy Studies Journal, 1996, 24( 4): 649-665. 5 Levin HM ,Belfield CR.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choolson Educational Outcomes : A Review for he United Stat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2,72(2). 6 冯晓霞.努力促进幼儿教育的民主化J学前教育研究, 2002(2):7-10. 7 文新华等.关于教育券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 (1):60-65. 8 贺武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核糖核酸钠新兴市场开发与区域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核糖核酸钠分子结构优化与药效提升研究报告
- 烟火燃放合同
- 2025-2030智慧餐厅行业客户体验及经营策略研究
- 2025-2030智慧零售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青科俄语高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商家加盟合同
- 2025年广州市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年青岛高校招聘真题及答案
- 生活导航:人生哲学
- 四川大学2000年471有机化学(含答案)考研真题
-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基本标准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构形分析释义法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二章
-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 仓库包装管理制度
- GB/T 3360-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
- 第5课 文化变革 美术发展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FZ/T 63026-2015涤纶金银丝(线)
- 思想道德与法治基础: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2年DISC职业性格测试(40题附完整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