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 地基处理工程地基处理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上海航道局 宁波港北仑港四期集装箱码头 地基处理工程 项目经理部 2002 年 1 月 编制人: 审核人: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目目 录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1 编制依据.1 1.2 工程概况.1 1.3 工程目标.2 1.4 工程技术要求和标准.2 第二章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3 2.1 自然条件.3 2.2 施工条件.13 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15 3.1 施工平面部署 .15 3.2 施工技术方案.15 3.3 机械设备安排.21 3.4 工期安排.23 3.5 人员配备
2、.24 3.6 材料管理.24 3.7 项目组织机构.25 第四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27 4.1 工程质量目标.27 4.2 质量管理体系.27 4.3 质量管理制度 .28 4.4 质量控制措施.28 第五章 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30 5.1 安全目标与安全策划.30 5.2 安全管理机构.31 5.3 施工安全措施.32 第六章 环保措施及文明施工.34 6.1 环保措施.34 6.2 文明施工措施.35 施工组织设计 1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工程施工图(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 2)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
3、工程陆域形成和地基处理设计说 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 3)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 4)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96) 5)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6)施工承包合同(甬港基 2001 合128 号) 1.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宁波港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工程陆域形成合地基处理工程位于 甬江口镇海的东南、大榭岛以东螺头水道的南岸,穿山半岛北侧牛轭 江东口至竹湾嘴岸段.西邻外峙岛,北靠总台山.其范围为西自牛轭江 东口向东 1750 米,陆域纵深 1200 米,总面积 175.38 万米 2.主要由两部 分组成:一是新建大堤至老海塘之间的滩
4、地,面积为 31.85 万米 2,二是 老海塘后方的地方用地,面积为 143.53 万米 2,在此两部分吹填至 5.735.55 米左右,再采用塑料排水板对所形成陆域进行地基加 固处理. 本排水板施工范围是新建围堤以南后方用地 II、III 区排水板 的施打,面积约 156 万米 2,共约 42.88 万根.排水板为 B 型排水板,采 用正方形布置,间距为 2.0 米.各区排水板的数量、入土深度 、底标 高(吴淞标高,下同)等见表 11. 施工组织设计 2 表 11 面积 (万米 2) 排水板根数 (万根) 入土深度 (米) 入土底标高 (米) II24.826.2020-14 III131.
5、2636.6815-9 1.3 工程目标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我方在施工中将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范和施工规范,精心组织、 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为优良. 2)工期目标 根据业主的要求及时按 5-10 万米 2分块验收为下道工序及时提 供工作面,其最后一块场地插板在吹砂工作面移交后 40 天内完成. 3)安全目标 确保无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4)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程. 1.4 工程技术要求和标准工程技术要求和标准 1、 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 2、 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96) 3、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4、施工
6、图中有关说明. 第二章第二章 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 项 目 区 域 施工组织设计 3 2.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大榭岛东南侧螺头水道的南岸,穿山半岛北侧牛轭江 东口至竹湾嘴岸段,地处穿山半岛北部的凹岸,西邻外峙岛,背靠总台 山,水域开阔,由外神马、穿鼻山、凉帽山,以及大、小猫山等舟山群 岛为其天然屏障,风浪较小,水深好,自然条件较为优越. 2.1.2 气象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四季分明.由于受海洋调节作用, 年气温适宜,夏热少酷暑、冬冷少严寒,全年空气湿润.港区附近有北 仑水文气象站.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本区的气象特征如下: 2.1.2.1
7、 气温 北仑(198319984) (多)年平均气温 16.4 最高月平均气温 33.4(1994.7) 最低月平均气温 1.7(1986.1) 极端最高气温 37.2(1990.7.16) 极端最低气温-5.7(1983.2.21) 2.1.2.2 降水 北仑(198319984) (多)年平均降水量 10972 米米 (多)年月最大降水量 391.3 米米(1994.6) (多)年日最大降水量 139.4 米米(1987.7) 施工组织设计 4 (多)年平均雨日 156.7 天 2.1.2.3 风况 北仑地区常风向为 NWN 向,频率为 31,其中 NW、NNW、N 三向的频率分别为 13
8、、8、10,其次 SE 向SSE 向,频率分别 为 10和 7.强风向为 NNE 向,最大风速达 38 米/s,其次为 N 向,最 大风速为 37 米/s(表 2-1).多年平均大于六级风的天数为 13 天. 根据浙江省气象局的台风资料分析,1884 年1974 年之间,对北 仑地区影响较大的台风有 14 次,平均六七年一次.自 1978 年至 1984 年间,对北仑地区影响较大的台风亦有三次,如 1979、1981 年及 1983 年,其中 1983 年台风时,当地实测风速达 38 米/s,台风时风向多 为 NNE 以及 N 向. 2.1.2.4 雾 每年冬春季早晨多发雾,能见度 小于 10
9、00 米的雾日年平均为 22 天,1994 年 9 月年雾日 23 天.雾一般上午日出即散. 2.1.2.5 雪 降雪季节一般为冬季 1 月、2 月及 12 月份,多年平均降雪日为 5.8 天,1994 年 9 月年雪日 2 天,其中积雪 1 天. 2.1.2.6 雷暴 雷暴一般出现在 310 月间,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18 天. 施工组织设计 5 表 2-1 风况统计表 NNNE NEENE EESESESSESSSW SWWSW WWNW NWNNW C 风频 () 10386741073261331386 平均分速 (米/s) 6.05.24.95.04.34.75.36.13.73.12
10、.62.74.57.49.07.8 北 仑 最大风速 (米/s) 37382121152222181311101215293032 施工组织设计 6 2.1.3 水文 2.1.3.1 潮汐 2.1.3.1.1 基准面关系 本地区黄海高程与当地吴淞基面关系如下: 黄海高程 吴淞高程 1.87m 2.1.3.1.2 潮汐特征 根据北仑水文站的验潮资料分析,本海区的潮汐性质属不规则半 日潮.潮汐特征值(吴淞基面,下同)如下: 历年最高潮位 4.85 米(1981 年 9 月 1 日) 历年最低潮位 0.04 米(1980 年 1 月 19 日) 平均高潮位 2.94 米(1978 年 9 月1981
11、 年 8 月) 平均低潮位 1.13 米(1978 年 9 月1981 年 8 月) 平均潮位 2.13 米(1978 年 9 月1981 年 8 月) 最大潮差 3.36 米(1980 年 1 月 19 日) 最小潮差 0.30 米(1979 年 9 月 15 日) 平均潮差 1.82 米(1979 年 9 月1981 年 8 月) 2.1.3.1.3 设计水位 据北仑水文站资料分析,设计水位(吴淞基面)可取为: 百年一遇设计高潮位 5.5 米 施工组织设计 7 累计频率 10高水位 5.57 米 累计频率 90低水位 3.56 米 极端高水位 4.91 米 极端低水位 -0.12 米 2.
12、1.3.2 潮流 据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宁波北仑四 期(穿山港区)工程可研阶段水文泥沙测验分析报告”测验时间为的 大、中、小潮,共布设 6 条垂线(2-1 站至 2-6 站),其中 2-6 站布设在航 道中,2-1 至 2-5 站分别由西向东布设在拟建码头前沿水域,现摘录潮 流、设计流速、泥沙内容如下. 本水域潮流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流.潮流流态总体沿等深线方向 运动,每天呈两涨两落流态. 2.1.3.2.1 流速 涨水流流速:垂线平均流速为 1.041.24 米/s;落水流流速:垂线平 均流速为 0.590.73 米/s,涨水流流速比落水流流速约大一倍. 2.1.3.2
13、.2 流向 垂线平均流向见下表: 施工组织设计 8 表 2-2 垂线平均流向表 测站涨潮流向落潮流向 2-1 27628498106 2-2 298302116118 2-3 301307108111 2-4 2622648591 2-5 282283106112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水域的涨、落潮流流路存在一定的夹角,2-1 测站约为 2,2-2 测站约为 3,2-3 测站约为 14,2-4 测站约为 5,2-5 测站约为 7. 2.1.3.2.3 历时 本水域涨水流流速大于落水流流速,且涨水流历时长于落水流历 时.涨水流历时约 8.08.5 小时,落水流历时约 4.04.5 小时,涨水流 历
14、时约比落水流历时长 4.0 小时. 2.1.3.3 波浪 2.1.3.3.1 波况 据1994 年 9 月的一年实测资料,本海域波浪以风浪为主:风浪 频率 94,涌浪出项频率仅为 10.本区波浪的基本特点为波高小(最 大波高 1.8 米,对应周期 3.1s,波向 NE),周期短(最大周期 4.4s,对应波 高 0.2 米,波向 NNW).常浪向为 NWN,三向频率为 32.强浪向为 NE,最大波高 1.8 米,其次为 N 和 NNE,其最大波高分别为 1.7 米和 1.5 米. 施工组织设计 9 2.1.3.3.2 设计波要素 本工程区缺乏长期波浪观测资料,现根据工程附近地区气象站的 风况资料
15、,采用风推浪的方法确定深水波要素,然后考虑浅水变形、海 底摩阻力、折射绕射等影响,分别推算堤前浅水波要素.计算结果如下 二表: 设计高潮位下百年一遇设计深水波要素 表 2-3 方向H5 (米) H5 (米) H13 (米) T (s) L (米) NW4.513.663.036.1058.1 NNW4.413.582.986.0757.5 N4.883.983.326.4264.3 NNE4.743.853.206.2961.7 NE4.483.633.016.0957.8 施工组织设计 10 设计高潮位下堤前正向(N)百年一遇设计波要素 表 2-4 堤前水深 (米) H5 (米) H5 (米
16、) H13 (米) T (s) L (米) 104.033.392.906.459.8 83.773.202.766.355.2 63.483.002.626.249.2 43.062.712.446.241.5 21.98*1.98*1.98* 注:*表示波浪已破碎. 2.1.4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主要根据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结合土层 岩性特征、结构构造、埋藏条件及成因时代等,将场地勘探深度 范 围内地基土划分为 7 个工程地质层组,12 个工程地质层.现自上而下 分别简述如下: 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米 Q43) 褐色、灰色,流塑,厚层状,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全区均有分布,顶板
17、标高 2.55.7 米(吴淞高程,下同),层厚 1.55.0 米.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米 Q42) 灰色,流塑,薄层状,单层厚 24 米,层面多粉砂富集.局部粘塑性 好,为淤泥质粘土.全区均有分布,顶板标高-0.4-7.4 米(吴淞高程,下 同),层厚 9.519.9 米不等. 施工组织设计 11 1层: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米 Q41) 灰色,流塑,薄层状,鳞片状,局部呈厚层状,粘塑性好或较好,偶含半 炭化植物碎屑.除 T16、T12、T10 号孔缺失外,分布较普通,顶板标高- 14.5-23.7 米,层厚 1.511.1 米不等. 2层:粘土、粉质粘土(米 Q41) 灰色,软塑为主
18、,鳞片状,厚层状,多含少量半炭化植物碎屑.主要分 布于第一硬土层(1层)凹下部位(T1T5、T7、T14、T15 号孔和主 轴线外侧),顶板标高-23.4-32.3 米,层厚 1.711.5 米不等. 3层:粉质粘土(米 Q41) 灰色,稍密,饱和,厚层状,仅于 T7、T20 号孔有揭露,顶板标高- 39.0-39.8 米,层厚 1.02.9 米不等. 1层:粉质粘土、粘土(a1-1Q32) 灰绿、褐黄等杂色,可硬塑,厚层状,见大量铁锰质斑点、斑块. 局部含强风化砾石(T9 号孔).除 T10、T16、T17、T2023 号孔外,其 余孔均有揭露,顶板标高-27.7-40.0 米,多数钻孔未揭
19、穿,物理力学性 质良好. 2层:粉质粘土(米 Q32) 深灰色,软可塑,细鳞片状,上部含半炭化植物根茎.仅于 T20 号 孔有揭露,顶板标高-42.7 米,层厚 2.5 米. 3层:粉质粘土(米 Q32) 灰色,稍中密,饱和,厚层状,仅于 T7 号孔有揭露,顶板标高-41.8 米,层厚2.2 米,未揭穿. 施工组织设计 12 1层:粉质粘土、粘土(a1-1Q32) 黄绿、褐灰等杂色,硬塑为主,厚层状,下部粉粒含量较高,偶含半 炭化植物根茎.仅于 T20 号孔有揭露,顶板标高-45.2 米,未揭穿. 层:碎石(e1-dQ) 灰绿、灰色,中密密实,厚层状.碎石径一般 13 厘米,个别 45 厘米,
20、棱角状为主,多呈强风化状.仅于 T14 号孔有揭露,顶板标高 -36.0 米,层厚2.7 米,未揭穿. 1层:强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J3) 灰绿、灰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结构构造基本已经破坏,碎块基本 手捏易碎.仅于 T10、T16、T17、T21、T23 号孔有揭露, 顶板标高- 12.3-21.4 米,层厚 2.02.5 米. 2层:中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J3) 灰绿、灰色,块状,岩质硬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 柱状.仅于 T15、T16、T17、T21、T23 号孔有揭露,顶板标高-14.8- 35.9 米. 2.1.5 地震 本工程地处华南褶皱系新昌定海断裂带的北段,据当地
21、史料 记载和地震台记录,该地区地震活动的特点石强度 弱,频率低,特别是 近代地震均为微震.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 1:400 万中国地震烈度 区 划图(1999 年版),本工程区域地震基本烈度 处于 VI 度 与 VII 度 分界线附近的 VI 度 带内. 施工组织设计 13 2.2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本工程是在围堤形成陆域后,通过吹填使陆域标高抬高到 +5.735.55 米,然后在其上施打排水板,即吹填砂面就作为了 排水板 施工的垫层.根据当地吹填砂施工的实际情况,吹填砂一般为细砂,该 砂自然固结一段时间后还是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本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勘察资料表明,排水板的入土主要是通过淤 泥质粘土
22、和淤泥质粉粘土.排水板入土断面见图 2-1. 施工组织设计 14 施工组织设计 15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 3.1 施工平面部署施工平面部署 3.1.1 办公、生活用房 根据现场踏勘和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在工地附近租赁当地的 民房作为生活、办公用房.现场搭建临时活动房作为现场办公、休息 用房. 3.1.2 交通、通讯系统 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场通过场内外现有的交通道路和通道.项 目部通过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 3.1.3 仓储系统 塑料排水板及施工机械所需的燃料、配件等零星物件的储存在 当地租赁民房作为固定仓库,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活动房作为施工临 时仓
23、库. 3.1.4 用水、电系统 本工程的用水主要是生活所用,从当地接入自来水有偿使用.生活 用电从当地的电网接入并有偿使用.施工用电采用业主提供用电或柴 油发电机自行发电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3.2 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 3.2.1 施工条件 本工程是在围堤形成陆域后,通过吹填使陆域标高抬高到 +5.735.55 米,然后在其上施打排水板,即吹填砂面就作为了 排水板 施工的垫层.根据当地吹填砂施工的实际情况,吹填砂一般为细砂,该 施工组织设计 16 砂自然固结一段时间后还是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本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勘察资料表明,排水板的入土主要是通过淤 泥质粘土和淤泥质粉粘土.排水板入土断面见
24、图 2-1. 3.2.2 施工机械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该区域排水板施工可以采用轨道式、门 架式、履带式插板机,但本工程工作量大、工作范围广,另外本工程要 求按业主的要求及其他工序的施工进度 及时提供一定范围的工作面.我 们采用履带式插板机液压和震动两种方式进行施工,该施工方法我们 在以往类似的工程中得到过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 成功的经验.履带 式插板机最大的特点式行走方面灵活,从而提高了 施工效率,能够更 好的满足兆对施工的要求. 3.2.3 施工用电方案 本工程所在地除了 排水板施工以外,还有其他工程或工序的施工. 如果排水板施工用电全部采用外接电源,跟其他工程的用电容易互相 影响,互
25、相干扰;其二,由于排水板施工范围大,所需的电缆线将会拉的 很长;另外,在排水板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插板机的数量较多,所需的电 缆线较多,容易出现互相交错的现象,再加上电缆线随着插板机的移动 而移动.这些再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再业主的要求下采用甲供电和履带式插板机配有自动 的柴电发电机发电自行供电. 3.2.4 导管选择 本工程排水板施工采用圆形导管,由于排水板为 B 型,其外断面的 施工组织设计 17 尺寸为 100 米米4 米米,导管的直径约为 130 厘米.导管下段压成略 扁状,其外套上一个形状类似,稍大一点的导管靴.采用铁制导管靴,用 小锁链系在导管上,这样导管可以重复利
26、用.固定排水板的桩尖采用倒 梯形契挤压连接的形式. 3.2.5 施工工艺(见图 31) 3.2.5.1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2) 施工组织设计 18 图 3-2:排水板施工工艺流程 板位放样 插板机定位 将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靴穿出 将排水板与桩尖连接贴紧管靴 并对准桩位 开机打设至设计标高 提升导管 剪断排水板 检查并记录板位等打设情况 移动插板机至下一板位 合格 不合格 1)平面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坐标系统,利用全站仪和经纬仪在施工区 域内建立平面控制网,根据施工图中各施工区域的角点坐标,同样利用 全站仪和经纬仪将各坐标控制点放样到施工现场,且作好固定标志.对 于施工范围较大的区域多设
27、几个加密控制点.并定期进行校核. 施工组织设计 19 施工组织设计 20 2)板位放样 根据局部区域的控制点,用钢尺在纵横按 2 米的间距放出每根排 水板的具体位置,然后在每个位置作好标记作为插板机插板的位置,并 定期用全站仪和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3)导管垂直度 控制 利用铅垂线和钢尺在插板机的罗盘做好 1.5刻度 标记,使施工 中能比较直观的控制好垂直度 ,并在施工前及施工中经常性的用铅 垂线对插板机导管的垂直管进行检查和调整. 4)排水板与桩尖的连接 将塑料排水板通过从管靴穿出后,排水板与桩尖的连接是依靠锥 形的契把排水板卡住,对排水板的底端起一个锚固作用,从而使导管的 下
28、沉带动排水板的下沉. 5)导管的提升及排水板的剪断 排水板的入土深度 是根据导管的入土深度 来确定,导管的总长 减去未入土部分的长度 就是排水板的打设深度 .通过测量检测排水 板打设到设计标高(实际上是入土深度 满足设计要求)后,开始提升导 管.导管提升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排水板的回带情况.对于回带 50 厘米 以上的在板位附近补打.导管露出地面 30 厘米左右即可,然后在距地 面 20 厘米的位置将排水板剪断. 6)排水板的接长 由于本工程排水板数量大,排水板在施工前呈盘状,每盘排水板的长 度 一般为 200 米.打入地基的排水板不能保证全部为整板,因此在施 施工组织设计 21 工的过程中需对部
29、分排水板进行接长.接长时先将两根排水板的滤膜 剥开,使板芯直接连接,再将板芯套在一起,外层覆盖上滤膜,然后用细 铁丝将其绑扎牢靠(见图 33) 7)排水板施工记录 排水板施工过程之中逐板进行检查,且对每根排水板的垂直度 .入 土深度 ,回带长度 等均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在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 有变化,无法按设计要求打设时,及时跟现场监理人员联系并征得同意 后方可变更打设标高. 3.3 机械设备安排机械设备安排 本工程的特点是工序单一,因此所用的机械设备在类型上也具有 单一的特点.用于本工程的机械设备主要是履带式插板机,用于定位的 经纬仪等测量检测设备.开工之初,即在施工 II 区第一块 3500
30、0 米 2场 地投入 2 台履带式插板机,保证第一块场地按业主要求及时交付,其后 工作面和工期的要求,我项目部也相应的调整插板机的数量.主要施工 机械设备见表 3-1 施工组织设计 22 施工组织设计 23 表 3-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数量(台) 其中 机械 名称 规格 型号 功率 (KW) 厂牌及 出厂时 间 小 计拥有新购租赁 新旧程 度 () 插板机PC-22030 日本 1998 年 2 80 插板机 CB-220L45 连云港 2000 年 1 90 插板机 CB-220L45 无锡 1998 年 2 80 发电机135 型75 无锡 1998 年 2 75 发电机135 型50
31、瑞士1 75 经纬仪T1上海2 80 电焊机DX-300 80 3.4 工期安排工期安排 3.4.1 工作时间、施工效率 本工程施工基本上执行两班制,履带式插板机施工效率为 160 根/台班,每台机械每天工作 2 个台班,即 16 个小时.每台机械每天可施 工 320 根排水板. 3.4.2 工期安排 由于本工程工期受工作面的影响,其具体工期尚无法确定,我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24 部将按业主提供的工作面的多少配备机械设备,保证及时交付场地,我 方计划在春节前投入 2 台设备完成前期的 170000 米排水板施工,节 后安排 4 台设备进行施工,高峰时期设备相应增加,每天施工时间由两 班调整到三
32、班,根据以上的施工效率及每天的工作时间,暂按 4 台设备 每台施工两台班计算,每天可施工 1280 根排水板,完成全部排水板 42.88 万根则需要 335 个工作日. 3.5 人员配备人员配备 (不包括机械操作人员) 施工员 1 人 负责排水板的施工 质检员 1 人 负责质量监督和检查 技术员 1 人 负责技术工作 测量员 1 人 负责测量放样 材料员 1 人 组织材料进场、检测 3.6 材料管理材料管理 3.6.1 材料检测 应用于本工程的材料主要时塑料排水板,且由业主有偿提供.按照 塑料排水板质量验检标准及工程的实际情况,进场的施工材料除 具有厂方的自测报告和质保书以外,按一定的批次在监
33、理人员的见证 下由项目部的材料负责人员进行现场抽检,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 的使用. 塑料排水板的检测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的检测及一些特定性能的 检测.外观质量包括排水板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 B 型排水板的尺寸和 尺寸允许偏差;排水板的板芯有无倒伏现象,板芯有无接头、空洞、气 施工组织设计 25 泡等,表面是否光滑,齿槽是否分布均匀;排水板的滤膜是否有多余一 个的接头,接头的搭接长度 是否大于 20 厘米. 3.6.2 材料的组织及进场 按照施工进度 要求,提前 30 天作出材料的进场且上报监理和业 主.材料计划量是指满足施工进度 要求的实际需求量和一定的富裕 量再减去仓库已有的库存量.材料部门对进
34、场的材料除了 进行以上 的质量检查外,还要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仓库的保管和材料的出库等, 在施工现场堆放的排水板做到码放整齐、避免雨淋、防止日晒,在排 水板搬运过程中避免滤膜受损. 3.7 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见图 3-4) 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检查 督促施工过程中的进度 、质量、安全及处理内外关系等各项工作, 对负责工程质量的管理、执行、验证(或评审)等有关人员规定其职 责、权限和明确相互的关系,各职能岗位选派与质量要求相适应的人 员,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确保优质、高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 、安全和成本等工作全 面负责,
35、是本工程的质量责任人. 项目副经理:分管日常施工、安全、设备、材物料等有关工作. 总工程师:负责技术和质检等有关工作. 工程部:负责生产调度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计划安排、文 明施工等工作. 技术部: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技术管理,材料的报验、报审, 施工组织设计 26 施工技术交底,现场施工的质量检查,施工测量、试验等工作. 安全监督组:负责安全管理、消防保卫、环境保护等工作. 材料部:负责材料采购供应、管理运输,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和维 修等工作. 图 3-4 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工 程 部 技 术 部 安 全 监 督 材 料 部 综 合 部 施工组织设计 2
36、7 第四章第四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4.1 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创优是我们一贯的追求,我们本着对国家、 业主负责的态度 ,将切实做好本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针对本工 程的特点及重要性,我们的质量目标是: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4.2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见图 4-1) 图 4-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质量责任人) 总工程师 工程部技术部材料部 质保措施落实质保措施制定原材料质量控制 分块验收、质量评定 总体竣工验收 4.3 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 28 1)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 2)技术符合及质量会审
37、制度 ; 3)材料检验制度 ; 4)技术资料档案制度 ; 5)工程验收制度 . 4.4 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 4.4.1 过程控制 1)施工技术交底 每块场地施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交底会议,由技术部负责人对各施 工队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各自的施工任务、质量标准,并把 项目部编的各程序操作规程下发各施工队,同时要求施工队对所属工 班进行技术交底的传达;并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作详细的说明,并根据施 工内容提出具体的工作计划. 2)现场质量管理 项目部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质 检员、施工员现场指导、督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质量管理工 作,及时检查分析现场工程质
38、量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质量事 故.每块场地的施工均采取报验制度 ,及时报验至监理工程师. 施工期间各分块的衔接,应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的检验.项目部将采 取结合施工队班组自检的基础尚,定期组织专检,总结施工过程中存在 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至现场施工队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标 准.在每块场地完工时,由技术部组织人员对其施工进行质量检查,在 施工组织设计 29 评定等级达到优良时,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审定,办理签认手续,经签 认后再进行下块场地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自觉接受监理及业主代表的抽检和监督,如有不合格 项目,按质量标准坚决整改,直至符合标准,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3)设备管理
39、施工设备又专门的检验制度 ,定期保养,确保施工质量. 4.4.2 全面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对于进场的材料,凡是不符合质量检验标准或有关规定的一律 不得投入本工程的使用. 2)在转盘和打设排水板过程中,避免损坏排水板的滤膜,以防止淤 泥进入板芯堵塞输水孔,影响排水板的排水效果. 3)排水板与桩尖的连接要牢靠,避免提管时脱开,将排水板带出. 4)由于排水板打入的土层带有一定的粘性,容易使排水板在提管 时产生回带,回带严重时在导管内经常性的灌水以润滑导管. 5)为保证加固地基在平面上的均匀性,排水板打设定位时,管靴与 板位标记的偏差控制在70 米米范围内. 6)为保证加固地基在深度 方向上的均匀性
40、,排水板打设施工过程 中随时主要控制导管的垂直度 ,经常性的用铅垂线对导管进行垂直 度 的校核.其偏差不大于1.5. 7)施工中若排水板出现扭结、断裂和撕破滤膜等现象,将严重影 响排水,甚至造成“死角”.风雨天等情况下施工很容易造成这种后果,当 确有这种情况发生时,立即停止施工.为确保不发生上述现象,将排水 施工组织设计 30 板通过滑轮及保护管引向打设导管,否则受大风吹打排水板极易破坏. 8)打设时排水板的回带长度 超过 50 厘米的,在板位附近补打,且 回带的根数超过打设总根数的 5时,必须停止施工,改进施工方案 后方可继续施工. 9)打设完毕剪板后全面检查板位、垂直度 、打设深度 、外露
41、 长度 ,确保合格后方可移机打设下一根,否则进行补打. 第五章第五章 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5.1 安全目标与安全策划安全目标与安全策划 5.1.1 安全目标:重大事故为零,工伤死亡事故为零. 5.1.2 安全策划 5.1.2.1 实施条件.本次实施的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地基处 理插排水板工程,具有施工现场工况条件差、施工工作而受其他单位 影响、施工工期不确定、施工可能不连续、投入专用施工机具多等 特点.为此,施工期间应认真规范生活、生产、交通、抢险、救灾等各 环节各方面的规定. 5.1.2.2 措施制定依据.本施工安全依据本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程 序制订. 5
42、.1.2.3 本工程明确各机械负责人为分项安全责任人,做到每台机械有 人抓,每个作业点有人管的安全管理网络. 5.1.2.4 管理系统.结合施工操作要求和施工环境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 安全措施和制度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质量管理系统. 5.1.2.5 定期召开安全例会.检查安全生产和安全制度 落实情况,针对 施工组织设计 31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2 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成立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 任组长,明确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担任专职副组长,负 责日常施工生产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主
43、要由专职安全监督员及 工程、技术、材料、综合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管理职责如下: 5.2.1 拟定落实本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制度 和安全措施. 5.2.2 定期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领导小组成员、各级有关施工安全负 责人参加的安全施工会议,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分析安全生产形 势,下发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布置安全工作. 5.2.3 对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人员作出奖罚决定. 安全监督部门时具体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监督管理的主要职 能机构,配有专职安全监督员,并在主要生产部门设兼职安全监督员. 施工期间设立应急抢险队、医疗救护组,并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设 施,专职安全监督员和应急队都佩戴
44、标志明显的袖章,规定联络方式, 保证联络畅通,全方位地对各项目施工安全事项进行预防、检查、监 督、处理.项目施工安全机构运作体系见图 5-1. 图 5-1:项目施工安全机构运作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 32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安全监督组 工程部 技术部 材料部 综合部 应急抢险队 医疗救护队 施工班组 5.3 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安全措施 5.3.1 加强安全教育.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施 工人员在操作中增加自我保护地安全意识,在思想上、操作上真正引 起重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5.3.2 安全工作布置.在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对施工操作人员作出安 全生产布置,强调安
45、全生产意义. 5.3.3 遵守有关规范.各机械的操作人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范,必须配 备符合标准的适任证书. 施工组织设计 33 5.3.4 抓好季节性防范措施.本工程施工中,面临台风、寒流季节或突 发性灾害天气,现场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要按时收听气 象预报,做好记录,当遇有恶劣气候台风、寒流时,按照安全措施规定, 统一指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5.3.5 加强基地安全防范,严格按照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操作规程执 行.生产、办公及生活场所须配备足够的防火消防器材,特别要做好材 料堆场的防火、防盗防范措施.临时用电线路必须架空或敷埋,电气操 作人员须持有合格的适任证书.
46、施工期间,建立安全用电制度 确保施 工用电设备的完好,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5.3.6 加强施工设备管、用、保工作.加强设备、机械、电气、易损耗 的部件设备的巡回检查和保养工作,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避免设备维护保养不当,而造成机损或人身安全事故. 5.3.7 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施工期间,基地和施工设备要做好防火、防 盗保卫工作,易燃、易爆物品须按危险品规定进行专库、专人安放管 理,并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生活区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5.3.8 建立上下班点名制度 .每天上下班必须清点人数,由专人负责.加 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施工组织设计 34 第
47、六章第六章 环保措施及文明施工环保措施及文明施工 6.1 环保措施环保措施 本工程的施工虽然不直接产生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污染物,但参 加的施工机具和人员众多,会因生产活动和生活行为产生各种废弃物, 也可能由于机损引起溢油事故对施工区域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 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防止和减少工程对环境的污 染,保护施工水域、水质、生态. 6.1.1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领导工作,项目部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6.1.2 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工程人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 的认识,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管理”的方针,自觉地做好 环境保护工作. 6.1.3 各施工机具
48、严禁向施工区域排放废油,残油,有害重金属及可溶 性剧毒废渣. 6.1.4 不得在施工区域清洗有污染物质的容器. 6.1.5 不得在施工区域的最高水位以下滩地部位堆放固定废料实物和 其他污染物. 6.1.6 及时回收工程之中破损的排水板及其他报废之工程构造物,不得 任意在施工区域扔抛. 6.1.7 工程期间么配备适量的化学消油剂,吸油剂等物资,以备急需.一 旦发生施工溢油事故,立即采取措施,收集溢油,缩小溢油的污染范围. 6.2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 6.2.1 为了 文明施工标准化,结合我局以往的经验得失,我们将在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 35 过程之中,成立文明施工领导机构,(文明施工领导机构
49、运作体系见图 61),严格遵守有关施工管理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保持清洁 卫生,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创建文明工地. 6.2.2 在创建文明施工标准化中,我们将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 ,“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卫生防疫”,“防火”等方面严格按 市重大办、市立功竞赛办等有关要求落实检查.具体内容见表 61. 施工组织设计 36 图 6-1:文明施工领导机构运作体系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综合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 文 明 施 工 制 度 人 口 登 记 制 度 动 火 防 火 制 度 卫 生 宣 传 制 度 安 全 交 底 制 度 现 场 检 查 制 度 安 全 宣 传 制
50、 度 定 期 养 护 制 度 执 政 上 岗 制 度 各施工班、组 施工组织设计 37 表 6-1 场站基地(生活区域)硬件内业资料软件 一 综合 治理 1、挂放文明生产管理网络表. 2、重点区域有防范措施和有保卫 值勤人员. 3、门卫制度 严密规范. 4、无重大盗窃和违法事件. 1、有文明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和管理制度 . 2、有外来人口登记名册和职 工登记名册,有五证 3、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管 理制度 . 4、有值勤保卫专项制度 二 安全 生产 1、施工场内交通道路、人行道平 整畅通. 2、生产现场有完备的防护设施. 3、现场机动车辆设备完整,停放整 齐. 4、电箱、电器、和线路符合国家
51、标准. 5、机械设备完好有效. 6、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7、设立安全监控点,监控人员持证 上岗 1、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现场 分级管理网络.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3、安全生产检查记录齐全. 4、特殊工种人员名单及证件 复印件. 5、生产管理人员佩卡上岗. 6、其它安全管理的必备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 38 三 环境 卫生 1、单位区域围栏封闭整洁,企业标 志书写和挂放工整规范. 2、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 3、绿化面积达可绿率的 75. 4、食堂有有效冰箱,熟食封闭间,炊 事人员衣着整洁. 5、更衣室或宿舍规范整洁,无烧煮 熟食和乱拉电线. 6、厕所有自动冲洗设备、无异味、 无污垢. 7、生产
52、区和生活区排水沟槽畅通. 8、各类货种堆放整齐. 1、工地卫生管理网络及责任 人名单. 2、宿舍、食堂、厕所等各项 管理制度 和值勤制度 . 3、卫生自检和每月检查、考 核记录. 施工组织设计 39 四 宣传 教育 1、有宣传气氛,有适时黑板报或阅 报栏. 2、生活办公区域挂放“七牌一图” . 3、各类警示标志醒目齐全. 4、横幅适时醒目,保持完好. 5、有体育娱乐活动场所. 6、文字使用规范,禁用繁体字和错 字. 1、宣传教育网络名单. 2、文明生产规范和措施. 3、宣传教育规章制度 . 4、管理人员学习计划,学习 内容和记录. 5、黑板报内容原始记录. 6、家访、谈心、和文娱活 动记录.
53、7、职工思想教育、培训、 考核情况记录. 8、与有关单位共建文明协 议和活动记录. 9、有共建文明记录. 五 卫生 防疫 1、食堂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炊事人 员有有效健康证,无再生塑料桶盆. 2、生活区有灭四害设施. 3、有垃圾桶. 4、生产区域和生活区有茶水桶,并 做到内外清洁,有盖有锁. 5、污染液体排放符合国家工业卫 生标准 6、有浴室并设施完好. 施工组织设计 40 六 防火 1、各类消防设施完好,配备合理. 2、易燃易爆场所有禁火标志、无 烟蒂. 3、危险品进库存放,做到专人管理. 4、动火操作须符合规范. 5、作业区域和易燃易爆场所有灭 火设备和器具. 1、防火领导小组、义务消 防员
54、名单. 2、防火管理网络. 3、防火管理制度 . 4、动火审批制度 和审批手 续. 5、防火和消防工作例会记 录. 6、防火工作检查活动记录. 附件: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原则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 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 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 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
55、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 救援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 41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 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 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 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二、编制目的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 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 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 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 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 和措施被采用。 三、三、应急组织应急组织机构机构及职责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 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 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 42 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来例假签个君子协议书
- 福州希尔顿协议书价
- 协议书的见证人
- 2025版胃癌常见症状及护理护士指导
- 工业潮玩产品介绍
- 腹腔镜术后宣教
- 物业员工星级评定
- 医疗消防安全生产管理
- 毕业设计夹具答辩
- 2025法院书记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吉林2025自考工商管理企业经营战略案例题专练
- 电影《白日梦想家》课件
- 2023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一课一练)
- 365自考美学章节练习题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 认识烫金加工工艺邢笑雨
- 2021年8月28日西藏区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河北省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 处置物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GB/T 845-2017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