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与发展管理2014年第一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机理与政策博弈研究许箫迪,王子龙,张晓磊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1-12R&D投入及其绩效的两阶段实证研究以7260家上海市企业科技统计为例柏青,罗守贵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102-110中国装备制造业R&D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綦良群,王成东,蔡渊渊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111-118R&D的内生性动力基于研发效率的分析于长宏,原毅军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119-127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动态能力构建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苏敬勤,刘静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128-135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
2、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吴绍波,顾新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13-21家族涉入与家族企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周立新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136-144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及扩散模式研究张庆普,李沃源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22-33外资活动、外部技术知识与内资企业R&D投入孙辉煌,韩振国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35-42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订单效应的博弈分析薛求知,李茜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43-51国际多元化、行业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孙维峰,黄祖辉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52
3、-62基于多层网络的内生型集群核心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研究王核成,帅杏霞,张海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63-69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结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联盟的分析赵炎,姚芳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70-77专利联盟创新效应实证分析以MPEG 2、 TDSCDMA和闪联为例杜晓君,罗猷韬,谢玉婷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78-88企业孵化器创业知识服务的商业运营模式:一个多案例研究李文博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1):89-10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机理与政策博弈研究许箫迪,王子龙,张晓磊2014,(1):1-12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种子”因素创生
4、、植入机制入手,研究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时机、程度的把握问题.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模式,分析当政策、市场等环境变量发生变化时的利益主体、利益流动链的创造与断裂以及利益再配置;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GERT模型,研究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阶段给予支持时各种方案的作用效果;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行为博弈,为政府合理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摘要PDFHTMLR&D投入及其绩效的两阶段实证研究以7260家上海市企业科技统计为例柏青,罗守贵2014,(1):102-110基于7260家上海市企业20082010年期间的研发活动数据对企业R&D的表现进行了探究,采用两阶段的方
5、式研究影响知识成果产出(以专利作为表现形式)的因素,以及知识成果产出对经济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层面R&D资金投入对当前阶段的专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决定企业经济产出的因素中,专利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大部分会通过企业的科研效率表现出来;R&D资金投入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中通过专利形式实现的部分并不明显.摘要PDFHTML中国装备制造业R&D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綦良群,王成东,蔡渊渊2014,(1):111-118以中国装备制造业R&D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分析其R&D效率的内生决定因素和外生影响因素,依据SFA方法和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
6、装备制造业R&D效率的评价模型.利用中国装备制造业20002010年间研发相关数据对其R&D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其现状和规律,并分析各内生决定因素和外生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R&D效率的对策和建议.摘要PDFHTMLR&D的内生性动力基于研发效率的分析于长宏,原毅军2014,(1):119-127以研发效率为切入点建立基于生产率的R&D模型,推导R&D投入相对于研发效率变化的规律:在R&D规模报酬递减的前提下,研发效率和企业R&D投入之间的互动呈正向关系.针对20032010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论,并对政
7、府R&D激励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检验结果还证明,生产率、市场竞争、盈利能力都能够显著影响R&D投入规模;资本密集度较高或者市场竞争度较低,R&D投入关于资本密集度的弹性为负,而当资本密集度较低的时候,R&D投入关于资本密集度的弹性为正;在自由竞争市场中,竞争有利于创新,而在垄断型市场中,垄断更有利于创新.摘要PDFHTML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动态能力构建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苏敬勤,刘静2014,(1):128-135动态能力是系统集成开发商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关键能力为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动态能力维度,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产品创新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
8、究研究发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动态能力由三个维度以及六个子维度组成,具体包括:客户导向的感知能力(政策搜索和高管社会资本)、多组织协同的控制能力(集成创新管理和自我组织网络)、交互学习能力(技术获取和知识吸收)摘要PDFHTML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吴绍波,顾新2014,(1):13-21创新生态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组织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技术配套的专用性、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原因,很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若要抑制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实现合作租金的合理配置,战略性
9、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选择多主体共同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在外部治理模式中通过建立宏观文化机制、集体制裁机制、声誉机制等提供合作环境和氛围,规范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的行为;在内部治理模式中要围绕以专利为主要形式的知识产权建立谈判协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信息披露与平台开放机制等优化合作租金的配置.摘要PDFHTML家族涉入与家族企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周立新2014,(1):136-144利用浙江和重庆制造业样本家族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家族涉入(家族权力、家族文化、家族经验)对家族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家族专家权力
10、、家族文化、管理企业的家族代数对家族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族管理权对家族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家族专家权力、管理企业的家族代数与家族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家族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摘要PDFHTML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及扩散模式研究张庆普,李沃源2014,(1):22-33创意在创意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扩散是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动创意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创新扩散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内涵,分析了创意扩散的特点,并进一步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模型”.该模型刻画了创意扩散的一般过程规律
11、,反映了创意扩散主体、扩散影响因素以及扩散环境等各扩散要素的交互作用和扩散机制,并提炼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的三种模式.本研究拓展和丰富了创意扩散的理论分析框架,且对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摘要PDFHTML外资活动、外部技术知识与内资企业R&D投入孙辉煌,韩振国2014,(1):35-42在R&D具有两面性的情况下,本文研究了外资活动所形成的外部技术知识与内资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基于1998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外资活动因水平参与和后向参与所形成的外部技术知识对内资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资活动因前向参与所形成的外部技术
12、知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基于外资活动所传导的外部技术机会对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科技水平行业内资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明显的差异.摘要PDFHTML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订单效应的博弈分析薛求知,李茜2014,(1):43-51在回顾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实践归纳出“绿色订单效应”的概念.通过对企业的产品绿色度的分析,建立关于绿色订单效应的博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展现了该模型的部分结论.通过这些研究,解析了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从被动型向主动型绿色创新的市场作用机制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初步打开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生态环境的作用“黑箱”.研究结论可能对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关
13、系理论以及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了补充,并为政府促进本土企业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摘要PDFHTML国际多元化、行业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孙维峰,黄祖辉2014,(1):52-62本文以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国际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多元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而行业多元化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国际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对企业创新投入还存在交互影响.国际多元化有助于缓和行业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负相关关系,而行业多元化程度的提高最终会负向调节国际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相关关系.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些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14、.摘要PDFHTML基于多层网络的内生型集群核心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研究王核成,帅杏霞,张海2014,(1):63-69基于“多层网络”视角,运用扩展式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省缝纫设备产业集群的三家核心企业(飞跃、宝石、中捷)在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核心企业会有目的地构建自己的主导网络和辅助网络,上述网络将影响企业的主导优势及支撑优势.同时,内生型集群核心企业的主导优势经历了由“成本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最后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演化过程.本研究对我国集群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摘要PDFHTML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结盟的
15、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联盟的分析赵炎,姚芳2014,(1):70-77以中国汽车行业19952008年创新联盟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从整体网络结构、企业的网络位置、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性质四个方面探究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的结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于企业的结盟行为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而网络密度对企业的结盟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中介中心性对于企业结盟的影响呈倒U形;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结盟行为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创新网络中自主品牌的企业更易于与其他企业结成联盟伙伴.摘要PDFHTML专利联盟创新效应实证分析以MPEG 2、 TDSCDMA和闪联为例杜晓君,罗猷韬,谢玉婷2
16、014,(1):78-88在高新技术产业内,专利联盟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范式.本文以国内外MPEG 2、 TDSCDMA和闪联等三个专利联盟为研究对象,收集联盟成立前后专利授权数量,运用趋势分析、双重差分估计和Wilcoxon秩和检验等方法对专利联盟的创新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联盟鼓励企业创新,加速企业创新进程,促进专利的研发、运用和推广.摘要PDFHTML企业孵化器创业知识服务的商业运营模式:一个多案例研究李文博2014,(1):89-101基于5家本土孵化器的多案例研究,从“是谁”、“什么”、“如何”3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孵化器创业知识服务的商业运营模式,发现概念模
17、型包括客户定位、价值主张、服务能力3个主范畴以及筛选因素、服务分层、动力机制等9个子范畴.最后,对商业运营模式的情景适用性、架构创新性、关系网络性进行引申讨论.研究丰富了商业模式和创业理论研究,对孵化器的创业知识服务实践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摘要PDFHTML2014年第二期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吴昊,孙健敏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1-8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林海芬,苏敬勤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110-119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行为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王晓红,金子祺,姜华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120-128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及政策建
18、议于洋,黄忠德,于淼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129-132基于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刘敢新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133-138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与领军人才培养的探索杨鹏跃,朱蕾,张雪燕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139-142产学研合作中双元性学习的平衡机制研究王利敏,袁庆宏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17-24粤商“敢为人先”VS浙商“应变开创”基于公司特质信息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考察丁重,邓可斌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25-37基于多元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员工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研究谢荷锋,刘超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
19、):38-48国际外包中接包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谭云清,李元旭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49-58基于知识分子结构法的知识管理 研究主题演化趋势分析李柏洲,赵健宇,袭希,苏屹,徐广玉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59-76新兴经济国家后发企业战略转型:演化路径、驱动因素基于HTC的案例研究苏勇,李作良,马文杰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77-86基于集成解决方案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型研究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案例研究闫华锋,仲伟俊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87-97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双元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研究朱秀梅,孔祥茜,鲍明旭研究与发展管理 2
20、014,(2):9-16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 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曾萍,邬绮虹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98-109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吴昊,孙健敏2014,(2):1-8通过文献探讨构建理论模型,运用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内蒙古等7个省市103家企业591名企业员工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通过rwg、 ICC(1)、 ICC(2)验证将个体水平的数据聚合到组织水平,形成配对数据,研究学习型组织对组织创新是否具有影响力.研究表明,学习型组织的五个维度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不存在独立的相关关系,而学习型组织整体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最后,结
21、合有关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和研究建议.摘要PDFHTML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林海芬,苏敬勤2014,(2):110-119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僵化、管理落后等问题并系统提升组织运行效率的管理创新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开展的研究,从研究基础、主要视角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概述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初步构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体系,并为相关主题研究尤其是中国式管理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摘要PDFHTML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行为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王晓红,金子祺,姜华2014,(2):120-12
22、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求高校必须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因此明确各类影响因素对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行为的作用关系日益受到重视.针对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现状,基于三元交互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流率基本入树法,建立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行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管理策略仿真的结果表明:对创新团队成员个体所处环境的创新氛围和人际信任关系进行管理,更有利于提升个体知识创新力、促进团队长远发展与知识生产.摘要PDFHTML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及政策建议于洋,黄忠德,于淼2014,(2):129-132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情况,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模式和基本特征、存在的问题
23、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摘要PDFHTML基于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刘敢新2014,(2):133-138本文提出通过搭建高校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高校科技教育团队和大学生科技社团作为其两翼,构建面向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基于由青少年群体到优异个体的递进发展模式,将提高青少年整体科学素质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相结合,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便捷的上升通道.摘要PDFHTML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与领军人才培养的探索杨鹏跃,朱蕾,张雪燕2014,(2):139-142为保障持续创新能力,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求,遵
24、循科学规律,在现有学科布局基础上创新机制,引进海外领军人才,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领军人才、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实践探索.摘要PDFHTML产学研合作中双元性学习的平衡机制研究王利敏,袁庆宏2014,(2):17-24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是组织生存和繁荣的重要手段,组织需要平衡两者以兼顾当前以及未来的竞争地位.已有研究多关注单一组织内部双元性学习的平衡问题,但在全球经济日益网络化的今天,网络日益成为组织重要的外部环境,并对组织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产学研合作的网络视角出发,分析企业方和学研方同时分别追求开发性和探索性学习的可能性,并依据技术创新路径探究开发性学习和探索
25、性学习在产学研系统中平衡的实现途径.本研究拓展了已有双元性学习平衡的分析层面,同时也为产学研各方的学习提供了启示.摘要PDFHTML粤商“敢为人先”VS浙商“应变开创”基于公司特质信息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考察丁重,邓可斌2014,(2):25-37首次运用金融经济学中的公司特质信息变量来表征企业独有的精神特质,引入企业专利权数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A股上市公司中的粤商和浙商大样本数据来刻画企业特质精神与创新产出间的联系,运用双向固定/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给出经验证据,初步回答了在技术创新层面,粤商和浙商是否体现了创新精神的问题.研究表明:无论是粤商还是浙商,其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创新精神都有很
26、大的提升空间;但相对而言,粤商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创新特质要强于浙商.粤商的创新特质在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摘要PDFHTML基于多元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员工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研究谢荷锋,刘超2014,(2):38-48通过整合经济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关于知识分享激励的观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多元理论视角、多元激励模式并存的知识分享激励机制理论框架,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分享激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经济、社会和社会心理的因素,即外部激励、内部激励和双边关系状况均对知识分享产生积极的影响,且各激励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其中,外部激励对内部激励存在显著的“
27、挤出效应”,双边关系质量则对该“挤出效应”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相关理论争议和指导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摘要PDFHTML国际外包中接包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谭云清,李元旭2014,(2):49-58基于接包方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国际外包中接包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结果显示:合作关系质量、跨文化沟通、企业文化、正式合约以及信任关系均显著影响接包企业知识获取,其中,跨文化沟通对显性知识获取的影响最大,信任关系对隐性知识获取的影响最大,正式合约与接包企业知识获取呈倒形关系;接包企业知识获取显著影响外包绩效,且隐性知识获取比显性知识获取的影响系
28、数更大.摘要PDFHTML基于知识分子结构法的知识管理 研究主题演化趋势分析李柏洲,赵健宇,袭希,苏屹,徐广玉2014,(2):59-76对19952012年共8444篇文献进行了计量统计,采用知识分子结构法绘制了文献的PFNET网络图及演化地图.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演化仍在继续,其中知识创造、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知识工程及组织记忆是学者长时间关注的主要议题.演化过程中,部分研究主题产生交叉与融合,主题的选择及演化与时代背景有关,呈逐渐精细化且更重视实际应用价值的演化趋势.研究方法上,由定性的研究框架过度到定量的实证研究,与其他科学的交叉更加紧密;内容上,以知识管理过程及情境的
29、分析为主,注重知识所有者、知识管理内在机制及要素间因果关系的讨论与检验;层次上,在兼顾组织层面的同时,加强了对团队及个体的分析;参考文献倾向于对基础理论提出者文献的引用与追踪.摘要PDFHTML新兴经济国家后发企业战略转型:演化路径、驱动因素基于HTC的案例研究苏勇,李作良,马文杰2014,(2):77-86采用归纳性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以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TC)为研究对象,对其战略转型的驱动因素以及动态过程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通路创新共同驱动了HTC的战略转型;后发企业遵循先技术轨道升级,后价值链环节跃迁的路径进行转型;技术创新遵循先聚焦创新性,后转向自主性的演化路径;通路
30、创新遵循先寻求沟通性,后寻求可控性的演化路径.摘要PDFHTML基于集成解决方案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型研究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案例研究闫华锋,仲伟俊2014,(2):87-97在回顾了复杂产品系统(CoPS)的创新模型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集成解决方案的CoPS创新模型框架,对模型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以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创新为例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分析,为CoPS集成商开展基于集成解决方案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摘要PDFHTML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双元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研究朱秀梅,孔祥茜,鲍明旭2014,(2):9-16构建了学习导向、双元创业学习与新企
31、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模型,旨在揭示双元创业学习在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双元创业学习对新企业竞争优势的互补影响.利用中国403个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和利用式创业学习在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两者对新企业竞争优势的互补影响不显著.摘要PDFHTML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 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曾萍,邬绮虹2014,(2):98-109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政府总是希望并试图在企业创新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然而,学术界的研究却无法为政府的积极行动提供有效支撑.政府支持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依然存在大量未能
32、打开的“黑箱”因此,本文对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希望有效推动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首先从“促进论”和“抑制论”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对相关的经验研究进行了分析整理,并按照研究内在逻辑的发展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政府支持整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政府支持方式及其组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情境因素的影响,中介变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摘要PDFHTML2014年第三期研发投入、融资能力与公司业绩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大样本证据陈超,赵武阳,潘晶晶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1-11制造能力沙堆模型实证研究:创新要
33、素的重新定位田也壮,李华山,裴学亮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104-114从专利角度看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石亮,张善杰,陈伟炯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115-121知识扩散路径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考虑知识吸收能力与主动遗忘能力的调节作用缪根红,薛利,陈万明,万青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12-21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胡罡,章向宏,刘薇薇,胡丹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122-128高校技术成果转让的障碍研究刘勇,黄劲松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129-134原创科研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张琳,甘翠云研究与发展管
34、理 2014,(3):135-138交易成本、网络价值与平台创新基于38个平台实践案例的质性分析崔晓明,姚凯,胡君辰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22-31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地方智库竞争力评估以江苏淮安地方智库为例徐晓虎,陈圻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32-40员工组织关系与创新行为:一个被调节中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基于社会交换视角俞明传,顾琴轩,朱爱武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41-51自我领导与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电子通讯、制造企业的数据陶建宏,师萍,段伟宇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52-61领导风格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吗?企业家导向
35、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冯彩玲,张丽华,时勘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62-73基于匹配视角的内外生激励、知识属性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研究金辉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74-85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及其特征分析以H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李春林,丁云龙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86-96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贾一伟,贾利民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3):97-103研发投入、融资能力与公司业绩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大样本证据陈超,赵武阳,潘晶晶2014,(3):1-11本文探讨了企业研发投入对其后续业绩的影响,并检验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对这种影
36、响的调节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提供的大样本数据,结果发现:研发投入能显著提升公司后续业绩;同时,公司融资能力越强,同等研发强度对后续业绩的提升越大.采用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两个指标度量公司业绩,同时考察后一期和后两期的业绩,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摘要PDFHTML制造能力沙堆模型实证研究:创新要素的重新定位田也壮,李华山,裴学亮2014,(3):104-114在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背景下,将创新要素作为终极制造能力要素的沙堆模型不再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现状,本文将制造能力沙堆模型中创新要素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并采用IMSS2009数据库对调整后的沙堆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
37、果表明,制造能力要素间的累积效应普遍存在,创新要素可以为其他要素的提升提供支持,制造能力提升的最佳次序是:“质量交付创新柔性成本”.此外,从学习的视角来解释制造能力要素间的累积效应,并讨论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企业制造能力提升路径.本研究对传统的沙堆模型进行了拓展,拓展后的沙堆模型更能发挥创新要素与其他制造能力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更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对制造企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HT5”H关键词:HTSS 沙堆模型; 创新要素; 制造能力摘要PDFHTML从专利角度看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石亮,张善杰,陈伟炯2014,(3):115-121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工作
38、直接影响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基于2000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分析系统(PIAS)数据库中的上海市63所高校专利数据进行统计研究,通过上海高校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类型、专利技术领域分布、专利合作能力等指标分析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并针对上海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摘要PDFHTML知识扩散路径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考虑知识吸收能力与主动遗忘能力的调节作用缪根红,薛利,陈万明,万青2014,(3):12-21基于创新和知识管理理论,将员工创新绩效划分为概念绩效与传递绩效,并提出正式、非正式交流两种知识扩散路径与知识型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同时分析员工
39、知识吸收能力和主动遗忘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7家企业425名员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了所提出的假设.同时也发现,正式和非正式交流两种知识扩散路径所传播的知识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于知识扩散路径的选择策略,要与员工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相匹配.摘要PDFHTML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胡罡,章向宏,刘薇薇,胡丹2014,(3):122-128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需求,中山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研究院,在成果转化机制、地方研究院定位、提高科技成果实用性、支持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各阶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支持,显著提升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
40、率,在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经验具有参考价值.摘要PDFHTML高校技术成果转让的障碍研究刘勇,黄劲松2014,(3):129-134构建高校技术成果转让的线性模型分析技术成果转让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并通过对浙江省9所高校的理工类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信息沟通渠道缺乏、技术成果交易障碍、技术中介机构的能力不足和激励机制缺乏、企业知识基础和技术整合能力欠缺是阻碍我国高校技术成果转让的关键因素.摘要PDFHTML原创科研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张琳,甘翠云2014,(3):135-138本文对原创科研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研究生培
41、养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清华大学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中有高质量科研创新成果产出的研究生和导师进行了调研,指出了导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积极的工作氛围、高效精诚的合作、完善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原创科研成果产出的推动作用.摘要PDFHTML交易成本、网络价值与平台创新基于38个平台实践案例的质性分析崔晓明,姚凯,胡君辰2014,(3):22-31平台经济兴起的背景下,传统以产品为基础的创新机制受到挑战.产品经济下,价值来源于产品的使用价值;平台经济下,价值来源于平台所激发的网络价值.价值的转移,要求创新基础的转变.本文运用多案例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38个平台实
42、践的基础上,对平台下的交易成本、网络价值和创新基础重新进行了探讨,认为:产品创新着眼于终端化布局而非利润创造;网络价值是平台创新的核心,但不是利润核心;基于网络价值的服务,是平台创新的基础,是平台企业的利润核心.本文所提出的平台创新框架,为平台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企业平台实践提供了借鉴.摘要PDFHTML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地方智库竞争力评估以江苏淮安地方智库为例徐晓虎,陈圻2014,(3):32-40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竞争力分析理论和计算实验逻辑框架,以江苏淮安若干地方智库为研究对象,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对地方智库进行竞争力评估.研究结
43、果表明:运用遗传算法约简得到的少数评估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估智库竞争力,以上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均可适用于地方智库的评估工作,Elman模型相对略优.摘要PDFHTML员工组织关系与创新行为:一个被调节中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基于社会交换视角俞明传,顾琴轩,朱爱武2014,(3):41-51基于现有文献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员工组织关系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心理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心理所有权这中介变量影响员工组织关系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创新氛围会正向调节变量之间的间接关系.基于63家企业874名员工的调查数据,对以上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支持本研究的理论预期.研
44、究结论从社会交换视角揭示了员工组织关系对于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有效管理员工创新行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摘要PDFHTML自我领导与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电子通讯、制造企业的数据陶建宏,师萍,段伟宇2014,(3):52-61基于自我领导相关理论,本文以369名电子通讯制造企业的研发人员为对象,探究自我领导通过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自我领导以及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在自我领导的“设想成功表现、自我对话、自我奖赏、自我惩罚”4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自我领导的“自我目标
45、设置”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则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摘要PDFHTML领导风格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吗?企业家导向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冯彩玲,张丽华,时勘2014,(3):62-73对我国62家企业的管理者和直接下属进行1DK(DK)3配对,在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领导风格对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家导向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易型领导对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行为也都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在变革型领导和工作投入之间,以及交易型领导和工作投入之间都起到增强变量性质的调节作用;企业家导向在变革型领导
46、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以及交易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都起到补充变量性质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领导权变理论和组织战略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摘要PDFHTML基于匹配视角的内外生激励、知识属性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研究金辉2014,(3):74-85选取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内生激励)和期望的物质奖酬(外生激励)作为激励因素的代表构念,选取知识的隐性程度(自然属性)和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社会属性)作为知识属性的代表构念,探讨了内/外生激励因素和知识的自然/社会属性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在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过程中的匹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期望的物质奖酬对知识共
47、享意愿均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和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对知识共享意愿均有显著负向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的激励功效有正向调节效应,对期望的物质奖酬的激励功效有负向调节效应;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期望的物质奖酬的激励功效均有正向调节效应.摘要PDFHTML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及其特征分析以H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李春林,丁云龙2014,(3):86-96专利是学科知识成果的重要表征,学科专利合作网络分析对于揭示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H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案例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根据学科
48、专利合作网络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1993年以来学科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依据学科专利合作数据,构建了学科内部学者合作发明专利整体网络,从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结构洞四个角度对网络特征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知识网络视角,对学科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及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摘要PDFHTML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贾一伟,贾利民2014,(3):97-103首先,指出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意义;其次,建立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链子模块,并对相关变量进行选择,进而构建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最后,结合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系统边界、
49、心智模型和极端值等方面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测试,证实了模型与现实系统的契合性.摘要PDFHTML2014年第四期打开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的黑箱基于经理自主权的分析许春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1-11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研究综述翟丽,洪志娟,张芮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106-115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产生的根源与治理付晔,杨军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116-121管理者权力、股权激励与研发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夏芸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12-22分层与分化:基础研究经费在高等院校的配置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数据分析王维懿,杜育红
50、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122-129浙江大学青年人才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陈良,夏文莉,何世伟,周礼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130-133南京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情况分析褚怡春,杨永华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134-138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利益趋同效应还是管理防御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王文华,张卓,季小立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23-31创业企业IPO董事会结构对研发资源 投入的影响研究刘新民,王垒,康旺霖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31-41团队层面凝聚力对公平氛围研发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分析张汉鹏,李文勇,高春燕,
51、王秀国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42-55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实证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刘恩初,李健英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56-66企业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结构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陈德智,吴迪,李钧,吴庭胜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67-81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我国服务创新研究进展李靖华,朱文娟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82-91近十年国外开放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闫春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4):92-105打开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的黑箱基于经理自主权的分析许春2014,(4):1-11使用世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经理自主权在中国企
52、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中国企业,企业经理的自主权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经理自主权越低,企业创新投入越高.经理自主权受到限制,会使经理减少规避创新风险的行为、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经理自主权作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了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摘要PDFHTML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研究综述翟丽,洪志娟,张芮2014,(4):106-115在梳理中外有关模糊前端(FFE)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FFE内涵和特征、FFE绩效及其影响因素、FFE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以及基于特定行业/创新/产品的FFE研究四个方面,梳理其研究发展的脉络,对各种不同观点
53、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FFE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摘要PDFHTML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产生的根源与治理付晔,杨军2014,(4):116-121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没有按照科研活动的需求来分配和使用科研经费,忽视了科研活动中对“人”的激励和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等.本文提出从源头对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进行治理:一方面,按照科研活动的需求来配置和使用科研经费,改革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提高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另一方面,加强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责任建设,加大违法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成本,建立科研人员诚信档案,进行学术共同体的自治,促使科研人员自觉自律地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摘要PDFHTML管理者权力、股权激励与研发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夏芸2014,(4):12-22基于管理者权力理论,以2002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高管利用权力影响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经理控制型公司,经理控制型公司中高管的权力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在经理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画角色传奇》课件
- 高校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博士教授课件解析与实践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管道设备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艺术形象发展史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安岳县周礼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最后冲刺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妇科学针灸》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射阳县2025届高三全真历史试题模拟试卷(17)含解析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2024-2025学年初三3月学情调研测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电动卷帘门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清洁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上海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技术评价中心上半年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设分包合同保证金协议
- 2025年甘肃西北永新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学校岗位安全手册指南
- 2025-2030体外诊断仪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五方股权投资合作协议书合同协议范本模板8篇
-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研究
- 《特斯拉汽车供应链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