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泊秦淮导学案苏教版八上_第1页
春望泊秦淮导学案苏教版八上_第2页
春望泊秦淮导学案苏教版八上_第3页
春望泊秦淮导学案苏教版八上_第4页
春望泊秦淮导学案苏教版八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望泊秦淮导学案(苏教版八上)课题春望泊秦淮课型新授课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春望 泊秦淮这两首诗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体会诗歌的意境。4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课、八前预习学法学习古诗从四个方面入手(一)读:反复朗读 , 读准字音 , 读出语感。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春望 泊秦淮这两首诗。 朗读时需要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 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 曲优美的乐章。(二)译:结合书后注解 , 读懂诗文意思 , 用散文描述画面或情 感(三)析:了解背景 , 了解作家处境 .在此基础上理解诗

2、歌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 , 理解诗歌主旨 .(四)赏:名句欣赏 ; 艺术手法欣赏相关链接【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 河南巩县人, 出生于“奉儒守官” 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 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 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 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 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 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 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 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

3、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 苦之情。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 中书舍人等职。 以济世之才自负, 曾注曹操所定 孙子兵法 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 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 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 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 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 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 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 忧愤。知识预习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

4、成诵。第 3 页2.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1)春望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 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 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 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2)泊秦淮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 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 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课堂探究(一)学习春望1.分析“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中所运用的主 要艺术手法。这两句写春望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

5、之景。“国破”与“山河 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 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 惊?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 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 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 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 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

6、胜过万金, 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 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 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 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 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 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 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5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 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6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

7、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 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二)学习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 特点?“烟笼寒水月笼沙”如何理解? (1)特点是迷蒙(朦胧、迷茫) ,冷寂(悲凉) 。(秦淮河水 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 用了互文修辞。 (相似的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指:烟雾和月光笼罩 着寒冷的河水和沙滩。2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 说说两个“笼”字, 好在什么地方? 笼,即笼罩的意思。它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 景色,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3说说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8、庭花”的 理解。“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 ,是南唐荒淫误国的陈后主作 的歌曲。“犹唱”意义深远,它把读者的思绪由历史而带到 眼前的现实, 再由现实而推想到将来, 富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上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正当晚唐内忧外患严重、民不聊 生之际,那班官僚贵族们却还叫歌女们唱这种亡国的曲调。4泊秦淮 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 其实是在借题发挥。 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从表面看,是指责秦淮河边酒楼中的“商女”“不知亡国 恨”,因为她们居然在高唱那首不祥的后庭花 ;其实是 指责那些端着酒杯眯着醉眼津津有味地欣赏歌曲的人,即达 官贵人之流,亦即他们的所代表的统治阶层“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中多年

9、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 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以抒情,让人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 旨,被誉之为绝唱。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 忧民的思想感情。 (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 的关注与忧虑。 )巩固训练当堂练(一)选择。1对这首诗的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A. “城春草木深”是说国家虽残破,但山河之美依然存在 暮春时节的京城依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花草的鲜艳与社 会的破败形成对比。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把周围的环境事物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

10、了。C. “烽火”原指古代边境上遇到敌情而升起的作为警报的 烟火。这里喻“战争”。D. “家书抵万金”中极言战时收到家书之不易,而并非家 书价值抵万金。2 .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 诗题“春望”,意为春天磴高远望而有所感。B. 诗的前四句即景生情,抒写忧国情怀,战争已将一切美 好的东西破坏掉了,剩下的只是山河依旧。C. 后四句抒写作者的思亲愁怀,用家书的不易得到、更短 的白发几乎不能用簪子插了进一步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人的 强烈思念。D. 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炼,是五言律诗的 典范之作。3 .选出对泊秦淮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 )A. 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

11、连用。两个“笼”字说出夜色 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 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B. 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 和伤感。C. 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 了她的年幼无知,又抒发了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慨。D.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 练,化用典故,是唐诗中的精品。4.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 “烟笼寒水月笼沙”,第一句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 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和水边夜色,渲染了一种迷蒙冷 寂的气氛。B. “夜泊秦淮近酒家” 一句点出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与 前句的冷寂气氛形成

12、对比。C. “商女不知亡国恨”是一种曲笔,暗示真正“不知亡国 恨”的是那座中听唱的封建贵族、官僚。D.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句中“犹唱”二字,微妙而 又自然地把历史、 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 意味深长 5 .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D)A. 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 象。B. 这首诗描绘地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C. 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 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 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填空。1 .春望中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作者思念家乡(表达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的诗句:。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运用对比的 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 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 破山河在,城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