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2016高中语文选修复习第四单元庖丁解牛PPT课件篇一: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庖丁解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庖丁解牛 【教学目标】 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习难点、重点 1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属于相对主义,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安时而处顺”;
2、政治上主张“_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子?养生主所揭示的主题思想是: 护养精神生命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 新授课阶段 字词的理解: 字音: 踦_ (支撑,接触) y 騞_ (象声词) hu 卻_ (同隙,空隙)x 窾_ (空) kun 綮_ (结合处) qng 軱_ (大骨) g 硎_ (磨刀石) xng 怵_ (害怕,恐惧)ch 謋_ (象声词) hu? 一、分析文本1、 解题:庖,厨师。丁,人名。解,分解、分割。 2、 请一生回顾故事情节。 3、 思考: (1)课文为
3、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一个解牛技艺娴熟高超的庖丁形象。 (2)庖丁高超技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技艺怎样?说说你的体会.始解之时目见全牛 (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 (认识规律) 方今之时游刃有余 (运用规律) (3)庖丁技艺高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掌握了解牛的规律 (4)没有掌握解牛规律的厨师又是什么情况呢? 良庖 割 岁更刀 对比族庖 折 月更刀 庖丁 解 刀如新 由此可见,遵循“道”和不遵循“道”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通过对比,强调了遵循“道”的重要作用。 (5)总结: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探寻“道”。“臣之所好者道也
4、其二,遵循”道“ 。 “依乎天理”,“因其固 然”,尊重事物的规律 其三,谨慎的态度。“每至于族,吾见其 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二、通过形象,探究意旨 1、思考:庄子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作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仅仅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这么一个技艺高超的杀牛师傅吗? 引导学生看文中最后一段: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由此可见,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相似之处。庄子想借这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2、你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与庖丁的“解牛之道”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文
5、章 无厚入有间”,避开矛盾,顺应自然,保养自己(刀)。同时,在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谨慎收敛自己,以免受到伤害。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3、这个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这则故事除了养生之道外,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 要热爱本职工作。 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做事要循序渐进。 小结: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步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课
6、堂小结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正果 同学们,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能如庖丁一样去不畏艰难地寻求“道”,坚定不移小心谨慎地遵循“道”,那么,最后你也会如庖丁一般达到游刃有余的美好境界! 作业 见同步练习部分 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
7、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i)、风水、时曰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8、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其学务躬行实践 其公廉乎亦讲学于其乡 至其知古今 端亦高其行谊 A句和句相同,句相同。 B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句和句相同,
9、句相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佛氏以空为性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父欣然从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公则民不敢慢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端“品德高尚”的一组是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 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A B C D 4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
10、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 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5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 (2)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 译文: (3)得经师易,得人师难。 译文:篇二:(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讲)(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 庖丁
11、解牛 【学习要点】 1掌握文章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弄清相关的文言现象。 2探究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庖丁解牛 (2)足之所履 (3)肩之所踦(y ) (4)奏刀騞(hu)然 (5)技盖至此乎 (6)进乎技矣 (7)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8)因其固然 (9)技经肯綮之未尝 (10)良庖岁更刀,割也 (11)族庖月更刀,折也 (12)新发于硎 (13)踌躇满志 2写出下列各字在文中的通假字 (1)向 (2)盖 (3)善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征。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技经肯綮之未尝”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反馈矫
12、正】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庖丁解牛 解:剖开、分割 (2)足之所履 履:踩 (3)肩之所踦(y )踦:支撑,接触 (4)奏刀騞(hu)然奏:奏,进;(5)技盖至此乎 盖:通“盍”,何,怎样。 (6)进乎技矣 进:超过。 (7)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8)因其固然 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9)技经肯綮之未尝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ng),筋肉聚结处。 (10)良庖岁更刀,割也 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 (11)族庖月更刀,折也 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12)新发于硎 发,出;硎,磨刀石 (13)踌躇满志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13、 2写出下列各字在文中的通假字 (1)向响(砉然响然。) (2)盖盍,何,怎样。(技盖至此乎?) (3)善缮,修治。文中指拭擦。(善刀而藏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征。 (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探究活动】 探究下列各句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乎 技盖至此乎? 进乎技矣 依乎天理 而况大軱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4、(3)然 奏刀騞然因其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4)于 合于桑林之舞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每至于族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题目,注意记忆经典的例句,然后和题目中的词语比照。 【讨论明确】 (1)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相当于“于”,表比较。) 依乎天理(相当于“于”,句中音节助词)
15、 而况大軱乎!(表感叹语气,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于形容词后面的助词。) (3)然 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4)于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课堂提升】 1准确认读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其意义: 莫不中音膝之所踦 技经肯綮 良庖岁更刀 新发于硎 怵然为戒 【答案】中zh?ng:符合。踦y:用膝盖顶住。綮qng: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的地
16、方。 更 gng:替换。硎xng:磨刀石。怵ch:惧怕。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的实词和读音。 2根据文意推断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乃中经首之会进乎技矣 因其固然 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如土委地 【答案】会:节奏;进:超过;固然:本来的样子;族:一般人、众人;族:(筋骨)交错纠结 的地方;委:卸落。 3简要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技经肯綮之未尝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视为止,行为迟 【答案】判断句,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判断,“我?所看见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宾语前置句,助词 “之”起提宾作用;该句又是省略句,省略了动词谓语“碰到”。该句应为“未尝(碰到)技经肯
17、綮”。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硎发(在磨刀石上磨)”;该句又是宾语前置句,“是以”是“以是”的倒装。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意思是,目光因为这个筋骨交错的地方而集中,动作也因此而缓慢。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 要点二:探究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探究活动】 庖丁解牛,在庄子的笔下,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诵读第一段,体会其节奏感,按照“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眼光欣赏庄子对解牛所作的描写。揣摩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的动作和“砉然”“騞然”的声音,想一想,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吗? 【教师释疑】
18、这是一道分析文章内容的题目,注意段意的概括和主旨的把握。 【讨论明确】 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一段描写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然、和谐、优美,充满艺术气息。联系全文来看,庖丁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他熟知牛的自然生理结构,达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层次,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庖丁的境
19、界已经不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了。正如庖丁自己所言,这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艺层面,达到“道”的境界了。 【探究活动】 结合课文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作者围绕“游刃有余”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作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的效果。找出这些描写文字,并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注意文意的把握和文章的翻译、内容的整合。 【讨论明确】 描写“目无全牛”的文字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目无全牛”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
20、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 描写“游刃有余”的文字为:“依乎天理,批大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描写的是庖丁的刀宽绰而有余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 描写“踌躇满志”的文字为:“提到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满志”描写的是庖丁把难解之处成功解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描写动刀过程的文字为:“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探究活动】 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
21、了“养生之道”。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主旨的题目,注意通读原文,在准确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各段段意然后整合。答启示时有理有据即可。 【讨论明确】 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小心谨慎,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庖下解牛之道给人的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篇三:(同步精品课堂)
22、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 庖丁解牛 【学习要点】 1探究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探究文章的艺术特色。 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探究活动】 庖丁解牛,在庄子的笔下,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诵读第一段,体会其节奏感,按照“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眼光欣赏庄子对解牛所作的描写。揣摩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的动作和“砉然”“騞然”的声音,想一想,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吗?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分析文章内容的题目,注意段意的概括和主旨的把握。 【讨论明确】 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
23、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一段描写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然、和谐、优美,充满艺术气息。联系全文来看,庖丁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他熟知牛的自然生理结构,达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层次,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庖丁的境界已经不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了。正如庖丁自己所言,这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艺层面,达到“道”的境界了。 【探究
24、活动】 结合课文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作者围绕“游刃有余”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作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的效果。找出这些描写文字,并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注意文意的把握和文章的翻译、内容的整合。 【讨论明确】 描写“目无全牛”的文字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目无全牛”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 描写“游刃有余”的文字为:“依乎天理,批大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25、,而况大軱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描写的是庖丁的刀宽绰而有余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描写“踌躇满志”的文字为:“提到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满志”描写的是庖丁把难解之处成功解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描写动刀过程的文字为:“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探究活动】 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 【教师
26、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主旨的题目,注意通读原文,在准确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各段段意然后整合。答启示时有理有据即可。 【讨论明确】 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小心谨慎,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庖下解牛之道给人的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
27、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课堂提升】 下面一段文字是庄子养生主的开头一小段,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进行翻译然后体会作者的思想。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余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注释 涯边际,随追求。殆危险,已而既然如此,缘顺,督中,此处指自然之道。 【答案】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 了。那么(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养生的人)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作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思想和庖丁解牛接近。 要点二:探究文章的写作特色。 【探究活动】 文章是如何借助形象说明道理的,又是如何塑造形象的?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艺术手法的赏析的题目,借助形象答出借助哪些形象说明哪些道理,刻画形象的手法结合文意分析,主要是场面描写和神态描写。 【讨论明确】 如庖丁论“道”,两次对比,解牛三个阶段,都是以生动具体的叙述吸引读者,良庖、族庖对比,也是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尤其讲到攻克难关时,写心理、目光、动作、成功后的喜悦,有声有色,显示巨大的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协议书范本:工程承包合同书范本
- 2025年装修工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浙江省商品房买卖合同模板
- 2025超市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煤炭购销合同范本 煤炭购销合同样本
- 《影视剧本写作入门与进阶》课件
- 儿童阅读课程故事分享
- 2025年福建漳州漳浦县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宣城绩溪县开源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延边大学教师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青马工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 豆粕交易合同协议
- 项目设计安全管理制度
- 电子化采购招投标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 小学京剧知识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汉字听写大会竞赛题库(含答案)
- 铁塔土建施工方案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演出市场政策与经纪实务》考前点题卷一
- GB/T 45235-2025电子电气产品中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