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 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积极探索研究新的美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水平。理顺美术教学和对优秀生的培养,真正发挥学校美术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一)从学生习惯、生理等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 在绘画技巧上也比以前成熟, 线条也较流畅, 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二)从掌握知识情况分析与

2、措施:这次是学生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将平时教给学生的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三、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1. 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2. 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二)教学难点1. 利用多种媒体,如

3、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2. 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3. 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4.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1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5. 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四、教学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

4、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五、教学措施1. 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2. 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3. 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

5、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六、课时安排:内 容课时周次时间备注开学准备2月 25 日-3月 2 日形的魅力1 课时第一周3月4日-3月 9 日形体的组合2 课时第二周3月 11 日-3月 16日一周两节课抽象的雕塑1 课时第三周3月 18 日-3月 23日学构图1 课时第四周3月 25 日-3月 30日一周两节课静物写生1 课时喜怒哀乐1 课时第五周4月1日-4月 6 日夸张的脸1 课时第六周4月8日-4月 13日一周两节课

6、神奇的肥皂粉1 课时写意蔬果1 课时第七周4月 15 日-4月 20日写意动物1 课时第八周4月 23 日-4月 27日一周两节课2学画松树1 课时十二生肖1 课时第九周4月 30 日-5月 4 日风筝的魅力2 课时第十周5月7日-5 月 11日一周两节课微观界1 课时第十一周5月 14 日-5月 18日会亮的玩具2 课时第十二周5月 21 日-5月 25日一周两节课小布偶1 课时第十三周5月 28 日-6月 1 日小布偶1 课时第十四周6月4日-6 月 8日一周两节课电脑美术1 课时旅游节1课时第十五周6月 11 日-6月 15日舞台上的布景1课时第十六周6月 18 日-6月 22日一周两节

7、课珍爱国宝 - 古代的青铜1课时艺术复习第十七周6月 25 日-7月 1 日考试第十八周7月2日-7 月 6日第一课 形的魅力授课日期:年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过程与方法 : 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魅力。教学难点: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画纸、彩笔或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3A、首先设计用各种线的名称(如:直线、

8、曲线、折线、弧线)作为口令而进行有趣的喊口令游戏,让学生用肢体生动的表现出各种线的形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B、用线画形。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熟知的图形。并说一说是用什么线画成了什么形。导入:同学们画出来的形在我们生活中见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形的世界吧(板书:形的魅力)二、认识形:1、播放课件:生活中的形、学校里的形、大自然中的形的图片等。让学生先观察,然后从课件实物图片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形,不认识的形老师把它们也板书出来。 - 为形的分类作铺垫。由此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将形分成直线形和曲线形这两大类。3、出示一组图片,其中一幅是整齐的楼房,另一幅是陡峭

9、的悬崖山峰,引导学生对楼房和悬崖进行观察比较,知道楼房形体有规则,悬崖山峰形体无规则。从而把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归为有规则的直线图形,边长不一的自由图形就是无规则的直线图形。4、引导学生用这种分类的方法也把曲线形分成有规则的几何曲线形和无规则的自由曲线形。(师板书画形的分类图)5、认识形的特点。出示一组图,学生先观察后比较,感受几何形的有序和规整,自由形的优美和流畅、不受约束等形态特点。6、老师出题星空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构想的。师:大师们根据几何形和自由形的形态特点也创作了一幅幅美丽的星空作品,大家想不想一起去欣赏啊?三、欣赏作品及认知形的组合:1、师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米罗的作品,说一说你看

10、到了什么?你觉得画家是怎么表现能星空的?师介绍西班牙画家米罗的星空,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对大自然的风景游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觉,而且特别迫切的要把这些感觉画出来,他的画看起来很随性,好像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似的。他喜欢使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形状,然后把这些单纯的几何图案,涂上红色、黑色、黄色或蓝色的色块,看起来很大胆明亮,就好像爱玩的小孩在墙上漫不经心的涂鸦就是东画西画,看起来自由自在,纯朴稚拙,富有天真浪漫。 引导感受画家笔下各种形组合成的画面,体会形的魅力。42、引导学生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 学生先观察感受,师引导: 这幅画题目叫做光,是康定斯基的作品,图形仍然是几何形的,它们被分层

11、排列,有水平和垂直的线条和直线形图案,。色彩柔和,不过是被减弱了的色彩;精确刻划的形状,被光和色漫射的光轮所包围。因此,整个效果充满宁静而又浪漫的情趣。让人感觉就像是早晨日出淡淡的光芒。3、学生欣赏其他艺术作品,从图形和色彩等方面感受画面的内容。思考:看了大师们的作品,同学们是不是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形的魅力呢?五、课堂创作:1、老师也感受到了形的魅力,所以老师也想把现在的心情画出来,今天能给这么多同学们上课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老师选择高兴和激动作为这幅画的主题,先实物投影示范画然后课件小结出示作画步骤。2、创作要求:充分展开想象,将有规则图形和无规则图形组合成一幅画面,用彩色笔或油画

12、棒上颜色,并给这幅画想个与众不同的题目。师引导:主题内容可以是风景、 人物、静物、心情 ( 喜怒哀乐 ) 、味道(酸甜苦辣) 季节(春夏秋冬) 或者一段优美的旋律、难忘的经历或者模仿大师的作品完成一幅画 2、生作画,师巡回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3 、展评作业,师生品点。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形的各种各样的美,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更多更美的东西。七、学习拓展课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用纸剪出各种形,将它们组合粘贴成各种画面,或者用其他材料(如:橡皮泥、布料等)及其他方法制作一幅画。板书设计:第一课水墨游戏组长意见5教学反思

13、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第一课时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水(带)、剪刀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看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2、导入课题:形

14、体的组合6二、发展阶段:1、形体的特点: 是指具有长、 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可分为“自然形体” “几何形体”。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 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

15、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板书设计:第二课形体的组合组长意见7教学反思: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第二课时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

16、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水(带)、剪刀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师:出示范品实物提问:这些高楼与上次我们做的高楼有什么不同?8小节:这些高楼要比我们上节课做的复杂的多,大多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小盒子做成的。二、教授新课:师: 建筑物大都呈现一定的几何形体 , 形形色色的包装盒 , 经过剪贴 , 拼拼贴贴 , 再进行适当的附加装饰 , 每种风格别具一格的楼房、小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师生共同分析模型特点,(边欣赏边分析)提问 :这组模型由几个盒子组成?它们的形状如何?小结 : 这些盒子形态各异的盒子 , 有的长有的短 , 因此把他们组合在一起正好可以表现出楼房的

17、高矮不同。有的小盒子还可以进行变化组合。三、师生共同制作:1 、找一个大一些的盒子作为建筑物的主体 , 先想好你要做的大房子的造型 , 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剪开 , 剪掉多余的部分 , 方便其他盒子的组合。2、取一个小一点的盒子进行组合 , 可以将它竖着粘 , 也可以将它横着粘 , 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二至三个盒子。3 、找一些纸条 , 或有关建筑物的装饰品进行镶料 , 要注意将盒子的四周全部包住 , 给人整体的美感。4 、将这些装饰物粘接到小盒子的边和角上。 (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粘接更有创意?)5 、教师提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房子?学生讨论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1 用你手中

18、的小盒子组合成不同的大房子形象。2 仿照老师制作的范品制作一个大房子。五、小结。板书设计:第二课形体的组合组长意见:9教学反思第三课 抽象雕塑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过程与方法 :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 , 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 , 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 , 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教学准备:各种线材、板材、块材教学过程 :一、导

19、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 : 抽象雕塑10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 : 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 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生答:略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抽象雕塑基本结构。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2 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 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2学生练习,

20、3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11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板书设计:第三课抽象雕塑组长意见教学反思:第四课 学构图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绘画作品,初步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形式与法则,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形式与法规进行构图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知构图在

21、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在体验构图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构图的知识,学会利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教学难点 :12如何巧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教学准备:课件、优秀作品等教学过程:一、 引导阶段:1、 解读课题,认识构图。思考:什么是构图?小结: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这称为构图。那么,如何把物体组织在画面上才会有美感呢?2、 拼拼摆摆,探究差异。(图略)图 1 画面零散有变化,图 2 画面统一无变化,图 3 画面统一有变化。小结:在组织画面时要遵循多样与统一、 对比与和谐、 对称与均衡的构图原则。 二、发

22、展阶段1、 欣赏作品,感知理解。思考:画家是怎样组织画面的?它有什么基本规律?(1) 法国塞尚的苹果与橙子(油画)(2) 中国冷军的桃(油画)(3) 意大利莫兰迪的静物(油画)(4) 中国胡善余的桃与壶(油画)小结: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1) 三角形:稳定感。(2) 井字形: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3) 圆形:饱满有张力。(4) 十字形:安全、和平、庄严。(5) S 形:优雅有动感。2、 课堂实践。提升内化。13作业内容: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为一组静物组织画面。3、 点评分析,示范矫正。作业出现的问题:教师点评矫正:(1)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2)齐调整重心求得变化。(3)

23、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4)板打破对称求得均衡。(5)闷调整大小求得灵动。4、交流评价,分享成果。评价的标准:是否运用构图的形式与法则组织画面。三、 拓展阶段:不同构图给人怎样的感受。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构图的形式与法则,那么我们就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大胆想象、敢于表达、灵活运用,把自己的创作水平再提高一个台阶。板书设计:第四课学构图组长意见:教学反思14第五课 静物写生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朋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2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写生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教学难点:学习写生的构图知识,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课前准备:静物、写生工具、范画、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 教师请一两个同学上台用手摸箱子里边的物品,猜猜是什么,并请他们说说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等特点。2 导入课题:想不想这些物品画出来?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静物写生并板书课题。二发展阶段:1欣赏一组静物照片及教师静物范画(线描、明暗素描、色彩写生各一副) ( 并播放背景音乐 )师问:你觉得哪一幅更好看,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好看?生答:略2了解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1

25、5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 , 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3、学生实践:分小组观察静物(各组观察自己的静物)4、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学生讨论)三拓展阶段:1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师出示范画:线描、黑白素描、色彩各幅)3教师讲解绘制步骤:(1)、用手指框构图(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此环节可能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较难,所以教师当堂范画。)(3)、按从

26、前到后的顺序描绘(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4. 教师小结:同学们可以看到,画出来的效果要比照片好看。因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相信大家认真学认真画,同样也会画出好的作品来。说明:各位评委老师可能注意到我在教学课件中的范图及展示的范画上都加了一个黑色的边框这个细节,我的意图是想让孩子在每次学习作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构图意识。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完成一幅物写生( 教师出示绘制步骤)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16思考:多练习静物写生,在此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教师出示两幅钢笔线描风

27、景画)。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板书设计:第五课静物写生组长意见教学反思:第六课喜怒哀乐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长经历和现实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教学重点:观察人物的各种表情,了解其变化的五官特征。教学难点: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表情进行写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大师的人物头像作品。2、学生准备:小镜子、绘画材料。17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不同表情的照片,以头像为主,提问学生,做出相应表情这样学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导入本课课题喜

28、怒哀乐二、 讲授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头像表情,并请学生猜猜人物可能身处的背景,在学生回答完成后,请学生也做一做表情。除了范例中的几种人物表情外,还有哪些人物表情,请学生作出不同的表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变化。 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读一读, 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相关表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三、 步骤示范,技法: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提醒学生运用知识窗内的古代画诀,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四、出示作业要求:1、大胆自由的画一种表

29、情2、运用夸张、想象、变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表情中眉毛、眼睛、嘴巴的特征.温馨提醒 :1、构图大胆,饱满2、根据画面需要适当的添加背景, 让画面更加充实 , 生动 !五、鼓励创作,品评欣赏:这一环节我首先会对学生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同学的人物头像,注意构图与表情的刻画。可适当夸张。六、展示作品,讲评作业板书设计:第六课喜怒哀乐18组长意见教学反思:第七课 夸张的脸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节能:学会表现人物脸部夸张的手法。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

30、值观: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习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夸张的脸。教学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教具准备:教师准备 : 课件泥 。学具准备:泥塑工具,报纸,小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教师出示几张学生的画像, ( 只有发型与脸型的画像 ) 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是因为什么特征让你猜对了?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夸张的脸(板书)19二、理解夸张,学习方法:1、看看说说:看看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说说是如何进行夸张的?突出了人物的哪些部位?(1)尼日利亚木雕非洲尼日利亚的雕塑,通过夸大眼

31、睛,脖子,脸面,很好地体现了非洲部族人的特点。(2)傩戏面具色彩鲜艳、造型特异、鬼异神奇的傩戏面具。(3)泥塑表情憨态可掬的表情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栩栩如生。(4)力士石碑座雕像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发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5)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6)议一议: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夸张呢?分别又是夸张人物的什么部位呢? (夸张是使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放大是夸张,缩小是夸张,变形还属于夸张;夸张人物的特征)小结:通过故意扩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某一部分,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富,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这种艺术的夸张手法,在中外艺术

32、史上都很早采用。三、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夸张的脸的立体造型方法。2、泥塑捏塑技法学习(1)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捏、揉、贴。(2)出示泥塑实物,展示塑造技法。今天我们要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好塑造的泥巴来做夸张的脸,在这里要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塑造技法如团、搓、压、捏、揉、贴。运用这些方法,你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板书)3、教师演示。老师也想做一件作品,首先我要捏出大形,然后做五官,先做眼睛,揉两个黄豆粒一样大小的眼睛,粘的近一点,两条弯弯的眉毛,我的长指甲派上用场了,20做出点肌理。大大的鼻子,给他安上。用泥条

33、做出个张大的嘴巴,再做几颗牙齿这样一件作品就做成了。四、作业要求:1、用陶泥为材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 15 分钟内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一张夸张的脸。2、温馨提示 : 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的特征,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五、评价拓展:1、请学生当小评委,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说理由。2、欣赏拓展,希望同学们通过夸张,运用不同的方法创造出更美的作品。艺术家们巧妙的利用不同的材料去表现。有石刻玉雕沙雕冰雕根调等等,希望同学们也能开动脑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去表现,期待你们更加精彩的作品。木雕、纸工、绘画作品欣赏。六、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夸张的手法创作泥塑作品,同学们团结协作,大胆想象,创作出许

34、多优秀的作品。跟你们度过了美好的一节课。谢谢,下课!板书设计:第七课夸张的脸组长意见教学反思第八课 神奇的肥皂粉授课日期:年月日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过程与方法: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2、 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和新鲜感, 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教学难点:能

35、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教师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教学过程:一、 设置悬念:说明: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置在课头,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感觉。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动的探索者。1、 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2、 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3、 学生兴奋猜测

36、,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 出示课题小技法神奇的肥皂粉。22二、欣赏启思:说明: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1、 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2 、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三、制作底版:说明: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注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教师展示

37、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 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水分控制色彩浓度的把握肥皂粉的撒法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四、创意制作:说明: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发挥想象,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状。或添加亭子、房屋、车辆、人物等,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饰画。并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在创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享受

38、创造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1、 教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和装饰画。2、 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23五、交流评价说明: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当总评。展示评价,在评价中要善于挖掘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评价作品时,可以从创意设计、肥皂粉的运用、色彩搭配,画面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2、交流互评、自评3、教师点评六、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八课神奇的肥皂粉组长意见教学反思第九课 写意蔬果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墨画,初步了解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

39、墨法,色法。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24学习用水墨画蔬菜。教学难点: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教学准备:水、墨汁、宣纸、国画原料。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师设问:以前画水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学生回答)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水果。(板书课题:写意蔬果)二、新课教学:1、欣赏大师作品。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 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 并谈谈自己的想法。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又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讲

40、解用墨用笔用色的妙处,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方向。3、教师示范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白菜、丝瓜)4、学生临摹作品。(临摹课本上的,也可临教师画的)教师将示范画一一挂出来,让学生选择临摹教师巡回指点。(重点注意水分的多少)5、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256、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的想法,对中国画的认识、学到什么等方面 来说)7、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墨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 习,还要发扬光大。三、作业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请你们展开想象画一幅水墨画,内容自由选择。四、收拾整理: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板书

41、设计:第九课写意蔬果组长意见教学反思第十课 写意动物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动物的笔墨特点,运用水、墨、色表现动物的结构、神态、特点。过程与方法 :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运用笔、墨、色概括表现动物的方法,画出动物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26感受国画的魅力,学习国画动物的技法。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教学准备:水、墨汁、宣纸、国画原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欣赏 , 水墨

42、动画作品功夫熊猫,让学生观察视频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2、组织学生对水墨动画功夫熊猫中的表现技法、表现主体进行交流。3、复习旧知,笔墨知识。二、发展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三幅名家写意动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徐悲鸿作品的用笔、用墨特点。2、分析教材中松鼠的画法了解动物结构与用笔的关系,并进行示范。教师示范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画顺序, 以及如何运用概括的方法来表现松鼠的结构特点。 (头、胸、腹、臀、四肢、尾巴等。)3、欣赏教材里的三幅学生习作,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的笔墨特点、构图形式进行欣赏。4、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并

43、提醒学生注意用水、用墨的好习惯。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展评阶段: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四、拓展:欣赏作品思考:中国写意画还有那些表现题材。为学习下一课作铺垫。27板书设计:第十课写意动物组长意见教学反思第十一课学画松树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松树。过程与方法 :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松针等特点,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

44、的美。教学重点: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皴法、树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教学难点:巧妙地运用墨色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赞美松树的诗词、名家松树作品图片、松树的摄影图片,准备国画所需的工具材料,学生:带齐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教学过程:28(一)引导阶段1、出示并请学生诵读南朝范云的咏寒松诗:“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2交流诗意并点题, 引导学生围绕松树的寓意展开议题: 松树是我们民族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因此成为我国古今文人与画家喜欢的创作题材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水墨的表现方法画松树。二、发展阶段:1欣赏一组松树摄影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松树的形态特征:挺拔型与虬曲型,并从图片中探究“树分四歧”的特点。2欣赏松针摄影图片,了解松针的基本组成:圆形、扇形、马尾形等。3对比欣赏:出示摄影作品迎客松的图片,与胡也佛的国画作品迎客松进行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