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A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A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A)教师寄语:如果你有贪玩的童年,必然会有辛苦的中年和悲惨的晚年。努力吧,让成功在此起步!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人类

2、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 、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 与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 、 、 等地区?它们的过着 生活,吃的是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

3、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二、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3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 、 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二)请同学们观察第4、5页课本内容及插图,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请你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1、“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有什么异同点?2、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4、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3、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三、拓展创新1、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世纪7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了大量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多古老的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

5、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石证据的发现,以及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群基因的比较研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不少争议。有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争议,不少人仍然赞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根据上面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1)古人类“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5)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四、归航拾贝本节课你的收获是本节课你的困惑是五、达标测试1、人类起源于( )A猴子 B黑猩猩 C类人猿D森林古猿2、从“东非人”使用的石

6、块推测,此时代的古人类( )使用工具 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能制造简单的工具A B C D3、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手足分工 C会使用天然工具 D会制造工具4、“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 )A后肢站立 B直立行走 C能制造简单工具 D能食用各种食物5、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大猩猩6、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 )A化石证据 B胚胎发育的证据 C解剖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7、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古猿的直立行走B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C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D古猿进行劳

7、动和集体活动8、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D环境决定了进化的方向9、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 )A周口店 B小汤山 C山顶洞D灵山10、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B人比类人猿高等 C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1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下肢

8、_。1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1929年,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1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六、学习感悟 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A)参考答案合作探究(一)1、森林古猿 2、树栖为主 3、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 、脑发育的程度 人类乱砍滥伐,破坏环境,使它们没有生活环境4、化石(二)1:答:相同点是都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不同点是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

9、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2、答(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 内的各种复杂工具。(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3、答: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拓展创新1、答: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 残杀。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2、(1)、(3)是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