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CFB锅炉结焦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_第1页
大容量CFB锅炉结焦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_第2页
大容量CFB锅炉结焦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_第3页
大容量CFB锅炉结焦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_第4页
大容量CFB锅炉结焦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容量 CFB 锅炉结焦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1 前言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处于向大容量、 高参数方向大力发 展阶段。近几年,国内已先后投产了一批 135 Mw 等级的 440t h 循 环流化床锅炉。在试生产或运行过程中,不少 CFB 炉曾经不同程度 地发生过炉内结焦这一问题,严重时,还导致被迫停炉现象的发生。 连州电厂二期扩建的二台CFB炉(3号和4号炉)系广东省电力系统首 批、亦是哈锅厂首批燃烧劣质无烟煤的 CFB 锅炉。在调试过程中, 我们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 本文试图结合该二台 CFB 炉的具体情况, 就炉内结焦这一制约 CFB 炉正常运行之问题作一分析和探讨。 2锅炉设计特点连

2、州电厂3号和4号炉系哈锅厂引进Astom公司技术设计制造 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为HG 440/ 13.7wM9。采用床上床 下联合点火的启动方式,床上油枪 6只,床下油枪 4只,燃用#0轻 柴油。采用两级碎煤系统,其中二级碎煤机从德国 FAM 公司进口。 给煤系统共三级, 其中一级为称重式给煤机,二、三级为刮板式。 配有飞灰再循环和石灰石脱硫系统。 设计燃煤为连州和湖南临武、 宜 章、嘉禾、白沙等地的无烟煤,大多属低挥发份、低热值、高灰份的 劣质无烟煤。最大允许粒径为w 7mm,屯。=0.75mm, d0.35mm不 大于 10。设计煤质特性见表 1 。实际入炉煤质更差 (参见后

3、页)。据 文献0报道,该煤种系易结焦煤种。对于连州和湖南煤种,变形温 度 DT=1110C、1360C,软化温度 sT=1350C、1270C,流动温度FT=1420C、1360C。设计启动床料可用砂,也可用炉渣。若用砂则 要求控制砂子中钠、钾含量,以免引起床料结焦。如用炉渣,贝卩要求 最大粒径不超过3 mm,参见表2。表1设计煤质特性名称符号数值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校核煤种2收到基碳Car5360.7760收到基氢Har1.21.841.8收到基氧Oar3.32.142.62收到基氮Nar1.350.680.85收到基硫St ar1.52.440.85收到基灰份Aar32.1524.1324.

4、93收到基水份Mar7.589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5.59.15.6低位发热量MJ/kgQnet v ar18.8422.1920.06表2砂粒度分布及床料化学成份的控制名称数值砂子粒度最大粒径0 0.13mm 0.6mm占5%0.13 0.18mm占5%0.180.25mm占35%0.25 0.6占55%Na2O 2.0%K2O0 9mm,占 12 6%0 465 O 9mm,占 35 86%O 3O 465mm,占 28 2%O 2 O 3mm,占 12 9%O 125O 2mm,占 8 74%1%),易导致结焦。 同时,炉渣中硅铝比2siO。/Al。O。偏大(1 18% ),易使煤灰

5、熔化温度下降,导致结焦。b) 运行期间,停床下油枪时,床温偏低,切风不及时,大量冷风 进入炉量,导致床温下降,引起结焦。c) 首次启动时,所采用的床料 (河砂)颗粒偏粗,且 K。 O 含量偏大 (3% ),易引起结焦。煤粒也稍微偏粗了些。d) 启动期间,煤油混烧时间过长,未燃烧完全的油渣易与床料板结成块。加之一次风量偏小,炉内流化不良,导 致床料结块,形成疏松性渣块,这是引起第一次结焦(结渣)的原因之一。e) 由于燃用的是当地小窑煤,挥发份低,热值低,固定碳高,且 炉内局部出现过低温区域,易导致煤粉未完全燃烧现象的发生,烧结成焦块,这是引起第二次结焦的原因之一。f) 从测得的煤灰熔隔特性数据、

6、运行参数及焦块性质分析可发现:除个别区域外,炉膛大部分区域的床温均小于灰渣变形温度DT和软化温度sT,且焦块中嵌有未烧结的颗粒,因此, 3 号炉第二次结焦性质可归结为低温结焦旧J即只是由于局部超温并进行低温烧结而引发的。3 2 3 对策通过对 3 号炉结焦原因的分析, 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防止低温结焦的措施:a) 由于前二次启动时所采用的床料 (河砂)特性不理想,我们在第三次点火启动前,改用经筛选的炉渣作为启动用床料,床料高度为700mm,并重新做流化特性试验。b) 对床温床压表进行校验,确保其指示准确。并对全部油枪进行 检查,确保雾化良好。c) 运行期间,确保炉内流化良好,颗粒混和迅速,

7、处于正常流动 状态,炉内温度分布均匀。d) 加快启动速度,尽量缩短油煤混烧时间。e) 针对劣质无烟煤特性,要求运行人员在切油枪时, 将床温控制在 820。 c 左右。且停床下油床时,切风应迅速。f) 加强对入炉煤颗粒度监测,尽量使筛分比合符要求。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3 号炉未再发生过结焦 (结渣)现象。4 4 号炉结焦原因及对策4 1 结焦情况介绍4 号炉于 2(1( 】4 年 3 月 27 日首次点火启动, 31 日 7:53,因床压 低,需向炉内补加床料 (砂 ),因当时是通过煤仓向炉内加床料的, 而煤仓内的床料有误漏进的煤粉, 因此当时向炉内加床 料,实际相当于投入煤砂混合物,而当时床温

8、只有1396。c,床料中夹带的无烟煤不能完全着火燃烧,床温不升反降, 8:01 便停止加床料,但床温继续下降至520。C。投油助燃,至15:04,床温达660。C,床压3 7Kpa,首次试投煤,但床温仍不升反降,至 20: 03,床温降至517c,4月1日6:42,通过投油枪将床温升至643oc,床压3 7Kpa, 再投煤,床温升至 866。 c 后便开始下降,床压也开始下降,12: 03床压低至O 3Kpa,再补加床料(砂),床压升至3 OKpa便又下降,估计炉内已结焦。16:45,床温仍继续下降至460。c,床压则降至1 5Kpa,但炉膛密相区 下部个别区域床温却高达1093。c以上,且两

9、侧主 汽温偏差大,判断炉内已结焦较多,被迫停炉。 4月 5日进入炉膛检 查,发现炉内严重结焦,炉内风帽上面 23区域 已被焦块覆盖,前墙焦块高达 2 米,炉焦既硬又黑。4 2 原因分析事后,我们对结焦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最终确认 4号炉结 焦原因系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渐进性结焦, 其结焦机理介于局部低温结焦与整床高温结焦之间。 具体原 因如下:a) 床料中带煤,误将夹带大量煤粉的燃煤当床料送入炉膛,加床 料时床温又未达到投煤温度,导致燃烧不完 全,这是引起结焦的起始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13。b) B侧一次风总风门不能正常操作, 冷态试验不准,且B回料流 化风机多次发生皮带

10、断现象,不能正常运行, g 发过回料阀堵塞现象。 导致炉内流化不理想, 这是引起结焦的另一原 因,也是后来二侧温差大难调节的原因之一。c) 首次试投煤时,发现床温不升反降,未能及时停止给煤,从而 使结焦现象加剧。d) 正式投煤前,因要做一系列试验,烧油时间过长,且发生过油 枪漏油和油压偏低现象,这是加剧结焦的另一因素。e) 在结焦的情况下,又误向炉内补加床料,虽然床料中无煤,但 却加剧了结焦的发生。引起局部区域高温,局部形成高温结焦。f) 床料成份复杂, 有炉渣也有砂, 易结块。 给煤不连续, 常断煤, 一旦瞬间给煤量增多,且烧得不完全,则易引起结焦。 加之适逢下雨天, 新运来的煤偏湿难着火,

11、 粒度也偏大。 在这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结焦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焦块象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流化越 来越不正常;流化越不正常,结焦就越严 重,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焦块越来越硬,形成渐进性结焦。4 3 对策在找出 4 号炉严重结焦的原因后,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止结焦的措施:a) 床料改用经筛分的炉渣,严防床料与煤混合投入。严禁将煤仓 当床料仓用,改从三级给煤机落煤口加床 料。b) 重新做流化试验,对一次风量重新进行标定,检查风门开度。 运行时确保一次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尽 量缩短投油枪时间,加快启动速度,并保持正常油压。c) 投煤时,床温一定要达到 650。c以上。一旦发现床温降低, 氧量无变化,说明煤粉未着火,则应立即停止给 煤。投煤初期,做到间断点动投煤,且投煤量不能大。投煤后,要求 尽快提高床温。d) 适当保证入炉煤的干燥度,防止湿煤入仓;并防止断煤现象的 发生;同时适当降低煤粒度。e) 加强运行监视,勤看火,勤巡视,勤调整,勤查看主要参数曲 线报 (床温床压等 ),了解其变化趋势。严禁塌床现象的发生, 严防局部区域温度过高或过低。 并尽量做到连续 排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4 号炉未再发生结焦现象。5 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