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肝豆状核变性的医治_第1页
小议肝豆状核变性的医治_第2页
小议肝豆状核变性的医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议肝豆状核变性的医治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分型证治中医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属铜代谢障碍性疾病,是游离铜在体内各脏器大量沉积所致。其中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角膜等受影响较大。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及肝脏症状,其次为骨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 本病的诊断标准有:家族遗传史、锥体外系症状及肝脏症状、裂隙灯证实角膜有K-F环、血清铜蓝蛋白1.6mol/24h、肝铜250g/g。 笔者体会,在以上诊断标准中“家族遗传史”并不常见,而肝铜也不可能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尿铜的参考价值也值得商榷,所以,诊断的依据主要是第2、4条,如果再有角膜K-F环(+)那就更为确切了。 现代医学把本病分为脑型、脑-内脏混合型、脊髓

2、型或脑脊髓型等,而笔者从中医临床的角度将其分为脑型、肝型、脑肝肾混合型进行辨证治疗,似乎更为实用。其实大多数患者均同时伴有脑及内脏损害,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兹将笔者常用的几套治法简述如下,尚祈同道不吝指正。 一、脑型:主要症状:快速节律性震颤及意向性震颤(运动时加重);语言障碍与吞咽困难;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表情淡漠、步行障碍等。儿童起病较急者可发生智力减退、性格改变、自制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动等;重症可出现抑郁、狂躁、幻觉、妄想、暴力倾向等。 常见诱发因素有惊吓、郁怒、药物损害、极度疲劳、脑外伤等等。 本型治则:坚胆养心、祛风排铜。坚胆养心者,扶其正也,即提升铜篮胆白;祛风排铜者,驱其

3、邪也,即排除脏器堆积的铜元素。 该型常用的针对性中药制剂有:肝豆去风合剂、坚胆排铜饮、益心健步合剂等。 典型病例:赵X,男,39岁,内蒙古赤峰人,患肝豆22年。初为手颤抖、言语含混、吞咽困难、行步不稳,后屡用青霉胺和二巯基丁二钠等,近年来双上肢肌张力增强,屈而难伸,说话益发不清,饮食常打呛,于07年初在两位亲戚的陪同下来诊。呈消瘦貌,时流涎,心悸乏力,自言该病起于惊吓,并时有惊惧感,寐差。脉细弦,舌淡苔薄白、有不规则裂纹。铜篮蛋白小于20(220-580)。辨证属心胆两虚、肝风内动,予肝豆去风合剂、坚胆排铜饮,并穿插配合归脾丸、杞菊地黄丸。 治疗3个月,上肢肌张力有所降低,体力增,睡眠好转,言

4、语较前易懂,铜篮蛋白100。效不更方,继服3个月,铜篮蛋白升至230,后又据证改服益心健步合剂,并配合芍药甘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共治疗11个月,诸症消失,此后未再服药。08年6月查铜篮蛋白为310。 二、肝型:该型肝豆状核变性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嗜睡、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而较为常见的表现为慢性肝病或肝硬化、肝腹水、巨大脾、脾亢、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甚或全身凹陷性水肿等。同时也可伴有轻度锥体外系症状。当然了,同时也具有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角膜K-F环(+)等共有特征。 本型治则:益肝实脾、宁血祛湿、和营消风。“益肝实脾”是切断疾病的传变之道,经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5、当先实脾”即此意也。“宁血祛湿、和营消风”则是对肝腹水、脾大、血小板减少、出血而言,拙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对此曾有所阐述。 该型常用的针对性中药有:益肝息风合剂、填髓补肝排铜饮、宁血消风合剂、实脾饮等。 典型病例:王X莲,女,16岁,洛阳洛龙区人,07年初来诊。7年前出现轻度手抖、继之腹大,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脾大,铜蓝蛋白0.01(0.2-0.56),诊为肝豆,用青霉胺一年后手抖消失,但腹大益甚,全血细胞减少(WBC1.3、PLT2.1),体倦,纳食后上腹撑胀,下肢凹陷性水肿,脉沉而有滑象,皮肤时痒,夜间重。辨证属肝经瘀滞、湿浊内蕴、营卫失和,予实脾饮合宁血消风合剂,间配服填

6、髓补肝排铜饮,半年后腹水、脾大消减大半,饮食体力均好转,铜蓝蛋白升至0.12,WBC3.1、PLT47。依此方案化裁,共用药13个月,诸症尽消,铜蓝蛋白升至0.31,唯脾脏稍大(脾门厚41mm),遂停药,迄今年余,身体健康。 三、肝脑肾混合型:该型肝豆具备肝型、脑型的特征,并具有肾损害的相应表现,尤其常见肾萎缩。尿蛋白、尿潜血也可出现。还有部分患者伴发肾结石。 本型治则:坚胆养心、益肝实脾、补肾化浊、祛风排铜。 该型多联合用药,常用坚胆排铜饮、益肝息风合剂、益肾汤、宁血消风合剂、内分泌合剂等,伴肾结石者,配补肾化石合剂。 典型病例:周X,男,21岁,江苏连云港人,08年9月来诊。患肝豆3年,肢颤头摇、流涎语骞、胆怯心悸、肝硬化、中度腹水、脾大、双肾萎缩并伴左肾结石(11*7mm),铜蓝蛋白小于8.3(20-60),脉微弱,舌淡体胖苔不显。正气大虚,湿毒稽留,予坚胆排铜饮、内分泌合剂、补肾化石合剂等交替服用,嘱其家人要善待患者,切勿使其受到精神刺激。6个月,证大减,铜蓝蛋白升至80,肾结石缩小为8*3mm,现仍在治疗中。 肝豆状核变性属虚实夹杂症。虚在肝、脾、心,实在风、湿、铜。只要辨证精确,补虚泻实各行其道,调摄得当,疗程充足,是完全可以根治的。需要强调的是“调摄”二字,节饮食、适寒温固然重要,而尤为重要的是调节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