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制造技术_第1页
线圈制造技术_第2页
线圈制造技术_第3页
线圈制造技术_第4页
线圈制造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线圈制造技术第一节 概述在电机实现能量转换过程中,绕组起着极为重要的的作用。当绕组在磁场中旋转时,绕组将产生感应电势;当绕组中有电流流过时将产生磁场;如果在磁场中,绕组中有电流流过将产生电磁转 矩。所以,电机绕组按其用途分,有电枢绕组和磁极绕组。绕组是由按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的许多绕组元件组成的,能独立存在的绕组元件也称为线圈。 直流电机的电枢一个槽内是把几个相邻绕组元件用绝缘材料组合包扎起来就成为一个整体称为直流 电枢线圈。一般一个绕组元件有两个出头,直流电枢线圈的出头是由放在同一个电枢铁心槽内的相 邻线圈元件数决定的。根据电机的性能和使用范围的不同,线圈的结构和制造方法也各不相同。按线圈的外

2、形和制造方法分,有硬绕组(成型绕组)和软绕组(散嵌绕组)。一般用扁电磁线、铜扁线制成的绕组为硬绕组,在大、中功率的直流和交流电机中广泛采用硬绕组;用圆电磁线绕制成的散嵌绕组为软绕组,主要用 于中、小功率的异步电机和励磁电机。线圈主要由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两大类材料制作成的。在牵引电机线圈中所用导电材料全部采用铜导线,所用的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大部分采用H级,目前越来越多的电机采用200级。线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企业能力和水平的不同,采用的制造方式也不同。线圈制造的方式有:机 械制造、半机械制造或手工制造。靠的是非标设备和专用工装、模具,用手工来完成的。随着电机体 积功率的不断加大,对线圈制造精度的要

3、求也越来越高。要严格控制线圈制造各工序质量,才能保证 下工序电机装配要求。为了提高线圈的规整性和一致性,机械制造是线圈的发展方向。线圈在制造过 程中要注意防止毛刺的产生,各生产环节尽可能避免对导线和绝缘的损伤。否则,易造成线圈匝间短 路和电机对地击穿。电机在运行过程 中线圈将受到电磁作用、热作用、机械振动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不断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线圈制造工艺水平,对提高线圈制造质 量和牵引电机运行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流电机绕组线圈的主要类型有:励磁线圈、换向极线圈(附加极线圈)、补偿绕组线圈、均压线和电枢线圈;交流电机绕组线圈的主要类型有:电枢线圈、励磁线圈。

4、1. 直流电枢绕组直流电机电枢绕组是由线圈元件、换向器、电刷组合的整体。直流电枢绕组有以下几种类型:单叠绕组、复迭绕组、单波绕组、复波绕组及混合绕组。其中单叠绕组和单波绕组是最基本的。各 种绕组的差别关键在于他们的联接规律。绕组元件的联接规律,是通过节距来确定的。各种绕组有 不同的特点,主要区别在于从电刷外看进去,绕组元件联接成不同数目的并联支路。不同的并联支 路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枢可以通过电流的大小。从结构上讲,一个直流电枢线圈从外形上看分 鼻部、直线部、前端接、后端接等部分1.1极距和节距1.1.1 极距(T )在电枢外圆上相邻两主极中心线的距离,称为极距。极距可用外圆弧长表示其公式为

5、:2p36有时也用实槽数表示。1.1.2节距的定义所谓节距是指被连接起来的两个元件边或换向片之间的距离。我们把电枢铁心上所开的放置电枢绕组的槽称为实槽;每个实槽内每层包含几个元件边,为了说明每个元件边所处的具体位置,把每 个元件边称一个虚槽,就是把实槽看成有几个虚槽所合成。(1) 第一节距也称后节距是一个元件的两个有效边在电枢表面上所跨的距离,也称线圈的跨距。用实槽数来表示,所以应等于整数。为了使直流电机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势或产生较大的电磁力矩,第一节距应等于或近于一个极距。y1 Z时,称为长距”绕组,y1 -Z时,称为短距”绕组。2p2p(2)第二节距y2 :是相串联在一起的两个元件中,第一个

6、元件的下元件边到第二个元件的上元件边之间在电枢表面上所跨的距离,用虚槽数来表示。(3)合成节距y :是相串联在一起的两个元件的对应边在电枢表面上所跨的距离。用虚槽数来表 示(4) 换向节距:每一个元件的首端和尾端所联接的两个换向片之间在换向器表面上的距离。以换向器的片数表示。1.2绕组的形式(1)单叠绕组:特点是每一绕组元件的两个线端接到两相邻的换向片上,而且位置相邻的两个 元件是依次相串联的。它的换向节距和合成节距均等于1。单叠绕组是将同一磁极下相邻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所以单叠绕组的并联支路数等于电机的磁极数。(2)双叠绕组:与单叠绕组的不同点决定于换向节距,yK = 2,就成了双叠绕组。并

7、联支路数将是单叠绕组的两倍。(3)单波绕组:特点是每一元件的两个线端接到的换向片相隔较远,相串联的两个元件也相隔 较远呈波浪形,故称波绕组。它与叠绕组的区别,是在换向节距上,由于两个相串联的元件的感应电 势应是同方向的,则两个相串联的元件对应边应处在同极性磁极下,因此换向节距约等于两个极距。 它的第一节距与叠绕组一样,近于或等于一个极距。(4)复波绕组:如果波绕组的元件在电枢表面和换向器上绕过一周之后,不是落在与起始换向片 相邻的换向片上,而是落在与起始换向片相距两片的换向片上,这样就成为双波绕组。(5)蛙式(混合)绕组:是由叠绕组和波绕组混合组成,线圈其形状像蛙,所以称为蛙式绕组。 这种绕组

8、本身就具有完善的均压作用,可节省均压线。大容量直流电机多采用。(6)电枢绕组的均压线::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都是由两条或几条支路组成的。在理想的情况下,各支路内感应电势的大小应该相等。电枢电流也应均匀地分配在各支路内。但在实际的电机中,由于各种制造和运行因素使各支路电流分配不均。如果电枢绕组的各支路间联有均压线进行均衡,可以消除各支路电流分配不均的现象。常用的均压线有两种:甲种均压线和乙种均压线。1 )甲种均压线:适用于单迭绕组。特点是将电枢绕组中理论上电位相等的点用导线连接起来。 把绕组中所有等电位点都连接起来的称为全额均压线;把部分等电位点在换向器端连接起来的为部分均压线。在牵引电动机中,电

9、力机车的脉流牵引电动机和ZD108型直流牵引电动机采用了全额均压线,其他电机采用了部分均压线。2)乙种均压线:单波绕组由于只有两个支路容易均衡,只有复波绕组才使用均压线.。2. 补偿绕组大容量的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困难,为了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减少换向元件中的变压器电势,通常设置补偿绕组。补偿绕组流过负载电流,借以抵消电枢绕组中流过负载电流时造成的磁场畸变。补 偿绕组多为同心式绕组跨接在两个主磁极极面,中心与换向极中心重合。3.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3.1几个基本概念f :等于fpn60(2)同步转速:即当电源频率一定时电机的转速n 60f为一恒定值,这个值称为同步转速。P(1)感应电动势的频率我国电

10、网频率为工频 f = 50Hz。0p360Z(3)槽电动势星形图:当把电枢上个槽内导体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分别用矢量表示时,这些 矢量构成一个辐射星形图,称为槽电动势星形图。(4)槽距电角:相邻两槽间的距离以电角度表示时,称为槽距电角。p 电机的极对数;Z 电枢槽数。(5) 分相和每极每相槽数:所谓分相,就是在星形图上划分各相所属槽号。分相的原则是使每相电动势最大,且三相电动势 对称。为了使三相电动势相等,每极每相槽数是指每相在每极下应占有相等的槽数,以q表示;qm 相数。2 pm(6 )相带:每极下各相所占的电角度数称为相带(一般为60o相带)。(7) 交流电机极距:极距以槽数计算时,=;

11、2p(8) 绕组的整距、短距和长距:绕组的节距yi表示,当yi=T时称为整距绕组;当 yiT时称为长距绕组。为了改善电动势波形以及节省材料,通常采用短距绕组。3.2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分类(1) 按定子绕组形成的磁极数分类:1) 凸极式绕组:每个线圈组形成一个磁极的绕组。每相绕组的线圈组数与电机的磁极相等,每相相邻的两个线圈组的连接方式必须是反接串连,即“头接头”“尾接尾”。2) 隐极式绕组:每个线圈组形成一对磁极的绕组。每相绕组的线圈组数为电机的磁极数的一半,因为另一半磁极由线圈组产生的磁通共同形成。线圈组的连接方式必须是顺接串连,即“尾接头”。(2) 按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方式分类:可分为集

12、中绕组和分布绕组。采用分布绕组的电机定子,一般有几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嵌装布线组成线圈组。根据嵌装布线排列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同心式和叠式两种类型。牵引电机一般采用分布绕组。1) 同心式绕阻:同心式绕阻是由几个大小不同的线圈,按一个中心位置嵌装成回子形状的线圈组。 同心式绕组可根据不同嵌装方式形成双平面与三平面绕组。小功率电动机多采用同心式绕阻。2) 叠式绕阻:叠式绕阻是由形状相同的线圈,分别以每槽嵌装一个或两个线圈边,并在槽外端部逐个相叠均匀分布的形式。根据每槽内嵌装的线圈边数的不同,叠式绕阻又分单层叠式绕阻和双层叠式绕阻两种。由于嵌装布线方式的变化不同,单层叠式绕阻又可分为单层链式、单层交

13、叉式、和单双层混合绕组。一般三相电机的定子绕组较多采用叠式绕阻。第二节 线圈结构分类1. 电枢线圈电枢线圈按其结构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成型线圈(硬绕组)和散嵌线圈(软绕组) 。1.1 硬绕组(成型线圈) 直(脉)流、交流异步牵引电机电枢线圈都采用成型线圈,直(脉)流牵引电机电枢线圈属于单 匝成型绕组。成型线圈一般为绝缘扁铜线制成的,较容易保持一定形状。直(脉)流牵引电机电枢线圈大部分采用单叠绕组,如ZQDR 410、ZD106、ZD800 1、ZD105 等电机都是单叠绕组。GY27直流辅助电机为单波绕组。ZQD1350直流牵引发电机为蛙式绕组。为了降 低损耗改善散热电枢线圈按其在铁芯槽内

14、的排列方式又可分为:竖放、交叉竖放和平放三种方式。交流定子线圈根据线圈的绕制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绕组和分布式绕组,分布式 绕组又可分为同心式绕组和叠式绕组、交流电机转子绕组分笼型和绕线型。1.2 软绕组软绕组一般为散嵌绕组,用圆电磁线(单匝绕制或多匝并绕)绕制而成。常用于工作电压500V以下中小型交流电机的电枢线圈和励磁线圈。交流电机的电枢线圈有单层绕组、双层绕组、单双层绕组等。2. 补偿线圈脉流电机为了改善脉流情况下的换向,一般都设有补偿线圈。补偿线圈为同心式线圈。采用成型 线圈。3. 磁极线圈不论是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的磁极线圈一般都用铜扁线、铜母线、铜带,形状为圆形、矩形或

15、 方形电磁线制作而成。(1)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主极线圈、换向极线圈、 、串励线圈、交流磁极线圈、启动线圈、它励 线圈、励磁线圈等。(2)按其绕制的工艺方法可分为扁绕线圈和平绕线圈。3.1 扁绕磁极线圈沿导线窄边进行绕制的线圈为扁绕线圈。如:ZQDR410 型直流牵引电动机主、附加极线圈,脉流牵引电动机的附加极线圈和ZD105 ZD114型脉流牵引电机的主极线圈以及同步主发电机的磁极线圈等都是扁绕线圈;附加极线圈一般为圆头线圈(两中心) ,主极线圈和同步主发电机的磁极线圈 一般为平头线圈(四中心),而且有的同步主发电机的磁极线圈的导线高宽比较大,例如JF202型的磁极线圈导线高宽为 2.145

16、 mm。3.2 平绕磁极线圈沿导线宽边进行绕制的线圈为平绕线圈。女口: ZQ800-1型脉流牵引电机主极线圈、 ZQD 410C、ZD106 GE752AF8型直流牵引电机的主极线圈、ZD115型脉流牵引电机主极线圈等都是平绕线圈。为了改善圆形机座磁极线圈的散热条件又将扁绕和平绕线圈进行压弧。所以磁极线圈又有压弧 和不压弧之分。随着电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线圈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品种越来越多。其中结构较为复杂的磁极线圈有:为香港地铁生产地铁电机(YZ18)的上、下分层连续平绕的附极线圈;为北京地铁生产的电机上、下分层连续平绕,同时对分层线圈整体压弧的主极线圈;先扁绕后压弧然后进 行削角的Z

17、DY35型电机主极线圈;大高宽比线规绕制的ZQD310、GTA24型磁极线圈。较为复杂的磁极线圈有:引线头冲弯然后进行打扁或滚扁的ZQ800-1型、ZD105型电机电枢线圈;多匝平放线圈引线进行平弯 70接着扭弯90的GE776电机电枢线圈。脉流牵引电机的补偿线圈为多匝同心式 连续绕制,需要专用的设备和工装,不但成型困难连保管运输都会影响线圈质量。4. 部分牵引电机线圈结构简图ZD106型直流牵引电动机平绕主极(交叉)线圈如(图 13-1 )、换向极线圈(图13-2)、ZQ800型 电枢线圈(图13 3)、JD106型交流牵引电机的定子线圈如(图 13-4 )、ZQ800型脉流牵引电机补偿 线

18、圈如(图13-5 )图13-1 ZD106电机主极(交叉)线圈图13-3 ZQ800 电枢线圈图 13-4 JD106交流牵引电动机定子线圈图 13-5 ZQ800脉流牵引电动机补偿线圈TMR扁电D铜带、o铜又分第三节 线圈的铜导线1. 铜导线牵引电机线圈是用铜导线制作而成(基本不用铝导线),其中以铜扁线TBR铜母线 磁线和圆电磁线为主,铜带用量较少。产品代号表示方法TBR TDY, T铜、B扁线、R软态、Y硬态。线圈导线材料应是电阻率很小的良导体。铜是导电材料中最重要的的一种金属,它的导电性仅 次于银。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电阻率低;在常温下有足够的机械机强度,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便 于加工;化

19、学性能稳定,不易氧化和腐蚀;容易焊接等。线圈导线用铜是纯铜(或称紫铜) 为硬铜和软铜。硬铜即经过压延、拉制等加工后,其硬度、弹性、抗拉强度都有所曾加,电阻率也 有所曾加,如果将硬铜经过退火处理,则为软铜,软铜的导电性能很好,延伸率高,但机械强度差。1.1纯铜的成分和性能(1)纯铜的化学成分,见表 13-1 o2)纯铜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见表13-2 o表 13-1牌 号元素 数 值Cu+AgPBiSbAsFeNiPbSnZnQ杂 质 总 禾廿1井最小值99.号最大值950.0.0.0.0.0.0.0.0.0.0.0.0铜0010010020020050020030020050050252井最小值

20、99.号最大值900.0.0.0.0.0.0.0.0.0.0. 1铜00100200200500500500200500506表 13-2物理量单位铜(Cu)熔点C1084.5密度(20 C)g / cm8089比热容(20 C)J. (kg . k) 1385比能(J/Kg)212000热导率(20 C)W( m k) 1386线膨胀系数,/ CC/ 厂+ o 10_6 . k116.6(20 100 C) 电阻率(20 C)10_2 Q . mm/m软态1.7241硬态1.777电阻温度系数(20 C)103 / C软态3.93硬态3.81弹性模量已(20C)N/ mm112770屈服强度

21、S sN/ mm软态59 79硬态294372抗拉强度S bN/ mm软态196235硬态343441疲劳极限N/ mm软态56 69硬态108118蠕变极限2N/ mm20 C68200 C49400 C14伸长率%软态30 50硬态0.5硬度HV软态48硬态90 1361.2对铜导线的基本技术要求(1)原材料应采用 GB468要求的铜线锭或符合 GB3952要求的铜杆制造,也可以采用低氧和无氧 铜杆制造。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杂质的含量不大于0.05 %,其中磷不大于 0.001%。(2)要求有较小的电阻系数。女口: TBR扁铜线在温度为20C时,电阻系数不大于 0.017241 Q-m

22、n2/mo表 13-3200C电阻率(不大于)TBRTBY1TBY2TDRTDY0.0172410.017770.017770.017370.01777(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3)在常温下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避免铜线在绕制时出现断裂、裂纹等现象,铜扁线应便于加工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伸长率,一般抗拉强度不小于206N/mmf,伸长率不小于3042 %(导线越大最小伸长率也越大)。对于铜母线 TMF抗拉强度不小于 206N/mmf,伸长率不小于 35 %。导线应有良好的延 展性,便于加工。表 13-4型号 标称尺寸TBRTBY1TBY2抗拉强度(不大于)N/mm2伸长率(不 小于)%抗

23、拉强度 (不大于)N/mm2伸长率(不 小于)%抗拉强度 (不大于)N/mnf伸长率(不小于)%0.8a2.0027530.02753731.53730.42.00a4.25534.025533O2.03330.7004.00a6.nn24536.0724530A3.03041.7006.00a7.4 n24536.04245273.02751.710TDRTDY1TDY20.8a1on3525010309.32. _ _1.32,a聚酰胺漆、QY-聚酰亚胺漆、QXY-聚酰胺聚酰亚 胺漆、QH环氧漆。2) 绝缘纤维系列(S):绝缘材料代号有:SB-玻璃丝、SR-人造丝、ST天然丝。3) 绝缘薄

24、膜系列(M):绝缘材料代号有 Mk聚酯薄膜、MYF聚酰亚胺F-46薄膜。4)无机膜系列:YM氧化膜、BM玻璃膜。(2)绝缘特征代号:B编织、C醇酸浸渍、 F耐冷冻剂性、S三层。(3)导体材料代号:T 铜线(一般省略不写)(4)导体特征代号:Y圆线(一般省略不写)E双层、G硅有机浸渍、J加厚、N自粘性、L 铝线、TW(无磁铜线。、B扁线、D带(箔)、J绞制、R柔软。5)派生:1薄漆层、 2厚漆层、 3特薄漆层。2.1 漆包线漆包线要求漆膜均匀、光滑、蔽覆完全(针孔数少) 。导线直径及漆膜厚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漆包 线的性能由漆膜决定,一般包括下列几项,见表 3-6。( 1 )机械性能:漆膜应耐刮,

25、有弹性和适当的柔软性及伸长率,以保证在绕线、嵌线、张形、整 形等过程中,漆膜能经受摩擦、弯曲、拉伸和压缩等作用而不致损伤。漆包线的柔软性一般用回弹角表 示,回弹角越大,说明漆包线的柔软性越小。漆包圆线的回弹角要求当直径大于1.6m m时漆包圆线漆包圆线的回弹角不大于 5。耐刮试验模拟漆包线绕制、嵌线整形过程中,漆膜能经受摩擦和刮削等作用。 不同品种的漆包线,其刮漆指标略有不同。( 2)电性能:主要是漆膜的击穿电压要高,其值取决于漆膜品种及厚度。对于高频、高压电机绕 组用的漆包线,要求漆膜损耗角正切(tan 3)要小。( 3)热性能:包括漆膜的软化击穿、热老化和热冲击性能。 软化击穿性能表示漆膜

26、在一定压力下的耐热变形的能力; 热老化性能反映漆膜经受较短时间的热作用后,保留一定弹性的能力; 热冲击性能是反映漆膜在烘焙、 浸渍过程中或电机短时过载运行时, 漆膜承受热冲击 (急冷、 急热) 而不致破裂的能力。( 4)化学性能:表示漆膜承受酸、碱、盐雾、有机溶剂或致冷剂等化学物品浸蚀的能力。表 13-6漆包线型号、耐热等级和特性类别型号耐热等级主要特性缩醛漆包线QQ-1圆铜线QQ-2圆铜线QQB扁铜线E耐刮性、热冲击性好,耐水性较好;但卷绕 时漆膜易产生裂纹聚脂漆包线QZH1圆铜线QZH2圆铜线QZB扁铜线B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 耐电压击穿性能好;软 化击穿性能亦好。但耐水解性较差,热冲击性

27、 一般,与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等含氯高分子化 合物不相容聚酰胺漆包 线Q11圆铜线QX-2圆铜线QXB扁铜线F热冲击性能及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耐电压击 穿性能好,软化击穿性能较好;但在含水密封 系统中易水解,与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等含氯 高分子化合物不相容聚酰胺聚酰亚胺漆包线QX 1圆铜线QX 2圆铜线QXYB扁铜线H耐刮性、耐热性、耐腐性、热冲击、软化击穿 性能以及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耐电压击穿性 能好;但与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等含氯高分子 化合物不相容聚酰亚胺漆 包线QY 1圆铜线QY 2圆铜线QYB扁铜线H耐热性、热冲击及软化击穿性能好;耐低温性、 耐辐射性好;耐溶剂及化学腐蚀好; 但耐碱性 差,

28、在含水密封系统中易水解,漆膜受卷绕力 易裂纹2.2绕包线绕包线分纤维绕包线、薄膜绕包线,既可以直接绕包在裸导线上,也可以绕包在漆包线上,还可 以在薄膜绕包线外在进行纤维绕包。2.2.1玻璃丝包线玻璃丝包线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均较漆包线好,ZQDR-410 ZQ800-1型型牵引电机都采用玻璃丝包漆包线,其耐热等级取决于胶粘绝缘漆和漆包线的耐热性能。按对其机械强度的要求不同有单层和双层之分。对玻璃丝包的漆包线的要求,除尺寸公差不得超过规定外,扁线按宽面作180 弯曲时,其绝缘不应有脱落、裂开、露铜及断纤维等现象;并具有一定的绝缘电阻及击穿电压。2.2.2薄膜绕包线薄膜绕包线具有更高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29、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但它不能自身熔融和粘结,因此在绝缘结构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在聚酰亚胺薄膜上涂覆一层 F46 (聚全氟乙丙烯) 树脂,就可显著改善聚酰亚胺薄膜的抗撕强度、耐潮、耐电弧及化学稳定性等性能,更重要的是使聚酰亚胺 薄膜在F46参与下具有了粘接性能。聚酰亚胺-F4 6薄膜绕包线能耐高温、耐低温、耐辐射;且密 封性、电热老化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均好;槽空间利用率比玻璃丝包线高。在复合薄膜外面再绕包一 层玻璃丝使复合薄膜绕包层在铜导体上绕包得更加服贴,同时可提高复合薄膜在烧结后的粘结性能。 采用性能稳定的复合薄膜,使绕组线生产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关于绕组线绝缘层的粘结性能,建议从

30、 三个方面加以检测:一是用弯曲试验,主要考核绕组相是否具有足够的原始粘接力;二是通过浸水试 验,主要考核复合薄膜剥离强度下降情况;三是通过高温老化试验,主要考核复合薄膜剥离强度的保 留率。SBFMB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绕包单玻璃丝包扁铜线复合薄膜绕包时的搭盖率:复合薄膜的绕包有1/2叠包和2/ 3 叠包,1 /2叠包时以控制在 45% 50%为准;2/ 3叠包时以控制在 62%- 66%为准。选择FCR聚酰亚胺薄膜绕包的导线可以达到耐电晕的要求。200级聚酰亚胺氟 46复合薄膜绕包铜扁线(型号MYF/ MYFEB JB6757-93)的性能:(1)绝缘厚度(见表 13-8 )(2)伸长率要

31、求(见表 13-7 )(3) 回弹性:最大回弹角应不大于5。(4) 弯曲:试样分别在 4倍宽边和4倍窄边尺寸的试棒上进行窄边和宽边弯曲后,绝缘层应不开 裂或分层。(5) 附着性:单层薄膜绕包线拉伸15%,双层薄膜绕包线拉伸10%后,绝缘层失去附着性的长度应不大于1b。(6) 耐热性:制造直径为1mm的聚酰亚胺 F46薄膜绕包铜圆线,参照采用GB4074.21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时,对应于20000h外推寿命的温度应不低于200C,或最低试验温度所测得的寿命应不低于5000h。(7) 击穿电压:(见表13-9 )表 13-7窄边(a)尺寸mm伸长率A2.5030332.50a5.6表 13-8

32、最小绝缘厚度A a序号单层绕包双层绕包10.1000.20020.1300.26030.1700.34040.2100.43050.2600.510最大绝缘厚度mm序号单层绕包双层绕包(B-b )(A-a)(B-b )(A-a)10.1300.1400.2600.28020.1700.1800.3300.35030.2100.2300.4400.46040.2600.2900.5500.57050.3300.3400.6600.680表 13-9序号窄边(a)标称尺寸击穿电压(有效值)V单层薄膜绕包双层薄膜绕包1200030002250040003a3.00300050004350060005

33、4000700011500250022000300033.00a5040宽度mm6 4506 450抗张强度Mpa9080断裂伸长率%4040剥离强度N/2.5cm66击穿强度MV/m120120体积电阻率(室温)Q cm10121012表面电阻率 Q10131013介电常数(104Hz)2323介质损耗系数(室温104Hz)0.0010.001(2)聚酰亚胺薄膜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纸复合箔:型号为NHN使用聚酰亚胺薄膜和两层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纸。规格有 0.25和0.30 mm;耐热等级为 H级、击穿电压712kV。2.2 NOMEX芳香聚酰胺纸NOMEX芳香聚酰胺纸完全是由两种人工合成聚酰胺聚合

34、物组成,一种是短纤维(絮凝体);一种是显微纤维粘合颗粒。用一般造纸方法将两种聚合物合成薄片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只由纤维粒在絮凝 纤维间的空隙中粘合成薄网,而不添加任何其他粘结剂或填料。将这种结构在高温高压下压光即成为 410型NOME纸,其密度因厚度不同而各异,在0.8克/立方厘米至1.2克/立方厘米之间.,压光过程中使组分结牢在一起,成为一种不可渗透的纸张,具有很高的绝缘强度及优越的机械韧性。这种芳香聚 酰胺分子结构的极端稳定性,使NOME;芳香聚酰胺纸具有一些非常突出的特性。它的优异特性主要表现在:1) 固有的介电强度:产品的短时耐电能力1840KV/ mm2)机械韧性:非常坚固、回弹力强

35、,交薄等级的产品则具有挠性,所有产品都耐撕裂及耐磨。抗 变形能力高;3 )热稳定性:在温度高达200 C时,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所受影响极小甚至全无影响,其有效值可在显着高温下保持。例如410型NOME芳香聚酰胺纸具有以下特点:;在高于尼龙及聚酯物熔点温 度下能长期保存其可贵的机械及电工特性;(在225C以下,不受温度影响,在250C时,仍能保持其室温下绝缘强度值的 95%);4 )化学相容性:不溶于一般溶剂,能与工业油及漆相容;5)低温性能好;6) 潮湿不敏感:在相对湿度95%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在绝干时之介电强度可保持百分九十,同 时许多机械性能也实际有所改善;7)抗化学及辐射变质;8)无

36、毒、耐燃:对人身体不会产生任何已知的毒性反应,在一般大气中不熔融,也不助燃。所以NOME芳香聚酰胺纸是一种被广泛用为电工绝缘材料,它具有:410型、411型、414型、418型、419型;418型和419型也称NOME芳香聚酰胺云母纸。厚度有:0.05、0.08、0.13、0.18、0.25、0.30、0.38、0.51、0.61、0.74、0.76等规格。在成型线圈中采用NOME芳香聚酰胺纸做线圈扣合、卷包及垫隔绝缘。2.3云母带云母片的性能较脆,因此用纸、布、绸、玻璃布、薄膜等作补强材料用胶粘剂制成粉云母带。粉云母带主要有多胶和少胶两种绝缘体系,按IEC371中规定粉云母带中含胶量为512

37、%少胶;含胶量1319%的为中胶;大于30%勺为多胶。国内的中胶带应属于多胶范围。多胶云母绝缘适用于液压或模压工艺,使之成型固化。少胶云母绝缘适用于VPI工艺,抽真空干燥,然后经加压将无溶剂浸渍树脂渗入少胶带的绕组或线圈中,使之填满空隙,达到整体性。目前牵引电机多采用有机硅玻璃粉云母带, 有机硅玻璃云母带以剥片云母或云母纸为基材,以有机硅胶粘剂,双面以电工用无碱玻璃布为补强的 云母带。现有型号较多,但它们的外观、厚度、宽度、边缘弯曲度、成分、介电强度、拉伸强度等都 应符合JB1479要求。我国少胶云母带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开发了多种新品种,少胶云母带生产以 形成系列和批量化。其中F级的单面补

38、强少胶粉云母带和平行玻璃纤维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已向美国出口,并被确认为合格供应商。国内上海电机厂、南阳防爆电机厂、兰州电机厂;铁路上已有两个电机 制造单位在牵引电机上采用,其中有应用在主附极线圈的,也有用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电子绕组的。 结果表明经过真空压力浸渍无溶剂树脂后,绝缘结构达到了无气隙,降低了温升,提高了电机的可靠 性;。少胶云母带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关于少胶带的技术资料请见第十五章第五节。2.4无碱玻璃布和玻璃漆布玻璃根据成分可分碱玻璃和无碱玻璃。(1)碱玻璃与无碱玻璃:凡含有钾或钠的氧化物的玻璃均称为碱玻璃,这种玻璃如加入铅、硼、 钡等重金属的氧化物便可获得较高性能的玻璃;不含有钾或钠

39、的氧化物的玻璃均称为无碱玻璃,纯石 英玻璃属这一类。他制造工艺复杂,但它的热膨胀系数小,耐压强度高。(2) 无碱玻璃布:在电工中使用的都是含碱量在2%以下的无碱玻璃纤维(57卩m)。这样细的丝, 使玻璃固有的脆性变柔软,抗张强度大大提高。 玻璃纤维是无机材料,用它制成玻璃布成为无碱玻璃布。 它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和较好耐热、耐潮性能。(3)无碱玻璃漆布:由无碱玻璃布 (管)浸以绝缘漆经烘干而成。绝缘等级和特性取决于绝缘漆的品种。由漆布组成的绕组绝缘结构,一般都应进行浸渍处理,因此应注意漆布与绝缘漆相容性。如果选 择不当,在浸渍处理过程中会发生漆布的期末膨胀或脱落现象。常用的H级玻璃漆布有:表 13-15名称型号规格 mm击穿电压 kV主要特性及用途有机玻璃漆布(带)24500.114.5耐热性高,介电和防霉性良好,供工作温度 为180 C的电机作包扎和衬垫绝缘,并可在 热带气候下使用0.135.00.155.50.176.20.207.00.247.624510.11同2450,耐热性更高0.150.20有机硅玻璃粘带26560.12柔软性高,粘性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