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形象-技巧_第1页
景物形象-技巧_第2页
景物形象-技巧_第3页
景物形象-技巧_第4页
景物形象-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景物形象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形象诗歌形象人物人物形象形象景物景物形象形象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借以表达表达主观主观感情感情的载的载体体(偏重写景的诗歌)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咏的对象) )景物形象

2、景物形象物象:物象:景象:景象:写物写物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写景写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形象鉴赏形象鉴赏 景景 与与 物物题型一:分析意境题型一:分析意境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象),表达了作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与情?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与情?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列举景物)展现图景、画面(力求语言优美)、(列举景物)展现图景、画面(力求语言优美)2、用几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特点。、用几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特点。3、作者情感。、作者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3、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 (06辽宁卷辽宁卷)东坡东坡苏轼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荦lu确:山多大石。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分) (1)(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坡月夜

4、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3分分) )(2008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画堂春秦观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注】捻捻( (ninnin) ):持取,捻弄: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

5、作简要分析。(4 4分)分) 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1 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008?(2008年高考天津卷年高考天津卷) )山居即事山居即事王维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6、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 诗歌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诗歌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 分析诗歌的写景特色及作用?分析诗歌的写景特色及作用?答题步骤一、明确写景角度:一、明确写景角度:(一)从(一)从直接与间接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的角度看: 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

7、实写。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二)从运用(二)从运用修辞修辞的角度考虑:的角度考虑: 对比对比 夸张夸张 比拟比拟 借代借代 双关双关 反问反问 设问互文等。设问互文等。(三)从运用的(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的角度考虑: 衬托衬托 对比对比 渲染渲染 烘托烘托 引用引用 典故典故 象征象征 铺陈铺陈 白描。(白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白描。(白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四)从景物的(四)从景物的动静动静的角度来写:的角度来写: 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五)从观察的(五)从观察的角度角度来写:来写: 远与近、远

8、与近、 俯仰、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俯仰、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六)从(六)从感官感官角度来写:角度来写: 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七)从(七)从全景与特写全景与特写考虑:考虑: 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例: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例: 柳宗元的柳宗元的江雪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孤舟蓑笠翁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钓寒江雪” ” (八)从景物的(八)从景物的色彩搭配色彩搭配考虑:考虑: 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

9、谐调。例:杜甫例:杜甫绝句绝句“两个两个黄鹂黄鹂鸣鸣翠柳翠柳,一行,一行白鹭白鹭上上青天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二、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二、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三、分析作用(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三、分析作用(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赏析此诗。 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相兼,俯仰结合的手法,写了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相兼,俯仰结合的手法,写了明月、松、清泉、竹、浣女、渔舟,这些景物清静、幽明月、松、清泉、竹、浣女、渔舟,这些

10、景物清静、幽美、明洁,体现了诗人归隐的情怀。美、明洁,体现了诗人归隐的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照照”与与“流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接下来诗人由写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

11、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浣女”、“渔渔夫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诗人触景的写法。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

12、。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体现了诗人归隐的情怀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体现了诗人归隐的情怀阅读下面的宋诗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游月陂 宋宋 程颢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1)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请

13、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内容分析。(2)“(2)“林下泉声静自来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请简析其效果。果。【答案】【答案】(1)(1)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和泉声,(1(1分分) )营造了宁静幽雅营造了宁静幽雅( (或静谧,幽静等或静谧,幽静等)(1)(1分分) )的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闲适( (或恬淡或恬淡, ,自在自在) ),随遇而安,不计,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较得失的淡泊情怀淡泊情怀的心情。的心情。(2(2分分) )(2)(2)反衬反衬( (以动写静以动写静, ,有声衬无声有声衬无声)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夜的寂静。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深远细腻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空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