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筋膜拉伸-7._第1页
肌肉筋膜拉伸-7._第2页
肌肉筋膜拉伸-7._第3页
肌肉筋膜拉伸-7._第4页
肌肉筋膜拉伸-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几大要素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意义:这种训练模式能扩展包裹在肌纤维外面的筋膜。筋膜是一种结缔组织,它能把肌肉以及体内各种器官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但是,筋膜的包裹,也会限制肌肉体积的增长。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原理:通过使肌肉极度充血,可以由内向外地拉伸和扩展包裹在肌肉纤维外面的筋膜。长此以往,可以使这些筋膜变得更松弛,从而为肌肉体积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何时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在每个部位的最后一个训练动作时采用。因为这样可以迫使更多的血液流进目标肌肉群,最大限度地扩展包裹在肌肉纤维外面的筋膜。为什么是7组:“总的来说,7组是最佳选择。我曾经尝试过少于7组

2、,结果发现,大多数顾客都无法获得最大限度的肌肉充血,”雷蒙博德说,“当然,也有一些人很难承受连续不停的轰炸。所以,具体采用多少组,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恢复能力来决定。”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最佳频率:每周可以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12次。设计这种训练模式的初衷是为了快速提高落后部位,你可以把它运用到两个你最薄弱部位的训练中去。比如,如果背部和腿部是你的薄弱部位,那你可以只对这两个部位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由于训练对肌肉的破坏程度不同,大肌肉群通常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而小肌肉群(如手臂和小腿)的恢复速度较快,每周练两次效果更好。不要对每个部位都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

3、也不要试图每周安排45次训练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因为那样很容易导致过度训练。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训练的要点先做大重量的基本训练动作。肌肉越强壮,其体积就会越大,反之亦然。在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模式训练之前,先用大重量的基本训练动作进行常规的训练。这样做的理由是:可以增加肌肉的体积、密度和力量。还可以使你在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训练时,使用更大的重量。减少组间休息时间。为了促使肌肉极度充血,组间休息时间不要超过3045秒钟。收紧肌肉。在两组之间收紧肌肉30秒钟,可以进一步扩展包裹肌肉纤维的筋膜。拉伸肌肉。肌肉拉伸应该在力量训练的两组中间进行,因为此时肌肉充血良好。此时进行

4、肌肉拉伸,可以进一步扩展包裹肌肉纤维的筋膜。保持每个拉伸姿势30秒钟。此外,你最好是在力量训练的两组之间,交替进行肌肉拉伸和肌肉收紧(比如第一组之后进行肌肉拉伸,第二组之后收紧肌肉)。可以全年使用。肌肉筋膜拉伸-7模式在备赛期间和非赛季都可以采用。你应该在非赛季采用较低的每组重复次数,而在备赛期间采用较高的重复次数。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时应该避免的错误1、采用的训练重量太轻。很多人误以为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只不过是采用轻重量使肌肉充血而已。其实不然,因为你在随后的几组中,使用的是和第一组同样的重量。虽然你第一组可以轻松地做完10次,但在最后几组,要做完10次是非常艰难的。采用肌肉

5、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一周分部训练计划 第一天:腿部(上午股四头肌;下午股二头肌和小腿)第二天:肩膀、三角肌后束和斜方肌第三天:手臂第四天:休息 第五天:胸部和小腿 第六天:背部和腹肌第七天:休息肱二头肌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具体训练计划杠铃弯举 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雷蒙博德比较喜欢使用曲柄杠铃,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施加在腕关节上的压力。不过,他也没有否认普通杠铃的价值。“关键是两种杠铃都要用。”雷蒙博德解释说,“你可以先用普通杠铃做弯举,而在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最后七组,使用曲柄杠铃做弯举,以便把施加在腕关节上的压力降低到最小。”肱三头肌肌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具体训练计

6、划仰卧肱三头肌屈伸 “这是增加肱三头肌整体 块头的极佳训练动作。”雷蒙博德说,“但这个动作有一个重要缺点,那就是在动作的起始点,当杠铃位于胸部止方的时候,肱三头肌会得到暂时休息,这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如果把杠铃下下放 到前额上方,又会导致动作范围减少。我的解决办法是在一组动作中,交替把杠铃杆下放到胸部上方和额头上方。”动作要点: 1、在动作的起始点,使杠铃杆位于头部后方,手臂充分伸展,与地面呈45度角。这样可以确保训练负荷始终施加在三头肌上。 2、交替把杠铃杆下放到胸部上方和前额上方。保持肘关节收紧,不要向身体外侧移动。 3、肘关节容易患上肌腱炎,所以,建议你在任何大重量的肱三头肌训练动作之前

7、,先用轻重量做3组高次数的拉索下推进行热身。训练技巧: 确保严格的动作范围虽然会使负重量有所下降,但是,你的回报将是更漂亮的肱三头肌。拉伸肱三头肌的方法: 一只手臂位于脑后,肘关节弯曲,另一只手抓住这只手,向下拉。替代训练动作:*绳索下压*头顶拉索臂屈伸*机器双杠臂屈伸初学者训练动作组数次数窄握距卧推3812双杠臂屈伸3812头顶拉索臂屈伸7812中级水平运动员训练动作组数次数 仰卧肱三头肌屈伸3812头顶哑铃臂屈伸3812俯身哑铃后伸3812拉索下压7812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动作组数次数 窄握距卧推3812掌心朝上握杆拉索下压3812机器双杠臂屈伸3812仰卧肱三头肌屈伸7812三角肌采用肌肉

8、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具体训练计划单臂拉索侧平举 “这个动作可以把强壮的三角肌前束排除在外,迫使训练负荷全部集中 三角肌中束上。”雷蒙博德说,“与用哑铃做侧平举相比,拉索可以全程提供稳定的训练负荷,而哑铃在动作的起点几乎不会给三角肌施加压力。此外,单侧手臂做动作,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身体的匀称性。”动作要点: 1、在动作开始前,始终确保手位于身体前方。如果开始时手位于身体后方,很容易导致肩部受伤。 2、用肘关节,而不是腕关节发力做动作。 3、注意,在动作过程中,小手指的位置高于大拇指,肘关节的位置高于手的位置。 4、为了确保训练负荷始终保持在三角肌上,在动作的最高点,肘关节不要超过肩膀的高度。训

9、练技巧: 侧平举动作比较难于掌握,因为参与动作过程的部位很多,你的手指、手掌和肘关节的位置,动作范围等,很多因素都要恰到好处才行。这不是一个需要使用大重量的训练动作,训练重点是确保刺激到三角肌的目标区域。拉伸三角肌的方法: 一只手臂在身体后方弯曲90度,然后用另一只手臂拉伸该手臂。替代训练动作:*机器侧平举*哑铃侧平举股四头肌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具体训练计划哈克深蹲股四头肌不仅要块头大、分离度好,线条清晰,还要能使整个身体呈现出完美的X型。雷蒙博德更喜欢用哈克深蹲来练股四头肌:“哈克深蹲是个复合训练动作,但它所触及的辅助肌肉群,又不像深蹲那样多。所以,你可以更好地把训练重点集中在股四

10、头肌上。”动作要点: 1、把脚尖朝内可以重点刺激股四头肌外侧。 2、脚尖朝前可以全面刺激整个股四头肌。 3、把脚尖朝外可以重点刺激股四头肌内侧。 4、一直下蹲到大小腿呈90度角。训练技巧: “我一般坚持采用较窄的脚间距,因为这样练出来的股四头肌外型更好看。”雷蒙博德说。其他训练要点包括:1、用脚后跟发力;2、不要借助手部的上推来减轻施加在股四头肌上的训练负荷;3、全程保持臀部紧贴在靠背垫上。拉伸腿部肌肉的方法: 弯曲膝关节,使脚靠近臀部,用手握住踝关节,充分拉伸股四头肌。替代训练动作:*腿屈伸*腿举背部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的具体训练计划直臂下拉 背部肌肉群是我们身上很少的几个从前面和背

11、面都可以看到的肌肉群,要想充分发展背部肌肉,需要大量的艰苦训练。“这个训练动作可以比较好地孤立刺激背部肌肉。”雷蒙博德说,“因为很少有其他肌肉群掺和进来。此外,拉索还可以全程保持持续的训练负荷,以及多变的动作角度。动作要点: 1、在动作的起始点,含胸收腹,充分拉伸背部肌肉群。 2、在动作的中间点,拱起背部,确保只用背部肌肉群完成全部工作。 3、使用绳索手柄,你可以在动作的结束点把双手后伸到尽可能远的位置,以便更好地收缩背部肌肉。训练技巧: 做这个动作时,你几乎会不可避免地使用肱三头肌的力量。但是,与使用直杆手柄相比,使用绳索手柄可以使施加在肱三头肌上的训练负荷降到最小。做这个动作时,正确的动作

12、路线应该是弧线形的。此外,最好是把手握在绳索手柄的最末端,以防止手在动作过程中往下滑。拉伸背部肌肉的方法: 身体向前弯曲,使躯干与地面呈45度角。然后保持这种姿势,把双臂在身体前方尽可能前伸。替代训练动作:*机器划船*仰卧屈臂上拉初学者训练动作组数次数拉索下拉3812杠铃划船3812单臂哑铃划船3812机器上拉7 812 中级水平运动员训练动作组数次数 宽握引体向上3812T形杠划船3812拉索下拉3812单臂机器划船3812站姿直臂下拉7812 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动作 组数次数宽握引体向上3 812俯身杠铃划船3 812拉索下拉3 812单臂哑铃划船3 812站姿直臂下拉3 812机器划船7

13、812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又叫七重筋膜拉伸训练是一种高效的训练模式。具体做法是:在做每个部位的最后一个训练动作时,连续做7组,组间休息时间尽可能短。这样可以使肌肉极度充血,从而迫使包裹在肌肉纤维外面的筋膜扩张,为肌肉增长创造更多的空间。初学者每周只能对一个部位采取七重筋膜拉伸训练模式,通常应该选择自己最薄弱的部位采用七重筋膜训练模式。以胸部为例,可以先做上斜哑铃卧推和平板哑铃卧推,最后对哑铃飞鸟采用七重筋膜拉伸训练模式。中级水平的训练者应该先做3个基本训练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孤立训练动作,采用七重筋膜拉伸训练模式。而且每周采用此训练模式的部位不要超过两个。高级水平运动员可以对每一个部位都采用

14、此训练模式,此外,他们不仅仅是孤立动作,还可以对复合训练动作采用此模式力量训练使肌肉最大限度充血。 #肌肉充血能让血液中的水分进入肌肉细胞,从而使肌肉细胞迅速膨胀。 #肌肉细胞膨胀会扩张肌肉筋膜,这样就能给身体传递这样的信息;需要增大肌肉细胞的体积,以便以后能吸收更多的液体,这样就能促进长期的肌肉增长。 #此外,肌肉充血和筋膜扩张还可以把更多的氨基酸、氧气以及其他的主要营养物质和合成代谢激素输送给肌肉。冠军告诉你-三角肌后束解决方案问:虽然我的体格已比较均衡匀称,但三角肌后束有所欠缺,发展不如人意。你有什么高招吗? 罗尼.库尔曼:解决落后肌群的发展问题不是太难。之所以称为落后肌群,是因为它没有

15、被充分重视,且未被正确、艰苦的训练。三角肌后束尤其容易被忽视。 三角肌后束没有对抗肌群,在运动范围上也容易受到限制,很难用足够的重量去进行刺激,这就妨碍了三角肌后束与其他肌肉同步增长。因此,塑造完美的三角肌后束对所有健身者都是一种挑战。但许多奥林匹亚大赛的参赛者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下面就向你介绍一下我是怎样解决三角肌后束的发展问题的。一、聪明地孤立三角肌后束 你不妨做个实验,向后侧举臂给三角肌后束施压,你会注意到背阔肌和斜方肌比三角肌后束更有力量和更具影响。这样的运动会不恰当地影响三角肌后束的用力,从而使三角肌后束得不到很好的强化。同时也提醒你在锻炼三角肌后束时应尽量避免背阔肌、斜方肌和三角

16、肌中束的参与。我训练时尝试着使三角肌后束与其他所有肌群分离,仿佛它是我惟一的身体部位。我用心体会三角肌后束是如何收缩和移动重量的,首先是不能通过拉动肩胛骨去进行运动,其次它必须有自己的运动轨迹。这样我就能全力以赴地关注能量单独进入三角肌后束,没有闲暇用肩胛骨向后拉动或用斜方肌去举起重量。 二、增大运动范围 对三角肌后束来讲,1英寸(2.54厘米)相当于1英里(1.6093公里)的运动,完全的运动范围不多于2英寸。因此,针对三角肌后束的运动范围每增加一点点都是绝对必要的。首先,要改变你意识与肌肉之间的联系,避免背部、斜方肌、三角肌前束和中束参与。通过两臂的运动收缩和伸展三角肌后束,使其他肌群的运

17、动最小化。传奇私教为你答疑 Q:肩部肌肉一直是我的短板。但奇怪的是,我的锁骨非常宽,我的背部肌肉和斜方肌也都练得不错,手臂也练得很好,惟独三角肌惨不忍睹。我看到别人做后展肱二头肌造型,以及侧展胸部造型时,三角肌都比手臂更大,但我却正好相反。我三角肌的力量也不大,用拉索或哑铃做侧平举动作的时候,我感觉承担负荷的主要是斜方肌,而不是三角肌。我也尝试过采用超级组、递减组等高强度训练法则,想突破瓶颈,但收效甚微。和5年前相比,虽然其他部位都有显著进步,但三角肌似乎并没有进步多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我自信有办法让你的肩部肌肉立即开始增长,因为每一个尝试我的方法的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建议你以

18、侧平举动作开始肩部训练。你提到传统的侧平举对你来说收效甚微,所以我对这个动作做了一个非常细微,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改变。 按照传统方式做侧平举时,你的掌心是朝向地板的。既然对你来说,这样主要是刺激斜方肌,所以,我建议你在做侧平举的时候,把掌心朝向身体后方。这样,在动作的最高点,你的大拇指是朝向地板的。2010-6-17 12:57:29 上传下载附件 (71.85 KB) 在做侧平举的时候,把掌心朝向身体后方。这样,在动作的最高点,你的大拇指是朝向地板的。 在具体尝试之前,有两点要提醒你:首先,你的动作幅度将会因此而稍稍受到限制;其次,你可能需要在常用负重量的基础上减轻2550%。你可能很难把哑铃

19、平举到与肩膀齐平的位置,而只能平举到下胸部的位置。但是不必担心,因为这样做可以直接刺激三角肌中束。很多长期无法孤立刺激三角肌中束的人,尝试这种改变之后,第二天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建议你做34组,每组1012次。2010-3-11 15:04:53 上传下载附件 (3.76 KB) 在动作的最高点,两个哑铃的上部可以相触。2010-3-11 14:58:40 上传下载附件 (138.8 KB) 坐姿哑铃前平举图未找到暂时用站姿单臂(双臂)前平举代替 我推荐你采用的第二个训练动作是坐姿哑铃前平举。建议你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也做一些小改变。在动作开始之前,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体。就好像

20、你正准备做哑铃交替弯举一样。随后,保持掌心相对,把哑铃前平举。在动作过程中,手掌可稍稍内旋,这样,在动作的最高点,两个哑铃的上部可以相触。同样做34组,每组101 2次。2010-3-12 13:09:14 上传下载附件 (26.36 KB) 2010-3-19 10:55:39 上传下载附件 (34.83 KB) 2010-3-12 12:46:43 上传下载附件 (33.76 KB) 杠铃杆下放得过低受伤的风险很高,只需把杠铃下放到上臂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就可以上推了。 最后一个训练动作,我建议你采用坐姿颈后杠铃推举。这个动作受伤的风险很高,这也就是我建议你最后做它的原因。此时,你不必使用过大

21、的重量。很多人受伤是因为做颈后推举时,把杠铃杆下放得过低。所以,你只需把杠铃下放到上臂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就可以上推了。保持对重量的控制,动作过程要均匀、平稳。同样做34组,每组1012次。 根据我的经验,采用这个训练计划三周后,你就会看到明显的进步。本文谈的就是塑造超级宽肩膀的实效训练方法。一、大重量杠、哑铃推举 这个动作可以说是练肩的“动作之母”。大重量迫使身体的抗力结构成合乎力学的三角形,并兼带刺激上胸,上背及小腿。 先做12组,每组1520次的热身组成,然后进入正式组。采用逐加重量法,每一组12次,第二组10次,第三组8次。如果你不畏惧大重量,且已达到中级训练阶段,则可试举极限重量。每一组

22、34次,第二组13次,建议不要低于3次。如果放下哑铃后腿部因紧张而颤抖,则说明你已竭尽全力,效果好极了!不要超过2组,否则就做过头了。 采用站姿身体容易平衡,翻举哑铃时能借助腰、腿力量,避免肩关节受伤。如果为了孤立练肩采用坐姿,则重量应相应调整,下限以6次为准,否则提拉哑铃时肩关节负担过重。 在训练中我发现杠铃和哑铃还是有区别的:哑铃是点支撑,活动的自由度更大,对三角肌的圆度塑形效果好,且能放得更低,呼吸更充分、顺畅,对增大整个人上身的围度有帮助。杠铃是双手执握,与身体构成一个稳固的支撑面。很容易借用上背的力量,但对形象标准的的倒三角形效果极好。所以从训练角度来说,两种练习要交替采用,以获得全

23、面的效果。 二、递增(减)重量的巨型组 方法有两种:一是递增重量的巨型组,先将哑铃按4个重量顺序放好,从轻重量开始,做侧平举,如做10、15、20、25公斤的连续试举,中间不休息,做完所有重量为一个巨型组。次数也从高到低,分别为25、15、10、8次,休息1至1分半钟,再开始下一个巨型组。根据个人能力,做23组,重量也按训练水平适当调整。开始时要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可以做3个重量级,再逐步过渡到4个。 还有一种是递减法,只需将重量顺序倒过来即可,也是23个循环。要提醒的是,肩膀一定要活动开。要用小重量,多次数的直立拉力器下压促使肩部和上身发热充血,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准备活动。由于这种练法对肩关

24、节要求极高,故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和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避免受伤。初级训练者不要贸然采用。三、肩肌的前、中、后三束都要重视 前、中、后三束都练到,肩膀才会健壮饱满。在三束肌肉中前束和中束一般练到较多,后束则很容易被忽略。 训练前束的专门动作是哑铃交替前平举。直立提肘杠铃划船,肩部发力的俯卧撑等也是很好的训练动作。此外,在卧推动作中三角肌前束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练中束主要有哑铃侧平举,立姿低位拉力器交叉侧平举及单臂低位拉力器侧平举等。 后束主要是俯立哑铃侧平举或俯立拉力器侧平举。值得一提的是,坐姿哑铃划船练习是一个增厚肩部肌群很好的作用,不但对三角肌后束有极大的刺激作用,对后束附近的肌群,如大圆肌、小圆肌及冈下肌也有较好的锻炼作用。这些肌群的发达能使肩背部的侧、后视效果更好。练法是坐在凳端,上体前倾,胸部紧贴大腿,双臂用力后拉,使肩部肌肉彻底收缩,保持几秒后向前下方伸臂,使肌肉充分伸展。重量不要过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